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大军阀-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孽障,孽障,畜生!”听了李汉章的话,陆荣廷再次大怒,怒火的矛头自然而然的指向了陆裕光。这真是一次又痛又恨的觉悟。

陈树勋和李汉章都知道陆荣廷在骂谁,他们不动声色,不劝也不责。

陆荣廷脾气虽然不好,可是在发脾气的同时他也习惯性的听取和分析部下的意见,很显然现在的局势自己是输了,输的一塌糊涂,如果还要逞一时之怒,只怕这一输将永无翻身之日。他必须做出割舍,江北的地盘本来就不牢靠,唯一可惜的是桂林这个重镇。再者是梧州,门户咽喉丢了,粤军出入广西就像在自家后花园一样。

“其他我都可以答应,梧州不行,绝对不行。”一番思索之后,他咬着牙说道。“派人到广东去跟吴绍霆谈判,封开县、信义县都可以撤军,梧州不能撤。凭什么要撤,梧州现在还在我们手里!”

“都督,梧州很快就不会在我们手里了。”陈树勋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

“以目前的形势,吴绍霆不会跟我们谈判的。”李汉章也说道。

陆荣廷捏紧了拳头,额头上的青筋暴起,激动的情绪让他的脸色张红了起来。如果自己再年轻十几年,一定会选择跟粤军拼到底。粤军要梧州无非是逼退桂军,然后好全心全意对付北洋军。到时候大家都僵持不下,看看到底谁先完蛋!

可是现在不同,他不敢再轻易的下赌注,失败对一个老人来说是可怕的,因为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翻盘的机会。

“让林俊廷撤,撤到南安去。这个仇我一定要报,早晚!”陆荣廷狠狠的砸了一下茶几,这句话几乎是从他的牙缝里逼出来的。

九月七日,林俊廷在没有正式接到南宁军政府命令之前,已经在封开县与粤军总参谋长何福光达成停战协议。桂军在九月十日之前从封开县撤军,十五日之前从梧州退出。这是一个屈辱的停战请求,以梧州做为交换代价,换取粤军不再进攻的条件。林俊廷知道这个代价十分吃亏,可无奈封开县八个营的兵力耗在这里,一旦八个营渡江撤回时,粤军盯着后背猛击,那损失将会更加惨重。

割地停战不是首例,好歹这样也保全了生力军和一份颜面——桂粤战争以平局告终。

次日,南宁军政府正式通知送达梧州。林俊廷与何福光趁着这个契机,又签订了一封两广互不侵犯停战条约。林俊廷指望这个条约能够彻底稳住粤军,以免桂军在调头应付省内革命军起义时,粤军又从背后打黑枪。何福光想要的则是条约之下,桂军承认南安以东三十里的水陆区域为“条约停战区”,双方军队未经通知彼方之前,不可擅自越区。

双方一拍即合,两个小时之后即签署了这份条约,约期为十年。

《两广互不侵犯停战条约》的签署,在中国轰动一时,这个条约开辟了国内省域地方政府互换条约的先河,一些西方媒体甚至暗示这一政治活动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划分的开端。北京政府对此很尴尬,既像谴责两广私下交换政治条约,可又觉得没有充足的理由。这份条约就像是一份合同而已,难道跨省签约合同也有问题?

两天之后,广东全省轰动,各界人士都认为粤桂战争以广东获胜而告终。虽然战争对很多老百姓来说是坏事,可现在是战争结束了,战火几乎没有蔓延到省内腹地,而且广东军政府也没有把战争负担过重的转移到老百姓头上,自然要热烈庆贺。

吴绍霆任命韦汝骢为梧州善后总司令,将整个粤桂战争之后的交接事宜交给其来打理。九月十日这天,他便率领师部先一步返回广州。

进城时,广州市民夹道欢迎,各区士绅组织歌舞队迎接大都督凯旋。

中午,吴绍霆在都督设宴,宴请参战获功的师部军官,算是举行了一场半公半私的庆功宴。因为各团团部还在两广交接忙碌善后,所以一些战斗英雄和优秀指挥官无法到场。当晚他又设宴,邀请城中各界士绅、都督府和军政府的文政官员,表彰这些人在战时殷勤的统筹后方工作。

欢闹了一整天,吴绍霆踏踏实实睡了一晚上。他有预感,这一晚上过后自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再安心休息了。

卷三:南北对决 第286章,独裁手段

都督府政务大厅,李煜堂、张直、倪端等人正在向吴绍霆汇报财政报表。

“自七月底战事发生以来,直至今日,军粮一共消耗三十九万,枪械弹药一共是二十八万,后勤物资合计是二十九万,阵亡抚恤预计是八万。另外善后费用还未统计下来。”李煜堂尽量从简的说道。

“军粮怎么会消耗这么多?”吴绍霆奇怪的问道。

“军粮一项是包括革命粤军三个师的一应费用,上个月在福建被劫走的一船物资已经是六万左右了。”李煜堂解释道。

吴绍霆叹了一口气,忧郁的说道:“战前都督府储备了一百六十万的经费,这一战打下来,已经去了一大半了。曹锟的人还没来,我广东接下来的形势只怕不乐观了。”

李煜堂无奈的摇了摇头,苍老的说道:“这次对桂作战伤亡太重,谁也没料到一开始就会打得这么凶。现在各级战地医院和县区医院里面,前前后后差不多住着一千五百多名伤兵,他们当中需要长期治疗的重伤兵员超过五百人。这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我是算在后勤物资一项当中的。”

吴绍霆认真的说道:“伤员肯定要照顾周全,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可是为了保卫广东而负伤。至于痊愈之后,能够复员的则派回原部,不能复员的发抚恤费遣散好了。”

他顿了顿,又看向张直,这位老官绅从一开始一直有些心不在焉,恍恍惚惚似有心事。

“张部长,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哦!?”张直回过神来,他缓缓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坐姿,说道,“都督这次与桂军兵锋相交,总算是打了一场漂亮的阵仗。只是……只是战事毕竟是祸事,哪怕现在两广已经成功签署了停战协议,可……怎么说呢……”

众人看着张直吞吞吐吐的样子,不禁有些诧异,以往张老爷子向来是气定神闲、不亢不卑之态,尤其是凭着张家与都督的私人关系,更有一种不可代替的地位。然则今日却变得含含糊糊,一点气势都没有,不得不让人有所猜疑。

吴绍霆皱了皱眉头,出言打断了张直支支吾吾的语态,平静的说道:“张部长,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如果真有什么严重的事,你更应该说出来让我们大家知道,有问题则想解法,有难处则想办法,群策群力才是要紧。”

张直沉了沉气,索性说道:“都督,战事虽然大获全胜,可是这一个月来我仔细研究过广州和韶关两地商业发展的情况,对比去年这个时候,所有行业几乎是有退无进。”

吴绍霆心中微微一寒,他意识到张直所说的危机,如同自己在云浮所料的一样,广东省资产阶级已经出现了不信任的裂痕。

张直看了一眼吴绍霆的脸色,暗暗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自从去年年底至年初,都督府颁布了一系列利商利农的政策之后,短短五个月时间里全省商业发展几乎是往年的五倍之迅速。可上个月到今天,所有大型工厂、作坊都在减工,一些大商行缩减商品供应量,导致一些小县城都出现有价无市的境况!”

不等吴绍霆开口,倪端立刻责问了道:“商人在囤积货物?”

张直摇了摇头,道:“并非是在囤积货物,我亲自去看过他们的生产线还有仓库,根本是无货可囤。”

倪端疑惑不解,问道:“既然有人要买东西,为什么他们无货可卖?”

这时,李煜堂代替张直把话说明白了:“很多商行正在把产业向其他地方转移。比如说我们广州老字号酒楼八仙楼,年初从联合银行贷款三十万,预计在广州和肇庆再开两家酒楼,可八月底他们竟把酒楼开到香港去了。富润和棉纱厂是我们广州最大的棉纱工厂,军政府公务装和革命粤军的军服,全部都是他们承接,年初他们的老板还找我牵线,想谈下警察制服和黄埔军校训练服的合作,没想到七月中旬他们却把富润和成衣公司迁入澳门。”

张直叹了一口气,接过李煜堂的话说道:“前天下午,我在商会约谈了几位大老板,他们都承认正在把手里的资本转移到香港、上海等地。就连跟张盛霆公司合作的简照南兄弟,也开始在上海开办分厂。都督,这是典型的资本外流呀!”

吴绍霆眯起了眼睛,看来这些大商家还是不信任他能抵挡北洋军。或许资产家都以为粤桂战争把粤军主力打完了,接下来已没有实力再抵抗曹锟的北洋精锐。他可以理解资产家不愿冒险的心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可是他却不能允许这些人当着自己的面拆自己的台。看来,有必要采取一些强硬手段了。

“现在有实力的商行都在找后路,倒是一些中小商户和大地主保持现状。如果这件事不能妥善处理的话,必然是一场大灾难呀!”张直加重语气强调道。

在场所有人脸色逐渐阴郁下来,这个消息确实太不好了。粤军刚刚打了一场硬仗,好不容易取得胜利,哪里知道后院失火。他们都明白广西的压力解决不代表解决了所有问题,湖南、福建依然是沉重压力的源头。这个时候更应该积极筹备新一轮的抗战,可偏偏资产阶级率先打起了退堂鼓!

张直本打算私下找吴绍霆谈这件事,毕竟这个消息一旦泄露出去,只怕全省工商农都会感到恐慌不安。他现在只能期待着吴绍霆有什么办法,省内的资本本来就不富裕,如果不能及时遏制资本外流,广东军政府将不战而亡。

会场沉默了一会儿,大家都在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

突然,吴绍霆冷冷的开口说了到:“张部长,散会后你立刻通知联合银行,对所有贷款却转移资本的商家商户,提高五倍利息,并且立刻收回贷款。不能还款或者拒绝还款者,执行变卖抵押资产强行还款。”他的语气十分坚决和冷酷。

张直不禁担忧起来,连连说道:“都督,提高五倍利息和立刻追讨债务,这是违反借贷合约的呀?这样只怕会影响联合银行和军政府的公信力。”

吴绍霆“哼”了一声,严肃的说道:“违反合约?联合银行贷款给这些人是让他们发展本土经济,不是要他们捐款逃走。尤其是八仙楼这种货色,他们先违反合约在先,我还有必要跟他们讲合约吗?敢骗政府银行的钱,我第一个整死他们!”说到最后,甚至都有一种咬牙切齿的愤怒。

“可,可借款时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法约啊……”

“讲法约?我现在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我吴绍霆就是广东的法制。借款时没有的法令,今天下午就给修改过来,晚上颁布通知,明天开始执行。”吴绍霆气势磅礴的喊道。他知道这个时代很多法制没有健全,不过他从来不关心这些事情,北京政府可以派人刺杀宋教仁,地方政府难道还不能僭越法制吗?

所有人听到这一句话,齐齐的感到震惊,吴都督竟然说出他是广东的法制?他们不知道该作何感想,以前大家都认为吴都督是一个公正公平的领袖,是推崇民主法纪的代表。可今天看来,似乎真正的吴都督与大家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

“都督,您提前追讨债务就算了,何必还要提高五倍利息,这些商家肯定不服,弄不好他们是要罢市造反的呀!”张直担忧的说道,他是广东商会的会长,理所当然要代表广东商人的利益。虽然这个时候他知道一部分广东商人做了不光彩的事,可吴都督也不至于这般严厉凶狠的打击,势必会引发不必要的动乱。

“倪端,稍后通知二团三营进城。谁敢造反我灭了谁。罢市?他们抵押的产业已经收归银行所有,还有什么好罢市的?银行可以聘请其他管理者继续经营,或者直接变卖给那些留在广东本土发展的商户。”吴绍霆不以为然的说了道。

“这……”

“另外,”吴绍霆打断了张直的话,继续下一个话题,“让联合银行制订一套提供中小商贩、作坊、公司的无担保小额贷款方案,或者低息贷款方案,我要大力扶持这一阶层的商户。至于地主阶级,鼓励他们用土地抵押转为经商。”

张直仔细想了想,吴都督雷烈风行的决定这一系列政策,虽然会引来广东商界的一片血雨腥风,可的确是一个迅速解决危机的办法。他甚至有些佩服吴绍霆,吴绍霆很显然知道现在转移资本的商家数量还未形成规模,趁早拿少量的商家开道,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打压的同时还在进行扶持,正是两头并工的好方法。

除此之外,这次整顿或许会有不小的风险,可一旦顺利的挺过去了,广东商界将会紧密团结在军政府的立场上。那些遭到打击的商家资产被没收,剔除了不安分因素之后,所没收的资产也会转交到支持军政府的商家手里,正是此消彼长的道理。

卷三:南北对决 第287章,商界风波

当天晚上,广州城商界已经一片热闹,那些提前转移资本到外地的商家收到了风声,顿时躁动不安起来。他们贷款的期限还没有到期,不但要立刻归还债务,既定的利息还提高了五倍,这就好比无端端的给人割了一块肉。另外一些商家虽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可是依然让都督府的做法感到震惊,他们并非安分守己,只不过慢了一步而已。

在广仁路一条宽阔的巷道尽头,有一座翻新不久的小洋楼。巷道让七、八辆华丽的马车塞得满满的,只留下一条小过道供来往步行。这些马车什么样子都有,有洋式,有传统。车夫们聚在一起闲聊着,他们的主人此刻已经坐在小洋楼客厅舒服的沙发上了。

小洋楼的主人是兴记和矿业的大老板沈文祥,他在下午接到联合银行非正式通知之后,立刻决定举办一场酒会,邀请其他几个商界老友前来商讨此事。

在小洋楼一楼的大客厅里,简单经过布置的酒会,各式各样的酒瓶摆放在餐桌上,可是会场的气氛十分压抑,仿佛这并非是酒会而是追悼会似的。几分钟之前,在场所有人刚刚争吵了一阵,只可惜什么结果也没有,反而吵得累了。

歇息了一阵,沈文祥抓起红酒杯一饮而尽,趁着酒劲的热度,厉声说道:“还有什么好说的?看看咱们的大都督,打赢了广西的一场战争,调过头来又要打我们了。什么叫狼心狗肺,这就是。我手里还有五万圆的军政府公债,也不想想是谁支持他拿下这场胜利的!”

“粤桂一战咱们心里都有底,所以才全力支持吴都督。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吴都督背信弃义,而是吴都督有没有能力跟北洋军打!”富润和棉纱厂老板王大富嗓子有些嘶哑的说道,先前吵得太激烈了一些,让自己嗓子都破了。

“你看看革命粤军现在是什么样?医院里面躺着好几千人,第一师现在全他妈的是新兵,北洋军那是虎狼之师,咱们粤军现在是病猫!”沈文祥没好气的骂了道。

“都消停一些,都消停一下,”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士绅劝止的说道,“别把话题扯远了。刚才还没吵够吗?咱们今天坐在这里不是骂吴都督,也不是讨论战争不战争。明天银行就要下正式通知追债了,我和记商贸前后有二十多万的债,算上五倍的利息一共要还二十九万。你们几个未必比我好,老陈的八仙楼我看起码要还四十二万。咱们要讨论的可是这个问题!”

听到这里,八仙楼陈老板脸都气绿了,咬牙切齿的说道:“这笔款我才借了不到六个月,合约上是三年之内还清,现在可好,摆明是要我老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