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妃-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出事吧

苏陌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眼前的香告诉她,那个人已经潜进水中一炷香了。小苏陌不放心地和小虾米对视一眼。小虾米算了算船,道:“下去的是大叔。”

大叔就是宇文谨。

这下,小苏陌心中更加没准,毕竟,她知道宇文谨能打仗会武功,可是不知道宇文谨是不是能潜水,潜这么久,没事吗?

人群渐渐有些骚动。显然,不止小苏陌一个人发现不对劲。

“不会再这时候出事吧?”

“下去得也太久了。”

议论声越来越大,苏陌的小鼻头渐渐冒出了汗。

这时,海面上传来欢呼——大叔冒出来了,而且手上托着一只大鱼

十二艘新船上欢声雷动。

“有鱼了”

“现在是秋汛。只要鱼群敢靠近节墨,这样的肥鱼少不了”

“那就是说祭祀成功了?”

“废话,要不哪里来的大鱼”

节墨人如释重负。小苏陌更是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心中对药香的神奇充满了疑问。心想:“可惜老扫青只留下这一份祭祀风调雨顺的药香。若是多留几分,我也学学该多好。说不定能救更多的人。”

不通岐黄,偏想悬壶。

苏陌回过身,朝着众人一笑。

欢声雷动,许多人已经在大喊:“捕鱼捕鱼”

今天的节墨注定迎来丰收的狂喜。

一些话传入苏陌耳中:“小秦王很像传说中香家公子。”

“胡说,香家公子应该年及弱冠”

“谁知道呢?反正香家公子谁都没见过。”说话的人耸肩。

“小秦王可是皇室贵胄,怎么会跟江湖人扯上关系?”

“那也不一定,宇文公子是江湖中人,可他不也是名将之后吗?”

一时之间,小苏陌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

苏陌脑中,突然想起香家公子的话“你在人前做个不通岐黄的香家公子,我在人后做个不会功夫的大夫。”“他是谁,你迟早会知道的。”

难道,今天的这一切,就是若无忌话中的意思?他料到苏陌会分辨出香料的成分,然后救节墨?

此事之后,苏陌的名字无疑会跟香家公子一样,与香味联系到一起。更会引起世人的猜测。

不知道是谁牵头,人群中开始有人喊“娘娘千岁”、“秦王千岁”……。

苏陌看着迷迷茫茫的人群,可是一时之间,却突然只觉得天地间只剩了自己,还有一双躲在暗处的眼睛。

“有人揭了千金榜”石城里突然响起锣鼓声。

人群哗然。

苏陌从“噩梦”中惊醒。

只见两个节墨小孩引着一个书生走了过来……。

“你是?”苏陌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刚才那种可怖的想象仍在她心头未完全散去。

“一个不会让娘娘失望的童生。”书生回答。

“何以证明?”小苏陌奶声奶气地问,一双大眼睛像是想看穿云雾一般看着书生。

书生自信地一笑。随意拾起苏陌用剩的一颗赤红香珠。道:“琼香珠,福泽无端。奉娘娘命,此珠留作祥瑞。愿意出价者,可以请回镇宅改运”

人群一下来了兴致,毕竟这里面有不少是从榆林镇来的闲散富人,更有一些正愁不能拍马的大小官吏。看到苏陌祭祀成功,心中早有待会去蹭一把香灰的想法,如今看到还剩了一颗珠子,心头不由大动。

毕竟,他们可都是亲眼看着苏陌改了这了这的“风水”。对于自己眼睛所见的神迹,他们深信不疑。都动了请“神珠”的想法。

书生话音一落。便有一个小官挑着脚说:“十两”

一个女流道:“二十两”

……。

不过一眨眼,这颗小小珠子,已经翻到了一千两。貌似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偏偏这时,书生笑道:“这位兄台有眼光,毕竟这珠子可只有一颗。请回去,造福子孙后代,福泽绵长。就算自己不用,念及它的独一无二,恐怕日后定是千金难买。”

这一来,说中许多人的心事。有些嫌贵的又开始动摇。

“买回去,一转手至少翻一倍。”许多人心想。

于是这颗香珠,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涨价。涨到后来,节墨的小孩都几乎忘记了合拢嘴巴。

“一万两——银票在此”不知道谁家的纨绔,带着家丁杀出重围。

众人哗然。

书生在台上转过身朝苏陌一笑。小苏陌点头。

小苏陌令书生将赤珠轻轻递与那位纨绔公子,谁料那纨绔公子走近台前却突然一动不动。原来此时海风吹拂,苏陌青丝舞动,这公子一时竟看得几乎痴了。

于是有好事者写下了“一掷千金不问贵,玉人回眸魂梦销。”的句子。

书生问苏陌:“娘娘,请问小生的回答可算满意?”

“你除了能赚钱还能干吗?”

“回禀娘娘,小生会的不是赚钱,小生会的是富国安民。”

苏陌道:“你叫什么名字?”

书生拱手道:“小生名叫张远山,字意得,图周人士。”

第二卷 24;远山雾绕,采薇廊桥,并蒂莲花娇

24;远山雾绕,采薇廊桥,并蒂莲花娇

书生拱手笑道:“小生名叫张远山,字意得,图周人士。”

话一出口。小苏陌只觉得自己的嘴角在抽搐。

小家伙心想:“李公公不是说张远山是个书呆子吗?这这这哪里呆了?这也算呆的话,五郎恐怕也算是痴呆了。”

小虾米见苏陌就傻着不说话,碰了一下苏陌。苏陌回过神来,道:“好,好得紧。”

想了一下,小苏陌忍不住问:“像你这样有才学的人怎么才是童生?”苏陌觉得,这种人应该早就成了进士才对。

小苏陌这话问得实在是唐突。

而且苏陌的话似乎说中了张远山的心结。张远山脸色一板,冷笑道:“寒门学子,无门无途。空有一腔抱负,却投身无径。三千铜板换个功名,小生拿不出,也做不到。哼,本以为娘娘是个与世俗不同的慧眼英雄,不想娘娘您原来与世人一般无二”

这家伙一改先前卖赤珠时的语调,字字铿锵地说完,摔袖就走。这下可就惹恼了站得近听得分明的节墨人。

这些节墨人见到苏陌莫名其妙被割书生一顿乱喷,这书生还想骂完就走人,哪里肯依。首先不饶他的就是那两个守告示的节墨小孩。这两小孩站得最近,一下就一左一右伸开手拦住书生。更有节墨人怒道:“考不起秀才是你的事,娘娘不过问你一句,你发什么无名火?”“好牛的脾气啊你属牛的啊”

到了此时,苏陌终于明白这家伙“傻”在哪里。这个名叫张远山的书生的确有本事,也不乏变通的敏才,但是个性执拗,而且异常要面子,受不得半分窝囊气。说白了,就是标准的士大夫脾性。这种脾性,恐怕就是他迟迟拿不到功名的原因——明明知道可以靠铜板夺取功名,却不愿意干;明明是千里迢迢投靠苏陌,却又希望苏陌尊重他。

节墨人说着说着就要上来扁这位不开眼的书生了。看到彪悍的节墨乡勇,这书生再自信也面有惧色。小苏陌连忙喝道:“住手”,然后按照宫里的礼数,毕恭毕敬地朝书生行了先生礼,道:“请先生移步,再说这治理节墨的良策”

见到小苏陌的举动,众人哗然。

要知道“先生”两字,从苏陌嘴中出来,那便是一种预兆。

书生脸上微微有些变色,眼睛中却再次放出异彩。

节墨人见苏陌不但不生气,反而行礼,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并不知道苏陌一则的确佩服有本事的人;二则这是李公公特意交待过的死书呆——所以特别重视。

此时,虽然人群渐渐围向海边看捕鱼。不过,看到这场景的人也不在少数。许多读过书的人纷纷点头称赞。要知道,苏陌的行为,非常满足这帮子读书人心中那种希望人“尊贤礼士”的小骄傲。

一个中年人抱胸对旁边的人说:“这个小秦王,行动总是出乎人意料。真不像一般趾高气扬鼻孔朝天的王子皇孙。这样的人若不是个千娇百媚的女孩儿,恐怕早就有人对她下手了。”

旁边的人道:“那也要有胆子动手——她身后可站着宇文公子。传言还说她是铁衣营的真正都统,就算传言是假的,神佑卫在她一边可是真真切切的。算起来,不管黑道白道,普天之下,没人敢朝她下手。”

“好厉害的娃娃。”

两人不知道打着什么算盘盯着苏陌的一举一动,直到苏陌等人走远。

苏陌请张远山这个死书呆进了屋子。张远山似乎没想到以苏陌身份之矜贵会住在这样一间可以说有些拥挤的房子里。不过,这样一来,反而增添了张远山对苏陌的好感,至少,他会觉得苏陌的“贤德”不是传闻。

小苏陌问:“先生,节墨无土无山,你怎么富国安民?”

张远山心中对这个问题显然已经想过千百回,他笑道:“其实节墨有的是金山银矿,却只有娘娘能让它用起来。”

“哦?”

“小生有三大计策,足够节墨在三年之内便成为富邦。”张远山自信满满的说。

苏陌必须承认,这个穿着补丁衫的书生眉眼之间的自信洒脱完全掩盖了他的穷酸。

“若是能富节墨,苏陌愿意行拜师礼,请先生辅助我治理秦地。”苏陌说出了她的条件。

张远山定是大喜,当某个王爷或者君的“太傅”“少傅”,成为一代“宰相”恐怕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张远山他大概不会想到苏陌一下就让他离梦想这么近。

原来这世上还是真的有伯乐的。哪怕这个伯乐还年幼。

张远山明白,现在已经到了让他一展身手,治理节墨的时候了。

只听他缓缓说道:“第一,虽然节墨的确无山田可用,却面临大海。世人都只知靠海吃海,丰歉由天,却不知这海里有与老天爷心情无关、时时刻刻都可以取用的宝贝。——那就是盐。

“小生在节墨城边看到一些小小盐池,小生尝了一下放在一旁的盐粒,味道远比一般的官盐要好。也就是说,节墨的村民会晒盐,还晒得很好。既然如此,只要娘娘弄到盐营的许可,节墨的盐就可以瞬间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这一条说完,苏陌顿时喜得拍手,连声道:“先生坐着说”

小虾米搬过来一个空柜子,让张远山坐下。此时,作为节墨人,小虾米对这个书生的印象也改观了。

“第二,小生在来的路上打听过,此地虽然酷寒,以寒地闻名。但是节墨靠海,冬暖夏凉。又有大山阻挡北风,即使到了冬季,海面也不会结冰。同时,山泉地水温暖怡人。所以,小生是以为,节墨种植不了一般的五谷庄稼,却偏偏可以种植某些特别的作物。”张远山边说边指向那一柜柜的香料。

没错,这些香料中,少不了一些在温暖潮湿的沙地上生长的香草异果。

“这些香料,富贵人家日常起居少不了,而北方没到冬天,香料价格就暴涨。齐地均地尧地三个北方州郡,富裕者不在少数,却都无香料产出。只要娘娘发动节墨子民种植香草,将香料卖出去,定可得高价,也可供节墨今后祭祀之用。”张远山说。

说到这时,宇文谨等人也已回来,在门外连连点头。

“第…,恐怕就要不那么好办。想秦地是南方州郡,物产富饶,又通了异国商埠。各色东西,比如琉璃、茶叶、丝绸,都是北方州郡难求的宝贝。但是从秦地通往北方只能走陆路,路途遥远,而且路上苛税繁杂。一个琉璃杯,在秦地哪怕只要一两银子,到了齐地,最少也值十两。商人运输物品不但得打通各路关节,还得担惊受怕。若是能够开通海路。连接太平港与节墨,路上耗时大大减少,又免了官府层层盘剥。那怕只要太平港的商人收取五倍的利润,太平港的商人也会愿意做这买卖。到时,价廉物美又快捷的商品必定吸引无数商贩聚集节墨。娘娘再适当管理,收取少量税收,节墨恢复繁华指日可待。”

张远山说:“开通海路唯一的麻烦就是——要娘娘设法镇压海盗。”

苏陌下意识地跟门外的宇文谨对视一眼。

张远山怎么也想不到,他身后就站着最恐怖的“海蛇”头目。

宇文谨拱手道:“娘娘,海路的事就交给臣。秦地的船只不会有事。”他的意思是,秦地的不会有事,别的可不一定。

“只不过,海贼频繁,恐怕秦地一时之间不会有那么大胆的商贩。”张远山道,“娘娘可以给最初愿意响应娘娘号召的人一些好处,比如,三年之内,所载货物不收取关税。怕只怕,海贼过于凶猛,没人有那个胆子。”

“有。”小苏陌信心满满,道,“我可有许多岳将军。”

小苏陌说完这句话,笑得春花灿烂。可怜那张远山,肚子里再多墨水也没听懂苏陌说啥。

那天下午,一只信鹰带着苏陌的信飞向了秦地。而宇文谨也在同时放飞了一只信鹰。

几天之后,当年跟着苏陌赚了一大笔钱的小胖子等人不顾父辈的阻劝,执拗的将自己花钱买来的货物,装上了从太平港发往节墨的第一艘船。

张远山猜测得没错,没有商人愿意冒这看似百分百输定了的险。但是小胖子等人愿意,在他们心中,小苏陌永远是那个教他们吹树叶儿,带着伤跟他们玩的小不点,是他们的“哥儿们”。所以这帮子小子拿出了自己的钱,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赌注”。

第一艘船上,他们提供的货物占了三分之一,其余全是鲁公的货物。跟这帮忐忑的臭小子不同,鲁公是信心满满。

船开走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的水手上了船。——那是海蛇的人。

在太平港准备货物的时候,苏陌在节墨也开始了制盐晒盐。官员一路绿灯,唯恐苏陌一个不开心叫来神佑卫让自己变成四爷第二。原本难办的许可,小苏陌办得顺风顺水。而且,因为上回税官的事,盐运使打死也不敢派盐曹过来“督管”苏陌。对外只说“反正节墨产不了多少盐。”“自产自销而已,不要太拘泥。”

于是,几天之后,苏陌就成了天下独一无二的名正言顺的“私盐”商。

苏陌按照张远山的建议,叫节墨的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孩子和老人分成三拨,一拨种香草、一拨挖盐池引水晒盐、剩下一拨负责织网洗衣做饭包括“巡逻”等杂事。

原本纷乱的节墨,突然变得井井有条。虽然祭祀过后,看热闹的人纷纷离开节墨,节墨似乎一下冷清了许多,却显得无比有生机。

而苏陌,再次恢复了她一度中断的读书写字。这位固执的张远山,已经开始行使他作为“先生”的职责。

在她读书写字的时候,已经显然升级为“贴身侍卫”和“贴身丫鬟”的小虾米以及傻二丫,便在房门前的青石路上练习宇文谨教她们的武艺。小虾米练得尤其认真,他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穿着盔甲的真正侍卫。可惜他不管多认真,都比不上嘻嘻哈哈玩闹般练习的傻二丫。

到了日暮时分,宇文谨也会来教苏陌,除了督促苏陌练习“走路”外,他大方地教苏陌丢飞刀。或许是小苏陌半年前在铁衣营练弓箭时打下了好底子,小苏陌虽然不适合弓箭,可是丢飞刀的本事却是上手极快。

当太平港的货船到达节墨那天,城门口出现了一个骑马的女孩。

第二卷 25;蘅芜巷绕指相思,桂花落缱绻心事

25;蘅芜巷绕指相思,桂花落缱绻心事

这是太平港发来的第一船货物,苏陌自然要亲自去看。让她惊喜的是,她没想到她那帮子小兄弟们有这么丰厚的私家钱。一帮小鬼甚至还跟鲁公一样,特意备了给苏陌的生日礼物。虽然是迟来的礼物,而且乱七八糟送什么的都有。可是苏陌想家想得稀里哗啦。坐在船舷边抹眼泪。

倒也没人劝她。大家心里都明白,想家这种事,是谁都劝不了的。

货品很杂,鲁公很精明,发来的几乎都是在秦地便宜,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