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沧海-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的汉语学习多么成功顺利,吴越海商带来的海量贸易给日本带来多少民生安乐诸般好处,尽是些感恩言语。

毕竟已经是十月间了,天色暗的快,日本就是高纬度地区,不过酉时天色就擦黑了。选子年纪小,平素不善饮酒,今日虽然喝的是低度的米酒,三四小杯下去也面红耳赤、娇喘细细起来。钱惟昱知道她是害怕,也不推辞,顺势就搂着她躺在自己怀中,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

“哥哥,你答应过,不让选子当天皇的,你说过要让选子陪你厮守的。为什么不守信用,呜呜呜,不过事到如今,选子也不会误了你的大事,只要你……”选子呢喃着说不出口,面色酡红更甚,最终只能是瞑目不言,静静地等待对方主动。

钱惟昱不再作声,拨了一拨面前的银霜兽炭,让温暖的气息更加炽烈。一旁的清少纳言见状马上把这种伺候人的活儿接了过去,张罗数息,回头却看到选子已经鬓发衣襟微微散乱。

钱惟昱凑在选子耳边轻声低语:“可要支开清子么。”

“不……不用的,按例……内亲王出嫁,都要有试婚女官先验明是否另有暗疾,哥哥……相公便全了妾身礼法吧。”

到了这一步,再说别的也就多余了,钱惟昱抱着选子放上床榻,选子较弱细软的身躯,拎上去也就才五六十斤分量,哪怕是一米四几的身高,这样的体重依然是太纤弱了,当真是让人有一种不忍的感觉,却又同样可以激起破坏的****。

还在抚弄着选子的面庞,软语温言地舒缓着她的紧张,背后却已经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不过数息之后,钱惟昱就感受到一具火热而光滑无比、莹润细腻的纤细身体从背后搂住了自己。相比于选子那只有a杯的贫弱身段,身后两团明月玉兔地温软压迫、轻揉慢蹭,让人顿时如坠炽焰之中,口干舌燥。

既然选子自愿如此,那便手下她的心意吧。钱惟昱暗忖着,背后的清少纳言已经环住他的脖子,踮着脚凑近他的耳根呢喃道:“陛下还小,若是直接舞弄,怕要伤了身子。奴奴比陛下略大两岁,请大王先弄湿了身子,再受陛下临幸也好。”

躺在床上的选子根本不敢睁眼,只是细微喘息着扭过头去,微微颔首。钱惟昱便把清少纳言也一并搬弄过来,并排放在床榻上。此时此刻,清少纳言依然一副不胜娇羞的忸怩之态,被钱惟昱贪婪地索吻抚弄时,依然傲娇地轻声说道:“奴奴可不是真心想要争宠,不过是怕陛下被相公玩坏了身子罢了。”嘴里这般说着,身体却是勉力迎合上去,任由钱惟昱肆意侵犯每一寸肌肤。

“啊——呜呜——”清少纳言咬住自己的秀发,在还没有彻底动情之前,就硬生生遭受了钱惟昱的重击,心脏狂跳之间,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被顶出来了一般。不过片刻,苦尽甘来被娇喘呻吟取代时,清少纳言立刻又不好意思起来,怕僭越了惹选子不高兴,便无师自通转过身来,伏在选子身上,背对钱惟昱,居然无师自通学会了推的姿势。

于是清少纳言便被夹在中间,前头和选子搂在一起,引导者选子索吻,四团明月香软互相磨蹭,一副极尽旖旎之态。但是背后,却依然要承受一份额外的猛攻。不过半刻钟之后,选子就浑身酥软不堪,清少纳言在前后夹攻中败下阵来,软倒在一旁,钱惟昱便开始了正戏。

许是因为准备比较充分,选子受得苦居然比清少纳言还少,仅仅略略“嘤咛”数声之后,便被攻破了心防。这个日本国的女天皇,便在登基后的第三天,告别了本该终身守身如玉的生涯。绫罗锦缎的床单上,寒梅数点,淡然写意,在一番番舞弄之后,分不清哪些是清少纳言身上的,哪些是选子身上的;或许这块床单裁剪了还可以拿去做成几面“日之丸”,不过或许从技术角度来说更适合做成“桃花扇”吧。

……

有些事情,有了第一次,后面也就顺理成章了。选子过了献身这个最为羞涩、难以启齿的一关,在后面的十几天里,选子也不顾身子初承恩泽伤损未愈,仅仅休息了两三天,便如食髓知味的贪欢少女一般,继续和钱惟昱夜夜春晓,婉转承欢;清少纳言也每次相陪,在一旁资助情趣,分些残羹冷炙,也算雨露均沾。选子和清少纳言也暗中合计,盘算了一番选子的月信时日,渴求此番连续欢好能够有个结果,将来也好逼着钱惟昱兑现给选子的承诺。

一并荒淫了六七日后,选子和清少纳言居然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如何磨得一手好豆腐,以便钱惟昱在宠幸其中一人时,另一人也不至于受冷落。

看到那一幕的时候,钱惟昱心说:这两个少女果真是被自己玩坏了,不过既然都磨得一手好豆腐了,相信把她们暂且留在日本冷落个一年半载,也就不至于饥渴难耐了——自己如今还不是正式接走她们的时机,日本局势的稳定还需要选子这尊神像继续杵在那儿镇场子。她们能够发展成兼通蕾丝,也是一桩“维稳利好因素”了。

十月末的时候,在日本呆了三个月的钱惟昱,终于带着数万大军缓缓西归。在回去之前,自然是要从国内另调亲从都兵马来日本国协助戡乱平叛,顺带着在日本战场见见血,把士兵的心理素质给练胆提升一番。一切准备安妥后,船队便从大阪附近的界港启航,不过七八日,就在杭州湾登陆了。

给钱惟昱送别的时候,稚嫩的选子双泪潸然而下,捂着自己的小腹暗暗祈求,上天一定要尽快赐给她一个让夫君“逼宫”兑现的契机。

。。。

。。。

第380章 既得金陵又立牌坊

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仅仅通过一番不算太费周折的军事政治手腕,利用冷泉天皇智障和藤原北家势力上升期越来越猖狂这两个契机,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把一个六百多万人口、后世如同华夏囚笼锁链一样的国家给名义上同化了,这样的功绩,在钱惟昱自己心中看来,着实比灭了南汉或者南唐还要值得庆贺。

可惜的是,在外人眼中看来,包括陈诲、林仁肇等重要将领,因为他们不可能和钱惟昱一般有穿越者的历史认识,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并没有多少额外的看中——或许他们只是从土地、人口、物产、税收几个角度简单的考虑,以日本国的实力,哪怕征服了,收获也只是比再灭一个南汉略多,而小于征服南唐的意义。

当然了,后续的路子还很漫长。在选子当上女天皇之前,日本国朝廷如今可以掌握的地方估计也就是畿内、西国、外加间接控制的四国和钱惟昱本就提前割据的九州。至于骏河、甲斐、信浓、越前一线再往东北的广大关东、北陆地方,如今依然还是不归王化的乡下大名豪族统治。那些地方从面积上占了日本国国土的一半,粮食产量大约是一千多万石、人口180万以上、占日本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强。

朝廷在这些地方的控制力弱小,从当初平将门之乱就可以看出来——三十年前关东平家武士平将门的叛乱,最后是靠另一个平家武士平贞盛讨平的,从头到尾都没有朝廷大军什么事儿。

不过当时的日本朝廷是因为没钱没粮没嫡系武装,空有大义名分却无法征讨,现在名分到了吴越人手里,钱惟昱有信心保持分出三万亲从都兵马为骨干,以源满仲、源赖光父子的军力和萨摩隼人武装为辅,在两三年内逐次扫平关东地方的全部割据大名,顺带练兵。而以吴越的国力,钱粮兵器上也绝对是跟得上的。钱惟昱把驻日水师交给卢绛统领,陆军分成两部,源满仲和申屠令坚分掌日本本土的朝廷军队和吴越的亲从都。至于林仁肇和陈诲这两个统帅,则是召回吴越另有用途。

这个时代的关东地区还比较贫瘠,武藏野虽然是日本面积最大的平原,如今这个时代却还是一片缺乏治理的冲积沼泽。不过即使缺乏成为产粮区和工矿区的潜力,征服关东至少可以带来大片的牧区,关东和奥州、虾夷可以提供的战马放牧区容量,至少是区区耽罗岛的数十倍。如果短时间内不考虑发展民生的话,放牧牛马各百万匹都是有可能的,哪怕是精选地养战马,也可以养出三四十万。一旦这一区块彻底成型,吴越国的骑军力量从规模上就可以反超北宋,普天之下,唯有辽国还能在这一指标上压住吴越。

武备之余,在离开平安京之前,钱惟昱还关照选子在礼法文治方面多听从式部卿藤原为时的处置意见。同时藤原为时则根据钱惟昱的授意遥控,在日本朝廷上全面实施“公文汉书”的改革,要求从法理上正式统一,所有政府文件统统用汉语书写,所有提交刊印的书籍也全部用汉语书写。“万叶假名”等不规范的假名用法全部废止,即使要用假名书写也必须使用正规的“拼音假名”。

至今还不会写汉字的朝廷官员和地方派官必须三年之内学会书写汉字,否则将遭到罚俸和失去升迁机会的温和处罚。《汉和字典》在日本推广八年,和吴越的通商渗透整个畿内和西国,因此如今这样的官方改革举措也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了,应该不至于出什么大乱子。有钱有兵在后面撑腰,所有的改革都会比较好办。

财政方面的改革,无非是朝廷直领的畿内土地,乃至灭了藤原北家之后没收得到、充入官田的庄园,全部进行了免役法改革,废除朝廷直属领地修政府工程时的徭役,改为以粮米雇佣干活,力役口粮也全部是官府提供。这一项地方上的豪族暂时没有借口反对,而且也没有触动地方豪族的利益,从长久来看却会导致那些税赋徭役条件苛刻的名主庄园出现逃奴增多的现象,一旦人口流动起来,日本的庄园分封制也就渐渐瓦解、逐步被中国的制度同化。

至于藤原为时本人,他也算是铁了心死抱钱惟昱的大腿,他能够八年内从一个“礼部员外郎”一直做到“礼部尚书”,如果不是抱对了大腿,绝对是做不到的。当钱惟昱暗示他:他那个今年五六岁的女儿阿紫,七八年之后就会被钱惟昱纳入后宫当个妃子,藤原为时就更加死心塌地了。

……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钱惟昱把日本的事情丢给属下去操办,自己回到吴越之后,马上就面临了“响应柴宗训、赵匡胤号召,讨伐叛逆李重进”的问题。才歇脚没多久的林仁肇马上带着一部分轮休的亲从都部队,大约三万之众,开赴金陵、润州战场。

因为和李重进早就有密谋协定,金陵城和润州城根本没有李重进嫡系的精锐部队,无非是数千不待见的、本来就被李重进认为“养着也打不了仗、只能白费粮食”的前南唐老弱病残降军,外加一些装模作样的团练兵。连钱财和军粮都大多被李重进搬到了江北的扬州、徐州等处屯驻——这桩事情倒不是说李重进觉悟有多高,真的死心塌地陪着钱惟昱设局,而是双方既然都已经开诚布公谈过了,李重进自忖绝对没有实力顶住两面夹击,与其被揍一顿再交出江表之地,不如自己自觉,还可以多保存一些战斗力。

这般运作之下,虽然李重进没有交代金陵守军一旦遇到吴越军队进攻就主动投降,这支兵马的抵抗依然非常渺茫。被丢在金陵镇守的李煜,仅仅被围了一个多月,付出了城内守军两三千人伤亡、围城吴越军仅数百人伤亡的装模作样代价之后,就宣告投降陷落,这座雄镇东南的古都,在两年之内第二次易手了。在金陵“光复”之前,润州和州这两个小州城更是分别只抵抗了一周和十来天的时间。吴越军十一月初出兵,在过年之前就结束了战斗,把江表三州收入囊中,有了采石矶、瓜洲渡这两个北人进攻江南必须扼住的江防要隘,长江中下游防线便算是彻底完整了。

消息传到汴京的时候,当然已经是建隆二年正月的事情了。听说吴越人在隆冬之际收复了金陵等三州,赵匡胤也只能感慨天候的不公——在江南之地,隆冬腊月还可以高效地进兵,而在山西这种北方,隆冬就已经成为了大军补给的最大障碍,让他只能对着潞州城再干瞪眼到开春。

拿下金陵之后,按照赵匡胤的旨意,吴越军队当然应该继续进取、进攻李重进在江北的心脏地带扬州。在腊月末的时候,吴越军队也大张旗鼓、虚张声势地进攻了一番,可惜最终因为“吴越军仅有水军之利,陆战实非李重进麾下侍卫司精兵对手,大败不敌。”丢下几十艘原本就要退役报废的老旧战船,连夜放了一把火造造势,吴越军队就缩回了泰州,继续埋头种田了。对于这种事情,赵匡胤也无可奈何,虽然心中疑惑,却因为北朝从来不了解吴越陆军的战力,只能是权且信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建隆元年便在这般钱惟昱、赵匡胤、李重进三方紧锣密鼓的各自扩张地盘、相互算计中过去了。转眼便是开春时分,北地的一月依旧寒冷,二月初头山西的冻雪才逐渐化去,已经等不及了的赵匡胤继续挥军猛攻,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李筠的潞州,把李筠这个首倡反对自己的家伙碎尸万段。

赵匡胤在山西忙死忙活的时候,李重进也在巩固自己的地盘,把山东半岛刚刚征服不过几个月的地盘犁清整肃,把有赵匡胤安插嫌疑的地方官吏选择性徐徐撤换换上自己的人,还马不停蹄地安民休整,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疾风骤雨。除了这些手段之外,李重进还“无师自通”地着力切断自己领地上的越境贸易,限制许商旅过境去北宋经商,禁止战略物资出境——李重进占据了山东半岛之后,北宋除了黄河入口以南一小段狭长的海岸线之后,几乎已经没有了沿海领土。加上吴越国和北宋本不接壤,所以李重进的封锁之下,从建隆元年冬天开始,北宋就面临了渐渐失去南方吴越进贡和贸易路线的状态。

李筠之所以有了更多的存粮和军械,无非也是靠着辽国…北汉…潞州这条贸易线路,乃至此前受吴越人操纵的几路高丽商人的大笔资助所带来的本钱。这样的支持发挥一些拖延时间的作用自然是可以做到的,要想指望更多就不可能了。尤其是随着潞州城被死死围困了一个冬天,积蓄慢慢消耗,北汉又实力不济。四月末的时候,赵匡胤终于是在付出了总计万余人伤亡、军粮五十万石的代价之后,把李筠给彻底搞定了,还顺带着把北汉军驱逐回太原。

随后,殿前司禁军主力仅仅进行了不到两个月的休整,乃至筹措钱粮——被李重进截断了吴越国进贡的贸易路线之后,北宋着实比此前略微过得裤腰带紧了一些——所以待到第一批夏粮仓促入库之后,赵匡胤才在七月正式带领大军,到山东和淮北来和李重进死磕。赵李之间的全面决战,比之历史同期拖晚了整整一年,但是终究还是要开始了。

。。。

。。。

第381章 新的目标

北国被连番的战争阴云笼罩的同时,南方的吴越国却从建隆二年开春后就一直一派安然祥和的休养生息氛围。即做表子又立牌坊地拿回了金陵和润州之后,吴越国新年的建设恢复工作主要精力便投入到了这两座原本应当是东南形胜的繁华州城。

金陵刚刚光复的时候,原本还有几个南唐投降过来的宰辅一级文臣,诸如韩熙载、孙晟等人尝试劝谏钱惟昱考虑一下,是否要把吴越国的国府从杭州迁都到金陵。这个毫无经济和军事价值、只会徒然遭致北朝对于吴越国忌惮的提议当然被钱惟昱一笑置之了——笑话,把一国首都放在最前线,完全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做法。而且只要定都金陵,北宋就会下意识地觉得“南北朝”的态势已经完成了,北宋和吴越的地缘外交格局就会演化成南北朝末年时北周和南陈之间的样子。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