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虎贲-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士信押着刘黑闼,不费吹灰之力的瓦解了守城兵的意志,拿下了刘黑闼的都城,在功劳簿上又小小的添了一笔。
  押着刘黑闼、范愿、王小胡等汉东军的一票子大鱼,罗士信在羡慕嫉妒的目光下,进入了唐军大营,直奔帅帐而去。
  行至帐外,一人迎面疾步走来,与罗士信正好打了个照面。
  对方先停下脚步,颔首行礼,礼数周全:“柴绍见过罗将军,恭喜将军擒拿刘黑闼!秦王殿下正在等候将军,绍有军务在身,先行一步。”
  “好!”罗士信愣了会儿,只应了这一句话。
  柴绍,算是罗士信最不擅长接触的那类人,不管是历史上的罗士信还是现在全新的罗士信。并不是说他们之间有什么间隙,而是性格合不来。柴绍太重礼,太讲规矩。虽是一员武将,可对礼数的讲究比一般的文人还严重的多,不晓得变通,跟他说话会觉得很不自在。
  就如今日相遇一样,他们的关系不眨地,彼此在唐营混了三四年,有含量的对话五个指头都数的过来。可每每如此遇上,柴绍都会礼貌带着慎重的打招呼,让人有些无所适从。
  罗士信回望了一眼,柴绍身影都要消失了,显然真有要事。
  走到大帐门口,门外的护卫已经先一步道:“殿下有令,将军来了,不用通报自行入内。”
  罗士信走进了帅帐,帐中只有李世民一人。
  李世民刚打了胜战,心情自是不错,笑道:“好家伙,老实说,你是不是事先知道了什么。”
  罗士信毫不犹豫的道:“隐隐约约吧,殿下不要忘了末将曾经是瓦岗将领,与那刘黑闼一同为密公效力。知道他面上是个人物,背地里却是个小人。我才不信在那种恶劣的情况下,刘黑闼会跟部下死战到最后呢!”这首功来的过于轻松,罗士信心底明白,自己奔着首功的意图瞒不了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这类人,也不能说自己是穿越来的知道历史。
  正为这事头疼,在洺水河上,刘黑闼依旧做最后的挣扎,提起两人曾一同为李密效力,希望罗士信看在这份情谊上,放他一马。罗士信这才恍然记起刘黑闼也在瓦岗干过,而且地位还不低。于是便有了以上借口。
  “难怪!”李世民自是知道刘黑闼的履历,恍然大悟,热情的走上前来,拉着罗士信扶着他在一旁坐下,然后才回到位子上道:“这次还真亏了士信将军了,要不是士信将军有先见之明,料定刘黑闼会跑,做了防范。让他逃跑,也许又是一场兵祸。”
  “不是也许,是必然!历史上刘黑闼不就是借到了突厥的万余兵马,卷土重来的嘛!”罗士信心里想着。
  李世民续道:“士信将军今日生擒刘黑闼,等于为我大唐消了一场兵灾,居功至伟,此战首功,当之无愧。回到长安,孤王必定奏明父皇,给予厚赏。”
  罗士信心底乐开了花,忙起身作揖:“谢秦王殿下。”
  李世民示意他坐下,突然说道:“柴绍以领兵往翼州、贝州扫荡刘黑闼余孽,汉东军的势力不日彻底消散。天下诸侯到了今日唯有高开道、徐圆朗、梁师都廖廖数人,对于当前的局势,士信将军可有看法?”
  罗士信让问的一怔,在记忆中李世民从来不跟自己讨论什么天下大势的啊,难道因为这次的表现,让他另眼相看了嘛?
  罗士信也只能暗自苦笑,这首功,看来还真不是那么好拿的。
  想了想,罗士信硬着头皮道:“末将觉得,当前的局势已经明朗,天下归唐已是板上钉钉,没有什么外力能够阻止的,唯一的顾虑只有突厥。现任的突厥可汗颉利野心雄心不可忽视。天下大乱的时候,他的魔掌已经伸了过来,四处支援。帮帮这个诸侯,帮帮那个诸侯,就怕乱的不够彻底,他占不了便宜。”
  罗士信说道这里的时候,李世民脸上微微一红,这种事在李唐在初期的时候也干过,当时天下诸侯在突厥的威胁下,除了远在江南、蜀中这些偏远地方,就没一个诸侯不抱突厥大腿的。
  这也没办法的事情,当时敌强我弱,不抱大腿就得死在大腿下,没发展的机会。
  罗士信续道:“突厥最怕的就是我中原一统,现今大唐一统在即,突厥必将我大唐视为死敌,会处处于我大唐为敌。所以末将认为,接下来的大势只在突厥与我大唐之间,余者都不足为惧。”
  李世民当真有些意外,罗士信说的这些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明眼人大多都能看出来,可是在李世民眼中的罗士信决计不是什么明眼人,忍不住问自己:“难道我真的看错人呢?放着一个有名将潜质的人物当做猛将来用?”
  他顿了顿道:“有道理,那针对这种局势你有什么看法?”
  罗士信苦笑,李世民这是将自己当做诸葛亮来用了啊。他摇了摇头道:“现在没有什么办法,平心而论以大唐当下的实力还不足以与突厥正面对抗。”
  李世民也黯然一叹,罗士信说的是事实。两国交锋,打的是后勤,这天下还未定百废待兴,实难支持与突厥一战。
  “正面不弄,搞些小动作还是可以的。以权势离间突厥酋长的关系,以利益分化彼此的阵营,扶持敌对突厥的势力。而我大唐这边遣大将镇边,防止突厥入侵,要不了多久,我相信突厥绝对不是我大唐的敌手。”罗士信想着日后李世民对付突厥的手段,总结了一下,说了出来。
  李世民动容的站了起来,惊喜万分。
  罗士信有些惊愕,用你的手段忽悠你,至于这样嘛!



第十七章 历史改变

  罗士信这就不了解了,他说的却是是李唐对付突厥的办法,但那个法子出产于李世民即位以后,而且也非他一人之功,是结合房玄龄、杜如晦、李靖这类天下奇才的智慧结晶。
  李世民虽然意识到突厥会是心腹之患,却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图谋对付突厥这个国家。毕竟他仅仅只是一个秦王,并非一国之君,有些事情在他能力之外。作为一个实干现实派,从不去想非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故没花心思认真考虑过如何于突厥一战。也未召集房玄龄、杜如晦这类顶级谋臣商议,只是平时躺在床上无聊的时候,念及突厥,顺着思路想想。
  今日李世民提出来无非是对于罗士信才干的一种试探,试一试是自己看走眼了,还是罗士信身后另有奇人,得到了他人的帮助。
  结果罗士信说出的办法招招都对突厥有致命威胁,李世民是识货之人,自是听懂了“离间、分化、扶持”这六个字的含金量。
  “若我为大唐之主,必以此法对付突厥!”李世民暗自思忖,眼中稍稍露着对那似乎近在咫尺的至高权势的渴望,那种渴望一闪而逝,随即露出了炙热的光芒,那目光更似乎要将罗士信一口吃下。
  罗士信让李世民瞧得背脊发麻,有一种毛孔悚然的感觉,就像让大灰狼盯上的小红帽。
  李世民离开位子道:“士信将军,来随孤同坐一席!我们好好聊聊!”不由分说,亲热的拉着罗士信,在他身旁的席位坐下,对他另眼相看。
  李世民问道:“何为离间?何为分化?何为扶持?”
  罗士信此刻的手还被拉着呢,实在有些不习惯古人这种相处方式,僵硬的道:“突厥内部也有不稳定的因素,记得突厥除了颉利这个可汗之外,还有一个叫突利的还是什么人物,也有雄心壮志。”
  “是突利,他是始毕之子,叫阿史那什钵苾。始毕死前,突利还小,无法担当大任,便将位子传给了始毕。始毕即位是曾表示等突利长大必将大权交于突利,不过最后位子却传给了他弟弟颉利。”
  比起罗士信的半调子,李世民还是了解的更清楚些。
  “对,就是突利!”罗士信也记起了这个人物,续道:“突利实力不弱,又有雄心壮志,离间突利与颉利的关系,必将领突厥处在分裂之中。突厥有大小部落上百,只有突利、颉利两族内斗,造成的伤害有限。但若使计策用利益诱(惑)余下大小部落站位,分别加入突利与颉利的的阵营,形成敌对模式,便能使整个突厥部落陷入混乱之中。突厥由始毕可汗做大,再从颉利手上走到了强盛。颉利有个致命弱点,贪得无厌,对于依附他的草原民族肆意剥削,天怒人怨。在他们之中一定存在对突厥有着深仇大恨,却又忌惮突厥实力的存在。”
  李世民听的津津有味,见罗士信停了下来,不断催促:“快说快说。”
  罗士信只能苦笑,也拉不下脸来掉链子,只能道:“只要突厥乱象已成,又得我大唐的扶持。此族部必将成为大唐手中的一把无比锋利的刀。不过这把刀即能对敌,也能对我。还需小心驾驭。离间、分化、扶持三计若成,突厥不堪一击。”
  “妙妙妙!”李世民抚掌大笑,“好一个离间、分化、扶持。世民今日受教了。士信将军竟有如此远见,世民有眼无珠,竟未早些察觉,实在惭愧。”
  罗士信也不敢再拖大了,装x过头就是傻x了,李世民的问题历史有解,他才能蒙混过去,万一问到历史上没有的东西,还不露馅?忙说:“这些年征战除了杀,还是杀,感觉有些乏了。近年闲着无聊,多看了些书,觉得自己确实有些长进。”
  李世民这才恍然,心底的异常总算消除:类似于罗士信这类人不少,人才的成长靠的是觉悟,悟了就快了。便如张良,张良早年仗剑行天下,从事抗暴活动,有些激进带着顽固的图谋恢复韩国,辨不清大势所趋。但因刺杀秦始皇失败,隐居下邳,遇得恩师黄石公,潜心学习。出山时,脱胎换骨以成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圣。
  罗士信年岁不大,但六年军旅生涯,足以令人脱变顿悟了。
  李世民心中自是欣喜,又得一强力助臂,命人送上茶水小吃,拉着罗士信打算通宵长谈。
  谈时事,谈趣闻,论古道今。
  好在罗士信作为后世人,见识广博,勉强应付。偶尔说错,李世民也不以为奇,反而觉得合情合理:罗士信才顿悟不久,有如此表现以是惊才绝艳,若能如房玄龄、杜如晦、李靖这类人那样,滴水不漏就是妖孽了。
  罗士信从开始的拘束也渐渐受到了气氛的影响渐渐放开,李世民也无愧全才之名,文学造诣非凡,政治也有自己的见解,军略更是出类拔萃,许多看法都让罗士信叹为观止之余。
  这一点罗士信也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学习。他接受知识的速度远胜他人,就如海绵一样吸收着古代的学问,尤其是李世民独特的见解看法,让他受益匪浅。
  李世民也不是全无所获,罗士信不经意泄露的一点历史进程,还是让他臆想翩翩的。
  两人正谈在兴头上,突然门外的护卫传了进来,高声道:“秦王殿下,前线传来急报。”
  李世民兴致打断,有些不悦,道:“何事如此着急?”
  护卫道:“柴将军连夜进兵,在翼州城下让流矢射中,已经亡故。”
  “什么!”
  “什么!”
  李世民、罗士信一同失声惊呼。
  柴绍是李世民的姐夫,平阳公主的夫婿,与李家有着亲戚关系,柴绍阵亡,连处变不惊的他,也忍不住失态。
  罗士信此刻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历史改了……
  对于柴绍什么时候死的,罗士信记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讨伐刘黑闼这一战,李唐除了罗士信之外,没有一个高阶将领阵亡的。
  现因他的穿越,罗士信保住了条命,可柴绍却莫名死了。



第十八章 女从天降

  “究竟怎么回事?大半夜的怎么会选择攻城?谁出的馊主意。”李世民铁青着脸,厉声质问,传召入内的传令兵,眼中流露着丝丝的伤感。柴绍不仅仅只是他的姐夫,还是李家最早的旧将之一右骁卫大将军。李家晋阳起兵时,便跟随李家打天下了。浅水原平薛举父子,河北破宋金刚,洛阳败王世充,擒窦建德都有柴绍的身影。
  这样一位宿将功臣的陨落,实在是李唐一笔不小的损失。
  “属下也不是很清楚。好像是大将军说刘黑闼已经被擒,汉东军现以刘什善为首。当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翼州擒杀刘什善,震慑汉东军残部。翼州落陷刘什善或擒或杀,其他城池自然望风而降。”传令兵有些惊恐,盛怒下的李世民给了他一种随时都会掉脑袋的压迫感。
  “这么说……是大将军自己的主意?”李世民似乎一口气提不上来,失神的坐在了位子上,好半响才道:“现在翼州的情况怎么样了!”
  传令兵道:“大将军中箭不退,依旧指挥大军攻城,翼州守将刘什善弃城北逃,翼州已经落陷。”
  “刘什善,竟然跑了?”李世民拍案而起,火速传令前线,让柴绍的副将张亮暂代统帅之位,追击刘什善,并让张亮通传汉东军余部投降。
  历史就这样脱离了掌控,这让罗士信有些不知所措,半响才回过神来,见李世民已无谈下去的兴致,告辞离去。
  李世民心中有事,也不挽留。
  罗士信离开帅帐没有几步,耳中隐约听到李世民的一声长叹:“姐夫你这是何苦呢!”
  罗士信顿了顿脚步,暗暗称奇,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八卦?想了想赶紧摇了摇头,走向自己的大营:在古代八卦皇亲的消息,可是要掉脑袋的。
  刘什善终究还是跑掉了,带着百余随从先一步逃入了突厥的疆界,得到了突厥的支援。
  一切也如柴绍预料的一样,翼州一夜落陷,碾碎了汉东军所有的斗志,余下的汉东军在唐军的强势下,无不投降。
  柴绍除了莫名的激进之外,战术运用的还是极其合理的:成功的一战打散了汉东军的最后斗志,只可惜时也命也,让流矢射中意外陨落。
  这一战到了这里可以说是宣告结束了,当然以李世民的性格,他是不想那么轻易收兵的。唯有立更大的功绩,才能获得更大的威望,离心目中的那个位子更近了一步。与刘黑闼同盟的徐圆朗本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只是他的如意算盘被打破了,在他准备继续对徐圆朗用兵的时候,李渊一纸诏书将他招了回去。
  李世民心知不妙,四天时间从河北奔驰一千多里赶回长安。
  很明显李渊不准备让李世民再来一次擒二王的壮举了:虎牢之战,李世民以三千五百兵马大破窦建德的十万大军,一举将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势力擒到李渊面前,威震整个李唐,声望直接盖过李建成这个大唐太子。
  李渊当时自己都傻眼了,发现对于这个能干的儿子所立下的功绩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不得已破天荒的创了一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册封李世民。
  依照李渊本来的想法,李世民将会被冷藏起来,以免威胁到李建成的位子。
  可是刘黑闼的起义给了李渊当头一棒,刘黑闼爆了李神通,爆了罗艺,爆了李世绩,把大唐的兵马打的落花流水。李唐派出去剿匪的军马反而助长了刘黑闼的声势。李渊实在不得不把李世民用上,任命他讨伐刘黑闼。
  这一次李渊学乖了,死死的盯着河北的局势,一收到李世民洺水大捷的捷报,立刻八百里加急将李世民召回长安。
  经过父子和谐的交流,李世民回到了河北,让几位没机会立功的大将到徐圆朗领地绕了一圈,收复几座城池镀镀金,意思了一下,放弃了这一唾手可得的功绩。
  罗士信自然没有表现的机会,肉跟骨头都让他一个人啃了。剩下的一点汤汤水水,轮不到他的。
  罗士信自己也乐得清闲,闲来无事,问李世民讨要几本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