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大军阀-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总统府大门外,已经围聚的人山人海,放眼看去只能看到人头涌动。各国记者现在还没办法进入总统府,只能站在大门口焦急的翘首以盼。许多南京市民也跑来围观,满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中央政府制裁日本人的结果。

在几名侍从官的带领下,各国公使陆续走进了大会堂。大会堂的主席台布置成像电影院一样的帷幕,几名技术人员正在安装和调试一台投影仪器。在秘书处官员的招呼下,各国公使按照已经分配好的座次落座,很快大会堂的入场口大门全部关闭。

又过了一小会儿,冯国璋、陆宗舆、伍廷芳以及顾维钧带领着一众中央政府官员,从主席台左侧的小门走进了会场。他们众人先去在场各国公使简单的问了好,唯独将日本公使滨口雄幸等人视而不见。

接着,陆宗舆以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走上主席台,表情沉重的说道:“相信诸位已经收到关于我们吴绍霆元首遭到日本刺客行刺的消息,而今天召开这次紧急的全体外交照会,正是我们中华民国正式向各位公使提交关于吴绍霆元首遇刺的详细情况,以及第一批证据。”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眼角冷冷的瞥了一眼日本公使滨口雄幸,突然提高了声音,严肃的说道,“并且,我们也要向日本公使发出强烈质问,就此事要求日本政府在一天之内给出明确答复,否则后果自负!”

各国公使开始与自己的幕僚们交头接耳议论,会场“嗡嗡”的响成一片。滨口雄幸表情严肃,额头隐隐约约涔出了冷汗。在进入会场之前,他还特意与英国公使、法国公使碰过面,从这次简短的谈话当中,可以很明显的听出英、法公使是责备态度。至于俄国公使则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一时半会摸不清楚态度。

滨口雄幸不得不感到他目前正处于危机之中,不仅仅是来自中国方面的压力,同时于国际盟友之间也缺乏太多的信任。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10章,不必再谈

陆宗舆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事不宜迟,现在请诸位公使先生注意,你们即将看到的映影画面以及稍后我们将呈递上来的证据,全部是实地拍摄以及通过飞艇从奉天城连夜送到南京的现场证据。”他说完,向主席台下方守候在投影仪附近的技术人员点了点头。

技术人员接到命令,很快将一卷胶片安装妥当,接着大会堂的灯光关闭,窗帘也都拉上。当放映设备打开之后,技术人员一边摇动轮机把手,一边调整投影光线,最后在主席台的帷幕上播放出一段段黑白画面。

陆宗舆站在一旁对每一副画面进行解释,这些画面全部是苏家屯军营吴绍霆办公室现场拍摄的,包括当时凌乱的现场,事后吴绍霆遭到枪击的礼服,地面上的血迹,四个日本刺客尸体的特写,刺客使用的手枪等等。当然,这些证据多多少少都有经过加工,而且也没有切实的说服力。不过在放映的最后,出现中村明浩受审讯时的画面,甚至还公开了此人的外交证件、日本官方材料书以及其家庭照片,这一点再次引发了全场议论声。

“中村明浩,东京人,三十九岁,于一八九九年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政法学系,之后入职久留米县法务局。两年之后加入立宪政友会,之后从久留米县调任东京协助立宪政友会组织党内大选以及党内行政工作。一九零八年调任朝鲜总督府担任外务秘书官,负责筹划朝鲜与日本合并的法务工作,历时两年完成前期准备,正式颁布日朝合并的区域政法条令,也因此受到明治天皇嘉奖,授予勋二等旭日重光章。一九一二年由朝鲜总监寺内正毅举荐,返回国内任职外务省外务审议官。”陆宗舆将中村明浩的资料详详细细介绍了一遍了。

各国公使一片唏嘘,面对这样详尽的消息,可见日本人这次是难以推卸了。

不过由于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关系,每位公使都不好轻易表示态度,此时此刻他们任何一步表态都有可能牵动整个远东地区的变化。

陆宗舆微微吸了一口气,表情严肃的转向日本公使滨口雄幸,严厉的质问道:“请问滨口公使,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滨口雄幸与他的副官低声交流了几句,最后怀着沉重的心情站起身来,说道:“我对此事暂时无法表达任何言论,不过就目前而言,我们日本驻华公使馆对此次事件丝毫不知情。同时,我以日本驻华公使的身份向贵国政府发出理性质疑,我个人深表怀疑这份资料的可靠性,以及刺杀贵国元首的真实性。”

陆宗舆冷冷的说道:“你的意思,就是在说这次谋刺事件是我们中国诬陷你?哼,我告诉你,当时在现场不仅是我们吴震之元首本人,还有随行的国防部官员、东三省军政要员,众目睽睽之下,你居然还想抵赖?另外,我不妨告诉你,这次行刺我国元首的主谋中村明浩现已被押送到南京。”

滨口雄幸反驳道:“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明这件事与我们日本官方有任何关联。据我所知,在事发当天东三省地方军队的几位将军试图发动兵变,或许是东三省的这些将军为了掩人耳目,故意雇佣日本籍浪人进行行刺。”

听到这里,全场再次起了一阵议论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音调,却在为同一件事而沸腾。关于东三省地方军发动兵变的消息,各国公使虽然略有耳闻,不过这与南京政府公布的官方消息大相径庭,究竟是否与行刺吴绍霆有关暂时不能确定。只是滨口雄幸突然的反驳,显然给原本犹豫不决的各国公使留下了一条后路,如果事态发展倒向日本一边的话,他们或许可以利用这个借口。

陆宗舆对滨口雄幸的反驳非常生气,他刚要拿出更为强硬的一面进行斥责,可是这时坐在主席台侧面席位上的冯国璋忽然站起身来,迈着大步走上了主席台。冯国璋向陆宗舆交代了几句,后者点了点头然后退到了一边。

“滨口公使,今天请你到场,并不是跟你讨价还价什么。关于你们日本谋刺我们国家元首的事情,你我之间没有什么其他要谈的,只要求你给出一个交代。至于你们日本政府是否承认,这已经不再是我国考虑的范畴,面对如此卑劣的行为,我们中华民国必然会做出强硬的回应。如果滨口公使还以为可以通过几句‘不知情’、‘深表怀疑’的话来托辞,老夫现在就把话说明了,那么中日之间没有必要再尝试外交交涉,我们南京政府会立刻采取实质的行动。”冯国璋表情严肃,语气虽然没有像陆宗舆那么带有情绪化,可同样充满着一股不怒而威,而他所说的这一番话干脆利落,直接把话题死死扣在了一个点上。

滨口雄幸立刻感到一股压力使然,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中国会直接采取报复行动,在日本国内还没有完全做好战前准备之际,一旦中国抢先发动战争,日本军队在战场上将会非常被动。而这也是策划东三省兵变、行刺吴绍霆的最主要的原因,只可惜外务省没有考虑的太全面,对兵变和行刺失败之后的应对措施欠缺准备。

“副总统先生,请您见谅,在下刚才的意思并无任何冒犯和推辞,只是出于对我们日本国的公平起见,有必要对这件事详细查证。”略微沉思了一会儿,滨口雄幸表情认真的说道。

“公平?这个时候你还有资格说公平?刺杀我们国家元首这等重大事件,现在却要我们给你一个公平?哼,既然滨口公使没有任何交代,那么今天的照会到此结束。”冯国璋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直接的把话说完,然后转身退场。

滨口雄幸不禁有些着急,在来总统府之前他确实打算尽量拖延这件事的交涉,为国内争取更多的应对时间。可是现在看来,南京政府上上下下早就有自己的一套的打算,这次紧急外交照会仅仅是例行公事似的走一个形式,顺便把中国的态度向各国公使展示出来,根本就没有打算跟他尝试外交沟通。

他心中有强烈的冲动想要追上去,拦住冯国璋继续谈下去,无论如何都要为国家争取最大的条件。可是当着这么多公使的面子,如果他这么做了,一定会让人认为是做贼心虚。最终只能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捏紧拳头在原地呆愣了一阵。

“阁下,我们还是赶紧回去,把消息通知国内吧。”一旁的副官着急的说道。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我们能做的很有限,要怪只能怪外务省太武断了!”另外一名高级幕僚叹了一口气说道。

“竹本,你说,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滨口雄幸忽然转过身来,对着名义上是自己秘书官的竹本公久质问道。竹本公久向来是直接向外务省负责,甚至这次刺杀吴绍霆的确切消息还是昨天凌晨时从竹本公久口中得知。如今事情闹成这个样子,公使馆已然失去了解决危机的能力,自然要向外务省的人来“请示”。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拉拢协约国阵营站在我们这边,不管在外交立场上的声援,还是在日中开战之后的支援,这对我们都有极大的帮助。”竹本公久叹了一口气,意味深远的说道,他相信这是现在唯一能做的,并且也是唯一有效的事情。

“马上安排跟英国公使的见面,我现在就过去。”滨口雄幸向自己的副官交代了一句。

“是。”副官站起身来,先一步跑出去了大会堂。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11章,第一阶段制裁行动

十分钟后,新闻部部长邹鲁在总统府秘书厅召开记者发布会,受邀到场的记者多达上百人,秘书厅的会场显然有些拥挤,大部分记者甚至连座位都没有,只能站在走廊或者后方。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外界非常关心南京政府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报复日本。

邹鲁在发布会开始做了简要说明,复述了日本谋刺吴绍霆元首的事件概括,同时强调已经逮捕事件主谋中村明浩。紧接着他又对目前存在的几处疑问做出官方答复,包括日本人所说的“兵变”,东三省将军雇佣杀手之说,全部做出了明确答复。

会场的记者快速的用笔记录下邹鲁的没一句话,包括邹鲁说话时的态度、表情都不放过。

开场过后,副总统冯国璋来到发布会现场,借助发布会正式宣布南京中央政府对此事的态度。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对日本公使无言以对的外交交涉,决定执行第一阶段报复措施,决定取消前政府时期与日本签订的所有条约,不再承认对日本的优惠特权,并收回日本在中国的所有租界,勒令日本政府限期七天撤出在中国境内的所有军队,逾期将视为入侵国土,中国军队将坚决捍卫国土权益。

“这份决定从宣布之时正式生效!中华民国总统府一九一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冯国璋大声念完了声明书,然后在一阵阵镁光灯的爆鸣下离开了发布会。

这份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决定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高级官员,全部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应。中国人自然是大感痛快,而且这还仅仅是第一阶段行动,取消了日本人的在华特权,收复汉阳和旅顺租界,简直是太快人心。当然,也有人感到这还远远不足以算得上报仇,毕竟这些特权、租界都是羊毛来自羊身上,报仇就要真正拿日本人开刀。

各国公使对这则消息多多少少都感到担忧,南京中央政府拿日本人开刀,收回国家主权利益,或许这仅仅是第一步,又有谁能担保下一个不会拿其他国家来动手呢?

日本公使滨口雄幸在接到这个通知后,整个人的情绪都有些失控,连连大呼“这简直是狂妄,狂妄至极,在事情还没有彻底搞清楚之前,在我们政府还没有做出正式表态之前,中国人岂能如此?岂能如此?”

可是他现在也无法做出任何反应,一边赶紧联络协约国驻华公使,一边又派人紧急催促国内的消息,真正是到了焦头烂额的状态。

正午刚过,以德国公使辛慈为首的同盟国驻华公使,陆续在各自的使馆发布了外交声明,强烈谴责日本阴谋刺杀中国国家元首的行为,并称将全力支持中华民国制裁日本。几乎就在十几分钟之后,美国公使赖茵施同样在公使馆发布声明,表示美国将会严肃捍卫公理和公义,同情吴绍霆元首的遭遇,赞成中国方面制裁真正的凶手。

美国公使的这番话从表面上来看是站在中国这一边,不过事后美国公使馆又做出官方解释,认为有必要认真审查整个案件的细节,彻查阴谋背后的真相,可见之前的那番言论仅仅是冠冕堂皇、模棱两可的话。

由于美国公使的表态,于是给了许多国家一个台阶下,不少其他国家的公使仿照美国人的态度,发表了一番煞有其事的官方声明,却仍旧没有切实的态度。

协约国各国公使在早上的紧急外教照会结束之后进行了一次碰面,滨口雄幸在这次碰面会上极力游说,强调日本国是协约国一员,从青岛战争开始就一直在为协约国集团利益谋动。不仅如此,他还大义凛然的向各国公使承诺,即便这次刺杀确实是中村明浩主使,也绝不是日本政府官方授权的行动,更何况整个事件没有经过联合调查,完全是中方片面之词,甚至还有可能是中方为了发动中日战争而故意制造的假象!

朱尔典、康德等人依然没有在这件事上明确表态,只是反复强调日本现在应该尽快拿出证据证明与此事无关。他们告诉滨口雄幸,不管日本增兵朝鲜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管日本拿什么来支援欧洲战场,现在欧洲诸国要求的是远东地区维持现状,千万不要出任何波澜。

滨口雄幸强烈要求协约各国公使发表声明,最起码要求中方彻查这件事。不过朱尔典等人目前还没法确定该如何表态,只能含糊其辞的敷衍了一阵。

下午三点钟,南京总统府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长伍廷芳和副部长陆宗舆在发布会上发表新的补充:中华民国不仅会坚持早晨新闻发布会的决议,同时还额外补充对台湾主权的收回,正式否认日本对台湾的统治权,勒令日本政府在一个月之内归还台湾,否则中国将采取军事手段强行收回台湾。除此之外,伍廷芳还亲自发言,声明此次对外决策仅仅是针对日本阴谋刺杀吴绍霆元首,与其他友邦无关,南京政府会尽可能保证其他友邦的在华利益。

这份补充声明的作用,就是在与日本外交官争夺国际的立场。不仅如此,这是中华民国首度否认日本对台湾的统治权,并且破天荒的决定收复台湾,为此还放出了武力收复台湾的言论。其实这也是“亚洲战略”其中一部分计划,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出风声,正是要激怒日本,同时让日本军方不能一心一意应付东三省的作战。

当天的晚报报道了这一消息,全中国再次为之一振,各界人士高声叫好,夺回台湾的豪言可比收复租界要更有力量、更有尊严,对日本也更有打击力。

四月二十四日,在奉天举行的春季军操正式开幕,同样是在这一天,位于武昌的中央第三集团军司令部接到南京的密令,限期一天之内强行收回汉口日本租界。随同这份密令的附录中还有另外一条批示:无限制武力,无限制伤亡。

中央第三集团军总参谋长韦汝骢原本陪同吴绍霆在奉天,不过两天前乘坐飞艇秘密返回武汉。一个月前集团军总司令蔡锷已经调任北方第一集团军担任总司令,此时由他来负责管理整个中央第三集团军。

凌晨四点钟时,韦汝骢在司令部召集了师长会议,六个精英师师长、两个区域卫戍区司令、一个铁道警备司令以及一个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