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大军阀-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德烈奇怪的说道:“你若来找我,这些我都可以安排。”

陆军少校微微笑了笑,说道:“感谢阁下的好意,不过正如我说的那样,其实我是不想让广东军政府有所察觉,只有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才能看出他们真实的能力。”

安德烈恍然的点了点头,呵呵笑道:“菲尔少校,你还真是有心人啊。怎么样,这段时间你的观察可有结论了吗?”

陆军少校缓缓的点了点头,蓝色的眼睛里露出了一丝坚定不移的神光,他说道:“刚才我说过安德烈爵士值得享受现在的待遇,这句话绝对是我真心之言。其实在德意志帝国远东政治圈里,再没有谁能比安德烈爵士更有慧眼,托波尔子爵、麦尔瓦德克阁下都不如您。”

安德烈轻轻的摸了一下自己的胡子,不置可否的笑道:“我的菲尔老友,你的这句话我完全可以理解是奉承!”

陆军少校诚恳的说道:“不,绝不是这样。阁下提出与广东达成更密切的同盟关系,这绝对不是一时冲动或者心血来潮所做出的决定,而是因为广东军政府是一支真正具有爆发力的潜力股。不列颠人一直在吹捧北洋政府是中国不可取代的统治势力,我只能认为他们是在自欺欺人,因为英国在北洋政府上下足了血本,一旦北洋政府完蛋,这可是沉重的投资失败。”

安德烈露出了一个欣然的表情,他没有打断对方的话,只是好整以暇的喝了一口啤酒,等待着陆军少校接下来的话。

“我以短短十一天的观察,理所当然比不上爵士阁下长达三年研究。但我还是可以确定,广东军政府已经是中国各个势力中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福建战争只是一个缩影,就算不论军事力量,单单是广东这几年的经济、工业、政治体制,都是中国遥遥领先的先例。在我来到中国这不长的时间里,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有哪一个地方政府能真正把法治、军事、财政高度集权在手里,就连北洋政府都不是。”陆军少校振振有词的接着说道。

安德烈自然知道这些情况,吴绍霆先在广东按部就班的推行法规政策,从民法到税法,再从税法到军法,每一样都是坚决执行。法治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连号称法统地位的北洋政府都无法做到依法办法,不得不说吴绍霆真有两下子。不仅如此,在取得福建统治权之后,吴绍霆还用强硬的手段把法治推行到福建省,这更能说明两点:其一吴绍霆对法规的认真和执着;其二则是他专制强硬的执政手段。

他之所以希望德意志帝国与广东合作,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培养新的代言人来巩固并且扩大在远东的利益。不过选择一个军政府合作是一件麻烦事,因为军政府是一群人;只有选择军政府的首脑才能避免人多口杂、意见不一。而这个首脑必须有专制独裁的手腕,确保能以一人之言代表政府全体的方向。

至于军事、税政这些方面则是更浅显的道理,几乎只要有点政治嗅觉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意义。

他禁不住缓缓点了点头,对陆军少校以十一天的时间一针见血的看出这么多内容,感到十分的欣慰和满意。他说道:“麦尔瓦德克阁下派你前来的用意,你我都明白。我知道最近荣升东南沿海巡阅使的吴绍霆是昔日你在慕尼黑军校的学生,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一定会成为德意志帝国与中国取得合作的关键枢纽。”

这位陆军少校正是从青岛赶来的菲利普少校,之前安德烈称呼他为菲尔,那是菲利普的昵称。早年他与安德烈爵士就有交情,当时安德烈还在德国本土任职。

菲利普少校不会因为私人原因来偏差自己的判断力,麦尔瓦德克总督派他来广州做先期考察,自然要兢兢业业做到位。他了解安德烈爵士的为人,一旦安德烈做出的决定很少人能动摇,尤其这次还是重大的外交决定。他之所以来到广州没有第一时间联系安德烈,也是考虑到安德烈会千方百计诱导自己支持这个决定。

经过这短短十几天的观察,他确实看出安德烈爵士的远见,吴绍霆是值得合作的人选。他会把自己的看法如实汇报给麦尔瓦德克,之后会是什么安排就不由自己来决定了。不过安德烈爵士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自己与吴绍霆的这层关系,或许真有机会成为双方之间的重要人物。

“阁下,接下来或许我应该去见一见吴将军了。”菲利普少校没有在这方面多想下去,他回过神来对安德烈说道。

“这方面我可以安排。不过恕我直言,我情愿先等来青岛的答复,然后再去跟这位吴将军会面。因为要想跟吴绍霆对话,手里必须有筹码,要不然只怕会事与愿违啊。”安德烈爵士不疾不徐的说道,脸上是一副很肯定的态度。

“既然如此……那好吧。”菲利普少校犹豫了一下,最后答应了下来。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49章,东南沿海铁路网

十一月份的广东迎来了一阵新的发展季节。

自从广东与福建两省完成对接之后,各种商机和投资水涨船高。

早在福建还在善后整顿时期,广东最大的官办工业公司盛业重工就已经开始计划在福建安溪垄断铁矿开采权。安溪铁矿是福建最大的铁金属矿源,几乎可以与安溪著名的铁观音茶叶相提并论了。

吴绍霆与张直经一番协商,决定先用合适的价格尽量收购安溪所有矿业公司,实在不行可以再以福建分公司的名义与这些本地矿场合并,彻底完成对安溪矿业的垄断。他还指示盛业重工向马尾造船厂注资八十万,抢先掌握没有振兴之前的马尾造船厂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一旦马尾造船厂完成整改,到时候可就不止这个价格了。

福建最有名的还是茶叶,泉州港从明朝开始就在向世界各地传播中国茶叶。虽然时至今日茶叶的声望和地位大不如前,可最起码在国内和东南亚还是有不错的市场。不少广东的闲散资金开始大规模投资茶叶市场,就连张盛霆公司也率先成立了专营茶叶的公司。

张盛霆茶叶公司利用更巧妙和先进的营销理论,制订了一套茶叶评级的体系,聘请资深茶农和茶叶专家对每一批茶叶进行细分判定,然后贴上特有的评级标签。为了配合这套评级体系,张盛霆公司还投入了不少资金,在各大报纸、期刊上开辟专栏,进行详细的、连续的介绍,一举把张盛霆茶叶评级打造成最权威的评级。

除此之外,其他各个行业也都有了明显提升,尤其是船舶、畜牧、果林和轻工业等等,都成为领先发展。因为福建省最大的商机不是土特产,而是它的地理位置。东南沿海巡阅使的设立标志着西起越南、东至上海的南中国贸易线路更加完善。

两省境内的资产阶级,通过便利的税政和银行扶植计划,可以轻松的引进低廉的商品,或加工或转运,直接销往世界各地。本土商业更是如日中天,优惠的生产环境配合快速发达的贸易线路,根本不愁没有订单、没有顾客,反而还唯恐货物不够。

不过随着发展如火如荼,渐渐又暴露出一个重大问题。福建沿海航线十分发达,只是内陆地区的路面交通情况却很落后。八闽地区的地理环境虽然比不上蜀地艰险,但也算得上道路困难,大部分都是山区地形,蜿蜒崎岖、上下颠簸,很多地方只能依靠人力进行运输。

这个消息很快反应到两省总商会,总商会又写了呈请发到巡阅使署衙。

吴绍霆在偶然的原因下看到了这份呈请,当时就有了一个极为认真的想法。

几天后,他在漳州行营召开了一次两省财政部、商务部的全体会议,推出了一项大型铁路线工程计划,决定完成东起福州、西至梧州,并且还包括韶关、南平这些北部支线的三省铁路网,彻底完成东南沿海的铁路交通连接。

这次会议连续召开了四天,同时请来不少铁路交通方面的专家。与会所有人都不得不惊叹,吴绍霆这个三省铁路网的计划着实大气,只不过大气的让人有点喘不过气。如果说单纯的修建福州到广州的沿海铁路线,还是大有可行之处,毕竟沿海的地形还算平坦。可现在要连接闽北地区,其中要经过不少深山野林,甚至还要进行开凿隧道,放在如今的工业水平面前这绝对是一笔天价的投资。

以前修筑铁路是政府把工程交给民间集资,民间商户、百姓都期望铁路能改变当地的现状,带来更多的商机和便捷,所以都愿意出钱出力。但在这次大会上,商务部官员做出一个很悲观的预言,由于福建地形修筑铁路费用昂贵,只怕民间根本负担不起,而单纯由政府出资更是不可能,这个工程足以拖垮财政部三年的账目。

“不能因为困难我们就选择畏缩,人类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克服困难。此次修筑粤闽全境铁路网,难在一时,却利在千秋万代。我辈从大革命至今,所作所为、所流血所牺牲,不正是为了子子孙孙能够安定幸福吗?我身为巡阅使,从来没想过把铁路出卖给洋人,这条铁路由咱们中国人自己修,修好了也由咱们中国人自己用,投入再大都是值得。”吴绍霆在会议上言语有力的说出这番话,他的表情与他的语气如出一辙,有一种固若金汤、不可逆转的大气势。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的资金呀?”有人叹息的说道。

“修铁路的经费可以慢慢筹集,这个铁路计划不急于一时求成,先从简单容易的开始着手,资金筹到哪里就先修到哪里。五年十年无法竣工,那就十五年二十年继续修。只要诸位都是有心人,这一代人的愿望完全可以由下一代来实现。”吴绍霆笃定的说道。

“若是这么说,工程拖得越久,反而不必要的消耗也越多,到底是不划算的事情呀。”又有人哎声叹息的说道。

“军政府这边会尽可能的安排可以用的资金,至于民间募集就全靠各位动员。这次不是儿戏,我一定会拿出两百分心思来对待。福建、广东筹集不到,那我们就去上海、去天津、去海外,向那些有民族自强之心的同胞们募集。”吴绍霆郑重其事的说道。

所有人已经感受到吴绍霆的决心不可动摇,这位巡阅使是两省最高执权者,就算他们再怎么劝说只怕也是无济于事。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问题仅仅是资金上的困难,一旦这个铁路计划真的顺利完成,对整个南中国都将是一件大好事。铁路不仅是交通这么简单,它能造福人类的地方多不胜数,不可否认这就是一桩实事,也只有吴绍霆这样有热血的领导者才会不畏艰难险阻的做实事。

粤闽铁路网计划很快登上报纸,消息不胫而走,在国内再次掀起一阵短暂的热议。

尤其是在吴绍霆决心向全国乃至海外同胞募款修铁路的消息传出之后,议论的声音如同火上加油。外界对此的看法难以统一,有人认为是好事,有人认为是劳民伤财的坏事,还有人认为利弊具有。

《顺天时报》刊登了总统府秘书处顾问杨度的一篇文章,认为吴绍霆假借全球华人之募款,却修筑辖区境内之铁路,是为公款私用,只为东南沿海臣属之民带来便利。文章中还做了更恶劣的猜测,南北对峙正是越陷越深之际,吴绍霆未尝不是推出募款修铁路之冠冕名义,实则是想聚集民财,为与国府中央对抗做准备。

杨度的这篇文章十分有力量,再加上北洋政府在背后摇旗呐喊,一时间让吴绍霆募款修筑铁路的打算很不顺利。不过募款本来只是辅助之策,吴绍霆从来不奢望外省人民能捐来几十万为陌生的地方修铁路。只是对于杨度这种北洋爪牙般恶意度测,吴绍霆看完报纸之后十分震怒,亲自拟电做出回应。

“杨皙子此番言论,是为恶意分裂国民,刻意区隔南北之分,实在是国家之悲哀、民族之耻辱。试问,南方诸省竟不属于中国乎?粤闽黎民竟不属于中华国民乎?尔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羞耻二字与良心只恐抛诸九霄云外。小人窃以为我粤闽铁路无以修筑,吴某人今日在此切齿一诺,东南铁路不取外人一分一毫,待到铁路功成之日,我必将杨度大名埋于铁轨之下,由千千万万国人永世践踏之。”

杨度看完这份通电,当场暴怒的踢翻了桌子,破口大骂吴绍霆欺人太甚。想到自己的名字要被埋在铁轨下面任由过往火车践踏,这种滋味不亚于自家的祖坟让贼人给剖了。

相比之下,广东与福建两省却为这份电报振奋不已,巡阅使大人这次可算是为南方人彰显了一股骨气。民间顿时一片火热,各个商团、县府、资产阶级人士群起响应,纷纷为粤闽铁路工程捐款。

仅仅半个月不到,工程立刻进入勘测阶段,福建方面计划先从福州修筑到漳州的线路;广东方面则先从广州到梅州,等这两段铁路落成之后,再协商梅州至漳州的连接。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50章,南方联合

南北对立的局势并没有因为福建战争的结束而结束,针锋相对的势头仍然不见减弱。

不过事情拖得越久,反而对吴绍霆越是不利,因为跳出来反对袁世凯新法的是他,到头来袁世凯仍然不肯退让,也就说明自己反对是毫无效果。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福建战争的结束完全可以成为一次契机,让这场南北敌对的僵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最后不了了之。

袁世凯自然希望这件事能不了了之,因为不了了之就代表南方妥协,他所颁布的新法可以继续执行和延续。对吴绍霆来说,这也是一次气势上的挫败。

吴绍霆心里很清楚,就算自己不拘于这种虚有的胜败,可他身边的那些人未必会甘心。

诸如宋教仁或者是进步党众人,他们一直都寄希望南方能硬气到底,无论如何都要逼迫袁世凯修改新法、恢复政党的政治地位。

只是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不是继续不继续对抗到底,而是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样行动?

在福建打得风风火火,到头来也拿下了福建省,可北边竟仍然沉得住气,一点反应都没有。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几乎都猜不透袁世凯心里到底打着什么算盘。而恰恰因为袁世凯不动如山,南方也实在没有办法,除了声讨还是声讨,但人家就是铁定的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又能奈何?

在重新装修扩建过后的巡阅使办公室里,吴绍霆坐在宽阔的落地窗前面,有些出神的听着陈炯明对卫戍军组建进度的汇报。

“福建计划拟定两个卫戍旅,共编制六个常规团和一个独立宪兵团。第一卫戍旅从福建三个师抽调部队精锐组成,其余则由各地新兵营选送优秀兵士。宪兵团编入第一卫戍旅,一部分士兵从广州大本营直接调派,另一部分则由设在福州的宪兵司令部就地培训。所有宪兵军官皆由各教导团和黄埔军校选派。”陈炯明拿着整理好的文件有条不紊的念着。

“第一卫戍旅现在编制的怎么样了?”吴绍霆喃喃的问道。

“全旅定员六千五百五十人,如今各团团部、旅部皆已完成建制,兵员到营报道总计两千七百人,余下三千多人预计还要三个月时间训练。第二旅计划兵员五千四百人,目前只完成旅部和一个团部的建制,兵员到营者只有八百多人,编制时间尚未确定。”陈炯明说道。

“这两个卫戍旅能抓紧就抓紧一些吧,我知道最近财政部捉襟见肘,花了不少经费在铁路上。这才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卫戍旅不能尽快建成,到最后只会越拖越久。”吴绍霆缓缓叹了一口气,有几分疲惫的说道。

“知道了。霆帅,看来资金的问题还是很严重呀。”陈炯明叹了一口气说道。

“只是一时严重而已,我们东南两省的政策不差,只要能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