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虎贲-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瑀拉着罗士信闲扯了几句,突然有些尴尬的道:“这个……大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罗士信一开始便觉得萧瑀有些热情的过分,至此才明白原来他有事找他。
  在官场上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萧瑀身为大唐宰相。又是帝党要员,与之打好关系,还是极有好处的。
  罗士信点了点头让兵卒都退了下去。大帐中只余他们两人。
  萧瑀道:“此事萧瑀有些难以启齿,不知如何开口。”
  罗士信道:“萧相直说便是了,我是个粗人,不喜欢拐弯抹角。不论萧相说的是什么事情。我能帮上忙的。自当尽力而为。帮不上的,自会拒绝,萧相也别放在心上。”
  萧瑀心头莫名一宽,罗士信的坦率直接,让他好感大生,颔首道:“大将军快人快语,瑀这里也就直说了。瑀有一姐,乃是前朝皇后。受到义成公主的照顾,现正在突厥王帐处。若有可能机会。希望大将军能够善待家姐,最好将她迎回长安。家姐待我如母,且她为人婉顺聪慧、知书达礼,隋朝动荡与她无半点干系。反而多次劝说杨广,是杨广昏庸无道,不听良言,方才自食恶果,望大将军明鉴……”
  这个萧瑀是真真正正的高富帅,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末帝萧琮的异母弟,是皇族之后。
  因为杨隋与萧梁关系极为密切,杨坚、杨广都允许梁国这国中之国的存在。萧瑀身为皇子在父母的呵护无比优越的皇城江陵成长,九岁那年,就被封为新安郡王,开皇七年,萧瑀随兄长萧琮入隋,之后便定居长安。萧瑀经常受到姐姐的邀请居住在杨广的晋王府,深受照顾。
  除了皇子,杨广的妻弟,萧瑀还有一从身份,大唐的国舅。
  萧瑀从小以讲孝道闻名天下,而且能够善于学习和书写,才情横溢,一表人才,杨坚的老婆独孤皇后特别喜欢他,也就做主将娘家兄弟的一个女孩嫁给了萧瑀。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正是名副其实的国舅爷,身份极其的复杂。
  罗士信也想起了萧瑀出生,心中恍然。不过他很快就念及一段野史,心思给那段野史给占了去:在他的记忆中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迷倒六个君主的奇女子”这其中的奇女子说的就是萧皇后,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管是真是假,这个萧皇后虽是前朝皇后,但地位崇高,受到李世民的礼遇这点是不假的,罗士信这里也没有理由跟一个颇有贤名的女子过意不去,颔首应道:“前朝萧后的贤名,我也有所耳闻。若真能遇上,必定好好善待,将她迎回长安。”
  萧瑀深深作揖道:“谢过大将军!”
  “萧相不必如此。”
  送走了萧瑀,一个似曾相识的人来到了近处。
  “见过大将军,薛万均特来报道!”来人中等身材,面白微须,作揖礼拜。
  “原来是薛将军,多年不见,认不出来了。”罗士信这才记起了来人是谁,原来是朝堂给他安排的副将薛万均。当初出兵定州抵御突厥,他以大义邀请薛万均共击突厥。薛万均是罗艺麾下的骁将,受到罗艺的特别指示,禁止他帮助罗士信。但因大义在前,薛万均毅然决定出兵。同罗士信前后夹击,大破突厥于易州。薛万均此举得罪了罗艺,却得到了罗士信的友谊。
  薛万均笑道:“是头发长出来的缘故吧!”
  当年刘黑闼崛起河北,威势如虹。当时在刘黑闼麾下效力的苏定方用计大破罗艺,以至于薛万彻、薛万均两兄弟被擒,刘黑闼为了羞辱二人,将他们的头发剃的一干二净。此事为两兄弟之大辱,更难得的是两兄弟都不是凡人,坦然面对这份耻辱,以光头示人,从不掩盖,奋发图强。
  这时过多年,两兄弟的头发都长出来了。
  罗士信与薛万均结识与他被剃了光头之后,对于长出头发的薛万均反而不认得了。
  薛万均因为帮助罗士信而得到了罗艺的排斥,但也因为得到了罗士信的友谊而受到了平阳的帮助,给调到了长安任职。薛万均有幸得到李世民的器重,凭借一身的干略反而获得了不俗的地位。此次征战,调给了罗士信当任副将协助他破敌。
  “你来的正是时候,这样我就不用等你了。快点准备,今天夜里我们立刻动身北上。”罗士信本是没打算等薛万均的,让他随后自己赶上来。这兵贵神速,他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一个人而耽误了大军的速度。薛万均如此快速的赶来报道,很有军人风范,让他极为满意。
  薛万均讶然道:“不用等粮草到达?”他原本是打算随着粮队一起抵达的,但是觉得此次与罗士信合作,跟主帅打好关系并力破敌,也就先行一步赶上来了,不想直接得到进兵任命。
  此时大唐为罗士信这路大军运来的粮草还未抵达,朔方存储的粮草应当不多。这深入突厥腹地,不先巩固后勤这是什么打法?
  “等粮草到来,哪里还来得及?要打便快,军贵神速!”罗士信斩钉截铁的说道。
  薛万均深知罗士信用兵之能,见他如此决绝,亦无二话,肃然点头。
  薛万均也见识到了边兵的近况,罗士信出战的命令下达,早已枕戈待旦的三万边兵在短短的时间内便已经准备就绪,随时随地便能出发。
  效率军纪军容,不能与以往同日而语。
  “这?”薛万均震撼的只说了一个字就说不出话来,过了许久,方才感慨道:“边兵疲弱,人所共知,大将军短短年余间,让边兵脱胎换骨,这练兵之能,当真了不起。薛某佩服……”
  “哈哈!”罗士信自豪的笑道:“原来我不敢说,但今时今日我却能说一句我兵可用。”
  这不是骄傲自大,而是对于自己成绩的认可。将近两年的努力,并不是徒劳的,这些兵就是他的成绩也是他自豪的根由。
  罗士信一声令下,高呼道:“分配战马,出发!”
  他这命令一下,薛万均方才察觉,罗士信麾下的兵卒每一个兵都能分到一匹军马,其中部分骑兵奢侈的一人两到三骑,想起罗士信在坐镇庆州、朔方时候的作为,还以为传言夸张,如今方知传言不虚。
  短短半日,他竟惊叹连连。
  便在罗士信大军驶入朔北草原的时候,一骑随后而来。
  “叔父,叔父!”
  罗士信拉着了缰绳,回头一看,来人肩上扛着一并大斧,相貌跟程咬金有八分相似,身高八尺,豹头环眼有几分猛张飞的架势。
  罗士信扯了扯嘴角,叫了一声:“处默,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程咬金的长子程处默,程咬金这货是个禽兽,十五岁就祸害了他的前夫人地方县令的女儿十四岁的孙氏,并且生下了程处默。
  也就是说程处默的年纪比罗士信还要大一两岁,但是以相交辈分来算。
  程处默却要叫他叫叔父!
  古人很重视礼节,程处默尽管不愿,也不得不叫,却也不得不叫。所以他见到罗士信往往都是绕着走,躲起来的。老程家的儿子,心高气傲,怎么能叫比自己小的人做叔父?
  如今他却叫的这般欢乐,一定有古怪。
  罗士信心中不由的打了一个咯噔。(未完待续。。)
  ps:  第一更,第二更十二点之前!


第九章 向罗艺求助

  程咬金这个人,罗士信是在了解不过了。
  大智若愚,扮猪吃老虎,用这两个字来形容他是在贴切不过了。
  大道理小道理他都明白,都清楚,但就是一副啥也不知道的样子,日子过得极其滋润。尤其是在识人的目光上,看的尤为准确,而且不论在谁的麾下都能混的极好。早年因盗贼蜂起,他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护卫乡里。但发现李密意图图谋他的乡村,果断的投效了李密,以保乡里安全,受到李密的重用,还成为了内军骠骑之一。后来李密败给了王世充,程咬金又得到了王世充的重用。只是他一眼就瞧出了王世充不堪大用,唆使秦琼投奔了李唐。
  在李唐遇到了真正的明主李世民,程咬金也认准了他,死心塌地的干。为了李世民甚至不惜冒着抗旨不遵的大不为,也要保护他安危。
  其余说程咬金愚忠,倒不如说他眼光毒辣,看准了李世民是成大事的人,值得追随一生。
  事实亦是如此,程咬金的能力或许比不上很多人,但是在李世民心中最值得他信任的几个人中,必定有老程的名字。
  程处默作为程咬金的长子,跟他老子是一个德行。也许会逊色一点,但也就是大狐狸跟小狐狸的差别,都是属狐狸的。
  罗士信看着带着几分“憨厚”笑容的程处默道:“你怎么来这里了?”
  程处默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道:“叔父。这是我老子给你的信。”
  罗士信伸手接过来信,拆开细瞧,字迹确实是程咬金的。程咬金是名副其实的军四代。自幼就得到良好的教育,一手字写的极为漂亮,远不是罗士信能够相比的。
  不过字好看,也不意味着文采好。
  程咬金信中就短短的写了几句话“你我兄弟,我儿子就是你儿子,交给你了,要打要骂。别给我老程面子。”
  “我拿来这么大的儿子?”
  罗士信瞧得有些幕牛倭硕伲粲兴傅牡溃骸澳闶窃诔ぐ卜噶耸裁词铝税桑俊
  “啊……哈哈!没有。肯定没有,绝对没有!”程处默眼睛朝天,笑道:“叔父怎么这么想,我老程是那样的人吗?老老程管的那么严。我哪敢欺负人是不是?”
  罗士信心底猜了一个大概。十有**是这小子惹祸了,程咬金将他丢给了自己,来这里避避风头,顺便捞取一下战功,回头也好说话。
  “好吧!”罗士信道:“你就给我当亲卫,看你的本事,在给你官做。”
  罗士信调动边兵的士气战力最关键的一环是名利,在他得管制下。兵卒的级别凭的是实力与战功,而不是身份地位。只要你取得足够的战功。拥有一定的实力,就算你是最底下身怀奴籍的人,也能够升官,当任相应的职位。同时也从另一面告诉所有兵卒,想要晋升的唯一出路就是实力与战功,没有捷径可走。
  此法提升了边军的作战**,将他们变成悍不畏死的猛士。
  罗士信这里自然不能自打耳光,坏了规矩。不过程处默的武艺他是了解一些的,算不得一流高手,但是就如程咬金一样,极为凶悍,属于战场型的猛士。只要给他发挥的场所,斩杀数十首级那也是轻松如意的。
  程处默眼中闪着绿茫茫的光,咧嘴笑道:“叔父放心,侄儿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如此想着,心中是甚是得意。
  他早想参军了,只是身为老程家的长子,程处默给限制住不许上战场。
  虽然现在程处默并不是嫡长子,但是崔氏贤惠,将程处默视为自己的亲儿子,同意将程家家业传给长子程处默。
  作为世家长子,负担起家族的传宗接代,现在又非乱世,报效国家也轮不到他一人。依照习俗,程处默是不可能也不能够上战场的。程处默心性好动,在长安无所事事也就惹是生非,将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琳给打了,而且打的极惨。
  程咬金不是尉迟恭的对手,但是尉迟恭的儿子却不如他老子一般勇悍。
  尉迟恭护犊好颜面,程咬金与尉迟恭如一对欢喜冤家,吵吵闹闹的关系实际上也不错。
  尉迟恭让程咬金交出程处默。
  程咬金一边觉得儿子打赢的值得高兴,令一边却也碍于颜面,不好对尉迟恭说不,索性也就丢给罗士信了,对外就说程处默知道闯祸跑了。
  程处默就如此意外获得了从军的机会,整个人就如盼肉久已的饿狼。
  罗士信摸摸了胡子,心道:“这大军方行,便来了猛将相助,应该是一件喜事吧!”
  **********
  在罗士信大军行军赶路之际。
  朔北草原外围的三个部落族长正聚在一起大吃大喝。
  “来,我兄弟二人,敬罗兄弟一杯!”粘怗忽而、乌默高举起了酒盅,向罗艺敬着酒。
  他们方刚从前线回来。
  原本他们的任务是守着朔方的唐军入侵,谁知唐军没攻来,大后方的薛延陀却造反了。
  薛延陀的强兵搅得突厥一团混乱,颉利不得不悄悄的将罗艺、粘怗忽而、乌默等部落酋长的兵马悄悄的调往草原深处,围剿薛延陀。
  赵德言诡诈,罗艺用兵也是老道,直接困住了薛延陀的兵马,重创了薛延陀部。
  他们一行回到领地没多久,便得到了唐军兵伐突厥的消息。
  这大唐要打仗远征,需要调集兵马调集粮草,想要隐瞒是隐瞒不足的,突厥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
  颉利也在做着迎战的准备。
  抵御罗士信这一路的兵卒以粘怗忽而、乌默与罗艺三部为主。
  粘怗忽而、乌默的族部是突厥的老部落了,实力强劲,罗艺却是最新任命的酋长可汗,实力只能说是一般。
  但罗艺用兵老练,在破突利一役中表现极为出彩,在围杀薛延陀时也是可圈可点。粘怗忽而、乌默看在眼里,认可了他的能力。特地来到罗艺的部落,与他兄弟相称,意图借助他的力量,以迎战可怕的恶灵罗士信。
  他们两人并不知罗艺此刻自己都有些发怵,难以克制。(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到了!


第十章 罗艺之谋

  若问罗艺这辈子最恨的人是谁?
  毫无疑问的是罗士信!
  但是若问罗艺这辈子最忌惮的人是谁?
  同样的只有一个答案……罗士信。
  罗艺固然不如演义中的那么出彩,什么威震天下的北平王,燕云十八骑等,但他勇于攻战,却也是不争的事实。隋末动荡,涿郡物阜民丰,粮仓充盈,多据财宝,吸引了无数贼寇草原异族的惦记。整个幽州唯有罗艺有胆子出战,而且屡战屡胜,杀敌不可胜数,以致威望越来越盛,最终借机自立,自称幽州总管,统辖幽、营二州,成为东北地区一大割据势力,独霸一方。坐镇幽州时,还多次击退突厥、高开道、窦建德的来袭,能力确实也非同小可。
  可是罗士信出现却让罗艺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罗艺身经百战,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鲜有败绩,还成为了唐朝赐以国姓的大臣,可谓前途似锦。类似他这种常年在胜利场上的人物,往往心理素质极差,受不了失败的打击,反而比不上那种百战百败,百败百战之人。
  以至于在对战刘黑闼的时候,中了苏定方的诡计,惨败而归。麾下大将薛万均兄弟为了救他,身陷低营,还遭受了剃发的羞辱。
  太过顺利,导致一次失败,心态失衡,钻了牛角尖。因为罗士信生擒了刘黑闼取得了第一战功,没能让他复仇而对他嫉恨交加。不断的恶语中伤,且以各种手段相对。结果屡次弄巧成拙,偷吃不出。反惹了一身腥。
  罗艺本来就性子桀黠,刚愎不仁,屡次自作自受,更对罗士信生出了刻苦铭心的仇恨。以至于为了报复走上了不归路,最后被逼的逃往异域。
  罗艺在突厥混的并不差,但是身在异乡异地,终究比不上自己国家实在。
  与罗士信交手了多年。罗艺没有一次讨得好的,就算他在如何的目中无人,对于即将杀过来的劲敌。那个刻苦铭心的仇人,也忍不住的发怵,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对于粘怗忽而、乌默的来意,两人固然还没有道明。却也明白一些。
  罗艺忌惮罗士信。还不至于怕的不敢与战,抱头鼠窜,心中盘算着得失。
  经过年余的内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