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虎贲-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产量较之稻米还是逊色一二的。
  在播种之前,朔方百姓挖掘出了一条通向朔方田地的河渠,有了足够的水源。得到灌溉的大豆田,生长的极为旺盛。有经验的农民一致表示,今天是他们北地难得的丰收年。
  在这之前,朔方一直因为田地无粮,缺少食物而无法自给自足,此次丰收,将彻底改变这一情况。
  休息了一小会儿,罗士信拿起了桌子上最后一份公文。
  公文记载的是近一个月朔方的税收情况,马周很用心的将前两个月的税收在记载在了公文中,增加减少有着鲜明的对比。
  “这税收的增长,超乎我们的意料啊!”罗士信看着这份公文,也有一些眉飞色舞。
  马周由衷道:“大将军天赋异禀,人中奇才,自由集市、旅游两个提议大大刺激了朔方的发展,加快了朔方的经济。属下自愧不如……”
  罗士信有些飘飘然的,甚是得意。
  自由集市是他提出来的一个发展项目,作为后世人。罗士信深切的做到商业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朔方想要实现真正的富强,只是发展农业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土地相对贫瘠的北方,想要靠产量只能自足的农业发家,显然是痴人说梦,发展经济也是必然的。
  但是朔方地处偏僻,人口稀少,又不处地理要害。还没有固定的特产,想要发展经济也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对此便是马周也有些一筹莫展,便如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样。
  罗士信突发奇想。朔方最大的特点便是与邻国交界,不如开个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市场,将朔方作为一个贸易平台发展?
  在后世往往最繁华的地方,便是国与国的边境或者沿海地区。这其中与他国贸易是关键。最赚钱的也莫过海外贸易。
  没有特点特长就利用草原民族与中原的特长做交易,以发展自身的经济。
  这个提议得到了马周的认可,但得到了刘仁轨的质疑。
  马周自是觉得罗士信这一提议发挥出了朔方的特点,刘仁轨却觉得与草原民族尤其是与突厥民族做生意会令其壮大,得不偿失。
  对于刘仁轨考虑的这点,罗士信事先已经想过了。
  所谓贸易也就是双方互利,这吃亏的事,傻子也不会来干。答案是一定的。但是就算不展开贸易又如何?
  突厥一样可以从黑商,可以从西域从各种渠道获得。对突厥造成不了多少影响。与其让黑商得利。不如让朔方百姓让大唐得利。而且在朔方建立自由集市也等于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什么东西能够交易,什么东西禁止交易都是由他说的算。
  对外鼓励突厥将盛产的牛、羊、马、皮革等物资运往朔方交易,对内却限制突厥人从中原购买兵器铁器等战略物资,只允许他们收购茶叶、绫罗绸缎、瓷器、酒、醋酱、蜜浆、文采榻布、书籍字画等等一些很普遍的生活物品。
  罗士信也对外许诺,不管是什么部落什么族人,只要老老实实的缴纳入城税,交易税,不在大唐疆域闹事,一切都好说话,绝不为难。
  交易的条件的苛刻的,但是消息传开之后。突厥部落的商人有些迟疑,但是薛延陀之类的商旅却不在限制之内,与朔方展开了贸易往来。草原民族生产力低下,普遍的生活物品恰恰是他们所需求的。他们没有特殊的资源,也只能以特产牛、羊、马以及狩猎来的皮革来跟大唐做着贸易。
  原先他们只能通过从黑商或者转运几个国家,花费高价才能获得的生活物资,现在只需进入朔方就能以特产换取。虽说入城税与贸易税不低,还受到了交易的限制,但是基本的生活用品加上一些中原特有的奢侈品,比起黑心的黑商的漫天要价还是有利可图的。
  薛延陀商人获得的成功,成了各族的榜样,先后展开了与朔方自由集市的贸易。最初突厥还佯装着薛延陀商人,深怕罗士信这个不讲道理的煞星又对他们使用什么“阴谋诡计”,事实也证明他们想多了。这朔方敞开门来做生意,罗士信也没打算坏自己的名号,对于这些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久而久之,突厥的商贩也就不隐瞒自己的身份了。
  在他们看来,罗士信固然如恶灵一般可恶可怕,但在信誉上还是很可信的。只要不违反约定,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交易,一切都好说话。
  突厥在这方面吃过罗士信的亏,所以异常听话。
  铁勒中的思结部却意图借此机会想从大唐这里买些食盐,让搜查了出来。
  罗士信毫不客气的将思结部所有的商人一并杀了,将他们贸易来的钱财都上缴国库,同时也禁止思结部的人踏入朔方境内,如有发现,格杀勿论。
  罗士信这里是说到做到,思结部想要派人来解释缓和,连使者都让他给杀了。
  一下子将那些心怀叵测的商贩给震慑住了,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来朔方行商,守规矩是唯一的出路。
  草原民族缺少日常用品,中原人也缺少牛、羊、马、皮革等草原特产,得知朔方有这些货物,中原的商人也先后涌入朔方。他们可没有草原民族的顾虑,开店租商位,毫无顾忌。罗士信对他们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不将违规商品卖给草原民族,便欢迎他们的到来,还能许以一些便利优惠。当然如果为了利益与异族交易违禁品,罗士信也会不容情的将他关入大狱,抄店封家。
  只要他在朔方一日,他便不允许这种卖国商人的存在。
  这古代没有后世那么发达,想要做鬼并不容易的。
  因为自由集市的存在,朔方有了吸引商贾的条件,朔方的经济自然一日千里。
  同时罗士信还效仿后世,推广旅游业,对中原宣扬草原的广阔,吸引文人雅士地方豪侠来朔北草原驰骋游玩。
  这见多了中原的山山水水,能够一览朔北草原的风光,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纵马飞驰,坐在草地上饮酒畅谈,也是一大风雅之事。
  原来秉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无人敢冒着生命威胁在草原游玩。但是现如今除了商旅,草原异族不敢靠近朔北草原半步,安全的很,自然也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的喜爱。
  其中著名的诗人王绩,一时兴起,来朔北草原游玩了一番,高兴感慨之余,随性写了一篇歌颂朔北草原的散文。
  王绩号东皋子,在初唐很有名气,性子简傲,好酒如命,能饮五斗不醉,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他做的诗,写的散文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他的那篇散文正如一贯风格,包含着魏晋风骨,语言简练刚健,自然明白而流畅,摆脱汉赋的浮华,率直透着大气,是一篇难得的作品。
  王绩作为五言律诗的奠基人,在后世或许名声不显,但在当代却极有名望。他的散文打响了朔方的名气,给朔方带来了无形中的宣传。以至于前来朔方一观草原风光的富家子弟、文人墨客比比皆是。他们大多成群结队而来,一次就是百八十人,而且出手阔绰。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极为可观。
  罗士信提出的两条建议让马周瞠目结舌之余,也有一种小小的挫败感:觉得自己这位顶头上司果然是非同小可,天资卓越,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鸣惊人,想常人不能想之事。原以为他不擅于政治,想不到才学了不久,立刻就想出了两手妙招,将朔方的经济提起来了。
  他的改革制度,固然有效,但是步步为营,稳固根基发展,着实有些比不上罗士信这两手妙招玩的有效。
  他哪里想得到罗士信有此提议全是因为身上有着千年的经验。
  罗士信嘚瑟了好一阵子,方才将公文放下,慎重其事的道:“接下来,朔方的政务就全权交给你了。未来的一段日子,我是没有心思来过问朔方政务了。”
  马周心念一动,吃重道:“莫非北方已经有了变故?”
  罗士信默默的点了点头道:“如我们想的一样,突利败了。”
  马周低声道:“那我大唐是不是要?”
  罗士信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不过应该快了……”
  他也是刚刚不久前得到的这个消息,李世民给了他备战的命令。
  突利败了!
  颉利巩固了他突厥汗王的位子!
  大唐备战!
  一切都预示着大战将至……(未完待续。。)


第三章 草原纷争

  突厥突利族部。
  突利只觉得周身筋骨酸痛僵硬,想要活动一下筋骨,脑海中却传来阵阵刺痛,一股血腥味直冲大脑,斜眼一瞧,才发觉自己正**着上身,肩膀上的伤口破裂,猩红的血液染红了纱布。
  冷清的大帐一如以往的辉煌:这是突厥汗王的大帐,草原上规模最大最辉煌的撵帐。厚实的皮革外边包着一层锦缎,厚实的皮毛褥贴着最里层,营帐的最中间还有一只吃过一半的全羊,散发着淡淡的肉香。
  这一切都是如此的正常!
  唯一不正常的只有突利,他的衣甲就丢在了一旁的地下,各处都有碎裂的痕迹,他头发都被血粘在了一起,脸色极是难看,身上散发着带着腥味的恶臭。
  失魂落魄的坐了起来,猛地发现榻对面站着一个人,骇然之下,将弯刀拔了出来,再一瞧,却发现是一面巨大的铜镜,而镜中的人正是他自己。
  看着连他都不认识的自己,突利浑身都失去了气力。
  突利最重视自己的仪表,他最初觉得自己的突厥最伟大的汗王始毕可汗之子,不能辱没了父亲的英明。当上了突厥汗王之后,更是加倍在意,甚至在他的撵帐中放了一块从唐朝购买来的大铜镜,用来整理自己的仪容。
  但是……如此落魄的他,却令他生不出半点打理的念头。
  他败了,败得极为凄惨。
  到现在为止。他依旧想不通他为什么会败的如此彻底……
  明明是他们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明明是他声势更加强大。可是他还是败了,败得莫名其妙。败得一塌糊涂,一败涂地。
  他们的交锋很简单,没有战术也没有阴谋诡计,有的只是正面你来我往的拼杀。最后兵力少的颉利,从正面击溃了兵力多的他,将他组建而成的突厥部落联盟军彻底打溃打散,以君临草原的气概。收编了他的盟友,调集草原上的十数个部落一起围剿他。
  在十数万的阵仗交锋中,人与蝼蚁没什么两样。
  突利只能眼睁睁的瞧着他部落中的勇士。一个个的被围杀砍死,眼睁睁的看着最信任的盟友,或是背叛倒戈相向,或是让敌人歼灭。而他却只能选择逃跑。那那种情况下,能够有命活着回到部落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这不眠不休的逃了五天五夜方才有今日的安全……
  但因太过疲累,什么也顾不得的就倒在了撵帐中。
  他想睡觉,可是一闭眼脑海中就是刀光剑影,他惨败的那一幕在脑海里反复出现……身体已疲倦不堪,连一个手指头都不愿意动弹,精神却辗转难以成眠,那种感觉滋味。几乎要将他给逼疯。
  好不容易合上眼睛,还没睡半个时辰。已然被噩梦惊醒。
  想着三个月前的他,是意气风发的突厥汗王,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讨伐颉利,意欲一统突厥,现在却是众叛亲离半只脚跨在悬崖边的待死囚徒……
  突利呻吟一声,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父汗!”撵帐外冒出了一个年轻的脑袋,长子贺逻鹘出现在了外边,“吃点东西吧!”
  突利自嘲的笑道:“父汗输了,现在一无所有,还能吃几餐?颉利这一次是不会放过我的……”
  他心灰意冷,局面已经绝望。
  贺逻鹘道:“父汗,颉利并没有杀过来。以儿臣之见,他是想要招降父汗的盟友,最后再对父汗下手。免得逼急了父汗,父汗聚集所有力量与他一战。”
  突利摇头道:“大草原弱肉强食,我无力回天,那些所谓的盟友早晚也会弃我而去……我是看透了这些所谓的盟友,下场还是一样。”
  贺逻鹘厉声道:“不一样,父汗还有机会,莫要忘记了,我们可以向大唐求援!”
  突利无神的目光突然燃起了希望,霍然起身道:“对对对,我怎么忘记了,我们还有大唐,只要大唐愿意助我们,我们一定能反败为胜。”
  **********
  颉利大营!
  “哈哈!汗王,只要给我一万兵马,我罗艺将突利的脑袋砍下来给您!”罗艺志得意满,这一仗他表现的极为出色,用颉利给他的一万突骑兵牵制住了歌逻禄思力的四万兵马,直接斩断了突利的一臂,给颉利创造了战机。
  颉利对于表现出色的罗艺也不吝啬赏赐,任命他为大哈姆默德可汗,将他任命为突厥可汗,给了他百姓兵卒,让他自行发展。
  突厥不是一个整体,他们打仗获得来的战利品都是自己私吞的。
  突利虽然败的极惨,但他部落里的牛羊什么的物资还是天文数字,罗艺只恨不得现在杀入突利的部落,大势劫掠一番。
  “不急不急!”颉利较之一年前稳重的许多,鬓角多了几缕白发的他,并没有给人显得苍老,反而多了几分威势:“如果要灭突利,我早已杀入突利部落。我突厥经过此番大战,元气大伤。接下来,我们面对的敌人更加了得,能不动兵就不动兵,先一个个说服依旧效忠突利的部落,将他们拉入我的麾下,在跟突利算个总账。默德可汗,你的英勇我们已经见识过了。现在你回你的部落去,防止大唐趁机袭来,做好与大唐大战的装备。”
  罗艺一怔,心中恍然,明白了所谓的强敌是什么了。
  想着李唐的罗士信,罗艺敌视之余,脊背却莫名的生出一股凉意,貌似他的部落就在朔北草原之北。
  颉利这时不急着歼灭突利,反而开始布置起应对大唐来袭的防线。
  他缩了一年,除了凝聚实力对付突利,剩下的便是研究大唐的目的,李靖、罗士信、李世绩三员大将分别驻守灵州、夏州、雁门关……
  这其中的意义,自不简单……
  颉利料定,在他歼灭突利的时候,大唐必将袭来。
  所以事先做了安排。
  可是就在他做好一切准备的时候,一则消息从天而降,直接让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颉利傻眼了。
  北面薛延陀造反……
  薛延陀酋长夷男,率领铁勒诸部,率领薛延陀的大军浩浩荡荡的直袭突厥大后方。(未完待续。。)


第四章 不降死,愿降生

  罗士信交待完朔方之事,并没有多少担忧。
  他的根基确实不稳,人才也不多,但论及质量却是极为可观的。马周的政治才能不亚于大唐王朝的魏征,较之房玄龄、杜如晦由要胜过一筹。区区朔方的治理,对他而言,是不在话下。
  放心的与之道别,罗士信走出了都督府的议事厅,打算往后厅收拾一下行囊,就此搬入军营备战。
  这来到府前大院,耳中却听得有人言道:“麻烦通报一声,就说裴青衣有事求见。”
  罗士信神色一怔,随即大喜,快步走向都督府门前。自从上一次司徒伤事件之后,他便与裴青衣失去了联系。与平阳闲聊时得知她因为叔叔吴世可被司徒伤残杀,自觉能力有限,便回到了虬髯客的身旁习武。此后也断了联系。只是隐隐知道她在灵州,与红拂女、虬髯客在一起。
  罗士信与裴青衣一同前往长白山找寻孙思邈,历经了不少分与,关系不浅。闲来无事的时候,想想这几年前多姿多彩的经历。这不时地也会想起那位一身青衣,双剑起舞,飘然若仙的江湖侠女。这一别多年,不曾想在今日找上了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