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大军阀-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不说,德意志帝国对我方的贷款和物资是一次极大的援助计划。我相信少校阁下和爵士阁下你们今天来找我,是做过详细的推敲和论证。不过我还是很有疑惑,北洋政府目前才是中华民国的法统政府,而北洋政府与英国人、日本人的关系都很密切,一旦我们双方结盟,那岂不是在中国形成分裂了吗?”吴绍霆故意问道。他想要摸清楚德国人的用意,如果是扶持一方势力,分担在远东地区的压力,那倒是大有考虑的余地;假使德国的策略是培养一个附庸势力,企图分裂中国,造成与未来韩国、朝鲜一样的局面,那可就得慎重了。

“吴将军,如今你们南方不正在抵制北洋政府的新法吗?这难道还不算是对峙?请吴将军放心,我们德意志帝国侧重的是军事上的同盟关系,希望在远东地方有一支部队提供火力、后勤或者其他力所能及的帮助。至于贵国的政治和国家内部的纷争,我们一定会遵守国际公约和惯例。”安德烈爵士煞有其事的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很高兴德意志帝国能选择我方做为同盟伙伴,这也间接的说明我方在中国的实力地位。这些年与安德烈爵士的合作十分愉快,我相信接下来的合作会更加亲密无间。”吴绍霆露出了一个欣然的笑容,带着诚意说道。

“哈哈哈哈,能够听到吴将军这句话,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很是欣慰呀。”安德烈爵士高兴的说道。

“那么,”菲利普少校用他那威严的声音说道,“我想我们应该约定一个合适的时间,详细的谈一谈细节了。”

“我想后天下午大家应该都有空。”吴绍霆略略寻思了一下,他决定多给自己一天时间来思考,于是说道。

“那就这么定下了。”安德烈爵士笑吟吟的说奥,“哦,对了。今日到访,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一件不算要紧的小事,我相信吴将军现在应该不会介意谈一谈。”

“爵士阁下只管明说。”吴绍霆轻松的说道。

“培根少校最近与我详细谈了谈吴将军开发的战斗机,显然在飞机上安装机关炮的想法十分新颖,而且战斗机成功运用在中国战场上,也证明了这个创新技术的价值。不过培根少校还做出了中肯的评价,后置机关炮在对地进攻的操作上还有很大的缺陷。我想说的是,如果吴将军不介意,德意志帝国可以与吴将军联手继续开发战斗机的技术。”安德烈爵士带着笑容详细的说道。

“有这么好的事情,我怎么会拒绝呢?”吴绍霆欣然的说道。

“当然,在此之前有必要共享战斗机的技术进展,您看……”

“没问题,下午我就派人把所有材料都送过去。”吴绍霆爽快的说道。他心里暗暗的冷笑,德国飞行顾问团把中国的战斗机都从里到外摸透了,自己还能有什么保密可言?不过这些无所谓,如果真与德国结成战略同盟,这方面的迟早会互通过去。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52章,签署盟约草案

对于这次德国人的结盟事宜,吴绍霆只请来了署衙里几位核心人物进行了一场商议,岑春渲、何福光、陈炯明、宋教仁以及陪佐在一旁的邓铿。这次商议的意见虽然未能统一,但分歧的程度不算激烈,大家总算有可以接受结盟的条件。

岑春渲的担心与吴绍霆之前如出一辙,西方列强从来没有把中华民国当作平起平坐的盟友,无时无刻不是在考虑如何取得最大的利益,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能牺牲所谓的“盟友”。清朝还在的那会儿,有识之士早就把这些看在眼里,鸦片战争时期待着美国人遵守盟约调停战事,甲午战争之前还指望过英国人,可惜到头来是什么?白纸黑字的盟约不过是屁话。

纵然这次德国人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贷款和物资扶持,可现在欧洲的局势已经再明显不过,万一欧洲打起来了,中国北边和中国南边各持一方,那可就是分裂啊!

何福光的看法却大为不同,他是鹰派主义者,原本就希望跟北洋政府打到底。如今正好可以借助德国人的援助,增长自身的实力,在中国占据更强势的地位。他没有把“分裂”看得很严重,因为就目前而言,中国的现状正是四分五裂。只要在名义上保证这个国家的完整,仅仅以政权分裂做为手段,仍然是可以接受的范围。

陈炯明一开始什么话都没说,而是一直在小心翼翼观察吴绍霆的态度。他看得出来,吴绍霆对这件事心里早有决定,所以的商讨不过是研究细节罢了。他的立场渐渐清楚起来,不管别人怎么看法,自己只需追随吴绍霆的意思即可。

宋教仁则是真正的犹豫不决,他的理想是维护中华民国的共和民主,让国家的主权独立、民族独立,摆脱列强干涉中国的局面,打倒那些专制独裁、迫害民主的势力。可是眼下北洋政府势大,单凭吴绍霆的力量显然很难成事,如今德国的资金和物资的援助,正好是充实实力的大好机会。恰恰这两者陷入了矛盾,让他实在难以决定。

吴绍霆在听完众人的言论之后,心里已经有数。他知道虽然每个人的看法不同,但都有各自的理由,毕竟大家都是在为共同利益着想。他最后拿出巡阅使的魄力,总结性的做出了决定,这次与德国人的结盟应该认真对待,在保证国家和自身利益的前提之下,完成这次结盟的会商。

他还把众人的担忧做了强调,认为这些担忧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应当慎重小心。而这些担忧的问题正好可以成为与德国人会谈结盟过程中的参考,尽可能的规避这些隐患。

一切都要等到具体会谈时才能看出是不是该走出这一步。

到了约定当天的下午,安德烈爵士和菲利普少校准时来到巡阅使署衙,这次跟随他们前来的人不少,一部分是领事馆的随员,另外一部分则是青岛司令部的参议员。从这样的场面看来,这次详细会谈德方是做足了准备。

吴绍霆把会场定在南厅的共进会大礼堂,德方主任落座会堂左侧,巡阅使署衙的与会成员坐在右侧。吴绍霆没有打算一下子公开这次结盟,所以他准寻参加会议的人员并不多,除了岑春渲、陈炯明、宋教仁、何福光之外,只有几名秘书处和参谋总部的亲信人员。

双方没有浪费时间,一名德方文员重新申明了对华援助的计划,确定贷款为二千万帝国马克,分期三年支付到位,以广东海关关税以及广东联合银行股权做抵押,限期四十九年偿还清楚,利息四厘。在二千万贷款支付到位之后,吴绍霆个人还有总计一千万帝国马克的信用额度,分别存储在德华银行、奥地利第一银行、奥斯曼帝国银行和保加利亚皇家银行。

六千万的物资会在十年之内陆续输送到中国,而第一批物资的价值将会直接高达八百万帝国马克。一旦盟约缔结完成,五个月之内即可开进广州港口。

阐述完毕利益,德方给了几分钟时间,让吴绍霆这边整理了一番议论。在贷款数量和偿还期限以及抵押上面,吴绍霆觉得还算可以接受,比起袁世凯签署的善后大借款,虽然款项上有所不及,可各方面都要更优惠,就连利息都足足少了两成。(善后大借款偿还期为四十七年,利息为五厘)。

之后,先前那名文员又开始宣读盟约的大致条款,一共分为七款:

第一,首要条款。盟约有效期之内,东南沿海巡阅使所代表的地方政权与德意志帝国缔结为同等军事同盟。双方必须遵守军事同盟协议精神,若任何非盟约关系之内的国家或者势力进攻盟约关系的同盟国或者势力,所有盟约成员必须向进攻方宣战。

第二,同盟关系互惠条款,同盟国或势力之间所有贸易应予以最优惠政策、税率和优先通过权。在战时尤其保证军用物资的最优惠政策。此处所注明“最优惠政策”,是为所有非同盟国或势力之中最优惠。

第三,海军互助条款。在特殊情况之下,允许同盟国或势力的军用舰艇进驻领海港口,并在第二款“最优惠政策”前提之下,提供所有物资补给、维修和常驻,若遇战时,接纳方还需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大保护。

第四,技术共享条款。同盟国或势力之间应遵守互惠互利原则,互通有无,帮助急需各种技术的盟友提升技术水平。以最优惠、最迅速和最真诚之态度,提供人员、设备、原材料等各方面的援助,促成技术共享。

第五,交通借用条款。允许同盟国或势力在必要之时可优先征用盟友境内交通线路,进行任意事项的运输任务。此处注明“必要之时”,是为开战之前必要筹备阶段、战时紧急情况以及战后必要处理。在非“必要之时”,获得彼此首脑同意之时,仍可享用此条款便利。

第六,军事战略协调条款。此条款区别首要条款。既缔结军事同盟之盟约,包括但不局限于盟友军事防卫,同时需承诺制订共同的军事战略计划。盟友主动向任何非盟约国家或势力主动开战,其他盟友或势力理应遵守此项条款,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配合进攻。此处注明“军事战略协调”,是为所有军事行动,并军事行动之前的战略协调,也即任何军事行动之前通知盟友的参考或提前准备等等。

第七,附属条款。德方提供资助计划,除了贷款之外,六千万物资并不索还要求。中方做为受惠方,必须同意以下附加内容:确保一年之内完成对浙江东部沿海地区的控制;确保一年之内完成对广西南部沿海的控制;确保三年之内完成福州经温州至上海的铁路线;在盟约期间拒绝与盟友敌对国家或势力予以任何方面的合作。

这盟约的七大款项各有详细的细则,德文和翻译过来的中文密密麻麻一共罗列成九页之多的文件。文件早已被德国人装订在文件夹里,复制了十多份。在大条款念诵完毕之后,这些文件夹被送到了每一个中方代表的手上,请众人过目和商议。

整个一下午的时间,会场上都在研究这份盟约的细则,一旦遇到有翻译不明确或者用词含糊的地方,立刻会被圈出来,然后与德方代表交换意见。

一直到傍晚,总算敲定了盟约上的所有细则和措辞,但时间已经过晚,只好约定明天下午继续商谈。

当天晚上和第二天一大早,吴绍霆这边先开了两次小会议,详细推敲这些条款的利弊,然后总结出需要争取的地方。到了下午中德第二次会议时,双方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开始大费口舌。

会议连续召开了四天,吴绍霆这边主要是在海军互助条款、交通借用条款、附属条款以及贷款分期的期限上争执不下。

盟国海军进入盟友领海必须有一天以上的提前通知,紧急情况下可缩短为半天以上的通知,并且接纳入港之后军用舰只必须遵守盟友的基本限制,否则到处都是外人的军舰横冲直撞,那领海岂不是乱成一团?

交通借用只能保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与优先征用,征用之后必须给与相应费用的补偿,征用期间也必须遵守盟友的管制。

至于附属条款要求的掌控浙江、广西一带沿海控制权,这已经违背了之前不干涉中华民国内政的承诺。中方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按照德意志德国的要求,在中国发动不合适的战争,以此霸占他省领土。

至于贷款期限,自然是希望在最短时间之内拿到最全的款项。

德国制订了这份盟约,理所当然是花尽心思保证自方的利益,在中方的讨价还价之下,他们不会轻易的退让,即便退让也必须在其他方面获得补偿。要不然德国出了这么大笔物资和贷款给中方,到头来还要让中方占便宜,这岂不是吃了大亏!!

对于德国来说,其他几项或可从另外的方面补偿回来,但是关于附属条款中希望吴绍霆能在一年之内控制整个南中国沿海地区,却是丝毫不能退让的。

安德烈爵士详细的做出了解释,这绝对不是干涉中国内政,也不是意图操作广东进行内战,条款中没有说明一定要用战争的手段掌控这些地区,只要能在时限之内达成目的即可,任何方式都可以接受。德国给与广东这么庞大的援助,就是希望扶持巡阅使成为中国强大的势力,而掌控南中国沿海控制权,这对德国未来的战略部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盟约中的第六款相符合。

吴绍霆可不是傻子,要在一年之内掌握整个南中国沿海,除了发动战争之外再也没有更便捷的方式,用钱去购买都没有打下来的划算。不过他细细一想,觉得安德烈爵士的话未尝不对,既然拿了扶持的经费物资,自然要积极的扩张版图、扩大势力才是。再者德国在这方面坚持不让,可见南中国海域确实意义非凡,足以有影响整个远东局势的作用。

在第五天时,双方签订了盟约的第一份草稿案。安德烈爵士是代表德意志帝国来商谈盟约,既然中方提出了修改,他只能以原则性代表进行磋商,至于决定权仍然在青岛司令部以及北京公使馆。

吴绍霆将派出一支代表团跟进盟约,预计正式盟约签订之前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磋商。

不过双方都相信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除非德国公使先生或者麦尔瓦德克总督突然失去理智,不肯接受草案的内容。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553章,北京的冬天

就在与德国商定盟约的同时,梁启超已经在六天前启程离开广州,开始他的游说计划。

对于梁启超的出行,吴绍霆没有关心对方究竟是什么计划,却竭尽全力给足了全部所需。甚至在梁启超启程的当天,他还亲自来到码头为其送行。

与德国签署初步的盟约草案是一件重大的外交事件,还从来没有哪个列强会选择与地方政府签署平等军事同盟的先例,这对吴绍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鼓舞。如果此时梁启超能完成南方督军共商大会的游说,那更是锦上添花大好事。

进入十二月,吴绍霆突然有一种觉悟,仿佛自己终于找到了与北洋政府决战的底气。这不是因为接受了德国的扶持计划,而是在国际上找到了一个强力同盟。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德国战败,国内遭受沉重的清洗,可从远东局势的新走向来看,显然历史已经走上了岔路,到底鹿死谁手尚无定论。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德国仍然逃脱不了历史的命运,但这对吴绍霆的影响并不严重,甚至还能比预料之中获额外的利益。在一战结束之前,德国人的援助不会中止,哪怕有稍许的延误也可以接受,这笔援助对吴绍霆的发展极为重要,甚至足以影响与北洋政府决战。至于一战结束之后,德国陷入困境,而那个时候中国的局面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列强忙着在欧洲瓜分战利品,不会对昔日地方政府的态度做出深究,吴绍霆不仅可以趁欧洲清盘时轻易减免德国负债,还能利用之前盟约关系便捷的购买德国先进物资,奠定新的远东地位。

当然,他衷心的希望历史不会重蹈覆辙,自己与德国结盟自然不希望同盟国会失败。

相反若是德国一举成为战胜国,所带来的利益更是多不胜数,不仅能获得更多的德国援助,更能做为战胜代表取代日本在远东的强国地位。

这些虽然都是长远的话,摆在眼前的头等大事还是与北洋政府的对决。不过吴绍霆相信,与北洋对决的阶段很快就会过去,而之后更能决定中国在国际上的走向。

没过几天,与德国的盟约尚且处于保密状态,不过南方督军共商大会的消息却不胫而走,一时间成为福建战争之后最为轰动的新闻焦点。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吴绍霆是不希望抵制新法的事件就此落幕,北方的袁世凯按兵不动,他索性反守为攻的进行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