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沧海-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洁茹一阵吴侬软语地微微撒娇,把安倍素子从回忆中惊醒过来。闻声望去,蒋洁茹正挽着钱惟昱的胳膊走向一间贩售西阵织的商座,于是立刻摇了摇脑袋把刚才的胡思乱想抛开,殷勤地跟上去做向导了。

“哦,你家世代是东海豪商,这西阵织不该是常年得见的么?”

“哪有如殿下说得那般奢侈——这西阵织虽有一些我中原织物没有的好处,但是究竟是各有千秋,但是听闻西阵织织造不易,工费更是比大唐内造的缭绫还昂贵,贩卖到中原的话,也少有愿意花这个钱买的。故而家父每次最多稍微带一两块给家中女眷自用,不曾拿来贩售呢。”

“竟是如此的么?那本王今日到是要顺路看一看这西阵织的好处。”

。。。

。。。

第124章 西阵织

一面通体匀称的厚重锦缎,质地绵密细润,花纹浑然精美,提花层次丰富,以至于上面形成的飞禽走兽花纹直如跃然欲出一般生动。

看着蒋洁茹把玩的那面西阵织,钱惟昱心中也是暗暗赞叹。他虽然是一个大男人,也不在乎这些织物美丑;但究竟养移体居移气、作为吴越国的郡王,身上每日穿的都是最上品的杭锦苏绣湖丝,基本上算是把整个华夏大地上绝大多数精美的绫罗绸缎都穿遍了。因此,一匹丝织品的质地好坏工艺精疏还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

“这西阵织,该是和杭锦差不多吧,都是厚薄均匀一致、没有褶皱绣块的痕迹。”

“殿下所言甚是呢,不过却不仅这么简单——与杭锦相比,这西阵织可以作出的花纹要更为多样,同一段锦缎上,配色也丰富数倍。因此在纹饰和颜色上,西阵织可以超越杭锦、和苏绣媲美。但是因为其织法乃是通梭一体的,却又比织好了底料之后再用绣线二次钩织的苏绣,其花纹浑然天成之态更胜、且平整光滑、厚薄一致、还不会起皱。”

蒋洁茹虽然是豪商巨贾之家的女儿,但是世面见得多,也是很会习学大家闺秀的范儿的。小时候为了将来能找个更好地婆家,蒋衮也不惜花费重金延请巧手的女匠教她诸般女红手艺。再加上蒋洁茹自己也颇有兴趣,心思灵巧,因此织锦织绫、裁剪刺绣都是深谙其道的。当下说起这诸般织物的优劣来,倒把钱惟昱绕了个没趣。

“那找你这般说来,这西阵织难道竟是远胜于我中原的诸般绫罗绸缎了?”钱惟昱虽不是极端民族主义者,但是自古也是颇有“天朝上国”的意淫的。何况如今正是中土文明本该碾压周边文明的朝代,突然跑出来一个自己的亲近女子告诉他说日本人的织造技术居然超越了中土,他自然是颇为不服的。

“却也不是这般意思呢。昔年大唐的‘缭绫’和这西阵织便是可以各擅胜场的。那缭绫也可以如这西阵织一般配色缭乱,用的也是通梭织法、绵密均匀。只是缭绫用的丝线乃是在芯丝的特定位置包裹了杂色线捻的细管,故而厚薄不如西阵织那般完全一致。只可惜这缭绫虽然是吴越之地所产,后来却因为唐末战乱频仍,便少有需求了。”

听蒋洁茹说得条分缕析,颇有物理道理,钱惟昱的学霸病倒是有些发作;当下也不觉得蒋洁茹说的这些东西有多枯燥,便当是笑话听了个七七八八——索幸商座的老板也不会汉语,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见他们衣饰华贵,也不敢对那几个指指点点挑挑拣拣却不买的客人造次。

首先,按照蒋洁茹的解说,钱惟昱平素接触的织物当中,苏绣是需要和那些织锦织绫之类的东西分开的,因为那是属于“绣”,所有的“绣”无论是苏绣还是湘绣,都是在一块底色单一的、已经织成的绸缎底子上,再用其他多种颜色的丝线搭配,钩织出所需的图案。

因为苏绣可以每绣一小块地方就换一种颜色的色线,因此理论上它可以使用无数种颜色的丝线来拼成团,因此在绣出来的图案颜色丰富程度来说,肯定要完爆其他织锦织绫类的东西了。

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被用来刺绣的绸缎本身本来已经很平整均匀了,刺绣用的线是从原本的织物经纬线之间的细孔里传过去的,绣的花样比较大、层次多的话,织物周边的底料就容易被挤压得皱起来,甚至如同打了个大补丁一样硬硬的。这个问题,只有通过织锦的技术才能解决。

与“绣”相比,所有绫锦的“织”术都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它们不是在一块底子已经织好的白绸上再添附花纹,而是一开始就用多色的绣线搭配纺织,让织出来的锦缎本身就含有多种颜色。

不过,因为“绣”的东西不用让每根绣线贯穿整个绸面的宽幅,所以不用害怕底子太厚太复杂。而“织”的东西,必须每根线都是“通梭”地从布面最左面排到最右面,因此在选色的时候就会受到制约。根据蒋洁茹的介绍,这个年代的杭锦一般还只是三色配线,就算是钱惟昱身上穿的这些给吴越王室供应的内造,也就是四色而已。

在编织的时候,织锦女工需要先把设计的图样拿来放大分解,标注好每行每列每根经线位置上需要提上来显色的纬线是哪一根——比如有红白蓝黄四色预染丝线,在绣黄龙的时候就要把黄线提到最上、压在经线上面,而其他两色纬线就压在经线下面呈s型交织往复;绣红日的时候再同理把红线提到最上压住经线,其他颜色压在下面——然后依法施为。

按照如今这个年代的生产效率,钱惟昱从蒋洁茹那里了解到,在杭州的话,一个做杭锦的女织工哪怕一天在织机上劳作七个时辰,也只能得到两尺多长的杭锦而已!

之所以生产效率这么慢,主要的功夫就是花在穿梭的时候需要把出花部位的每一根经线开口都手动调节,然后才能穿梭纬线。所以比那些只要蹬一脚经线开口提综的踏脚就能穿梭子的普通绸缎慢了好多倍。

根据蒋洁茹的说法,以她自己的手艺,使用如今的织机,约摸每个时辰就能织出三尺普通绸缎,一天如果干7个时辰的话就可以达到两丈——当然,以蒋洁茹的身份,肯定是不会去赚这个小钱的。就算不是非常手巧的女工,只要熟练,一个时辰织两尺还是可以做到的。这就相当于织锦缎的工时耗费几乎等于织绸缎的七八倍了,再算上织锦之前的“图样设计”和“机器语言编译”工作,所耗工事相差十倍是绝对有的。

而如今日本人的西阵织。则算是杭锦的升级版,许是如今平安朝天下太平、皇族公卿贪图享乐奢侈,这西阵织竟是最多有八种颜色的预染丝线互相搭配、上下交错层叠钩织图案。使用的色线层次比杭锦多了一倍不止,这不仅导致了西阵织非常厚重,而且生产工艺也更为复杂。(因为太厚重挺括,一般只用来做和服的腰带而非衣料。)

一个日本女织工一日织造,连一尺长的西阵织都做不出来。再算上昂贵的原材料成本,光是在这平安京原产地,售价便高达两三贯钱一尺!即使因为太厚、按照五丈一匹来算的话,每匹就是近百贯的昂贵售价了。要是在算上海运回吴越所需的运费和途中的损耗……也难怪蒋衮这样的豪商跑日本航线跑了二十多年,都没拿这西阵织去中原贩卖。

“罢了罢了。这等奢侈之物,于如今乱世之中,对国力又有何补益!小茹,若是喜欢的,多挑一些花色买去自己裁剪穿着便是,原本孤听你说的爽利,还以为此物值得偷师、拿去中原大量织造呢。”

蒋洁茹闻言也不客气,毕竟她自己的私房钱本就非常了得了,也不怕这点花费。前些年蒋衮虽然也有给她带,但是大男人的审美眼光在这些东西上显然不如女子亲自施为。

就钱惟昱来说,虽然这西阵织没什么值得他照搬抄袭拿去创汇的,但是究竟也让他对这个时代的织锦技术落后程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原本他几乎从来没有花心思想过这个问题。

当然,除此之外,钱惟昱深觉欣慰的就是:他发现蒋洁茹还真是一个凡是贤良淑德的女子该会的东西——比如烹饪、女红、煎茶……全部都会的好女子,倒不仅仅只是如他原本就知道的善解人意、善于打理生意而已。想来,今后如果自己打算在织造方面做出一些改良,发挥吴越之地的经济优势的话,蒋洁茹一定可以成为有力的臂助。

倒是一旁的安倍素子在这种场合下显得颇为尴尬——她只是一个巫女出身的女子,从小学的都是怎么占卜请神、观察星象,哪会如蒋洁茹这般温婉多才?

钱惟昱心中不敏感,安倍素子却心中暗暗有了一分隐忧:莫不是这蒋姐姐今日表现得如此和殿下亲昵,又心灵手巧诸事皆会。都是为了向自己示威么?此前一两日看来,蒋姐姐也是低调守拙之人啊……

蒋洁茹忙活了一阵,居然把那商座中全部足足十五种技艺织法的锦缎全部挑了出来,然后都买了一遍。因为出门没有带从人,自然不可能有人扛得动几十匹沉重的缎子,故而蒋洁茹只是给了一百两的定金,命店家切了几块随身带着,准备作为一会儿去见选子内亲王和清少纳言时候的礼物,其他则让送去礼宾馆结账。那座商这才意识到面前的这个豪客便是吴越国那位郡王爷了,当下忙不迭地拍马奉承。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钱惟昱正要带着蒋洁茹另逛别处,却突然听到一个似乎略有熟悉又难以捉摸的女子声音传来。若是寻常的声音,钱惟昱自然是不会在乎的,就当是街市嘈杂罢了。但是那人居然吟诵的是一首汉诗,自然会令人侧目一观。

“殿下,奴家这厢有礼了,这几日来,还不曾有机会拜谢殿下救命之恩呢,不想殿下也对我日本国的西阵织感兴趣,竟然再辞相间。”

。。。

。。。

第125章 不速之客

“当真是有缘得紧呢,奴家今日也是出来闲逛,采买一些西阵织回去,给家父家母裁剪两条腰带。却不曾想竟能在此邂逅殿下。”

钱惟昱闻声扭头望去,面前是一个和安倍素子年纪相若的日本少女,穿着藕荷色的淡粉和服,面目原本被一道轻纱遮蔽,但是在钱惟昱转身过去看的时候,倒是掀起了纱帘,好让对方看清她的真容。

说实话,这女子的姿色还是颇为不错的,而且看着纯真素雅,应该在安倍素子之上一些,档次和蒋洁茹相若仿佛。只是那股气质望去太过温柔和顺、浑然一个大和抚子的文静端庄,故而少了几分特点。

如果钱惟昱如今还是不曾见惯美人的没见识之人,见到这种程度的女人自然是要惊叹一番。但是很可惜的是,正如钱惟昱如今麾下招揽到源赖光之类的名将都已经不惊讶了,实在是他见到过的名人和名媛已经太多。

因此,这个虽美、却美得不够跳脱灵动有特色的女子,在钱惟昱看来;就如一个天天被快餐文伺候的失去了耐心土豪读者,看到一本慢热的、以深度取胜的网文时那般,不耐烦去深入体味其韵味了。

当然,之所以让钱惟昱第一时间没什么兴致,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根本不认识面前的这个女人。只是听对方刚才开口说的“感谢救命之恩”来看,应该是当初自己在大江山酒吞童子的巢穴内顺手救出来的那些路人甲级别的女子之一了。

当下钱惟昱也不想和对方有过多的纠缠,毕竟那天他退治酒吞童子的时候救出来的女子不少,要是一个个都以献身报恩的话,那他还不累死?这个年头的日本女子,也就上层个别特别出挑的美人档次素质较高,钱惟昱可没兴趣兼收并蓄帮日本人“度种”。

于是他也不问对方是谁,只是生硬地说道:“想不到,白乐天的诗词,如今在日本国果真是童子可知,一首《缭绫》,人人都能随口吟来。”

这句话看上去只是平凡的感慨日本人如今对白居易诗词的推崇,只有赞赏,没有恶意。但是细细看来,如果是日本人自己说出来的话,那倒是没问题的;可是如果从一个中原人口中说出来的话,就带了一些鄙夷的意味了。

这就好比后世那些湾湾人用惊讶的语气说:“哦,原来大陆人也吃得起泡面茶叶蛋啊?”

不过那女子却居然丝毫不着恼,只是掩口轻笑,颇显媚态——只可惜,那女子气质本来走的是端庄文静的路线,此刻刻意摆出一副为了讨好别人而故作的媚态姿势时,就有些不熟练。那媚笑生硬哀婉,为了显酒窝而故意笑得吊嘴角、却有如嘴角因神经衰弱而轻微抽搐一般。

不知为何,看到那女子的情态,钱惟昱倒是动了一分恻隐之心,莫非此女接近自己另有隐情?当下他正要出言询问,倒是一旁的蒋洁茹出言替他解了围。

“那位妹妹,我家殿下每日事务倥偅,许是匆匆一面之缘记不得了呢,不知……”

“哎呀,倒是奴家失礼了——奴家是池田中纳言之女,池田空蝉,那日与安倍素子小姐一并被殿下救出的呢,后来听说素子妹妹被殿下引为体己得用之人,倒也是一段佳话呢。”

这几人聊着的时候,因为安倍素子一直是在一旁戴着面纱没有揭起来过,所以池田空蝉才对面不识。此刻听空蝉如此说,钱惟昱倒是去拉了一下安倍素子,想确认一下是否此女果为池田空蝉。

安倍素子这才撩起面纱,面如红布地唯唯而言:“殿下,那位确是空蝉姐姐……奴婢在大江山上,也和姐姐一起被关了数日,只是殿下救下我们之后,便狠心直接离去了,不曾与她们一一照面。”

看来人是错不了了,钱惟昱想了一下,手持折扇和对方拱了拱手,说道:

“池田小姐,那日本王相救只不过是适逢其会。何况那酒吞童子掳走你们,也不过是为了其掳走选子殿下的恶行作掩护、掩饰其真实目的罢了。如此说来,你们竟也是被殃及池鱼,遭受了无妄之灾。本王顺手搭救,也是任侠者题中应有之义,便不用说什么报恩了。至于今日,本王还有些许事情要去城北贺茂川,只不过顺道路过此处闲逛些许,咱们这便别过吧!”

说完,钱惟昱也没说立刻拿起脚便走,依然保持那个姿势顿了几秒钟,免的太过失礼。但是对方一个纤纤弱女、云英未嫁之身,又岂好当街对着英俊男子死缠烂打缠住不放?当下尴尬笑了一下,也就告别分开了。

钱惟昱一走,池田空蝉倒似是突然放松了神经,半是如释重负,半是凄婉苦楚地长叹了一口气。

池田空蝉身边原本站着一个衣着看上去只是普通侍女的女子,年纪比她还略大一两岁,原本一直只是全程用纱帘蒙着头脸,以至于对面一行四人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低调的存在。此刻等人走得远了,那侍女掀起纱帘,竟是露出一张比池田空蝉更加美貌一些、但是气质却如同骨子里都透出妖冶风骚的面孔,端的是配得上“烟视媚行”四个字。

“胧月姐姐,你也看到了,妹妹刚才已经尽了全力。实在是对方……身边美人如云,看不上妹妹这等蒲柳之姿。”池田空蝉似乎一下子变了一副表情,在那妖娆女子面前细声细气地诉说着无奈。

“真是没用,你那榆木一样死板的老爹是不是当纳言当惯了,连教女儿都要这般死板的么。”

理论上,日本的大纳言、中纳言都是言官首领,专司进谏弹劾之类的事情。所以如果一个纳言称职的话,多半要和魏征海瑞一类的死板硬骨头那样才合格。故而胧月姬在数落池田空蝉的时候才有此语。

“这不关家父的事……”

“好了不说这些了,我只问你:右府大人待中纳言如何?如果不是右府大人这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