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大军阀-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是因为忙得不可开交,并且自己心中早有打算,故意欲擒故纵。

等到北京方面还是责问时,他马上回过身来,态度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四月十一日一早,他好言好语的先将前线十三个团的负责人从乐昌叫到郴州开大会,协商解决后撤问题的事宜。十三个团长早就等着这一天,在接到命令之后火速赶到郴州。

汤乡茗故意在长沙推迟了两天时间才动身,而在这两天里,他派去负责接待这些南征军将领的人,已经暗中摸清楚这些将领的底细。

十四日一大早,汤乡茗抵达郴州,正午时与众将领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午宴。会餐结束后,他却不急着与这些人商讨撤退的问题,而是一个个单独叫到客房谈话。有的人谈了几句就草草结束,有的人却是长篇大论持续了很久,不过这一切都只在这一个下午处理问题。

傍晚大家又高高兴兴聚在一起吃了一顿晚餐,汤乡茗热情洋溢的跟这些兵头子推杯换盏、称兄道弟,俨然一副自降身价故意讨好这些人的作派。这让在场的南征军将领们甚是痛快,虽然搞不清楚汤乡茗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但打心底没有太把汤乡茗放在眼里,这种没有威望的新官根本不足为虑。

然而次日凌晨,天还未亮,汤乡茗指挥者一队自己从长沙带来的警卫兵,气势汹汹的包围了南征军将领落脚的招待所,直接闯入了其中三人的房间,把三个团长套上麻袋绑走。整个行动闹出的动静十分之大,其他没有被抓的团长一个个都惊醒了过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禁人人自危起来。

他们趴在各自房间的窗户小心翼翼向外张望,正好看到警卫兵押着三个打赤脚的人上了一辆马车,那三个人激烈的反抗,结果迎来的只是拳打脚踢。汤乡茗穿着一身咱新的都督军服,昂首挺胸的站在院子中央,嘴角挂着一丝让人恐怖的冷笑。

马车开走之后,警卫兵依然没有撤退,把招待所大院里里外外读的水泄不通。

汤乡茗故意大声向卫队长吩咐了一句:“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离开这里半步,违令者格杀勿论。”说完之后,他大摇大摆上了另外一辆马车,就这么离去了。

卷三:南北对决 第395章,汤乡茗的手段

整个白天,在招待所里剩下的南征军将领们无时无刻不是惶恐紧张,他们这才看清楚汤乡茗的为人,原来昨天的一切都只是汤乡茗布的局。他们不知道那三个被带走的人会是什么下场,眼下更为担心的还是自己的下场会不会跟这三个人一样。其中一些人难免有些后悔,早知今日悔不该当初,为了争权夺利闹成现在的危机,实在是太不值了。

中午时,招待所的仆从依然准备了午饭,不过没有人还能像昨天那样开怀畅饮。

直到晚上,汤乡茗出现在招待所,把所有人再次着急了起来。

站在招待所大厅的中央,他带着几分傲然轻蔑的表情和一丝胜利者的笑容,慢条斯理的说道:“诸位,汤某这个都督不是花言巧语骗到手的,也不是花钱行贿买来的,而是我汤某人煞费苦心挣出来的。你们别以为我汤某人是后辈,在咱们北洋政府里没什么名气,我平生最痛恨的就是身为下属不尊重上司。这总让我与大逆不道混为一谈!”

在场的将领屏住了呼吸,昨日嚣张的态度荡然全无,一时间所有人竟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让汤乡茗冠以大逆不道的罪名。

汤乡茗又说道:“不过诸位放心,汤某人不才,好歹也学过孔孟之学,懂得是非黑白。你们在韶关鼓动的阴谋,中央已经知晓了,并且十分震怒,特派员不日就会南下至此,人家到时候问起罪来,可没有我今天这么客气了。”

众人心中犯嘀咕:你这他妈的也算客气?

汤乡茗冷冰冰的扫了一眼所有人,故意沉着声音以示威胁的说道:“上面既然要追究,我这边肯定要交几个人上去,早上带走的王凤泉、李志明、戴文珏三人,我知道他们是这次闹事的主谋,但是我不知道只交三个人上去够不够数……”

南征军将领们闻及此言,所有人的脸色齐齐大变,汤乡茗这摆明是在拿他们开刀了!

“汤都督,你,你到底要干什么?咱们……咱们没有及时撤退,还不是因为上面没有命令,无论如何,咱们可都是在等汤都督您的指示呀。”伍卫国故作镇定的说道,然而头上已经是冷汗连连。

“等我的指示?当初萧司令让你们撤退,你们怎么不听话呢?”汤乡茗冷森森的问道。

“这……汤都督,他……他萧耀南不过是被放回来的俘虏,还写过公开信污蔑北洋政府,上面都传言要追究他的责任了,咱们怎么可能听从一个叛徒的命令呢?再说……再说咱们湖南省又不是没有主事人,汤都督您才是咱们省的大都督呀!”伍卫国赶紧说道。

汤乡茗听到这里,心中得意之极,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伍团长是一个明白人,不知道其他诸位是不是跟伍团长一样明白呢?”他冷飕飕的瞥了一眼其他人,一副慢条斯理的态度问道。

大家听到这里,立刻会意,一个个赶紧表露心意:

“属下明白,属下明白的很,日后属下唯汤都督马首是瞻,汤都督指到哪里,小的们就打到哪里,绝无二话。”

“对,对,对,唯汤都督马首是瞻。”

“这次都怪王凤泉他们擅作主张,他们几个就是罪魁祸首,汤都督惩罚的合情合理,兄弟们心服口服。”

“以后咱们全力拥戴汤都督,绝无二心。”

……

汤乡茗心满意足,他今天就是要杀鸡儆猴,让这些兵油子们知道自己的手段。经此一举,他知道这些人再不敢乱来,就算放他们回到军营里去,这些人也会时时刻刻服着自己。他身为一省都督,掌握着军饷物资和各地官绅的支持,谅这些大头兵也不敢心有不甘。

几天之后,韶关的南征军全部撤退到乐昌集合。汤乡茗将打得半死的王凤泉、李志明和戴文珏三人绑缚湖北,交给中央特派员处置。当然,为了尽快处理妥当这件事,不会有任何节外生枝的情况,他还故意派了一员心腹同去,用五千元贿赂了特派员。

中央特派员见好即收,这种地方政府内部的问题如果真要调查起来势必会十分复杂,既然现在汤乡茗交了人,索性顺水推舟。他在湖北游玩了几天,然后押着犯人回京去了。

这场风波平息之后,汤乡茗将王凤泉、李志明和戴文珏三个团编为由自己直辖的警卫旅,并遵从陆军部指示,取消南征军番号,将南征军余下十个团与省内预备队整编为三个湖南陆军师,皆调回省内安置。其后他推举自己湖北同乡张道林出任乐昌镇守使,为了缓和与广东的对立局势,只在乐昌设立民兵和警察队,未曾安排正规军入驻。

——————————

转眼到了四月中旬,随着广东过战争的议和,二次革命真正划上了句号。

国内上上下下的目光渐渐从南方转移到北方,前不久的闹得沸沸扬扬的蒙古叛乱事件和西藏分裂事件,渐渐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方势力都在猜测,袁世凯大总统究竟会不会遵守与广东签署的协约,调兵北上处理国家主权的大事。不少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小,毕竟正式大总统的大选已经进入预热阶段,袁世凯势必会做出一些有利于自己名声的事来,为大选赢的一个好的口实。

虽然袁世凯从临时大总统继任为正式大总统,几乎是不可更改的结局,但是从政治上的角度来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便袁世凯身上的旧官僚主义气息浓厚,不在乎虚假的名份,但是北洋派内部依然需要为自己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值得称颂的一笔。总之,收复蒙古对北洋派来说好处总是大过坏处。

于是没过多久,北洋政府内部传来了非正式的消息,大总统正在筹备出兵蒙古的前期工作,并且已经开始先一步的调查和交涉手段。

一时刻,全国上下都对收复国家领土充满信心,这已然成为向世界证明中国自强的标志。

与此同时,远在上海法租界博爱路二十六号公寓里孙中山等人开始坐立不安,国内的时局对他们来说越来越不利。广东战争还在议和阶段时,革命党已经看到了大势已去的苗头,更多人选择了出走他国,暂时避开这段时间的风头浪尖。可是孙中山仍然对吴绍霆抱有希望,又或者是对他自己的信仰抱有希望,俨然选择留在上海直至今日。

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早先接到北京的命令,要迅速果断的处理在上海盘踞的革命党势力。随着战事的变化和广东停战的达成,郑汝成在上海的搜捕行动愈发猛烈,但是他却一直有一个底线,暂时不方便越过租界逮捕孙文。租界是一道界限,可事实上对郑汝成来说这个道界限的难度根本不足为患,要么与洋人交涉,要么私下派密探执行任务,都能轻而易举的把孙文逮出来。更何况泄露孙文藏身之处的人,正是租界管理局的洋人,很显然洋人也不希望孙文这个烫手的山芋继续留在自己的地盘上,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郑汝成不是傻子,连洋人都不敢亲自动手,自己有必要充当这个冤大头吗?

要知道孙文好歹是前任临时大总统,革命之父,昔日在北京还跟袁世凯合过影、握过手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极大的名气和影响力。谁要是敢对孙文下手,那真是活得不耐烦甚至嫌自己的名声遗臭万年。

郑汝成知道,命令虽然是出自袁世凯大总统,可一旦自己执行了这道命令,等到国内掀起轩然大波时,袁世凯势必会毫不犹豫的推自己来当挡箭牌,这就跟前任国务总理赵秉钧的下场是一样道理。因此,他宁可去抓国民党中层干部,也不愿意去动国民党总理。

博爱路二十六号公寓最近进进出出的人越来越多,洋人,巡捕房,社会名流,革命党同志,甚至连镇守使府的人都有。一部分是想打听孙文对目前国内局势的看法,提前预知中国革命势力下一步的选择,另外一部分则是来催促孙文赶紧离开上海,广东大势已去,二次革命的结局一目了然。

卷三:南北对决 第396章,陈其美的阴谋

孙文有时会与来访者高谈一番,有时又会闭门谢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这个居室不利的情况下,他心中的压力是多么沉重。随着广东停战的消息越来越清楚,闭门谢客的情况也越来越频繁,到了四月初时,几乎很长时间都听不到孙文的任何消息。

今天一整天门房都没有开门,个别几个客人在门廊处等了一会儿,随后各自散去。

早上十点钟过后,一辆小轿车停在了公寓门口的大街上,从车上下来四个身穿风衣的人,径直踩着台阶走进门廊。其中两人留在了门廊,警惕的盯着外面,另外两人甚至没有让门房通报一声,快步来到公寓二楼,敲开了孙中山的房门。

开门的是一个女仆,她刚想劝说来者离开,可是看清楚来者的模样后,立刻拉开房门让他们走了进来。

“孙先生呢?”为首的一人问了道。

“先生在书房,我这就去请先生出来。”女仆恭恭敬敬的说道,先请两人在客厅坐下,之后便转身去往另外一室的书房。

这两人摘掉了帽子拿在手里,正是陈其美和蒋志清。他们没有把帽子放在衣架上,也没有褪去外套的意思,显然不打算在这里久坐。

过了片刻,孙中山穿着一身白衬衣,罩着一件合体的马甲,带着疲倦的神色走了出来。他吩咐女仆是准备茶水,然后向陈其美和蒋志清二人简单的打了一声招呼。

陈其美和蒋志清起身相迎,等到孙中山落座之后,他们才又坐了下来。

“怎么样,这么多天了,你们跟广东取得联系了吗?”孙中山平静的问道,他的表情似乎不对陈其美等人抱有任何希望。

“先生,派去广东的何云生六号那天刚到码头就被警察局的人铐走了。宋先生那边也没有消息,听说他已经去浙江了。”陈其美叹了一口气,十分无奈的说道。

“唉,怎么会这样……”孙中山忧虑说道。

“先生,就算咱们跟广东取得联系又怎么样?吴绍霆已经向袁世凯投降了,报纸的上消息您不相信就算了,南京和淞江警备司令部的内部消息总该可以证明。吴绍霆是真真正正的背叛咱们革命阵营,沦为了袁世凯的走狗了。就算何云生不在上海码头被抓,等到了广州迟早也会被抓。先生,您还是不要再对他抱有幻想了。”陈其美咬牙切齿的说道。

“英士,我不希望你这么轻易的妄作定论。吴都督倾尽心力跟北洋军作战,就算现在停战议和那也是迫不得已的举措,这不能算是投降,也绝不是沦为北洋派的走狗,或许我们应当看作是吴都督的明哲自保、保存实力。”孙中山严肃的说道,他还没有到那种分不清青红皂白的地步。

“先生,不是我故意诋毁吴绍霆,您想想,他若真心为了革命,何苦还要选择求和?他大可像李侠如、克强先生他们那样通电下野,犯得着跟北方求和,把咱们革命的名声都给糟蹋了。”陈其美没好气的坚持道。他还记得去年在沪宁铁路医院与吴绍霆手下的摩擦,心中对这个毛头小子很是不爽,自然会有一些本能的偏见。

“吴都督的心思用不着我们去瞎猜。要知道,吴都督与北洋军鏖战大半年的时间,比起江苏、江西的战事加起来都要更长久,这也说明他在这场战争中所付出的代价。更何况,吴都督在停战协议上已经表明,此时此刻应该共同维护国家主权,优先处理外蒙古和西藏之事。这可是一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大义之举。”孙中山教训道。

“先生,你相信袁世凯这老贼能做到吗?这无非只是吴绍霆保留自己颜面的借口罢了。”

“唉,袁世凯狼子野心,但我始终希望他多多少少能做一些有利于民国的决定。”

“先生你就是太仁慈了,把所有事情都想得那么容易。袁世凯跟吴绍霆是一丘之貉,都只是在惺惺作态罢了。”

“英士,我说过了,我们现在不要妄加评论。”孙中山严肃了起来。

“就算他是真心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那也没必要连革命粤军的番号都取消了,北方传来的消息是吴绍霆的粤军改为国军编制,也就是成了北洋军的一份子了。先生,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陈其美加重语气说道。

孙中山沉了沉气,脸色显得很犹豫,他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反驳陈其美,也不知道是否该听信陈其美的言论。不过他总算能确认一件事,那就是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二次革已经彻底失败,自己寄希望利用推翻封建政权大革命之后的余波,推波助澜一举打倒袁世凯的想法彻底破灭,甚至连前路该何去何从都甚是迷茫。

一时间,客厅陷入了沉默。直到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蒋志清小心翼翼的开口了:“先生,头山先生和平周先生从日本打来一万日元的旅费,上海镇守使郑汝成也早派人点汇了五千元,并且还派人说只要先生肯离开上海,上海任意码头都不会查检先生。您看……”

陈其美又说道:“胡展堂先生已经在日本安排好了一切接应,只等先生动身。我看,咱们是时候离开了,洋人和镇守使府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万一要是有什么不测,中国革命大业可就真的完了。”

孙中山现在也没有多余的选择,他沉思了片刻,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对,咱们是时候离开了。我原本还希望去一趟广州的……”

陈其美焦虑的道:“先生,你还对吴绍霆抱有怀想?这是何苦呢?吴绍霆既没有加入国民党,也没有坚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