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大军阀-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先生最近正和于右任先生他们商量如何凝聚国民党,重振党内的力量,大概有一段日子没有与上海方面联系了。宋先生听说震之你在北京遇刺,同样感到震惊不已,还曾号召浙江社会团体联名呼吁大总统尽快查明真凶。”朱执信绘声绘色的说道,显然已经认定宋教仁与此事没有半分关系。

“那你有没有把青帮的消息告诉循初呢?”吴绍霆不动声色的问道。

“有,不过只是影射的提及了此事,我相信宋先生应该是明白的。宋先生当时只是沉默了,似乎也感到很震惊,但终归没有发表任何言论。”朱执信说道。

“我明白了。我从来就没有怀疑过渔父,这次派你大老远走一趟,关键还是想从渔父哪里套出点口风。既然渔父什么都不知道,这件事就罢了,咱们还是等周先生从日本回来吧。”吴绍霆长叹的一口气,神态沉重的说道。

“也只好这样了。”朱执信看得出来,吴绍霆对这件事仍然耿耿于怀,他可不希望这件事真的与陈其美或者革命党有关联,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呀。

“对了,你有没有告诉渔父我这个月结婚的事情?他会来吗?”吴绍霆转而又问道,好歹宋教仁与自己是多年的朋友,哪怕政见略有不同之处,可论私交总还有情面。

“有的,我刚准备说这件事的,”朱执信连忙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宋先生也代话让我先聊表祝愿。至于来广州,他说他会尽量做好这个打算,但毕竟现在国内的风头不太平,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来。”

“好吧,希望渔父能来,我正好有一些想法打算跟他好好谈一谈。”

接着,朱执信又简单描述自己在上海的情况,他最先奉命去上海招募宪兵军法之类的顶尖人才,中途又接到命令要去见宋教仁。不过在见完宋教仁之后,他又去了上海多待了几天,搜集了一些宪兵军法人才的资料。到目前为止,他带回来了七份简历,三名德国退役宪兵军官,两名日本军人,一名美国人还有一个中国的国际法学博士。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49章,周震麟的消息

吴绍霆让朱执信直接把日本人的简历都丢掉,自己绝不会雇佣日本人。这不是民族情绪,而是这个年代日本人故意提前退役了一大批军人,让他们以侨民的身份进驻中国,一边搜集情报,一边伺机而起。等到战时,这些所谓的侨民拿上枪转身就变成了士兵。他可不想在自己的地盘上养两个间谍,这简直太愚蠢了。

“等我婚礼结束之后,再落实这件事吧。”他说道。

然后两个人简略的谈了谈韶关南洋政经大学事宜,吴绍霆希望朱执信能全权负责这件事,从学校承建到筹款,能尽快则尽快。他告诉朱执信,建立这所大学是势在必行,自己绝不会只是纸上谈兵那么无聊。

朱执信对这件事十分有动力,并非是因为他对教育业情有独钟,而是自己早就有一套办学的思路,正渴望有机会试一试。当即,他信誓旦旦的答应了下来。

周震麟从日本回来的日子,正好是吴绍霆大婚的前一天下午。

整整一天吴绍霆都在张家别墅,听着张直和一些女宾介绍明天婚礼的程序,同时还要去赶着把新订做的七套礼服一一试过。下午他还跟未婚妻张小雅单独待了一会儿,两个人亲亲我我的聊了一阵。张小雅显得很害羞和拘谨,到临走时,她羞羞涩涩的主动亲了一下吴绍霆的脸颊。吴绍霆并不急着与未婚次发生什么关系,等到大婚之日,一切都能顺理成章。

刚回到都督府,侍从处跑来通报周震麟在南厅等候。

吴绍霆立刻赶了过去,见到周震麟时,却发现周震麟左眼圈有些发黑,嘴角红肿,手背上包扎着绷带,好像出了一场意外似的。他赶紧问道:“周先生,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故?”

周震麟苦闷的叹了一口气,脸色有些懊恼,他没有避嫌的说道:“让人给打的。”

吴绍霆顿时严肃起来,认真的说道:“什么人动得手,简直太没狂妄了。周先生你说出来,我吴绍霆一定为你讨一个公道。”

周震麟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没用的,在东京遇到几个流氓打的,一提起来就可恨。”

吴绍霆拧紧了眉头,脸上一片冷酷之色,追问道:“日本人?他们为什么打你,周先生你把前因后果告诉我,若这件事有内幕的话,我一定不会就此罢休。”

周震麟跟吴绍霆在休息厅坐了下来,他把自己去日本的经历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到了日本之后,他是通过驻日公使馆找到胡汉民的下落,于是立刻就去了一趟东京先与胡汉民、胡毅生、廖仲恺等人见了一面。这次见面他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把北京发生的遇刺案线索说了出来,希望他们能告知一些有用的消息。胡汉民等人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到底怎么回事,倒是廖仲恺说了一些不知有没有用的消息,那就是最近几个星期陈其美经常到东京来找李烈钧和柏文蔚,有可能是希望这两位出面帮自己澄清嫌疑。

与廖仲恺会谈的第二天,周震麟盘算着去一趟横滨,但在去之前还是先就近拜访了李烈钧和柏文蔚。他先是见了李烈钧,只不过因为双方不太熟悉,还是多亏了廖仲恺的介绍信才顺利的见上了一面。李烈钧对吴绍霆遇刺的案子一口咬定是北洋政府所为,就跟一年前宋教仁遇刺一样。

吴绍霆听到这里,插嘴问了道:“侠如先生竟然如此?那他有没有谈过跟陈其美见面的事情,是陈其美说服他这么认为的,还是他本人这么认为的。”

周震麟说道:“侠如先生有提到过陈其美多次来找过他,但并不是像廖仲恺先生所说的那样,是请侠如先生出面帮自己澄清。侠如先生说,陈其美虽然没有直接透露来意,可是侠如先生很容易就看出陈其美是希望他能就督军大人遇刺案做出‘回应’。”

吴绍霆脸色一片疑惑,喃喃自语似的说道:“回应?”

周震麟点了点头,说道:“当时侠如先生就是说的这两个字。”

吴绍霆顿时反应过来,陈其美是想借自己遇刺的事情,重返国内大呼革命的旗帜,再次向北洋政府挑战。从表面上来看,似乎陈其美是想为他报仇,同时坚定不移的拥护反袁革命的路线,但是仔细去往更深层去看,这未尝不是一种得利的表现。换句话说,陈其美不仅有刺杀的能力和条件,更是有动机和利益了。

周震麟见吴绍霆沉默不语,他只好继续说道:“侠如先生还说,他确实有打算重返国内,还想与大人您见上一面,看看能不能达成共识,联手发兵对付北洋政府。不过这件事孙先生始终没有消息,他还特意发了电报到横滨询问孙先生的意思,孙先生却一直没有复电。”

吴绍霆面孔越来越冷了下来,他生硬的说道:“看得出来,这件事果然有些眉目了。”

周震麟又道:“之后我去拜访柏武烈先生,武烈先生刚到日本不久,陈其美也确实去过两次他那里。但是武烈先生的态度与侠如先生截然不同。”

吴绍霆提起精神,立刻问道:“有什么不同?”

周震麟神色渐渐认真起来,叹了一口气后才说道:“陈其美去找武烈先生的意思,跟找侠如先生差不多,都是希望促使这两位回国重振革命军的声势。但武烈先生说话时似乎遮遮掩掩,我一时没有搞懂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唯一一句话,那就是我准备告辞的时候,武烈先生说陈其美向来不过是孙先生的助手,诸如这种革命大事陈其美还远远没有资质来主持,就算要行动也得是孙先生亲自出面筹谋才是。所以武烈先生觉得陈其美的举动反而有些奇怪。”

吴绍霆寻思了片刻,深沉的说道:“武烈先生还算是一个有心思的人。”

周震麟脸色更加难堪,十分郁闷的说道:“我刚从武烈先生家里出来,还没走出小街就让几个日本浪人围住,他们叽里咕噜说的鸟语我听不太懂,就这么让他们揍了一顿。但是这些浪人走的时候,对我说了一句话,好像是汉语,说让我不要多事,还抢走我所有现金。无奈我是向廖先生借了一笔钱,这才回到广州。”

吴绍霆很快就把周震麟遇袭的事情与陈其美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时候他已经不能不这认为了。虽然手头上没有任何证据,但无论怎么推测,这件事已经再明显不过。对于他来说,证据只不过是公开反击的工具,即便没有证据也不能阻止自己复仇的想法。反正现在已经心知肚明,对陈其美和革命党人的态度必然会因此开始改变。好在现在敌人在明,自己在暗,还是有很多采取行动的机会。

“周先生,这次真是辛苦您了。请您放心,您在日本受委屈的事情我吴绍霆绝不会忘记,不管这些日本人是受谁指使,就算我不揪出幕后黑手,也一定把这笔帐算在日本国头上。”他极为严厉的说道。

“吴大人的好意我感激不尽,不过断然没必要如此大动干戈,反倒让我过意不去。”周震麟有些诚惶诚恐。

“周先生不必多虑,我自有分寸。总之我说到做到,无非是迟与早的问题。”

“吴大人,那陈其美的事您到底看?”

“明日便是我的大婚之日,这几天也不方便理会这些。等过了这段时候,我会好好理清楚这件事。周先生先回去休息吧,最近韶关南洋政经大学已经开始筹办了,在这方面倒是希望周先生能协助朱部长。”

送走周震麟之后,吴绍霆回到书房沉思了一阵,心中越想越恼,陈其美竟然拿自己的性命要做筹码换取再起革命的口实,这已经不能用愚蠢来做解释。唯一的可能那是陈其美自己还有私心!他不知道与陈其美有什么过结,唯一的见面还是去年宋教仁北上时在上海,可前后也没有任何大冲突,除非陈其美这个人睚眦必报、斤斤计较的厉害!

他不想让自己现在不开心,毕竟明天就是大婚了,暂且先把这些是都搁下来。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50章,黄埔班的侄子

第二天天色刚刚微亮,吴绍霆便起来准备。都督府从凌晨开始就已经热闹了起来。侍从官和特勤处最为忙碌,张罗着婚礼的安保措施和其他杂项准备。好在有订婚宴的经验可以借用,对他们来说也算是轻车熟驾。倪映典代替王云成为这次安保的总负责人,王长龄带领特勤处做暗中策应,当然他们两位做为吴绍霆的部下,也是参加婚礼的宾客之一。

吴绍霆起来之后,侍从官匆匆派人送来了礼服,同时开始重新布置官邸,保证晚上的洞房有喜庆和焕然一新的格局。只是谁都没有料到,今天过后,新娘子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住进这里。

简单的准备了一阵,吴绍霆还抽空去了一趟张家,不过却没见到即将过门的妻子。八点钟后他又返回都督府,反而变得无事可做,仅仅与提前到都督府祝贺的宾客打招呼、闲聊了起来。过了九点钟,军政府的几位部长和前几天刚回到广州的粤军将领陆续赶来,因为他没有嫡亲在广州,所以只好以这些官绅部将做婚车的陪宾,一路簇拥着自己直到走进礼堂。

韦汝聰、莫擎宇、岑春渲、李煜堂等人也乐得其所,一来是图个热闹,另外也能彰显自己在广东军政府的地位。

吴绍霆与这些宾客们一直谈笑到晌午时分,婚车在都督府外面准备妥当。开路的是一辆小轿车,是前不久赚了大钱的伍广廷从上海买来的一辆,这次专程借给都督府做婚车。后面是十两双驾马车,正中间还有一辆十分显眼的崭新的白色四驾马车,就连拉车的骏马都是精挑细选的上等大马。

街道外面已经由广州城防团、警察总局和都督府警卫营派兵分段戒严,广州市民都跑出来观看这次大婚,一时间陆面显得不是那么宽敞。广东老百姓大部分都是很拥戴吴绍霆的,以往有大人物结婚,他们跑去凑热闹无非是希望能抢几个红包,可是吴大督军的婚礼却不一样,大家都以共享喜悦、参与热闹的心态,想一睹这位年轻督军与未来督军夫人的风采。

老百姓们有闲工夫来观看一场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婚礼,也间接反映了广东省的民生情况。如果大家填不饱肚子、穿不暖和衣服、住不起房子,都一味心思钻到赚钱的事情上去了,谁还有功夫理会大老爷结婚呢?只怕看着都会生红眼病。

吴绍霆与众陪宾上了马车,车队向石室圣心大教堂前进。

石室圣心大教堂是广州最大的基督教教堂,为了在这里举行婚礼仪式张直也费了不少心思说服法国人。不过就吴绍霆而言,他更希望在大饭店里进行仪式,既方便又不用考虑自己面对这所洋人大教堂的心理。在这座大教堂下面,原本是两广总督府的署衙,中法战争战败之后这里被法军士兵夷为平地,后来让法国传教士看中。

说到建立大教堂的经过,中间还有一则让人痛心疾首的耻辱。

当年法国传教士向两广总督劳崇光提出索要这片土地修建大教堂的要求,两广总督劳崇光是严词拒绝。为了得到这块土地,法国传教士竟然请驻广州法军司令出面威胁,限期一天之内无条件交出土地,否则法军施行全城戒严。这件事还惊动了咸丰帝,最终咸丰帝亲自下诏批准移交土地、修建大教堂。

要不是张直坚持婚姻需要隆重庄严的见证,担心张小雅也认为自己不够认真,吴绍霆绝不会同意在这里举办婚礼,简直是一种荒唐。不过现在细想过来,他觉得自己没必要有那种狭隘心理,甚至可以引以为鉴,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驱除洋族、恢复主权。

婚车车队穿过热闹的大街,在石室圣心教堂前面的路口与新娘的车队会合。

两支车队就这样来到大教堂正院门。教堂的院墙外面已经布满了负责警戒的军警,周围的胡同小巷围过来许多观看的老百姓。不少宾客早在教堂里面等候,而教堂的前院除了警卫之外,还有张家前来接驾的亲戚,也有几位吴绍霆祖家闻讯赶来的族亲。

吴绍霆先下了马车,然后走到新娘的马车前,拉着张小雅的手接她下了车。

张小雅穿着一身裁减得体的婚纱,衬托着她娇小轻盈的身躯,看上去十分可爱和漂亮。

在走下马车的一瞬间,面对周围无数目光的聚焦,她立刻又生产了羞怯之态。

吴绍霆带着微笑,凑到张小雅耳边轻轻的说了一句:“今天应该高兴才是,我喜欢的张大小姐可不是这样经不起场面呢。”

张小雅佯装生气的瞪了吴绍霆一眼,随后鼓起勇气,挽着吴绍霆的胳膊,在众宾客的簇拥之下走进了大教堂的大门。

张直和张家的亲戚赶紧上来迎接,若是换作普通的女婿,他肯定会上前严肃的叮嘱几句诸如“好好待我女儿”、“切不可辜负了她”之类的话,可惜这次女婿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广东一省督军,只好把这些嘱咐的话变成了祝福的话。

吴绍霆祖家的亲戚大部分是安徽来的,有几个还算有头有脸,算得上是当地的地主,故意跑到广东来跟这个民国风云人物攀实关系。其余的则是一些不太如意的族亲,好不容易在安徽凑了一笔路费,拖家带口来到广州,借着这个机会打算沾一沾富贵。这些人唯一的特点,那就是吴绍霆一个都不认识,不过特勤处都逐一核对了身份,同是安徽吴氏家族不假。

经过这些祖家亲戚时,那些站在前面的有身份的族亲自然先一步上前问候,趁着今日大喜之日,吴绍霆也客客气气与这些人打了招呼。有身份的人过了,后面就是一些比较寒碜的族亲,为了参加这次婚礼,竭尽所能把自己打扮的光鲜一些,顾得了上面顾不了下面,看上去颇有几分别扭。

吴绍霆并没有嫌弃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