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虎贲-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葡萄树,用自己种的葡萄酿酒,还用酿成的葡萄酒来赏赐给有功之臣。
  罗士信想到此事,看着一脸期盼的李世民,疑问道:“这不会是陛下亲自酿的吧?”
  李世民尴尬的笑了笑,道:“让你看出来了?闲暇无聊,试着糊弄了下,第一次尝试也不知味道怎么样,我自己都没尝过。如何?”
  “一般!”罗士信想了想,这李世民既然让他来品尝,想必也不知是想听一些恭维的话,如实的说出了自己的感觉。
  “一般?”李世民微微皱起了眉头,将自己面前的酒也一口饮尽,表情僵了僵,带着几分失落的道:“确实一般,奇了怪。我这明明是根据魏征的配方酿制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罗士信道:“也许是水的问题?据我所知这酿酒,水源跟材料很是关键。皇宫里的葡萄自然不是问题,也就是水了。”
  李世民颔首道:“有点道理,我回头在研究下。现在将就的喝,下次等我酿出更美味的,再请你喝。”
  罗士信也不挑剔,给李世民跟自己满上。
  李世民也回到正题,笑盈盈的道:“这一次你又立了大功了,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刑部、大理寺之争,大多人都看好大理寺……都觉得大理寺才是专职审案断案的部门,寺中人才辈出。而刑部负责复查案件,在这方面要逊色大理寺许多。只有我相信,你罗士信有这个力挽狂澜的本事。刑部这次又将大理寺的风头给抢去了……”
  罗士信摇头道:“这是凡夫俗子的看法,陛下也信?若不是大理寺的步步紧逼,若不是大理寺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他们又岂会那么急不可耐的选择逃跑,让我们一网打尽。此次能够挫败大和国的阴谋,将他们一网打尽,大理寺的功劳至少也是五成,他们的作用比我们刑部只高不低。只是我擅于投机取巧,身旁又有一群靠得住的智囊能人相助,取得最终的结果而已。没有大理寺的努力,我刑部哪里来的结果……陛下,您慧眼如炬,可别跟着起哄。这功劳是我的,我绝不谦虚,不是我的,我也不稀罕。”(未完待续。。)
  ps:  有事更迟了!


第五十七章 前嫌尽释

  “不谦虚,不稀罕!说的好啊,只是这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
  李世民坐在两仪殿上,闲着先前与罗士信的“闲聊”,颇为感慨。这人身份地位越高,心态越容易变,越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就算是他也不例外。遥想当年,年轻气盛,只觉得投身疆场,开疆扩土是自己的归宿。十六岁那年,辞别双亲,投入云定兴之麾下,开始军旅生涯。这妙计解杨广雁门关之围后,但见天下乱起,又产生了新的想法:杨广无道,乱象四起,大隋亡国,不可避免。这皇帝人人做的,他老爹宽厚仁武,比之杨广天下诸侯更为出色,凭什么做不得皇帝之位?
  当时的那只想将老爹捧上皇帝宝座,从未想过其他。但是随着大唐立国,他南征北战,多次在关键时候力挽狂澜,军功威望甚至盖过大哥李建成,于是心态又变。
  可罗士信却不一样,就算不断的立功,不断的升官,成为朝堂上最年青的要员。罗士信至始至终都是罗士信,在为人处事的态度上一点都没变,始终都保持着本心,当真难人可贵。
  “陛下,大理寺卿韩仲良求见!”
  正当李世民感慨的时候,得到內侍太监的通知。
  李世民回过神来,让內侍将韩仲良请入两仪殿。
  两仪殿是太极宫内堂,是散朝之后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大臣的地方。
  此时的李世民又换了身宫装外套,以彰显公事的慎重。
  “见过陛下!”韩仲良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礼,勉强的挤出了一个笑脸。不是想给李世民脸色。而是心情实在是不好。为了这一次的案件,大理寺可谓全员出动。目的便是一雪前耻,以正大理寺之名。这过程一直很好。大理寺在短期内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原以为这一次大理寺能够拔得头筹,将刑部踩在脚底。哪里料到,他们让可恶的小日本摆到一道,扑了个空,反而使得刑部能够将对方一网打尽,获得全功。这出色的开头,优秀的过程,却来了一个狗屎一样的结尾。大理寺上下士气大为低落,就连韩仲良这个大理寺的长官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心情极度的复杂。
  李世民道:“此次案件,你大理寺上下齐心,与刑部一起破获大和国阴谋,表现绝佳。朕特别为你们大理寺准备了一些嘉奖礼物,等会由你带回去分了。大理寺能够在短期内振作起来,取得今日成绩,足见我没有看错人。你确实是最佳的人选。”
  韩仲良错愕的看着李世民,竟然不知说什么了。
  “怎么?”李世民笑着问道。
  韩仲良硬着头皮道:“这……陛下是不是弄错了。是罗尚书破获了大案,与我们大理寺没有多大关系?”
  李世民一脸惊愕道:“不会吧。明明罗尚书说若无大理寺的步步紧逼,若没有大理寺的帮助,他们根本不可能获得如此成绩。看着你们刑部与大理寺的合作,朕倍感欣慰啊。这刑部、大理寺分权执法。同掌我大唐刑法。其目的本意是相互监督,免得有人蔑视法纪。但是大多数人都误解了这监督的真正含义,监督是以彼此为镜。相互对镜警惕自身,而不是相互敌视。站在对立场面,相互不和。以往刑部、大理寺经常发生不愉快的关键。便在于此。而今你们能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破案,朕倍感欣慰啊!好了,不多说了,朕手上还有很多事情处理,你先退下吧……哦,对了,记得去领奖赏,你们做的很好,值得嘉奖。往后刑部、大理寺有你们两人做主,司法方面朕真能安心了。”
  韩仲良茫然的给赶出了两仪殿。
  李世民看着韩仲良离去,露出了莫名的微笑。
  **********
  韩仲良满脑子疑惑,这他心情本就不好,莫名的受到了嘉奖,奖赏的还是心头痛处,实在让他难以接受。
  韩仲良固然刚直,却也不是无脑傻瓜,没有跟李世民去辨这个细节问题,直接来到了刑部,带着几分汹汹气势点名要见罗士信。
  罗士信当水一样的喝着李世民送给他的一点葡萄酒,李世民这葡萄酒酿的一般,也不好用来招待人。
  罗士信索性就就当饮料喝了,虽说味道一般,但怎么着也比白开水好喝。
  叫来马周、刘德威、刘燕客商议接下来的刑部方针。
  顺便给他们满上了杯道:“味道不怎么样,当茶喝就成。”
  这听韩仲良来访,也停了商议,招手将他请进来。
  “尚书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韩仲良一脑子的疑惑,一肚子的抱怨,对于近乎“敌人”的罗士信,语气有着一定的不友善。
  “什么什么意思?”罗士信是莫名其妙,他的对手仇人有些时候来的就是那么突然。
  韩仲良怒道:“我大理寺中了大和国的诡计,漏跑了他们关键的人物是我大理寺的失策,不需要你来为我们说话,分我们功劳。”
  罗士信本是一头雾水,听到这里却是恍然,不答反问:“我娶了你的女儿?”
  韩仲良让这神来天外的答非所问错愕了好一阵子。
  罗士信不等他反应过来,先一步道:“我没娶你女儿,你也不是我的老丈人。老子官比你大,爵位比你高,俸禄比你好,用的了巴结你?没事一边去,我还要开会呢。送客……”
  马周苦笑了笑,起身道:“韩大人,这边请。”
  韩仲良让罗士信这一阵抢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张了张嘴,气恼的甩袖离去。
  “韩大人等等!”马周跟着追了上来。
  “怎么了?你也来嘲笑我?”韩仲良让罗士信一阵嘲讽,本就是一肚子火气的他,更加火大,见马周这个小人物追了上来,脑子一热也难听的话也脱口而出。
  马周和悦的笑道:“韩大人这般气恼是因为认为大人觉得大将军施舍你们大理寺?”
  韩仲良让说道心头痛楚,狠声道:“难道不是?哼……我承认尚书大人年少英雄,文武双全,此次确实是你们刑部技高一筹。我大理寺败的心服口服,但我大理寺绝不受你们刑部施舍,更不是你们刑部支配的机构。”
  马周轻声道:“马周这里重复我家大人的话,他与你并不沾亲也不带故,不需要巴结你,更不需要讨好你。请容在下说句难听的,我很为大理寺有大人这么一个上司而不值。我虽身在刑部,但大理寺上下的努力,我这外人都看在眼里。我家大人认同的大理寺取得的成绩,认为没有大理寺上下的步步紧逼,大和国不得不暗中隐遁,也不会如此轻易的露出破绽。可身为大理寺卿的大人,却质疑着自己部下取得的成绩,只追求一个可笑的结果,真为他们感到不值。”
  韩仲良想着因为受到刑部的刺激,为了大理寺的荣耀,上下齐心协力的景象。确实他们让刑部抢先了一步,摘去了最后的果实。但是因为这一次的齐心合力,全寺出力,大理寺的气氛完全不一样。以前的大理寺各自为政,现在却是一个整体,凝聚在了一起,荣辱与共。就如刑部一样,以往的刑部,尚书给架空,各个部门都不服尚书,彼此并不友好,但如今整个刑部都聚在一人麾下,在他的光芒下凝聚在了一起。大理寺似乎也在走同样的道路……
  虽然他们输了,士气受到了一定的打击,然而在团结上却有着十足的长进,细细想来……不坏。
  马周续道:“我家大人性格古怪,我跟了他多年也看不透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但可以肯定一点,他绝不揉捏造作,更加不会奉承大人。”
  韩仲良再次想到李世民的话相互监督,并不是相互敌视,更不是相互敌对。
  罗士信将他们视为盟友,借助盟友之力,取得了最终的成果。他们却将刑部视为敌人,难怪会输得一败涂地。
  长叹一声,韩仲良道:“我是韩某人,妄作小人了。马先生,替我向尚书大人陪个不是。大理寺、刑部执掌大唐司法,本因同心协力,日后请他多多指教。”
  “一定!”马周作揖送行。
  瞧着韩仲良大步离去的身影,马周双手藏于袖中,忖道:“尚书大人以本性喜好行事,不忘本心,确实难得……这真正厉害是还是陛下。司法稳定,天下不乱。经此一时,刑部、大理寺,同气连枝必然是他稳定政局的最大依仗。”
  正如马周想的那样,罗士信不以成败论英雄,尽管他领着刑部,战胜了大理寺,对于大理寺取得的成绩,却是认可赞赏,大理寺虽然输了,却产生了凝聚力,形成了一个整体。
  两个司法机构,并没有因为这场比试而变得敌视,反而因为罗士信、韩仲良这两位长官的存在,相互监督相互合作,以良性竞争的形势,共同执掌着大唐司法,造福着百姓。
  制度次序稳定,国家安宁。
  在刑部、大理寺的共同努力下,天下的刑事案件,逐步逐步的减少。(未完待续。。)


第一章 平阳产子

  随着刑部、大理寺的强强联合,大唐王朝法治大安。
  一个蛮狠铁面,不讲情,只说理的刑部尚书,已经让很多不法贩子头疼了。现在又来了一个严峻冷酷的韩仲良。两个执法严厉司法长官相互间还达成了战略关系,相互配合。但凡落到他们任何一人手中,都会受到公正而严苛的对待。
  这人人不敢犯事,风气自然会跟着改变。风气改变,犯事的人也逐渐减少。兼之李世民继位之后,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治国人才,一边虚心纳谏,一边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同时还下令不准修建台榭,禁止地方官进贡奇珍异宝,免得扰民,增加不必要的开支,民心大定。
  这生活安定,也是刑事案件减少的原因之一。
  在风气与生活改善的双重条件下,大唐渐渐有了路不拾遗的迹象。
  罗士信这位刑部尚书,明显觉得手上的案件一点点的少了。刘德威、马周、刘燕客都是刑法中的奇才,有他们在,罗士信能干的事情就跟少了,大多时间都游手好闲的。
  “唉!”
  罗士信心绪不宁的拨弄着手中的笔,神游天外。
  “大人,大人?”刘德威高叫了两声。
  “啊……啊!”罗士信回神,尴尬的应了两声,“说,继续说。”
  刘德威继续将接下来的报告细说,罗士信依然有些心不在焉,好在没有神游天外。
  怀着疑惑的心思。刘德威走出了刑部尚书的行政厅,路上正巧遇上马周。忍不住道:“马先生……大人最近怎么了?心不在焉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刚刚给他汇报刑部近况。他都没什么反应,甚至走神了。”罗士信有知人善用的风格,在刑部通常都是将事情安排给属下去做的,除非那些非他不可的事情,大多都不亲力亲为。但是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听部下的报告,了解他们干了什么,有什么成果。
  对于这个报告,罗士信自身是极为重视的。
  甩手掌柜人人都可以当。人人都会当,但是当好一个甩手掌柜却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这属下不是佣人更加不是奴隶,他没有任何义务在任何人麾下忠贞不渝的埋头苦干。上司不能服众,下场也必然是被能干的部下架空。
  罗士信可不想成为笑柄,放权也不等于丢权,整个刑部的情况,他还是在掌控在手,有一定了解的。
  是以以往对于总结,罗士信都会听得很认真详细。最近却时常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情况还越来越重,甚至于走神。
  马周叹道:“最近大将军家中发生了些事情,侍郎大人别放在心上,要不了多久应该就会好的。”他的语气也有些不确定。
  便在这时。刑部卫兵突然从他们身旁经过,来到行政厅外高声道:“尚书大人,国公府传来消息说公主就要生了……请……”
  他这话还未说完。边听行政厅里传来一声惊呼:“我的老天,终于要生了。可把我急死了。”
  一道影子夺门而出。
  刑部卫兵还未将话说完,已经看不到罗士信的身影了。只是听到一句“刑部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的高呼声,越来越远。
  听到罗士信的嘱咐,马周心底也松了口气道:“尚书大人劳心国事,一直无后。前段时间诊断出公主怀有身孕,尚书大人可高兴坏了。只是根据御医资深产婆预算,公主殿下应该在月前就临盆产子。不知为何到了今日才生,大人自然有些心急了。”
  “难怪!”刘德威恍然大悟,他以是过来人,自是了解其中关键。这孕妇怀胎十月产子,乃天理循环之大事。这前后预算有误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误差到了一定的天数,那就危险了。
  罗士信骑马赤骠上纵马飞奔,一路风驰电掣,直到齐国公府。
  此时齐国公府,可谓人声鼎沸,慌而不乱。
  产婆侍婢,进进出出,御医整装待命。
  这平阳到了预产期,李渊爱惜自己的女儿,将皇宫里接生龙子龙孙的产婆安排进了国公府,等会生产。这日子越等越久,李渊心中越是不安,接二连三的安排各种大夫御医,让他们二十四小时在国公府待命。偌大的国公府,几乎成了御医馆。
  罗士信来到平阳的闺房前,看着忙的焦头烂额的产婆侍婢,一颗心也是七上八下的。
  作为平阳的丈夫,作为未来孩子的父亲,对于平阳的情况自然多次深入了解,也发现古代的情况与现代完全不同。
  古代分娩一但难产就是听天由命,死亡率极为吓人。古代平均寿命低,这拉低平均寿命的关键在于婴儿和战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