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君临天下-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子的大门,丝毫不理会镇子里的纷乱,顺着大道杀出了镇子,沿大道向德阳方向赶了去……
时已过午,锦江北岸的激战依旧在持续着,随着冒死冲过了锦江的官军越来越多,原本拼命向登陆口压迫过去的剑南军已渐渐无力再压缩官军的防御面,不单如此,反倒被官军冲得立足不住地往后倒退不已,几番恶战之后,剑南军的投石机与大弩车阵地彻底沦陷,没了这等远程武器压制的官军之渡河速度无疑快了许多,随着官军后续力量的不断投入,剑南军的局面已是极端之不利,剑南王萧挺见大事不好,不得不下令收缩防守,同时将最精锐的禁军调上了前线,总算是勉强将官军的攻击势头暂时压制了回去,怎奈此时渡过锦江的官军已多达数万,纵使剑南禁军再如何努力,也无法将官军赶回河对岸,锦江防线已告不保。
未时三刻,激战了四个时辰之后,眼瞅着已无法守住锦江防线,两镇联军开始缓缓后撤,放弃了前营,回缩到离岸边三里的大营之中,脱离了与官军的接战,紧闭寨门,龟缩防守了起来,而官军也没有趁势攻打敌军大营的打算,只是摆开防御阵型,掩护己方后续大军陆续登岸,于此同时,分出数万兵力配合水军强攻剑南水寨,前后夹击之下,势单力孤的剑南军水师宣告不敌,主帅萧冼率残部百余人弃寨逃走,余部被全歼,剑南水师全军覆灭,战至此时,两镇联军已彻底失去了战略主动权,唯一的翻盘希望只能放在了即将来援的吐蕃大军身上。
这一场激战无疑是惨烈的,强渡锦江的官军死伤近万,而两镇联军则更是损失惨重,水师全灭不说,连前线营垒都落入了官军的手中,死伤多达两万余人,足足是官军的两倍还多,这其中除了因两镇联军配合不善之外,更多的则是官军的战斗力要比两镇联军来得强悍,当然了,官军虽胜了此战,可也无力趁胜追击,只能是在锦江岸边驻扎了下来,与两镇联军再次形成了对峙之局面,然则并非所有的官军全都留在了锦江一线,就在两镇联军收兵回撤之时,由白长山统帅的一支足足有五万兵力的大军已趁势冲破了两镇联军的防线,一路急行军地向德阳方向赶了去,是时,两镇联军虽已发现了这支军队的去向诡异,怎奈新败之余,已无力去阻拦这支军队的突破,只能是派出报马向各城示警。
德阳,先秦古道上的一座小城,本是隶属于成都的一座小镇,在顺平以前,始终不曾设县,顺平大乱之后,剑南割据川中,这才将德阳升格为县治,城虽新筑,却不并算高大,方圆不到十里,人口不过千余户,乃是连接绵州(今绵阳)与成都的一个交通枢纽,同时也是松州通往成都的必经要道,然因地处平原,几无险可守,故此,尽管地理位置重要,却素来不是兵家必争之地,饶是如今川中战火连绵,此处依旧是一派的宁静与祥和,城中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丝毫不曾受战火的影响,城中驻军也就只有寥寥的数百守备军,且并未施行宵禁,说是不设防之城也绝不为过,很显然,这等松懈的守备状况对于狂奔了一日外加半夜的萧无畏所部来说,自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
辰时正牌,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探出头来,大地上兀自飘荡着朦胧的薄雾,德阳城紧闭的大门在一阵刺耳的“咯吱”声中缓缓地由内而外地推了开来,数名打着哈欠的守备军卒懒懒散散地从黑黝黝的城门洞行了出来,准备开始一天的无聊守卫工作,当然了,他们并不知道这已是他们最后一次的站岗了——就在这几名守备军卒刚走出城门洞,还没来得及看清城外的景致,就见几道身影从城门外扑了过来,一道道刀光闪过,措不及防的守备军卒只来得及发出一阵凄厉的惨号,便已成了刀下之鬼,不多时,远处一阵马蹄声轰然响起,一队骑兵如奔雷般向洞开的城门扑击了过来,德阳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第三百一十六章德阳之战(一)
德阳城小而无备,哪堪萧无畏所部骑兵的狂击,战斗几乎是一开始便宣告结束了——随着萧无畏率部冲进了城中,德阳沦陷的命运便已是注定之事,数百守备军卒甚至连一丝抵抗的勇气都没有,纷纷丢盔卸甲地逃回了家中,前后仅仅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整个德阳城便已落入了萧无畏的手中,县令、县尉等城中大员无一逃脱,然则萧无畏却无一丝一豪的兴奋感,只因德阳的状况与萧无畏的事先预计相差得实在是太远了些。
德阳城萧无畏自是不曾到过,可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确曾专门询问过到过此城的官军探子,好歹算是对此城的情况有所了解,然则亲眼见到了德阳城之后,萧无畏这才郁闷地发现德阳城居然小成了这般德性,别说驻扎五万兵马了,便是连萧无畏原先预计的一万五千兵力都难以容纳,如此弹丸之地要想抗得住十八万吐蕃大军的强攻着实困难到了极点,很显然,原先的作战计划已是行不通了,要想守住十天,那就必须对原先的计划进行调整,只是究竟该如何调整却令萧无畏很是费思量了的。
德阳虽地处成都平原,可却已是在东北边缘上,周边并非完全的一马平川,其西北为龙门山,那里是吐蕃大军进入成都平原的必经之地,南边是龙泉山,属成都北部之屏障,若是能占据此山,自是不愁挡不住吐蕃大军,可惜的是龙泉山上驻有数千剑南军,易守难攻,萧无畏没有那个时间去仰攻此山,再者,那个方向也不是吐蕃大军前往锦江的必由之路,即便萧无畏占据了龙泉山,也不敢保证吐蕃军会停驻在山下与己方死磕,自也就不敢保证能完成挡住吐蕃军十天之重任,至于北面则是绵州,同样无法驻扎大军,唯一能藏兵之所在就仅有离城约十里远的东南一带之丘陵,此处正是萧无畏原先预定的伏兵之所在。
按萧无畏原定的作战计划,守城的目的并非是死守,而是疲敌之策,务求依城墙之优势,最大限度地消耗敌军之有生力量,从而为己方预先埋伏在东南丘陵地区的伏兵之出击创造有利战机,内外夹攻之下,破敌于城下,此计划虽好,却有个前提条件,那便是要能守得住德阳城,否则的话,分兵两路不过是自陷死地罢了,很显然,德阳城如今这么个现状并不具备死守的条件,要想凭借此城拖住拖垮吐蕃大军,难度实在是太高了些,萧无畏心里头并无十足的把握。
诚然,十八万吐蕃军自是无法一拥而上地对德阳城展开攻击,可轮番强攻却非难事,要想守住此城,城中守军的兵力自不能太过单薄,虽说萧无畏尚未见识过吐蕃军的实力究竟如何,然则吐蕃军能在西域跟燕西强军争雄而不落下风,足见吐蕃军之战斗力不低,再者,吐蕃军可不似突厥那等只有骑兵而无步卒建制的瘸腿军队,实际上,吐蕃的重装步兵之战斗力一点都不比官军来得差,正因为此,萧无畏才不敢掉以轻心,原先预定在德阳城中留驻一万五千的兵力以确保能守得住城亘,可眼下德阳城这等状况,能屯兵八千都已是极限,此无它,只因攻城战之际,吐蕃必然会动用投石机等重型武器,军队的密度太高的话,压根儿就摆不开,徒然造成无谓的伤亡,反倒会因此而打击了自家的士气,很显然,如此少的兵力要想守住城池,难度实在是太高了些,纵使萧无畏已盘算了无数守城的妙招,却依旧觉得把握不是太大。
头疼,无比的头疼!自打匆匆巡视过城亘之后,萧无畏便猫进了县衙中,对着仓促搭建起来的沙盘埋头苦思,试图找出个稳妥的应对之道来,可思索了良久,也没能找出个好法子来,头不由地便疼了起来,这等守未必守得住,不守还不成的窘境令萧无畏很有些子力不从心之感,好在吐蕃大军尚远在龙门山外,距此尚有数日之行程,时间上尚算充裕,萧无畏倒也不急着下最后的决断。
“殿下。”
就在萧无畏埋头苦思之际,燕云祥兴冲冲地从大堂外行了进来,一躬身,语气略显激动地唤了一声。
“嗯?”萧无畏抬起了头来,看了燕云祥一眼,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
“启禀殿下,城西粮仓中发现大批粮秣辎重,内有米八百余石,另有草料、大豆等不计其数,据所俘军士交待,此批粮秣乃是供给吐蕃军所用。”一见萧无畏似乎心事重重之状,燕云祥自是不敢怠慢,紧赶着禀报道。
“哦?”一听缴获了如此多的粮秣辎重,萧无畏先是一喜,可很快便平静了下来,只因萧无畏了解过吐蕃军的作战习惯——吐蕃大军出动向来与中原不同,其大军主要是由各部族兵联合而成,大军一动,全部族皆跟着动,往往是作战大军在前,部族老幼赶着牛羊等牲口紧随其后,动辄便是数以十万计,并不依赖后方之粮秣运输,也不会因为德阳的粮仓落到官军手中而有断粮之危险,此番缴获虽多,却无助于解决守城之要,实难以令萧无畏兴奋起来。
“殿下,末将依您吩咐,已张贴公告疏散全城百姓,只是那张县尉却不肯离去,说是有要事要面禀殿下,末将不敢做主,请殿下明示。”燕云祥见萧无畏对缴获大批辎重一事不以为意,原本的兴奋自是淡了许多,可也不敢多问,只是恭敬地将第二桩事道了出来。
此番守城乃是场血战,萧无畏压根儿就不敢确保德阳城能守得住,自是不想满城百姓跟着遭殃,再说了,此番守城之战也实用不着民壮帮衬,故此,萧无畏一拿下德阳城,便已下令公告全城撤离,便是连那些个被俘的官兵以及城中官员都没打算扣押,只是收缴了甲兵之后,任由他们离城而去。
“张县尉?传他进来好了。”萧无畏对那名姓张的县尉一点印象都没有,此时听闻此人坚持要见自己,倒是颇为奇怪的,皱着眉头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见上一面,这便挥了下手,淡然地吩咐了一句道。
“是,末将遵命。”
萧无畏既已下了令,燕云祥紧赶着便应答了一声,退出了大堂,过不多时,陪着名年过四旬的中年汉子从堂外行了进来。
“罪民张全峨参见燕王殿下。”那名中年汉子一见到站立在大堂上的萧无畏,没等燕云祥出言介绍,便已疾步抢上了前去,大礼参见道。
“免了,张县尉欲见本王可有何事么?”萧无畏此际心中正有事,实不耐多啰嗦,虚抬了下手,示意张全峨免礼,直截了当地出言问了一句,语气平淡而又稍显漠然。
“罪民听闻殿下欲坐镇孤城,抵御外寇,自不敢藏私,特来献策,或许能帮得上殿下。”张全峨并未因萧无畏的冷淡而失色,不亢不卑地回答道。
“哦?那好,就请张县尉指教了,若能利于城守,本王自不吝重赏。”萧无畏本心里并不相信张全峨能整出啥妙计来,可见此人信心十足的样子,倒也起了丝好奇心,这便笑了一下,比了“请”的手势,示意张全峨有话尽管说。
“殿下明鉴,罪民累世居于此地,从顺平年间德阳初立起,罪民之先祖便已在此城落脚,距今已有八世矣,家世尚算富足,也不知是哪代先祖为避盗故,在家中设下一秘道,可通往城外三里处的西溪,若能善用之,或能收奇效。”张全峨躬了下身子,畅畅而谈地说道。
“地道?西溪?”萧无畏一听此言,眼睛不由地便是一亮,急速地盘算了一下德阳周边的地形地势,很快便判断出西溪一带正是吐蕃大军安营的必然选择,若能出其不意地通过地道奇袭吐蕃大营,自然是件大利之事,只是没亲眼见过此地道的情形,萧无畏也不敢下一个定论,这便略一沉吟道:“张县尉可否带本王去看看这条秘道?”
“殿下,罪民之家便在这附近,殿下若是不弃,请随罪民一行即可。”张全峨本就打算凭此秘道谋得一份功劳,此际见萧无畏意动,哪有不同意的理,紧赶着便应答了下来,领着萧无畏等人一道出了县衙,直奔附近的张家而去……
天下以龙门为山名的山脉有不少,河南、山西等地皆有之,然,论及盛名皆不及蜀中龙门山,不单是因蜀中龙门山风景秀丽,其中的九峰山向为道佛之胜地,更因此连绵数百里的山脉自古以来便是汉夷之分界,山之东为汉,山之西为夷,早在秦汉时期,便已形成了如此之格局,大胤皇朝立国之初,战力鼎盛,曾遣大军越此山平定诸夷,重创是时方才兴起的羌人,迫使羌族不得不远退高原之上,后与吐蕃各族混杂,形成了如今的吐蕃王朝,自顺平乱后,国力衰退,剑南割据川中,无心经营青海,遂逐步后撤至松州,以松州为界,阻挡住了吐蕃的南下,然,双方时有商旅相通,走的便是龙门山中的古道,道路艰险而又难行,此次吐蕃大军南下,便是沿着山中古道而行。
洪玄十八年四月十四日,龙门山口处,一阵杂乱的马蹄声骤然响了起来,打破了山林的沉静,旋即,一队人数约摸三百左右的骑兵小队出现在了山道的远端,那一人双马的装备以及盔甲的式样无不显示着这支骑兵小队皆与中原迥然而异,很显然,这支骑兵小队正是出援剑南的吐蕃先锋。
山道蜿蜒而又难行,可对于吐蕃骑兵来说,却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一小队骑兵在山道上兀自纵马如飞,显示出了极为高超的骑术,不时有骑兵在马背上卖弄着玩起了花活,彼此间谈笑风生,一派轻松自如之状,这也不奇怪,纵使吐蕃骑兵都已习惯了高原上的艰苦生活,可连着走了近十日的山道,却也一样是憋闷得够呛,眼瞅着这段难走的旅途总算是要结束了,自是由不得一众骑兵们不喜笑颜开的,再说了,此处乃是剑南的大后方,距离锦江前线还远着呢,自是无甚可担忧之处,故此,尽管这一拨先头骑兵小队负有开路先锋的责任,却也并没有太过在意,丝毫没对周边环境进行侦查,只是例行公事般地向前奔驰着。
军务之事向来容不得大意,但凡有违者,必将受到惩处,自古以来概莫能外,这一拨先锋小队自也不可能例外,异变就在这支骑兵小队冲出了山口之际发生了,但听一声“放箭”的喝声响起,不待一众骑兵回过神来,就见一阵密集的羽箭如同飞蝗一般迎面激射了过来,当先十余骑兵连怎么回事都搞不清楚便已连人带马被射成了刺猬。
“敌袭!敌袭!”
受了惊吓的吐蕃骑兵登时便有些子乱了阵脚,一个个忙不迭地勒转马头,惊呼不已地退回了山口,这才发现山口外不过五十余步的距离上赫然立着一支骑兵小队,人数也仅仅不过三百出头而已,那盔甲的式样竟然是大胤官军。
“出击,杀光他们!”
这一队吐蕃骑兵能被派出来当大军的前锋,自然都是常年征战的老手,不少人曾与大胤官军交过手,知晓大胤编制内的骑兵少得可怜,自是不怎么将大胤官军放在眼里,此际见这一小队官军骑兵人数不过与己方相当而已,虽不明白这一小队大胤官军是如何出现在此地的,然则率队的吐蕃百户长却并未将这一小队官军骑兵放在眼里,除了派出一名手下去禀报先锋官之外,率领手下悍然发动了凶狠的冲锋,打算报先前吃了个暗亏的一箭之仇!
“嗷呜,嗷呜……”
一众吐蕃骑兵皆是凶悍之辈,一听自家百户长下了出击令,自是不敢怠慢,纷纷抽出腰间的弯刀,呼啸着便发起了强悍的冲锋。
“杀!”
这支官军骑兵小队正是萧无畏所率领的王府侍卫,此来除了要试探一下吐蕃军的战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萧无畏打算诱敌赶赴德阳,此际,一见到吐蕃先锋小队发动了冲锋,萧无畏自是不会示弱,大吼了一声,手中的长枪一摆,一马当先地便迎击了上去,燕云祥等一众侍卫们自是纷纷策马紧随其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