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沧海-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佑命太常卿张昭议定谥号及神道碑文,最终,确认钱弘佐的谥号为“忠献王”。神道碑文则书其生平“英明果断、权变不测、温柔好礼、恭勤政务、优容下士、洞悉秋毫,佞不敢欺”。神道碑文以兰溪云锦黄绫书就,付于吴越使者奉持回国,自行刻碑。

钱弘佐于后汉乾二年(948年)十一月薨、十二月吴越使者至汴京、次年正月方才回到杭州。钱弘这才把停灵了两个月的王兄风光下葬,刻碑建陵不提。

……

自从钱惟昱出质、钱弘佐薨逝之后,曾经和钱惟昱过从较密的个别吴越国文武也渐渐淡出了吴越国政治中心。

亲从上都都指挥使水丘昭券、明州团练使顾承训等人每天安分守己,凡是遇到与兵事相关的事情都是能够装聋作哑就装聋作哑。

威武军留后、福州安抚使鲍修让,福建行营招讨使钱仁俊等经营闽地的封疆大吏则是谨守国土,在福建修竹林保持水土、屯垦梯田、广种桑茶、疏浚晋江闽江以兴航运灌溉之利。

很显然,这些人是在明哲保身,他们知道自己曾经或多或少和“前世子”有比较密切的同事关系,如今换了新王了,就该低调再低调,权力核心的事情,能不参与就不参与,能不插手就不插手,免得被人猜忌或者遭到政敌的攻击。

在钱弘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后汉乾三年、南唐保大七年(949年)。这一年年底的时候,吴越国王钱弘得到了南唐李联合出兵的邀约、请吴越军从福建南部的漳州、汀州地区出击,进攻相邻的南汉国潮汕地区。

钱弘考虑到建立个人军事威望、稳固自身位置的需求,同意了与南唐一方联合出兵,并且向水丘昭券、钱仁俊、鲍修让等此前征闽的有功将领征询出兵将帅的人选时,这些将领也不曾自荐,只是非常谦虚的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最后,那一次与南汉国的小规模冲突中,钱弘不得以临时任命了内牙军左统军使胡进思为闽南行营招讨使,节制内牙军与台州、明州等地人马南征。

因为那一战南唐军才是联军主力,而且在吴越出兵牵制之前,南唐军在赣南虔州地区和岭北的衡阳、郴州等地吸引了南汉国大部分的兵马,并且与南汉军决战了数场,双方各自死伤无算。

因此,吴越人袭击与漳州邻接的潮汕地区时,南汉在此地兵力比较空虚,被吴越人轻易得手,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连下潮州、梅州、循州3州之地,实现了对“八闽之地”的彻底统一。南汉国紧急从韶关、郴州等处调集兵马来东线堵漏的时候,吴越军已经转入守势、耐心消化胜利果实了,被偷袭打晕了的南汉因为和南唐还在激战中,也就只能认了。

当然,或许很多人会惊诧:南唐和南汉国的领土核心一个在江表、淮南,一个在岭南两广,几年前这两国中间还隔着千里之地,怎么如今就会打起来呢?一切,还要从楚国的灭亡开始说起。

……

自从吴越国派出人质和南唐停战之后,南唐一方总算是解决了东面的后顾之忧,也就得以把漫长的唐、越边境上的军事力量部署到其他方向上。

北面的后汉朝在乾三年开始又出现了小皇帝刘承佑连续斩杀此前的跋扈权臣史弘肇、王章等人的变故,导致后汉朝局发生剧变。身在河北统兵平叛的后汉大将、领枢密使头衔的郭威原本与史弘肇、王章等人过从甚密,乃是多年至交。在史弘肇、王章被皇帝杀了之后,郭威拥兵自保的趋势更加明显了,皇帝和郭威之间的关系彻底被引爆的时机也迫在眉睫。

因此,同时从东路和北路腾出手来的南唐军主力,得以在西线掀起一个开疆拓土的**。

这年年初,楚国的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三家军阀彻底兄弟倪墙撕破了脸皮,为了争夺楚王之位互相攻伐残杀,再加上当年先楚王马希范也是靠挤掉兄长马希声上位的,所以这段楚国高层内乱的事迹后来史称“五马争槽”。

南唐中主李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他除了留下部分防守赣南、常州和淮南的必要部队之外,集结了南唐剩下的倾国之兵,交付于南唐大将、西路行营招讨使边镐,命其全权攻伐楚国。马氏三兄弟的互相攻伐让楚国完全无力抗拒唐军的入侵,洞庭湖流域的马楚故地十余州在数月之内统统被南唐暂时攻占。

当年年底,边镐大军杀入了楚国都城长沙城。宣告了曾经雄踞两湖、岭北等地三十四州土地、统治长达四十余年的楚国就此亡国。而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三兄弟以及马氏宗族数千人,也被边镐一堆绳索捆了押回金陵城,向南唐李献俘。

不过,楚国虽然国都告破、宣告灭亡,但是其国土遗产还没有被瓜分完毕当初,南唐入建州灭闽的时候,不也是如此么?小小一个只有5州之地的闽国,在宣告亡国之后剩下的区区福州、漳州、泉州等3州领土遗产,都花了南唐和吴越国两三年的军事行动才算完成“分家析产”;何况如今的楚国是曾经雄踞34州的大国呢?

在南唐占另楚国国都长沙和洞庭流域十五州、灭亡楚国之后,南面割据两广的南汉国终于坐不住了在楚国存在的时候,南汉和出国本来就因为岭北地区和广南西路西北部地区等处的国土归属有很大争议。此前三十年里,南汉和楚国也对这些土地的归属发生过多次战争。

现在楚国被南唐灭亡了,南汉国怎么可能不出手捡皮夹子呢?于是,形如无主之地的岭北地区和广南西路西北部的几个羁縻州也在乾三年这一年被南汉军入侵占领了,原本楚地的地方军阀象征性的抵抗了一番就乖乖屈服了而且就算是那些抵抗南汉入侵的人,也绝对不是楚国的“忠臣孝子”,他们只不过是打着能不能趁楚国灭亡后划地割据自立的打算罢了。

这时候,整个楚国灭亡后剩下的遗产已然被南唐和南汉瓜分大半,就只剩下湘西苗区和湘南的永州、广南西路北部的桂州等几块地区还没有被瓜分完毕。南唐和南汉两国对这些土地都想要据为己有,于是两国之间的矛盾也就随着前期在楚地“跑马圈地赚快钱”时代的结束而变得尖锐起来。

当年,李命边镐携唐军攻克长沙之余威沿着潇湘江水溯流而上,正式与南汉国翻脸开战,争夺永州桂州等地。同时因为吴越国前世子作为人质在南唐手中,南唐一方对于吴越的警惕也大大降低了,请吴越一方在唐、汉决战的时候从漳州一代向与之接壤的南汉潮州、梅州等处进攻,这才有了前面吴越出兵的那一幕。

(注:楚国最强大的时候,实际上是掌握了29州土地,但是楚人自称34州,是把广西地区北部5个摇摆不定、同时向楚国和南汉称臣的羁縻州都算作了楚国的土地,但是事实上楚国从来没有控制过这些地区。)

。。。

。。。

第50章 越宫废立

水丘昭券感觉自己的双眼眼皮一刻不停地剧烈跳动着,几乎不受控制。他之所以这么紧张,是因为就在几个时辰之前,他被大王钱弘召见了。

自从前世子钱惟昱出使南唐为质至今已经有一年半了,先王钱弘佐薨逝、当今大王钱弘即位也超过一年了。一年多来水丘昭券老将军一直是保持着谨小慎微置身事外的姿态的,毕竟他是先王的心腹,当年也是知道先王派遣他辅佐世子征闽立功的本意的。

如果不是先王寿数实在撑不下去,给钱惟昱的那次镀金,本意就是让钱惟昱可以建立威望顺利即位。作为知情人,他早就被打上了最靠拢钱惟昱的政治标签,新王时期自然应该谨慎。

可是,大王今天还是找见他了,而且一开口问的问题就是非常尖锐的:“水丘爱卿,内牙左统军使胡进思日益跋扈,征伐潮汕有功后,其在内牙军中更是赏罚自专!今日,亲从右都指挥使何承训向寡人密奏,请寡人以雷霆手段除之,卿以为如何?”

“胡进思乃先王藩邸旧将,执掌内衙军近20载,大王不可妄动啊!”这是水丘昭券在被钱弘突然问及时的回答。

胡进思,是和阚燔同时期的老将了,如今已经80多岁。当年阚燔和胡进思同是服侍、保护文穆王钱元早年在宣州田处当质子时的藩邸旧将。

武肃王晚年的时候,这两人在众将中的权位只能算是中等偏上,文穆王执政的9年里,他们开始权势日张,基本上达到了可以绝对掌握内牙亲军中若干个“都”的程度;到文穆王去世之后,阚燔、胡进思愈发尾大不掉,结果第三代吴越王钱弘佐只能是用拉一个打一个的手段,拉拢相对谦逊的胡进思、把跋扈外露的阚燔干掉。

如今,到了第四代吴越王钱弘手上,胡进思这个四朝元老、专权三朝的定时炸弹终于与王权发生了冲突,而且钱弘俨然发现,和他的王兄相比,如今的他连可以借力打力的势力都没有了。

要说钱弘和胡进思的摩擦,其实从钱弘刚刚即位的时候就开始了。

钱弘是在乾二年冬天即位的,来年刚开春的时候,为了在杭州的驻军中建立新君的威望和笼络人心,钱弘在西湖碧波亭检阅了内牙水师操练这支内牙水师,也就是当年钱弘佐为钱惟昱组建的、参加了福建海战的人马。部队演练完毕之后,钱弘在给部队颁发例行的赏钱的时候,比前一年加厚了一倍的赏赐数额。

钱弘这个举措,本来也是为了让部队更快认同新君、笼络人心而已。但是胡进思却倚老卖老跳出来劝阻,说“先王在位的时候,赏赐也不过只有多少多少,大王新承大位,赏赐猝然超过先王一倍,恐怕不太合适吧,这不是让大家觉得先王吝啬了么?”

遇到这种情况,钱弘非常愤恨,他又不好直接说“我就是比我哥和我侄儿大方豪气”,所以被胡进思噎了半晌,才恨恨地说“我自用我的内帑赏赐将士们,又没花你胡进思的钱!还要经过你同意么?”

如果论“英武果断”这方面的才能的话,钱弘其实和他哥哥钱弘佐还是差不多的,但是钱弘佐比钱弘更沉得住气,懂得循序渐进慢慢蚕食权臣;而钱弘在这方面就有些沉不住气,想到就做,想毕其功于一役,结果遇到积重难返的事情之后往往会点爆火药筒。此后她和胡进思的小摩擦还有几次,不能一一赘述。总之钱弘削夺胡进思内衙军兵权的念头越来越明显,而胡进思对于钱弘不能容自己掌权的猜忌也日渐深沉。

几个月前,南唐来使者,请吴越共同出兵组成联军对付南汉,约定楚国故地全部归南唐、南汉的主力也由南唐先行决战,而吴越应当在南唐与南汉全力开战之后袭扰潮汕地区、分摊唐军压力。

南唐一方的这个请求,也许只是觉得自己已经一下子得了十几州的富庶之地了,让邻邦分润个两三州的岭南贫穷之地也不打紧,还能分摊南汉国的军势。

不过到了吴越国内部,随着忠献王钱弘佐任内建功立业的将领们普遍变得低调,钱弘突然发现没什么人可用了,他百般不愿意用胡进思统兵,但是因为旧将们明哲保身,他又不愿意错过转瞬即逝的开疆拓土机会,最后不得不捏着鼻子用胡进思统兵出征。

这一战没什么难度,因为南汉国的兵力本来就弱于南唐,在南唐全力争夺湘南岭北地区的情况下,南汉能够分出来阻挠吴越的兵力就更少了。可惜此战胜利之后,开疆拓土的任务倒是完成了,可惜建立了军功的胡进思却更加尾大不掉起来。

乾三年年底,内衙军中有一个原本属于胡进思嫡的系指挥使何承训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胡进思,被胡进思呵斥,他回去之后越想越害怕,觉得如果胡进思继续掌权的话,一定会处死自己,于是向大王钱弘出首,说了胡进思很多背地里跋扈嚣张的言行,想要撺掇大王坚定决心把胡进思干掉。同时又表忠心说:如果大王愿意动手,自己麾下那一个指挥的人马肯定可以打马前卒。

但是,何承训只是个小角色,手下只有1个指挥,也就是500人的兵马,完全不济事。钱弘被何承训挑唆之后,一直被压抑的念头被撩拨了起来,决定再找一些可靠又有实力的的忠臣义士。

于是,他想到了去找目前非常低调的水丘昭券水丘昭券在先王在位的时候就是亲从上都都指挥使,也就相当于掌握了亲从都中三分之一的兵力。(亲从都分为上都、中都、右都,其中“上都”是原先的“左都”为了避讳钱弘佐名字当中的“佐”字改名而来)

亲从三都和“内衙都指挥使”两部兵马共同构成了西府杭州的全部常备驻军。其中亲从都驻扎在杭州外城,而内衙都指挥的人马驻扎在王宫所在的子城内,前者总计有1万2千常备兵马、负责城防,后者总计有1万兵马,负责子城与王宫。

如今,胡进思作为内衙左统军使,而且右统军使的权力和威望完全没法制衡胡进思,所以相当于王宫和子城内的1万兵马都是被胡进思控制的,不把外城的兵马拉拢到自己这边,钱弘肯定是不敢动手的。

……

“水丘老将军,小王离开之后,如果父王安好,老将军自然当尽忠国事。但若是有了不测,届时还望老将军明哲保身为要。朝中跋扈将军久历其位,阿谀屈节之辈只怕不少。若是有因小事猝然变节来投之人,切不可与之谋,不如提前出首,以免大祸殃及己身啊!”

这番话,是一年半前,钱惟昱离开杭州的时候和自己说的。当时钱惟昱说得笼统,水丘昭券只是听出了钱惟昱言语中的“跋扈将军”指的是胡进思;但是对于剩下那些泛泛而谈的部分则完全听不懂,也就没往心里去。

可是,今天,难道小王爷的话应验了么?“若是有因小事猝然变节来投之人,切不可与之谋。”这段话,难道不是指的因为和胡进思有了小摩擦才临时变节当墙头草的何承训?

如果换了任何一个其他人,肯定不会对这些话语想的那么深远。可是水丘昭券是亲眼看过钱惟昱那一次次无往不利的计谋和洞悉人心的眼光的。虽然外人看来,这些胜利都是他水丘昭券自己人老精鬼老灵才获取的,但是他自己心里清楚真相。在他心中,已经形成了对钱惟昱的眼光的盲目的迷信。

“不如提前出首,以免大祸殃及己身……”这段话,难道是说……何承训这一类的小人,如果说出了“投名状”而对方不纳的话,就会立刻反水反咬一口?水丘昭券越想越心惊,不由得立刻起身去拜见胡进思。

水丘昭券立刻起身,到功臣堂拜见胡进思,隐约提起“何指挥使近来可是与胡大使有何不睦?”随后暗示何承训背着胡进思说出一些背主之言……胡进思一时之间还没反应过来,只是象征性地感谢了水丘昭券的提醒。可是仅仅小半个时辰之后,何承训本人就来拜见胡进思出首了。

水丘昭券劝谏钱弘不要冲动之后,仅仅过了不久,一直提心吊胆的何承训就再次觐见探听消息,当他听说钱弘决定暂时隐忍之后,何承训越发害怕了对胡进思动手的言语是他最开始说出来的,现在却拖着不动手,时间久了岂不是很容易走漏消息?

思前想后,何承训觉得自己和胡进思此前的矛盾还不至于让胡进思非要弄死自己不可,于是决定反咬一口,诬陷是水丘昭券和钱弘密谋陷害胡进思,自己则是因为恰逢其会识破了对方的奸谋……

如果没有钱惟昱的蝴蝶效应的话,这一次胡进思就会下毒手把水丘昭券害死,可惜如今,水丘昭券比何承训先到了胡进思这里暗示,胡进思心中所想很快就逆转过来了,尤其是他和何承训近期的一些小过节,与水丘昭券的言辞相结合,暗示效果也就成倍的加大了。

……

于是,何承训在胡进思面前挑拨之后,被胡进思当场命人斩杀,随后,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