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大军阀-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祺瑞并不是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立场,他这次北上的目的,最主要还是为自己保全一条后路,等自己的事情处理妥当了,他再会分析究竟如何应对广东的局势。
他不喜欢跟英国人打交道,尤其是像朱尔典这样的政客,表扬上装出一副文质彬彬、绅士贵族的样子,心眼里可一直是在贪婪和阴谋。
“真想不到公使先生如此关心我国局势的变化,这份心意我先道一声谢了。”他不带感情的说道。朱尔典想要套自己的话,无非是在面见大总统时更有分寸,自己可不会便宜了这家伙,既然能夸下海口,索性就由得去好了。
朱尔典见段祺瑞没有接自己的话继续说下去,心中已经猜出段祺瑞的态度。他淡然一笑,从自己西服内袋里摸出了精美的金属烟盒,打开烟盒递向了段祺瑞,问道:“来一支吗?”
段祺瑞轻蔑的笑道:“我可不喜欢洋烟。”
朱尔典刚准备解释这是天津的烟草,可就在这个时候,国政办公厅侍从处副主任王从文快步从小礼堂外面走了进来,径直向这边来了。
王从文先向段祺瑞行礼,这才对朱尔典说道:“大总统已经到办公室了,他听说段大人也在小礼堂,所以会面的地点索性改在大总统办公室好了。段大人就先在小礼堂小坐一会儿,大总统要先单独见一见公使先生。”
段祺瑞皱紧了眉宇,脸色很不好看,往常时候袁世凯对他是十分信任,无非是与外国公使见面,现在竟然要让自己回避,可见大总统对自己确实是生气了。不过他也无能为力,只能暗暗不敢的叹息,一言不发。
王从文带着朱尔典离开小礼堂,前往大总统办公室。
段祺瑞在小礼堂等了大约一个钟点,差点都打起了瞌睡,直到徐树铮匆匆的跑进来通知他,朱尔典已经走了,袁大总统正在办公室里面等他。段祺瑞重整了一下情绪,慢吞吞的站起身来跟着徐树铮去了。
来到办公室,袁世凯已经屏退了这里的所有人,正一副苦恼的模样坐在办公桌后面。
徐树铮退在门旁边站定,随时准备出去。段祺瑞走到办公桌前面,沉声对袁世凯说道:“大总统,我回来了。”
袁世凯没有抬起头,阴森森的说道:“芝泉,你打的一场好仗!在北京呆得太久,是不是连带兵都不会了?”
段祺瑞叹了一口气,郑重其事的说道:“大总统,下面的那些混账连我都瞒住了,我也是听到北京的动静才知道广东原来打成那副德行呀。”
袁世凯哼了一声,十分气愤的说道:“要你在安徽坐镇,就是要你看好手下,不然我让你去做什么?喝西北风,看风景吗?芝泉,我这么信任你,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段祺瑞心中有一些不甘心,脸上也写满了委屈,袁世凯让自己坐镇安徽不就是为了协调后方补给和前线统筹吗?再说在人事任命上,他也是一心一意遵照袁世凯的安排,先把李纯派下去,又把唐天喜、傅良佐两人派下去,尤其唐天喜还是袁世凯的心腹。大家都分工协作,谎报军情的环节出错,可不能全部都推到自己头上来。
“大总统,虽然事已至此,可是我们未必拿不下这一仗。如今广东也是穷途末路,很快就要撑不住了,这个月之内一定能让吴绍霆一败涂地,让粤军彻底完蛋。”段祺瑞强调的说道,虽然他的语气显得很坚决,可是内心却一点都不靠谱。他并不是没有政治头脑的人,自然知道为什么广东战事被称为困局。
卷三:南北对决 第375章,日本人初露
“现在说这些都是没用的话,五万国军打两万地方军队,竟然打成这样的模样,你还有脸说继续打下去?就算现在打下了广东,对我们来说还有意义吗?”袁世凯没好气的说道。
“难道大总统就要这么放弃了吗?那我们前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岂不是白白浪费?”段祺瑞质问道,比起推卸责任,让自己的部下白白流血牺牲,到头来自己什么都没捞到,这更让人难以接受。
袁世凯默然了片刻,他招了招手,让段祺瑞先坐下来。
段祺瑞表情有几分焦虑,虽然他在来之前还没有想过要怎么解决广东的困局,是战是和的选择依然有些局促,可是从自己身为陆军部长的本能上来说,他还是偏向于继续打下去。不单单是不能让前期准备付诸东流,更重要的还是能为自己争取不小的功勋,在中华民国开国时期奠定威名。
袁世凯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徐树铮,微微皱了皱眉头,正在思考着是否让这个年轻人留下来一起听自己的意思。
徐树铮看到袁世凯的眼神,误以为对方是要让自己出去,果断的转身拉开门准备退出。
袁世凯看到这里,心中暗叹:这年轻人还是挺识相的,索性考验一下他。他立刻冲着徐树铮说道:“你也留下来吧。”
徐树铮怔了怔,心中却大喜不已,看来自己真得有机会得到大总统的青睐了。当即,他又带上了办公室的大门,依然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口附近。
袁世凯叹了一口气,转向段祺瑞说道:“刚才英国公使朱尔典跟你在小礼堂见了一面,你和他可谈了什么话吗?”
段祺瑞如实的说道:“只是一些闲话,不过朱尔典显然对广东战事很感兴趣,刚才跟他谈话时提到了英国人对这件事的态度。似乎……英国人想要从中插一脚。”
袁世凯冷冷的哼了一声,轻蔑的说道:“何止是英国人?半个月前日本公使秘书官山田重光也来过,他们都想趁机敲我们一笔。”
段祺瑞沉思了片刻,问道:“大总统,那刚才朱尔典到底跟您说了些什么?”
袁世凯没好气的说道:“还能有什么?不过是炒冷饭罢了。朱尔典去年公历十一月时来找过我,虽然当时你尚在安徽,不过这件事你应该有听说吧。”
段祺瑞立刻说道:“您是指朱尔典提交西藏备忘录的事?”
“没错,就是那件事。今天他又来,无非是换了一个名义把这件事重新提起。英国人可以从香港直接进攻广东,从背后打革命粤军一个措手不及,甚至在革命粤军反应之前一举拿下广州,彻底端掉吴绍霆的后路。”
“这……英国人的条件就是让大总统您签署备忘录?”
“不,他已经坐地起价了。这次可不是备忘录那么简单,是要求我们立刻将川滇联军从西藏撤退,二十年之内不许中国人进出西藏。真是坐地起价,落井下石!洋人没有一个是靠谱的,所谓的国际友邦无非是政治利益的牺牲口号罢了。”
“大总统,眼下的情况已经由不得我们了,英国人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提意见。”
“你糊涂,你的意思是让我签署这项协议,正儿八经戴上卖国贼的称号吗?哼,你以为英国在香港的那点军队真有帮助?万一他们拿不下广州,到头来我找谁去理论?这种事摆明了就是陷阱,我是绝对不会签署的。”
“那日本方面呢?”段祺瑞迫不及待的又问道,既然现在有外力可以借助扭转局面,自然有必要试一试。纵然自己讨厌洋人,但日本同属于东方国家,虽然曾与中国有过很深的过节,在大体上依然有排斥西夷的可信性。
袁世凯瞪了段祺瑞一眼,显然对段祺瑞一味心思求救外国人感到不满。不过他没有出言责怪段祺瑞,随手从办公桌案头上抽取了一份压在下面的文件,扔到了段祺瑞的面前。
段祺瑞赶紧拿起文件看了一眼,正式日本驻华公使馆的外交函书。他打开来仔细过目一遍,第一页和最后一页是简述和详细的声明,内容是日本政府愿意从台湾出兵,封锁广州海湾,并且在中国政府公开允许的情况,炮击广州城。而第二页则是详详细细列出的条件: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因中国承认日本国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享有优越地位,兹议定条款如下:
第一款,两订约国互相约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为期。
第二款,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为盖造商工业应用之房厂,或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权或所有权。
第三款,日本国臣民得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任意方便居住和往来,并经营商工业等各项生意。
第四款,中国政府允将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矿开采权,许与日本国臣民。至于拟开各矿,另行商订。
第五款,中国政府应允,关于左开各项,先经日本国政府同意而后办理:
一、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允准他国人建造铁路,或为建造铁路向他国借用款项之时。
二、将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各项税课作抵,由他国借款之时。
第六款,中国政府允诺,如中国政府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必须先向日本国政府商议。
第七款,中国政府允将吉长铁路管理经营事宜,委任日本国政府,其年限自本约画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为期。
段祺瑞看完这些条约,不禁皱起眉头,日本人在满洲跟前清的王公贵族眉来眼去,这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很显然日本人早有心思在满洲建立自己的势力圈,而前清的王公贵族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这些条约看上去要比英国人提出的要求好得多,可西藏问题是“标”,日本人这些条约可是要在满洲种下“本”,谁知道日本人心里打着什么鬼主意?
他暂时不敢轻易发表意见,试探的问道:“大总统,您的打算是什么?”
袁世凯漠然的瞥了段祺瑞一眼,问道:“你这次北上,难道一点好消息都没带给我?”
段祺瑞怔了怔,心中暗忖:难道大总统是要听我的建议?他刚准备开口说话,可是忽然灵机一动,又感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他说跟英国人或者日本人合作,岂不是把卖国的罪名扣在自己的脑袋上了?他不由对大总统感到心悸,自己身为大总统的心腹,大总统竟然会这样设圈套对自己?但是话又说回来,看来大总统确实有心思借助外国人的力量,只是不方便亲自说出口罢了。
“大总统,现在问题在于咱们究竟是战还是和?战或者和,这都得由您来做出最高指示,接下来我们才能着手安排后续事宜。”他圆滑的说道。
“战或者和,我倒要看看吴绍霆有没有那种决心。”袁世凯喃喃的说道。
一直站在门口不做声的徐树铮,听着大总统跟陆军总长的谈话,心中不由有几分忐忑,虽然他希望大总统能继续打完这场战争,但前提是凭借北洋军的力量,而不是出卖国家利益换取不可靠的援手。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引虎驱狼的自毁之策,犯不着做这样的牺牲,毕竟这是中国内部自己的事情。
好几次他都想要开口发言,可是自己能站在门口已经算是不错了,哪里还敢造次。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他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卷三:南北对决 第376章,泄露
北京的气氛突然有了变化,正月初十过后,京城不少报纸都在报道广东战争即将言和的消息。茶楼小肆,饭馆酒店,人们闲其无聊的议论都在广东议和的焦点上。除此之外,不少社会名士也公开发表文章,呼吁南北停止交火,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消除误会。在这些名士当中,自然有岑春渲特意前去拜访的京师大学堂校长严复。
严复的呼吁文章由多家报纸转载刊发,不仅仅因为严复是学术教育界的泰斗,更重要的是严复在文章中说的头头是道,甚至认为北洋政府当停止内战,转而调集国军北上入蒙,平息库伦的叛乱。
不少政治评论人士也支持严复的观点,如今正是大总统的大选越来越近,袁世凯大总统更应该收拢内战的不利影响,转而为维护国家权益做实事,这样才能成为人民拥护、国家需要的中央领袖。
一时间,这种忽悠此起彼伏,就连不明事理的老百姓们也都跟风相谈,舆论的势头渐渐一边倒。而北京的舆论直接影响到全国的时事观点,几乎就在这几天的时间内,天津、上海、武汉等地都在纷纷议论,仿佛停战已经是势在必行的结果。
推动这一系列舆论声势的人,岑春渲只是其中之一,他在抵达北京的第一天约见的几位好友,目的就是要利用他们的人际关系买通京津一带的报馆主笔,利用报纸制造这种气氛。但是归根结底最重要的策划人,依旧是远在广东的吴绍霆。
广东军政府成立新闻部的目的就是掌控“舆论”这支无形的武器,吴绍霆与岑春渲南北相应,联手制造了这种故意经营出来的舆论效果。前面十天的准备,正是为了今天做铺垫。但是舆论并不是吴绍霆主要对付袁世凯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让国人从广东战争的焦点上,渐渐转移到总统大选以及蒙古叛乱的事件上来。
在一月份时,吴绍霆已经策划了一系列发达蒙古叛乱的新闻事件,在国内确实起到了一定影响。而今天蒙古叛乱旧事重提,更加在全国人民心中增重了印象。这次的舆论诱导,气氛之浓厚,足以震动北京政府的判断力。
在正月十一日中午,韶关收到了岑春渲加急从北京发来的电报。
邓铿顾不得把饭碗里的饭吃完,匆匆忙忙拿着电报赶到第一师师部大院的侧院,也就是关押萧耀南的独立小院。自从正月初二以来,吴绍霆从北线教导二团团部搬到第一师师部,韶关战事已经越来越有偃旗息鼓的趋势,没必要还要担心北洋军发动反扑。教导二团那边就交给新任教导二团团长何应钦,以及师部参谋官刘永浩负责。
此时,吴绍霆正与萧耀南坐在靠窗的位置,两个人死死的盯着摆放在中间的棋盘。这几天闲暇的时间越来越多,吴绍霆索性就多抽点时间跟萧耀南接触,一则是因为萧耀南好歹是北洋军未来著名的人物,二则也想借机多多了解敌人的情况。
萧耀南被俘已经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活动的范围有限,同样是无聊至极。因此他跟吴绍霆一拍即合,从一开始的闲聊喝茶,到后来每天要对弈几句。纵然战场上失利,但在棋盘上照样能找回几分信心。
邓铿踩着楼梯来到二楼时,吴绍霆和萧耀南都是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自己的出现压根就没引起他们的注意。
“将军。”萧耀南得意洋洋的挪动了一手棋子,笑着说道。
“啧啧,萧司令是得势不饶人呀!这下难了,难了。”吴绍霆的棋艺并不算精通,这几日跟萧耀南对弈输多赢少,倒是让萧耀南嘲笑了好几次。
“吴都督,丢车保帅吧。哈哈哈哈!”萧耀南心满意足的说道。
“丢是要丢的,关键是丢不丢得起呀。”吴绍霆叹息一声,棋盘上双方的棋子都不多,这一局已经无路可下了。
“真是没料到,吴都督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挥洒自如,却在这小小棋盘上屡屡铩羽,真不知道这是不是讽刺。”萧耀南轻蔑的笑道。
“呵呵,下棋不过是陶冶情操、闲情雅致的游戏罢了,这也要在乎个人的爱好。说起来要不是萧司令这几日与我对弈,我早就连棋子的名称都忘的干干净净了。”吴绍霆轻松自若的笑道,他早就习惯萧耀南的冷嘲热讽。
这时,邓铿见两人的棋局差不多了,赶紧迎上前去在吴绍霆耳边小声交代了一句。
吴绍霆知道邓铿担心萧耀南在一旁,不方便查看电报,不过他并不是这么想,萧耀南已经是阶下囚,就算让其知道自己与北方的联络也无关紧要。他直接说道:“把电报拿过来。”
邓铿犹豫了一下,还是递上了电报单子。
吴绍霆接过电报单仔细看了一遍,眉宇渐渐皱紧,不由自主叹了一口气。
萧耀南假装满不在乎的样子,在一旁慢条斯理的收拾棋盘,不过心中还是很关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