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虎贲-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渊乐得直咧嘴,欣然点头道:“在大将军前往高句丽的时候,为父就收到了平阳的来信。说她若有什么意外,绝非大将军的过错,信中还大赞大将军智勇,必将成为大唐栋梁。这事八成就这样了,至于大将军那里,由父皇亲自去说,就不信他会拒绝,朕将平阳许给他,还辱没了他不成。”
  李渊本就是一个好父亲,对于这种事情是最上心了,自接表示亲力亲为。
  李建成固然不情愿看到这个局面,却也无计可施。
  兄弟二人一并辞别了李渊。
  两人都住在皇宫之中,共着一条道路,但兄弟二人先后走着,无人开口说话,气氛沉闷。
  直至分道扬镳的时候,李建成不由自主的顿住了脚步。
  李世民也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大哥,走好,世民别过了。”
  李建成也道:“好,慢走。”
  一路上只留下了苍白简单的对白。
  兄弟之间的关系何时变得如此淡漠了?
  李建成瞧了瞧李世民离去的背影,他大李世民十岁,可以说看着他长大的。他懂事的时候,正是他最叛逆的年纪。调皮捣蛋的他闯了祸总找他帮忙,他也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他袒护,可现在……
  李建成长吐了口气,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事情固然走到了这一步,却也没有什么后悔的。这是一个太子,身在帝王家必需拥有的觉悟。若这点觉悟都没有,还不如将太子之位,拱手相让。
  不过对于李世民对于自己这个二弟,李建成也着实为之心悸。他了解他,知道他的可怕。就如他用兵一样,他就是一头狡诈的狼,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等着发出致命一击的机会。
  因为他常常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有足够的耐心等着对手露出破绽,然后发出致命一击,所以他战无不胜。
  可以想象,他由暗转明的时候,必然是攻势最为猛烈的时候。
  李建成固然明白这点,偏偏不能先下手为强,一但先下了手,将会得到世人冷眼说他心胸狭隘,排挤功高卓越的亲弟弟……
  很明显李世民也是看准了这点,堂而皇之的凝聚着力量,就是不表露半点野心,没有半点不臣之举……
  没有硝烟的交锋,早已在他们之间展开了。
  高手间的巅峰对决,不仅仅限于罗士信与秦琼的武勇之斗。还有李建成、李世民的权谋之争。
  **********
  唐朝对于官员的福利还是不错的,这大过年的有足足七天的假期,整整一个黄金周。
  不过好日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元日大朝会用了一日,给秦琼、程咬金拜年各用了一日,自家款待两人又用一日。
  七天瞬间过去了一大半,接下来的三天里,罗士信安静的待在了家里休息静思,研习武艺箭术看兵法研究陌刀阵,期间还给李靖写了一封拜年的信件,寄往岭南。当初他不知李靖升官,将书信寄到荆州,也亏得李靖能收到,这次自然不再犯这毛病。
  三天一过,罗士信重新找回了节奏。右威卫的转型很成功,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麻烦。不过还没有渡过适应期,还需要花费心思处理各种遇到的问题,陌刀兵的扩张训练倒是极有成效。
  罗士信可不是易于之辈,当初在武器监那里吃的亏,也成功找回了场子。他在上疏给李渊申请调拨军马陌刀伏远弩等陌刀兵必用军备的奏章中提到了当初向武器监调拨兵器的时候,那敷衍拖延的态度,并且还阳奉阴违的以次充好,给了他们参差不齐的重要兵器陌刀。
  李渊为此还特地的将武器监监正叫道了御前,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顿,亲自下令让他筹备罗士信需求的军械。
  武器监监正哪里还敢怠慢,亲自监督属下,将罗士信所需求的物资准备充分的送来,不惨半点偷懒。
  在罗士信的亲力亲为下,最先一批的陌刀兵已经初步掌握了陌刀阵的基本运用,能够各兵种来回穿插不乱,效果异常显著。
  这日罗士信抽空去了一趟太医署,发现奎托斯很认真的再跟照看他的大夫学习中原话,学的还不错,发音口型固然很不准确,控制不好,但却能够做一些简单的交流了。这让罗士信很是欣慰,看的出来奎托斯已经放弃了有些可笑的东行寻家之旅,打算在大唐生活下来。
  “大将军,等我好了,就给你当牛坐马。”奎托斯灯笼大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一脸认真的用生硬的汉语说着,
  罗士信哈哈笑道:“不简单,还知道说词语了。不过我可不要你当牛坐马,那样太屈才了。”依照唐朝的制度,罗士信身为大将军出行可以拥有一定的排场护卫。但是他实在不习惯一大票人跟着,很是反感这类情况,强行压了下去。他觉得若是真有人能给他造成伤害或者生命危险,就算多几个护卫也无济于事,所以出入来去都是单人单骑。
  奎托斯智商为负数,除了一身武勇别无所长,罗士信也不愿意自己多个跟屁虫,荒废了他的一身武艺。
  奎托斯初学汉语,不知“屈才”是什么意思,还以为不要他了,大急叫道:“奎托斯,比不上大将军,力气可以用,很有用处的。”
  罗士信笑着安慰,见说不通干脆找来了翻译,说明了自己的意思,不是不要他,而是希望他从军,加入右骁卫当任跳荡兵队长。
  罗士信早已了解到奎托斯是一个用短兵的能手,在斗兽场里他们是演员,为了增加可看性,有着各种各样的决斗方式,徒手搏斗只是其中之一。与狼群、狮群搏杀,甚至奴隶之间的对杀都是需要兵器的。
  奎托斯最擅长的是刀,短刀,他从生死实战中磨练出来的刀法,正是适合跳荡兵使用。
  所谓跳荡兵也就是俗称刀盾手,配圆盾和短刀,穿轻甲,擅长近身格斗,在陌刀兵中起到弥补使用长兵器的同伴灵活性不足的作用,灵活、近身格斗能力强,需要的正是奎托斯这样的统领。(未完待续。。)
  ps:  有点喝高了,回来倒下就睡,五点起来,完成了这章。补上昨天的,今天还有两更。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上元灯会

  大夫邱权再次充当了翻译的角色,将罗士信的意图告之奎托斯。
  这会儿轮到奎托斯傻眼了。
  将军,领兵打仗的……
  这些奎托斯不是不知道,在他们西方也存在,而且大多都是竞技场上的看客,在西方只有贵族才有这个权利率领兵马,纵横疆场。而他自小是个奴隶,最大的愿望的脱离奴隶之身,找回属于自己的自由。
  如今罗士信却拒绝了他给他做奴隶的要求,还给了他一个领兵的职位,说相信他的实力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没有半点将他视为奴隶的意思,还给了他相当的尊重,灯笼大的眼睛竟然孕育出了泪水,有一种难言的激动:生也罢,死也罢,这个人,自己跟定他了!
  罗士信实在有些头疼,这家伙太好骗了,以他的武勇给他一个小队长那是理所当然的,有必要感动成这样嘛。他却不知,奎托斯本就是奴隶,还是一个黑奴,就算是在西方奴隶中都不受待见,处处受到排挤,除了一身死亡线上拼杀出来的武勇,别无所长。
  天柱王有眼无珠,只是将他视为一般猛士,将他视为昆仑奴对待。自小到大三十年余,也只有罗士信真正的尊重他,待他好的。对他而言,感触自当非比寻常。
  奎托斯已经能下地行走,不过依然一瘸一拐的,并未痊愈。
  罗士信也就让他好好休养,顺便便跟着邱权学习汉语。好在日后方便交流。
  不知不觉新年只剩下一个结尾,到了上元节。
  上元节俗称元宵节,关于这个节日流传着许许多多的说法。是早在秦朝时就有的节日,但正式受到重视的是在西汉文帝时期。也流传着好几种说话,有的说是西汉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也有的说上元节是为了庆贺道家老祖老子的生日从而衍生的节日。
  不过在唐朝这里显然是采信了后者,因为为了提高李氏的天下的正朔,李渊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宣传道家老祖尊为老子的李耳是李家的祖宗。这为“老祖宗”庆贺,自然是不愧余力。还特别下了命令天下各处,上元节这一日,取消宵禁。让世人能够通宵达旦的尽情玩乐。
  经过如此推广,上元节成了春节喜庆活动的最**,各项节目十分兴盛。尤其是花灯盛行,更是出了名的。
  如此难得的喜庆日子。罗士信也不情愿窝在家里。邀着福伯、裴氏、裴行俭一通去玩。福伯以年迈为由拒绝了,裴氏也不好随罗士信出去也拒绝了,唯有裴行俭一脸的期待。
  罗士信也便将小家伙带着,夜游长安城。
  裴行俭一直随着福伯、裴氏住在偏远的乡下,罗士信此前也是外放绛州为官,都没有见识过京师的上元花灯。
  这出了府门,立时察觉地方的上元花灯跟长安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地方花灯是村镇选择一处空旷的地方,聚在一起做花灯放花灯。添加喜气。而长安不分地点,不分地段。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口都点着各式各样的花灯。他的国公府外也挂着巨大的灯轮。一眼望去,整条街处处张挂彩灯,将整个长安映照的通红,使之成为不夜城。
  “好漂亮!”裴行俭有些老成,终究是个六岁的娃儿见整个长安沐浴在殷红的烛火下,连漆黑的夜空也在烛火的照应下红了半边天,艳如晚霞,忍不住发生了感慨。
  “带你去好玩的地方。”罗士信取来赤骠,拉着裴行俭上了马,直接往曲江池行去。
  曲江池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因为风景优美自古以来都是皇家苑圃,在汉武帝时就修有宜春苑、宜春后苑和乐游苑,隋朝扩建长安时,凿地为池,称之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
  因为是皇家苑圃,芙蓉园内不得进入,但芙蓉池附近广阔的空间却是整个长安百姓聚集游乐的场所。所有上元节因有的活动,都能在这里欣赏到。
  这点基本的准备,罗士信还是做的了。
  一路慢行,长安本就人多,所行的目标大多一致,虽然不至于人挤人那么夸张,三五成群一并同行的却比比皆是,纵然有马也快不到哪里去。
  罗士信瞧着街上一个个打扮的俊俏潇洒的富家子弟以及那些花枝招展的妙龄女子,也不由得笑了笑:在古代这元宵节无异于后世的情人节。尽管唐朝风气开放,大家闺秀却也不是说见就能见的。也只有在上元节这种盛大节日的时候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一下生命中的另一半。
  “却不知郑丽琬那丫头会不会去!”罗士信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随即又冒出“若能遇上平阳公主,那也是好事。”
  心生如此念头,罗士信也忍不住好气好笑,自己这是怎么了,想想郑丽琬也就罢了,人家怎么说也算是未婚妻。可平阳却……
  念及大病后平阳的模样,罗士信忍不住有些心猿意马,在他的印象中平阳巾帼不让须眉,处处透露着豪气睿智,英姿飒爽,也许要维护威严,不苟言笑。绝色中带着些许高高在上,有种可远观不可亵渎的感觉。但这大病过后,改变了气质的平阳时不时露出的女儿之态却让他有些心动。难道就是所谓的反差萌?
  罗士信越想越不对劲,赶忙终止了念想。
  越接近曲江池,游人越是密集。
  罗士信不得不表明身份将爱驹寄放在附近大户人家中。
  对方听到是罗士信,毫不犹豫的大开方便之门,惊呼他做大将军。
  罗士信谢过之后,牵着裴行俭顺着人群来到了曲江之畔。
  这一进曲江,两人犹如进了新的天地,吆喝声嬉戏声,此起彼落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挨个接着挨个,满地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裴行俭看的目不暇接,拉着罗士信往热闹的地方钻去。
  罗士信也任由他拉着,这位小老弟玩的开心,他也有种不虚此行的感觉。因为个子矮,瞧不到远处。
  罗士信索性将他背在肩上,让他看的更远一些。
  “大哥,你看你看,那里那里!”裴行俭突然指着前面叫道,“那里好热闹。”
  罗士信举目眺望,也忍不住叹为观止,在他们百米开外有一个巨型灯轮,上万花灯,相互辉映,极为壮观。
  “走,我们看看去!”
  罗士信顺着人群挤上了前去,来到近处更是惊叹的说不出话来,在他们面前的竟然是一个巨型的灯树,高耸入云,宽一丈高达六丈有余,四周以锦绮包裹,四周树丫无数,每一根枝丫遍布各色彩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细细数来少说也有两万盏之多,好大的手笔。
  这个巨型灯树的出现,力压所有曲江池附近所有花灯。
  密密麻麻的人潮向这边涌来。
  就在这时,花树中间凸起的地方出现了一个面容朴拙衣着的中年商贾,手中拿着金锣,敲击了三下,一副有话说的模样。
  四周渐渐安静下来,都静静的瞧着那中年商贾要说什么。
  “鄙人长安郑家商号管事郑喜……”中年商贾一报出自己明白,四周顿时传来了哗然之声。
  郑喜名不经传,但郑家商号却是大大的有名,是全天下最大的布商。罗士信在绛州当任总管的时候就曾听过郑家商号以及大唐首富郑凤炽的大名,郑凤炽是公认的大唐首富。相传李渊入主长安之后,郑凤炽送上了万贯家财充当军费,甚至受到了李渊的接待。他家产不可计数,邸店园宅,遍满海内,与权贵往来,势倾朝市。大唐新立有很多耗费的地方,每每财政吃紧的时候,郑凤炽都会慷慨解囊,出资相助。
  他甚至在李渊面前炫富,说终南山上每株树挂绢一匹,山上所有的树挂满,他家里还有余绢。他女儿出嫁,宾客数千人,新娘子出场的时候,身旁侍婢有三百人,个个绮罗珠翠,垂钗曳履,光彩照人,让人都分不清那个是新娘子。
  可见郑家之富,富可敌国,也只有郑家能够拿出这样的手笔了。
  郑喜继续道:“正逢这上元喜庆之夜,大东家特地从西域购来这三生树,加以点缀,做成树海,以庆佳节。此树取名三生,自是缘定三生之意。大东家特出灯谜二十个,谁答出的题目多,谁就拥有邀请伴侣上这三生树顶,居高临下,众览这曲江池四周景色的机会。”
  郑喜话音一落,立刻有人高呼起来。
  上元节本就如同情人节,不少人在这个喜庆的节日看上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看着数万盏花灯点缀的三生树,在上面来个深情告白,又有哪个女子把持的住?一个个自持才高的热血青年就如打了鸡血一样,抱着登顶的心态,静悄悄的等着郑喜出题。
  罗士信一人一少,也没有可邀请之人,看热闹的似的在一旁呆着。(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花献佛

  猜谜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的一种娱乐方式,那时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有了猜谜一说,此道也在三国时代盛行于世。
  郑凤炽富可敌国又喜欢炫耀,此时竟别出心裁弄出了一颗三生树,还将谜面弄在了花灯上,做出了灯谜,还适时的配合时下年青人的心态,弄一出浪漫的花前月下,真是不简单。
  罗士信并没参加的心思,再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着郑凤炽所作的一切,忍不住心道:“郑凤炽能在给自己造势之余,又能准确的揣摩他人的心里,弄出吸引人的活动项目,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这个大唐王朝的首富,也是当之无愧。”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