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虎贲-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又是罗士信,抢了他期盼已久,好不容易等来的领兵机会……
  罗士信就如跗骨之蛆,处处恶心着他,挤压着他,让他堂堂大唐燕郡王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一切……
  李艺铁青着脸,想着今日在太极宫东堂的点点滴滴,心中除了恨只有恨:他不会去想为什么罗士信能想到趁势击破高开道,收回北方门户的战略意图,不会去想为什么李渊选择罗士信而不是他,只是一根筋的觉得是罗士信的错,都是他的错。
  甚至连呼吸都是罗士信的错……
  这种人,就不应该,存活在世上……
  “不对……”李艺突地瞪圆了眼睛,察觉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现在罗士信还不如他,李建成就开始偏向了罗士信,若此次罗士信再获全功,攻破了渔阳,剿灭了高开道的势力,那他岂不是要永远的让罗士信踩在脚下,不得翻身?(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 因为简单,所以感动

  李艺已将罗士信视为不能共存的生死之敌,想着罗士信万一没有受住李建成的拉拢,成为了太子党的一员,那以李建成对罗士信的欣赏器重,还不稳妥妥的踩在他的头上,作威作福?
  李艺选择抱着李建成的大腿就是看中了李建成的潜力,日后李建成当上皇帝他也能混个从龙之功,从此大富大贵财权一身。但想到罗士信跟他走着一样的路,然后踩在他头上大笑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种要疯的感觉。
  “不行,绝对不行!罗士信这一仗,决不能胜!”李艺带着几分疯狂的想着……
  “不是兵贵神速嘛,不是想要用最快的速度击破奚族与高开道,好在突厥没反应过来之前占领渔阳嘛!老子将消息透露给突厥,看你如何兵贵神速。”
  李艺已经走向疯魔之态了……
  **********
  罗士信在右骁卫集合了兵卒后,返回了府邸通知了福伯与裴氏以及小老弟裴行俭自己连夜出征的事情。
  随即又写了两封信说一些事情,一封是给郑丽琬的,告诉他自己出征的事实。另一封是寄给李靖的,也说明了自己即将率兵北上,行军途中,行程不定,书信只能暂且中段,希望他能够谅解。
  前一封因为是写给未婚妻的,语气比较随意,就像是寻常说话一样,带着些些亲密。后一封就写的比较客气,李靖并未收他这个徒弟。而是一直以平辈的身份与他通信。但罗士信在李靖身上学到的东西是无法用数值计算的,对于他也存着师徒的情谊。
  大唐能够问鼎天下也非侥幸,罗士信连夜出兵的决定有些仓促。但在合理的调派之下,黄昏时分从万年道、长安道、富平道调来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四万五千大军在长安东门郊外集结。
  罗士信点齐了五千陌刀军,领着薛永、苏定方、莫虎儿、奎托斯几员将领,赶往长安东郊意图与大军汇合。
  来到东门处,罗士信远远的第一眼就瞧见了在城门外等候的平阳公主,她端坐在一匹雪白无杂色的骏马上,一身雪白外袍将自己的玲珑身躯包裹着。白色绣着金丝飞凤的披风在晚风的吹拂下,向后飘荡,晚霞照在她身上。非但无法喧宾夺主,反而如同绿叶一般衬托出那一身英姿飒爽的的高贵气派。
  她当真如同夜黑中的皓月,明亮而迷人,让人无法无视她的存在。却又因为那一身气派。不敢逼近。
  她身侧依旧立着一位身着青衣背上背着两把长剑的姑娘,裴青衣双手抱胸而立。她也是位难得的佳人,只是平阳实在有些耀眼,在那难以掩盖的光芒下显得有些相形见拙。
  罗士信让薛永、苏定方、莫虎儿领着部队先行,驾驭着赤骠往平阳的方向赶去。
  “公主殿下,青衣姑娘!”罗士信身着明光铠也没有下马行礼,只是在马背上抱拳相敬。
  平阳公主笑着点头回应。
  裴青衣却双眼往天上一甩,装作没听见。
  罗士信只道她是为平阳抱不平。也不以为意。
  平阳公主伸手捋着鬓角的头发道:“此去任务重大,大将军初次领兵。还望谨慎行事。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三位军府将军雷永吉、张平高、卢军谔三人与我是旧识,我先前与他们做了交谈,他们会好好配合将军的。”
  罗士信动容的抱拳道:“殿下有心了,罗士信感激不尽。”
  大唐的军制沿袭隋朝,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制不比募兵制,有利有弊。利处是多了数十万劳力,能够增加收成,有效的缓解隋朝带来的伤害。弊端自然是因为主帅不接触不参于训练,对于府兵的战斗力没有足够的了解。
  尤其是罗士信这样还没有指挥过大军的统帅,对于陌生的府兵更是没有半点的衡量。罗士信要求紧急行军,兵贵神速是一点,更重要的是想接着机会观察一下兵卒的素质。赶路未必能够看得出一支军队到底有多强悍,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连最基本的行军都吃力,那支军队的战斗力肯定有限。
  不过真正想要了解军队的强弱,知道他们的特长,还得找他们的将军。
  罗士信初当大任,与关中十二军的将军不熟,初次接触难免会显得生疏。现在平阳凭借着自己的关系人脉中间这么一说,等于在罗士信与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三位军府将军之间各自架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罗士信能够用最短的时间了解麾下四万五千兵马的总体实力。
  平阳公主了解罗士信的不足,这一出面就弥补了他存在的不足。
  平阳轻笑道:“以大将军的才华,区区奚族、高开道哪里会是对手,但若因为这些不必要的外在情况导致了大将军吃了败战,岂不冤枉透顶。我不过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仅此而已。”
  罗士信傲然笑道:“殿下这么一说,我罗士信就更加没有理由败了。不管面对什么情况,渔阳我是拿定了,高开道、奚族也不让他们好过。不然怎对得起殿下的心意。”
  平阳看着意气风发的罗士信,颔首道:“这个我相信,也从来没有置疑过大将军的能力!谁会无端的否认自己的眼光呢?用将军常用的话说,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嘛!”
  罗士信听了脸上挂着几分的无奈感动却又无言以对,自从那次发自肺腑的交谈,他发现平阳从此不再掩藏那份情义,能够很自然的说出来,而且没有任何的不好意思,仿佛是天经地义的。
  她了解他,也如他了解她。
  罗士信知道平阳大方的表现情义,并不是不放弃,想要跟郑丽琬争个高下,斗个输赢。反而是尊重他决定的表现……
  她有着不输于男儿的气概,不擅长掩饰这种情感,索性也就不去掩饰,大大方方的表达出来。她只想让他知道,她忘不了他,所以希望他好,更希望他不要忘了她,就这么简单而已。
  因为简单,所以感动。(未完待续。。)
  ps:  字少了点,是反复修改的结果。


第一百四十章 唯战而已

  “我走了,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罗士信抬了抬手,做了最后的道别。
  平阳远远的眺望着,直到那身影消失了为止。
  来到长安东郊点将台,五千右骁卫陌刀军外加关中十二军中的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共计五万大军,列着整齐的队形,静静的看着校台上年轻的统帅。
  罗士信扫视四周,密密麻麻的兵卒犹如蚁聚,这就是他的兵……整整五万之数。
  看着这些雄赳赳气昂昂的士卒,第一次统帅如此大军的罗士信,胸中难免涌现出万丈雄心,高呼道:“奚族入侵,残害我同胞,身为大唐将卒,唯战而已。出发……”
  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简单的一句话正体现了罗士信直来直往的风格。
  五万将士先后一怔,随即大笑着高呼起来。
  “唯战而已……”
  大军浩浩荡荡,踏上了征战之路。
  罗士信满意的一笑,知道自己已经在那些不熟悉自己的四万五将士中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
  这出征宣言,本就随着主帅兴致而来,但大多数统帅会将此事看的很重,讲究什么名正言顺,宣告自己的正义王者之师,说个一大通讨伐的理由,来激励三军士气。
  可是亢长难懂的出征宣言真的能够激发士气,令所有将卒都能理解?
  这个未必!
  如果是刘邦、希特勒这类擅于演说的人物,自然能够带动三军士气。一般人说一大通。只会让兵卒产生厌烦的不佳情绪。
  罗士信自问不会说什么长篇大论,口才也不及刘邦、希特勒,索性将出征宣言减短为一句话。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直切重点。
  反而让兵卒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责任,面对外敌:唯战而已!
  没有粮草辎重的负累,五万大军行军的速度非常快捷,用了半夜时间出了长安郊区。
  五万人连营寨也不用搭,直接倒在地上休息。
  至于巡逻什么的,更没有安排,在这大唐腹心地若遇上敌袭。那罗士信只能自认倒霉。
  在睡觉前,罗士信接见了雷永吉、张平高、卢军谔三将,三人负责关中十二军中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的训练多年。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也立下不小的功勋,同样也不止一次的见识过罗士信在战场上的神勇,并不敢看轻面前这位年青的统帅。加上现在又有平阳的牵线,四人也没有陌生人的违和感。相处的极为融洽。
  罗士信也从他们口中了解了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的实力。心底也是暗赞。若他们没给自己贴金所言不虚的话,李渊拨给他的都是百战精锐,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又或者说,关中十二军创立于唐王朝崛起时,大唐便是依仗关中十二军而一统天下。现存的十二军兵卒大多都是老兵,每一支部队实力都不弱。
  有五千陌刀强兵在手,又有四万五千精锐,罗士信信心更足。
  “对了……”罗士信交谈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道:“你们各自手上共有多少骑兵?”
  雷永吉道:“我鼓旗军有七百二十一骑。”
  张平高答道:“参旗军有八百八十九骑。”
  卢军谔颇为自豪的道:“玄戈军最多。有一千一百五十六骑。”
  因为是唐朝府兵制,府兵所用的军马自备,所以不是十二卫这种正规军是分配不到战马的,也不能指望所有府兵都带上战马,骑兵数量自然是参差不齐。
  罗士信暗自琢磨了一下,突地笑道:“行军枯燥,我决定来个比赛。你们回去将所有骑兵聚集起来,以黄河南岸的风陵渡为终点。大战过后,最先达到风陵渡的两千骑兵,我另有重赏。”
  雷永吉、张平高、卢军谔听的莫名其妙,面面相觑,这出兵打战,岂同儿戏。一瞬间三将对罗士信的信心突然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卢军谔最为正直,硬着头皮道:“大总管,这样不好吧。幽州同胞正受到异族屠戮,将士们恨不得能够如鸟儿一样生出翅膀飞往幽州增援,哪有心情来这种比试?”
  雷永吉、张平高两人也相继点头。
  罗士信笑道:“三位将军当真以为我闲的无聊?我只是要测试一下骑兵的骑术而已……”他说道这里顿了一顿,目光在三人面上扫过,一字一句的慎重道:“我需要两千能够奔袭的骑兵。”
  卢军谔、雷永吉、张平高顿感压力,帐中气氛也为之一紧。
  “末将得令!”卢军谔、雷永吉、张平高声肃然道。
  罗士信点了点头,爽朗一笑,卢军谔、雷永吉、张平高也因这一笑,压力大减,不敢存有别的心思。
  三人退了下去,罗士信又让人请来了苏定方,告诉了他自己打算来一场骑术比赛。
  苏定方就是苏定方,能够跟得上罗士信的思绪,问道:“将军这是打算从军中挑选擅骑者,来一场奔袭?”
  罗士信对于苏定方就不做隐藏了,笑着道:“不错,高开道不过几城之地,手中兵马不过万余。奚族三万骑兵看似吓人,可算起来几乎等于他们全族的战力。你真以为他们寇入幽州就有胆子与我们光明正大的一战?”
  苏定方摇了摇头斩钉截铁的道:“不可能的,都说草原人真性情直汉子,都是狗屁的话。一群跟狐狸为伍跟饿狼较劲的人,怎么可能有着真性情是直汉子。他们一个个狡猾狠辣,也就欺负欺负边军,哪敢正大光明的跟我们打。”
  “这就是了!”罗士信一拍案桌道:“已经了解了对方的风格,也有过那么多次的前车之鉴,再步入后尘,吓退奚族、高开道,让他们躲回渔阳。然后我们还要攻入渔阳,打一场艰难的攻城战。我要有多蠢才会做这种白痴的事情?这种傻子,我可不当。我们就不应该用常理出牌,换着法子用兵。他们既然敢来,敢来幽州杀烧抢掠,那就别想走了。留下他们,用他们的人头来祭奠地方受难的百姓。”
  苏定方会意笑道:“末将明白了。”
  罗士信道:“身为主帅,我不能厚此薄彼。你麾下的千名骑兵一并参加测试,别丢了我右骁卫的脸。”
  苏定方自傲的说道:“右骁卫的骑兵末将亲自训练传授骑术奔袭方法,一定给大将军长脸。”
  休息半夜,天明时分,继续赶路。
  行不过十里地,至新丰县外,县令早已安排了民妇准备了五万大军食用的早餐,大军一边休息,一边用膳。
  吃饱喝足,略作饭后休息。
  罗士信也宣布了骑术比试一事。
  因为卢军谔、雷永吉、张平高都在之前做了准备工作,拥有坐骑的兵卒也没有多少抵触的情绪,听有奖励想着第一第二不好争,前两千却不难,这送到手的奖励,哪有不要的道理,竞争之心反而更甚。
  骑兵一路,步兵一路。
  途中罗士信也在观察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步卒的体力情况,结果与他估算的一般,久经战阵的三军都有着不俗的体力。而且有着老兵的素质,不抱怨不喊累,将所有力量都用在了赶路上。
  因为都有沿途官员配合,天空也很作美,并未风雨挡路,行军速度极为快捷,一日**十里。以往三日路程,两日就能走完。
  这还是罗士信刻意控制下的结果,并非速度的极致,不然大军还能再快一些。
  想想历史上白起八天行军八百里破赵、魏联军,霍去病六天转战一千两百里斩杀匈奴折兰王、卢侯王,司马懿八天行军一千两百里破孟达的壮举,觉得若自己也来这么一出,一定精彩。
  不过罗士信也只是自我意淫随便想想,史上的这些奔袭都是有预谋战略目的的。他可不想东施效颦一味的求快,把大军累垮了,贻笑大方。
  在风陵渡与骑兵汇合,罗士信拿着苏定方给的名单,向着自己最得力的臂膀翘起了大拇指,如他说的一样近乎四千骑兵中,只有一千骑兵的右骁卫骑军全部合格,都在两千名额之内。值得一提的还是,前一千名额中右骁卫骑军占据了九百五十六个名额,只有四十四人跌落前一千名。
  苏定方却不甚满意,在他看来前一个名额就应该全部属于右骁卫才是。
  如此成绩也让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见识到了右骁卫的潜在实力。
  步卒行军,右骁卫的整齐表现凌驾鼓旗军、参旗军、玄戈军许多,骑兵奔袭又凌驾他们,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长安盛传的十二卫军,右骁卫第一,这并非是空穴来风。
  步卒刚至,骑兵却以休息许久,罗士信先下令骑兵渡河,待步卒休整之后,随后渡过了黄河。
  一直到了定州,罗士信这才下达了全面休整的命令,在定州他们需要彻底的补充一路加急行军的体力,同时还需要从定州军仓领取足够的粮草辎重。过了定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