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纳妾记ii-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面对这三方力量总和,力量对比如何呢?

清朝八旗制共分八旗,每一旗七千五百人,八旗共计六万人。清朝征服蒙古后,增设蒙古八旗,后来又收编汉军,设汉旗,这样总共达到二十四旗,总兵力达到十八万。

吴三桂兵力五万,李自成本来有十万,京城一战跑得快,只折损不大。这样,三方加起来总兵力将达到三十三万!

而自己的大军目前只有二十二万。而且,敌军三方都是身经百战的,自己的大军虽然这一个月来,经过李定国的训练,战斗力有了明显提升,但总体上毕竟还是不如对方。而自己现在地弹药,经过从四川夔州一路打来。弹药消耗很大,目前炸药炮弹只有一千余枚。子弹五万余发。

由于敌军已经有了一定的应对自己炸药炮弹和子弹的经验,如果按照以往作战弹药杀伤比例计算,一颗炸药炮弹炸死十人。一千发只能炸死一万人;每三发子弹打死敌军一人,五万发打死也不过一万六千多人,也就是说。新军弹药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也只能消灭敌军不到三万人。

那就麻烦了。自己大军要面对军三十万敌军,使用冷兵器作战,这是很危险的,弄不好,那可要满盘皆输的。

眼下军情紧急,敌军也知道自己弹药不足,所以。敌军不会给自己太多时间来准备弹药。当务之急,必须要稳住吴三桂和李自成。不能将他们逼反,要联合他们起来对付大清国,等灭了大清,再收拾他们两个就是。

至于这陈圆圆,只要不让她离开京城,到可以成为一把钳制吴三桂的强有力的手段。再加上吴三桂的老爹吴襄,有这两道杀手锏,吴三桂大汉奸就暂时不会投降清军。

由于李自成与清军之间还隔着吴三桂,所以,李自成即使有心投降,也不得其便。如果能李自成招安,让他协同吴三桂攻打清朝,两败俱伤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这是最好地结果。

杨秋池脑袋转了几转之后,看清楚了自己目前面临的局势,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才是最高明地作战手段。更何况,自己需要时间制造弹药。

当然,陈圆圆再漂亮,自己也是不能纳为妾室的,得对得起冰儿啊。当然,也绝对不能将陈圆圆送还给吴三桂这小乌龟,否则,那还真的是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这种烹鹤焚琴地事情,可万万不能干,得想个好办法来。

杨秋池沉吟片刻,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神情,笑呵呵道:“吴大人,本官听说这陈圆圆是令郎的妾室哟,你将她送给本官,令郎知道了……”

吴襄连连摆手:“不不!不是地,圆圆本来是田国丈买下的秦淮一个歌姬,上次犬子回京,田国丈将圆圆赠与犬子为妾,只不过,犬子一心为国,从来不贪慕女色,碍于田国丈一番盛情,虽然收下,却只是认作干妹子,让老夫认圆圆做了义女。所以,外面地传闻那都是捕风捉影之说,大人不必介意。”

“这样啊”杨秋池心里暗笑,摸了摸下巴,说道:“吴大人这话也只是一面之词,本官不能夺人之爱嘛,这样吧,吴大人先修书一封给令郎,问问清楚,若令郎也愿意割爱,那时候再说如何呢?”

吴襄心想,如果要问儿子吴三桂的真实想法,那是铁定不肯把陈圆圆送给杨秋池的,但儿子最善于的就是审时度势,眼下局面已经很清楚,杨秋池大军秋风扫落叶一般,平定天下那只是时间问题,绝对不能因为一个女人而得罪了这位大魔头。相反,如果牺牲一个女子,换得吴家千年荣华富贵,那才叫真英雄!至于漂亮女人,天下多得是,有钱有权有势,哪里找不到呢?

吴襄脑袋一转,胸脯一拍:“大将军,这个抱在老朽身上,老朽回去立即修书一封给犬子。但小女圆圆……,能否先送到大将军府上来?嘿嘿,老朽是想让圆圆给将军弹奏歌舞,替将军解解这征战的疲惫,再说了,现在时局不稳,万一圆圆有个什么闪失……”

杨秋池点点头:“送到我府上不太好,毕竟,这件事我还没跟拙荆商议,这样吧,先将她送到皇宫里,和长平公主一起。唉!皇上驾崩,长平公主的母后、妹妹昭仁公主,都被李贼乱军杀死(其实死于崇祯之手,但这种事是不能说的),她一直啼哭不已,郁郁寡欢,本官见她挺可怜地,让圆圆去宽慰一下公主,两人也好有个伴。也免得别人说我地闲话。”

能连带巴结上公主,吴襄当然高兴,忙道:“好的,将军深谋远虑,老朽佩服。老朽这就回去将圆圆送入皇宫。然后即刻写信给犬子。”

随后数日,崇祯帝下葬完毕。杨秋池带领朝野百官,亲自送葬。

吴襄也很快将陈圆圆送进宫陪同长平公主。杨秋池赏了他一个五军都督府正五品断事官,老家伙十分高兴。

杨秋池这些天整天忙着制造弹药。吴襄给吴三桂写了信,用八百里加急送走了。一直还没有消息。

这一天,杨秋池正在忙碌,刘勇匆匆跑进来说道:“大将军,袁贵妃请您进宫商议太子即位之事。”

崇祯帝一共有一后三妃,皇后周氏,贵妃袁氏、贵妃田氏和顺妃王氏。其中,王顺妃十多年前就死了,田贵妃也在一年前死了。崇祯帝上吊之前,让周皇后和田贵妃上吊,周皇后不干,被他杀掉了。袁贵妃只好上吊,崇祯帝走后,她地贴身侍女急忙将她放下来,发现还有气,抢救之后活过来了。

所以,袁贵妃是崇祯帝硕果仅存的妃子。

崇祯帝儿子比较多,但死了不少,太子朱慈十五岁。按规矩当然要立他为帝。

杨秋池对皇宫的事情不感兴趣,只不过,他知道这时候如果自己不表明态度,估计没人敢擅作主张,只好换了官袍,带着柳若冰进了皇宫。

大臣进皇宫是不能带护卫的,杨秋池也不想给人以太嚣张的印象,所以只带了柳若冰进宫。

寿宁宫里,陈圆圆正在和长平公主说话。

父皇驾崩,长平公主整日以泪洗面,贴身侍女红英也没办法。陈圆圆来了之后,她性情乖巧,能说会道,很快引得长平公主不再哭泣,心情也渐渐好起来了。

商议太子即位这天下午,司礼监太监王承恩一脸阴沉进了寿宁宫,对长平公主躬身道:“老奴见过公主!”

长平公主知道他跟随袁贵妃到仁寿殿商议太子即位的事情,太子朱慈是长平公主的亲哥哥(也有说长平公主是顺妃所生,周皇后抱养的。这种观点依据不足,周皇后自己能生,没必要抱养一个妃子的女儿),所以,对哥哥能否当上皇上,长平公主当然最关心不过的了。忙问道:“公公,太子即位之事如何了?”

听他们商议大事,陈圆圆乖巧地要退让开去,却被长平公主叫住了,这几日的相处,长平公主已经将陈圆圆视为姐妹一般,此刻见王承恩脸色不善,知道这件事恐怕有难度,所以低声对陈圆圆道:“姐姐,你别走,也帮我听听,出出主意。”

等陈圆圆坐下后,长平公主示意王承恩接着说。

王承恩叹了口气,摇摇头,说道:“太子即位这件事……,唉!出了大麻烦了!”

第143章 生米煮成熟饭

“怎么啦?”长平公主急声问道。

“唉!这也怪太子不懂事,进来之后,瞧大殿下面群臣都站着,太子竟然发火说他们为何见他不跪?唉,都是那帮贴身侍读宠坏了他。要知道,他现在还只是太子,依制当登基为帝之后,群臣才需下跪叩见。更何况,下面还站着杨大将军呢!没有大将军,咱们大明……,唉!所以,殿下群臣听了太子这话,都是脸上变色。”

“那杨大将军呢?”

“杨大将军气度很不错,只是笑了笑,作了个揖,没说别的。”

“那不是很好吗!”

“杨大将军倒是没说的,可那班文臣武将不干了,袁贵妃让太子退回后殿之后。大殿之上便吵起来了!这些人李贼军打来的时候都没了踪影,这会儿跑出来充大头!尤其是以前与田贵妃素来交好的一帮大臣,说太子少不经事,难当大任,眼下贼寇未除,该另立明君治理天下,所以,他们推永王慈为君。公主你也知道,田贵妃与周皇后已经矛盾日久,两边互不相让。好在,以礼部尚书姜大人为首的大臣,极力维护正统,坚持必须立太子为君,宁可血溅五步也不退让。两帮争得不可开交。”

长平公主忧心忡忡道:“这可怎么办?”

“还有难办的呢!”王承恩又叹了口气,摇摇头:“两边正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武将们,却又提出一个十分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建议,…………让杨大将军承继皇位!”

“啊?”长平公主和陈圆圆都惊呼了一声。

王承恩续道:“这帮武将想出了一个有些牵强的理由。说杨大将军是楚王,也是皇族,这次平定天下,功高盖世,可面南为君,而且,那一帮武将还拍胸脯跺脚发誓,说如果不立杨大将军为帝。立谁他们都不服,也不干了。都要撂挑子告老还乡。”

长平公主道:“这……这可怎么办?”转头问陈圆圆:“姐姐,你看呢?”

“公主先别着急!”陈圆圆柔声安慰长平公主,然后转头问王承恩道:“公公。杨大将军是什么态度?”

“大将军自然谦让不允!”

“那不就行了吗?”

“那帮武将不干啊!公主你可不知,这些武将大多是杨大将军地手下,是先皇在位时。根据杨大将军请命而任命的,都是跟随杨大将军征战南北的生死兄弟啊。以李定国、龙炳、武麒为首。这些人如今已经把持了五军都督府、兵部、吏部、刑部、大理寺等重要权位,朝堂之上其他武将,最会见风使舵,立即都投向了杨大将军这一边,加起来,已经超过一大半了啊,他们的话。谁敢小视?而且。田贵妃的那帮子人眼看争不过太子这一边的,索性一拍两散。转而支持立杨大将军为帝!”

长平公主呆了半晌,低声道:“杨大将军可以说是我大明的救星,但……,他若真是咱们朱家嫡系,那倒也罢了,只不过,杨大将军是以仪宾身份承继楚王爵位的,他现在要承继皇位,只怕……只怕不合规矩吧……?”

王承恩低声道:“公主,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其实,杨大将军不仅是大明地恩人,还是你的实实在在地救命恩人呢!”

“啊?”长平公主惊呼一声,“这又如何说起?”

“先皇那天举剑要杀公主,后来被窗外飞射而入的一记飞镖射断了长剑,老奴当时曾经仔细瞧过那柄飞镖,你知道,老奴兼管东厂事务,以前从东厂线报里知道这种柳叶飞镖,这是杨大将军的夫人柳若冰,也就是凤阳城差点击毙张献忠地那个白衣女侠使用的!这种飞镖非常轻而且非常薄,除了她,还没发现其他人使用过。能用这样的飞镖射断长剑,除了她,没有别人了!”

“啊?”长平公主更是惊讶,“既然当时他们已经赶到,为何不阻止父皇寻死呢?他就那么无情,见死不救吗?”

“杨大人为人老奴很清楚,他绝对不是见死不救之人,杨大人当时没有出来,估计是不想让皇上难堪,他也不知道皇上后来会……会跑去自尽啊!所以,谈不上见死不救。”

他们当然不知道杨秋池是穿越过来地,早就知道这崇祯帝会跑去上吊了,真的是故意不阻止。

长平公主点点头:“嗯!你说地有道理,是我错怪他了。可是,他救了我,救了大明,却不能因此就把我大明江山夺走啊?”

王承恩道:“这个道理杨大将军自己很清楚的,所以,今天仁寿殿的会上,杨秋池执意不肯以楚王名义承继皇位。而众大臣又争执不休,最后,袁贵妃懿旨说容后再议,这才散了。”

长平公主呆了半晌,才道:“公公,国不可一日无君,即位之事,还得尽快决断啊。”

“是这么个理!”王承恩慢慢续道:“散了之后,贵妃娘娘将奴才叫了去,就是商议这件事情。”

“怎么商议的?”长平公主急声追问。

王承恩意味深长瞧了一眼长平公主,缓缓道:“公主,你是知道的,贵妃娘娘并无子息,所以,太子是否能即位,娘娘并不太在意,娘娘在意的,只是如何不让江山落入旁人之手,免得将来九泉之下愧对先皇啊。可从今天局势来看,老奴估计,杨大将军并不想让太子即位啊!”“为什么?”长平公主急声道。

“杨大将军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江山,但做臣子的最忌讳地事情就是功高盖主,引起皇上猜忌而招来杀身之祸,杨大将军肯定也有这个顾虑。生怕太子即位之后,一旦亲政,第一个拿他开刀,这种事情,前朝往事多了去了,换作谁都会担心地。而今天太子又恰恰表露出对杨大将军的不敬,这不由不让大将军提防啊。”

长平公主脸上神情顿时黯淡了下来。

王承恩低声续道:“眼下看来,太子即位已不可能。而田贵妃一派举荐地永王慈,年纪尚小。只不过是他们用来对抗太子的一个借口而已,眼看朝中武将大多支持杨大将军承继大统,这些人见风使舵。也跟着起哄,都想借此讨好杨大将军,将来做个功臣!贵妃娘娘素与周皇后交好。为此没少得罪田贵妃,一旦田贵妃的儿子永王慈即位。恐怕她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袁贵妃娘娘自然不想让永王慈即位。”

“那……,那可怎么办?难道,真要让位给杨大将军吗?”长平公主急声道。

“杨大将军一再表态他不参与皇位继承,也不干涉,最好按多数意见定。多数意见是什么?明眼人都知道。这话摆明了是说给袁贵妃娘娘听的。从这话听来。杨大将军推辞黄袍加身,那只是面子上的问题。若是部将们真的效仿以往大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拥他为帝,只怕到时候杨大将军便会半推半就了,那咱大明江山,可就再不姓朱了啊!呜呜呜……”

这太监王承恩对崇祯帝忠心耿耿,一心想着大明朝,想起种种可怕后果,禁不住哀声哭泣起来。

而长平公主早已经泪水盈盈。陈圆圆一旁柔声宽慰。这才最终止住了哭泣。

王承恩抹眼泪续道:“为了这事,仁寿殿散了之后,袁贵妃将老奴叫去商议,这事该如何是好,既要保住大明江山正统,又不能得罪杨大将军,要不然,北边大清国虎视眈眈,李贼大军尚未剿灭,南面流寇四起,天下远未平定,这时候,杨大将军只要不理军务,那……,咱们的江山可也坐不稳,迟早还是要落入旁人之手地!所以,根据上午局势,商议再三,袁贵妃想出了一个主意……”

说罢,王承恩意味深长瞧着长平公主,这眼神让长平公主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这主意恐怕于己有关。期期艾艾问道:“公公,是……什么主意啊?”

王承恩没有直接回答,瞧了陈圆圆一眼。

长平公主立即会议,低声道:“公公但说无妨,陈姐姐是我闺中密友,且见多识广,或许能帮着出出主意呢。”

王承恩便压低了声音,说道:“袁贵妃跟老奴说,眼下局势,需得想一个既能让杨大将军麾下一众武将赞同,又能保住大明江山的主意才行!”

“什……什么主意?”长平公主已经意识到什么,俏脸不知不觉间泛起了桃红。

“这主意就是…………将长平公主你,许给杨大将军为侧王妃!”

“啊?”长平公主身子一颤,虽然刚才已经意识一点,却还是吃惊不小,“让我……嫁给杨大将军?”

“嗯!”王承恩点点头,“如果长平公主你能和杨大将军生下子息,先皇生前恩准杨大将军以仪宾身份承继楚王爵位时,曾有旨意,赐杨大将军长子朱姓。若是公主你嫁给杨大将军,生下儿子,将来让这孩子承继皇位,以杨大将军个性,绝对不会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