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虎贲-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天平阳不时的跑来尚书省做客,表面上是没事做闲得无聊,但醉翁之意,李世民如何看不出来,想着自己这位英雄了得的姐姐,也是忍不住叹息。
  李世民带着罗士信的战报,直奔皇宫而去。
  对于自己的儿子,李渊向来都是以父亲的态度相见的,直接将李世民请到了后花园。
  李渊是一个很懂得享乐的皇帝,此时的他正斜躺在胡床上娇媚的尹德妃正在卖力的给他揉着肩膀,可人的张婕妤将荔枝小心翼翼的拨开,用那青葱般的小手喂着他,耳旁还听着李建成关于一些重要国事的处理。
  不时的“恩恩”两下,说句“很好”,表示自己在听,并非一心的享受。
  李世民来到近处,见李渊这幅摸样也没有任何意外:早就见怪不怪了。
  自从天下一统之后,李渊就改了勤政的态度开始耽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享乐。
  有一次李渊到裴寂家里玩,两人在喝酒的时候,李渊还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公为台司,我为太上,逍遥一代,岂不快哉!”直接表明了他的心态,希望自己的老朋友老伙计当一辈子的三公宰相,位高权重,希望自己能当一个悠哉悠哉的太上皇,不用管什么国事享受生命享受生活。
  事实上李渊现在也是这么干的,几乎所有国策都交给李建成、李世民以及一干宰相来处理,小事中事,不闻不问,只有非要他出面不可的大事,才会出来表个态。
  “见过父皇!”李世民上前作揖。
  “免礼免礼!”李渊摆了摆手道:“这里没有外人,一家人不必客气。二郎尝尝,今年夏天最早的一批荔枝,味道不错。是岭南的那些山里酋长送来的,经过上次的朝见,看到我大唐……”他说了一半,突然发现说不下去了,改口道:“的强大,老实温顺了不止半点,非常配合李靖的工作,认可我们派去的官员。相信要不了多久,岭南就能真正的融入我大唐。”他心底明白,岭南的那些少数民族酋长能够那么听话,跟罗士信在大宴会的出色的表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罗士信那家伙,竟然拒绝与平阳的婚事,怎么样也不能说他好话。
  因为答应了平阳,不迁怒罗士信,但李渊感冒的心态,却是一直存在。
  只要事情牵扯到他的家人,他的态度就不是皇帝,而是一只护犊的老公鸡,根本不讲任何的道理。
  李世民苦笑,硬着头皮道:“前线传来战报,大将军大获全胜,不但取了渔阳,还大破奚族,将入侵的奚族兵都留在了幽州。期间发生了小小的意外,突厥十万大军来援,让大将军单枪匹马的逼退了。”
  李渊一下子从胡床上坐了起来,急切的高声道:“将战报拿来看看?”
  李建成站在一旁也是一脸震撼,拿下了幽州,大破了奚族,逼退了十万突厥大军,还单枪匹马?
  这任意一个功绩都不可小觑,现在罗士信集三大功于一身……
  后悔的感觉再度涌上心头。
  他突然想起魏征的建言:“殿下,您最大的毛病是优柔寡断,比不上秦王殿下刚果决绝,您若有秦王殿下一般的果敢,他根本无法撼动您太子之位。”
  当初他想拉拢罗士信,但因为李艺的出现,犹豫了错失了最佳的机会……
  他又想到了当年,李唐南下兵指关中,但途中却遇到了霍邑宋老生的阻挡,秋雨延误了粮草运达的时机,刘武周也在后方作乱。三面不顺,李渊打起了退堂鼓,裴寂也觉得应该放弃关中保太原老巢。
  只有他与弟弟李世民觉得应该分兵攻打关中,以取关中为第一要务。
  他当时劝了劝,劝不动,觉得自己也许错了,也就没有再劝,李世民没有放弃,他觉得自己对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强逼得李渊改了撤军的命令,由他率兵杀入关中。
  事实证明,李建成、李世民的正确的,若当时没有分兵去关中,关中必让西秦薛举攻克,大唐没有关中,靠什么问鼎天下。
  也因那一次,李世民在军事上一直踩在他这个大哥的肩上……
  也许如果当初,他如李世民一样,存着那份果决,今日可能就不一样了。
  李建成也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同样的不少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可就是应了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李渊看着战报,老半响,感慨道:“不得不承认,这个罗士信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
  护犊如李渊者,面对罗士信打的这漂漂亮亮的一仗也服了,抛下了他拒婚的成见。(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 猪一样的队友

  李渊这话一出口,连李建成、李世民都觉得意外。
  知子莫若父,但在李渊这一家行不通。李渊算得上是一代有为之君,但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却不了解。尽管他宠爱无限,但宠爱与了解是两码子事情。反倒是李建成、李世民对于自己这个父亲的脾性了如指掌。
  护犊成狂的李渊竟然能够抛下对罗士信的拒婚成见,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你们说大将军凯旋归来,父皇应该给他什么奖赏才好!”李渊想到这点,有些头疼。罗士信这一次征伐的功劳着实不小,不但帮他拔掉了一根背心芒刺,攻取了渔阳,夺回了幽州境内的长城防线,还大破入侵的奚族,大震国威,连领十万大军来袭的颉利也让他巧妙的退了去。三功并存,实不多见。固然不至于如李世民那般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但他终究不过二十一岁,个别职位也不好封赏。
  李建成、李世民心思活络起来。
  李建成道:“现今渔阳在手,只要我们花些时日,修葺长城,将燕长城与渔阳连成战略要地,幽州一地可保无忧。现今我大唐可虑者莫过于朔方梁师都、马邑苑君璋。大将军年纪虽轻,但骁勇善战,我朝鲜有人比。如此良将,可茂守边疆,儿臣相信以大将军之能,不易于一座移动长城。让他镇守何处,何处无忧。”
  李世民眉头一挑,有点不妙。他虽统帅三军。是李唐的最高军事统帅。但防御突厥的任务向来都是李建成负责的。他们两兄弟最初是分工合作:一个对内负责扫平诸侯,一个对外抵御突厥。现在内部诸侯让他扫平了,抵御突厥的任务依旧在李建成手上。一根指头也不松一下。
  李世民想插手,却找不得半点机会。罗士信若是被调到地方当任战区统帅,等于是受到了李建成的节制。这调离罗士信,能够将李艺推上前来,还能将罗士信置于掌控之内,一石二鸟,好高明的手段。
  没有事先预谋。李建成临场而动,这份才智,便是李世民也觉得心悸。当今世上。也只有他这位大哥能给他这种感觉。
  李渊眼中一亮,笑道:“这提议不错,为父这些天也曾考虑过此事,等南方事了。将李靖调往北地以御突厥。现在多了一个罗士信。他们二人一个挡梁师都,一个抵苑君璋,有此二人在,我大唐边疆无忧!”
  “对此,儿臣到有另外的看法……”李世民不动声色瞄了自己的大哥一眼。
  “二郎说说!”李渊深知自己这两个儿子都是当世少有的无双之士,对于他们向来都是一视同仁。
  “这人有专攻,各有不同。罗大将军性烈如火,用兵有若汉时霍去病。重攻而不擅守。让他茂守边疆未必能完全发挥他的长处。依儿臣之见,不如将关中十二军。择一军托付,由他统御。他擅于练兵,自创的陌刀兵是为步克骑之利器。这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应当由他练一支颇具规模的陌刀军,以应对日后与突厥的战斗。突厥不管是从朔方来,还是经马邑出,只要父皇一声令下,这只陌刀军即可赶赴战场。”
  李渊怔了怔,道:“二郎这说的也有道理。”
  这回轮到李建成觉得不妙了,在罗士信出征之后关中十二军中的天节军将军暴病退职,使得天节军缺了大将掌控。大唐以关中十二军为主要战力,护卫天下。这十二军将军的人选,亦不得马虎,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李建成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如何不心动,打算将李艺推上去,让他凭本官身份率领天节军。这样凭借他与李艺的关系,天节军无异是他李建成的私兵。与他大有利处,他看准了李世民不能与他争的弱点,对此是势在必得。
  可现在李世民竟然将罗士信推了出来,这让李建成无力施为。
  罗士信不是他李建成的人,也算不上是李世民的人。他若针对罗士信,不易于将罗士信这个难得的人才推给李世民,可他要是什么也不做,李艺这不争气的东西,偏偏又斗不过罗士信,会令他功败垂成。
  李建成亦也不动声色的回了李世民一眼,这个弟弟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他感到难以对付。在完全不暴露野心目的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的成为他的绊脚石。
  一石二鸟还以一石二鸟。
  这无硝烟的战斗,两人随兴交锋,斗了个旗鼓相当。
  这下轮到李渊头疼了,两个儿子说的都有道理,选这个不是,选哪个也不是,一时想不出头绪,也便打起了退堂鼓道:“此事不急,离大将军归朝还有一段时日,容父皇好好思量思量。”
  李建成、李世民知道这最后决定在李渊身上,心有灵犀的不再说下去。
  两人相继告退。
  李渊想了想,随口问身旁的爱妃道:“你们觉得这大郎二郎那个更有道理一些?”他也就拿不定主意,随口问问,也不想从尹德妃、张婕妤口中得到什么。
  张婕妤询问的瞧着尹德妃,这种事情上,她向来以尹德妃马首是瞻。
  尹德妃想了想,风情万种的道:“臣妾觉得还是秦王殿下说的有理,罗大将军毕竟年轻,到地方上当任统帅,未必能够胜任。让他在长安附近统帅军队,就算能力不足,无法胜任,陛下还能帮一帮管一管,不会弄出什么事情来。”
  张婕妤跟着眯眼笑道:“姐姐的想法跟臣妾一样,还是秦王殿下说的有理一些。”
  “恩!”李渊也没说什么,只是听了声,点了点头,很快就沉迷于温柔乡中了。
  尹德妃给李渊揉着肩,眼中透露着一丝丝的厉色。
  毫无疑问,尹德妃是站在李建成那边的。
  但是作为一个胸大无脑的女人,尹德妃对于李建成中的大考究大智慧是完全不懂。只知道因为罗士信,她的父亲尹阿鼠被革除了国丈之位,并且赶回了老家,不得踏入京城。这个仇,不能不报。
  如果罗士信让分配到边疆当任地方统帅,她凭什么报仇?所以毫不犹豫的帮了李世民说话,只要罗士信人在长安,她就有机会报仇。
  不得不说李建成除了拥有一个神一样的对手,还有一群猪一样的队友。
  平阳看着手中由房玄龄差人送来的战报,那绝色的容颜洋溢着欢快的悦色,更加显得美艳不可方物,紧了紧手上的战报,低声道:“他做到了呢!”因为擅于军略,平阳深知罗士信取得如此战果是多么的不容易。
  但是就如离别的承诺一样,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
  一旁的裴青衣也在心中念道:“他真的做到了!”她不懂军事,不知其中艰辛。但当初从高句丽返回北平的时候,途经高开道的领地,见一地难民,生民之饥,百姓之苦,罗士信就曾表示一定要灭了高开道这条突厥走狗……
  现在他确实做到了。
  平阳反复看着战报,心情难以平静,突道:“青衣,你跑一探腿,将这战报派人送到郑府,记得不要以任何人的名义,将大将军取胜的消息传达到就可以了。”
  裴青衣愕然道:“这是为何?”
  平阳淡淡笑道:“我知道这等待的滋味,她的心情应当如我一样。让她早些知道,也好少受一些担忧之苦。”
  裴青衣动容叹道:“好的,我这就去。”
  在这个长安,除了平阳、郑丽琬、裴青衣少数几人之外,还有另外一人对幽州渔阳方的战事特别留心。
  他就是改为李姓的燕郡王李艺。
  他的关注自然与平阳、郑丽琬、裴青衣不同:后者是等着凯旋与胜利,而李艺却日夜都在等候期盼着罗士信大败,罗士信阵亡战死的消息。
  在他看来罗士信这一仗是没有任何的胜利可能了,折回来的亲信将突厥的动向先一步告诉了他:他知道事情凑巧,突厥正在举行春季大围猎活动,突厥汗庭聚集了十万突厥勇士。面对李唐的意图,颉利率领十万大军支援渔阳。
  面对颉利的十万大军,罗士信焉有不败的道理?
  李艺甚至已经准备好了欢庆胜利的酒食,就等着消息的传达,一个人大势庆祝一番。
  朝堂上消息的传递还是很快的,尤其是李艺这种身份这种地位的人,更是有他的消息来源。
  长林军中的小校魏志永就是消息来源之一。
  东宫太子府有规定的卫兵数额,不得超过一定数量,以免危急同在宫中的皇帝。但是受到李世民的威胁,李建成动用关系通过心腹李艺、杨文干,悄悄的募集了两千私兵为东宫卫士,分屯于左右长林门,号长林兵。
  长林兵中有多位李艺心腹,以魏志永为最,暗中被授意打探幽州战况。
  罗士信取胜的消息在宫中传开,魏志永听到确实消息,亲自来到了燕郡王府。
  占渔阳,破奚族、单骑退十万兵……
  由魏志永的嘴里,一件一件的传达李艺耳中。
  李艺傻了呆了,想着自己的部署非但没有对罗士信造成任何的伤害,反而铸就了他单骑退十万的一段传奇,这心中又急又气,一股血喷了出来,倒在了地上。(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章 “疯夜叉”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
  南阳三兽血豺、凶狼、恶犬,一身黑衣出现在了郑府外。
  血豺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地图,凶狼适时吹亮了火折子,借助轻微的亮光,血豺指着地东院道:“听好了,这次的主顾很大方,只要我们出色的完成任务,未来五年都不愁吃喝。”
  “晓得!”恶犬狰狞的舔了舔舌头道:“听说对象是个倾城倾国的美娘子,老大,你看我们得手之后,能不能让我爽一发,绝对不碍事的。”
  “胡闹!”血豺一脚踹了过去,“任务完成立刻撤,长安不是我们呆的地方。万一让疯夜叉察觉,找上门来,我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恶犬听到“疯夜叉”三个字,一米九的汉子竟然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吓得闭口不言。
  血豺肃然道:“若事先知道这郑小娘子与疯夜叉有瓜葛,这档子生意就算酬劳再高,老子也不接。现在接下来,也没办法。完事后,立刻撤出长安,免得疯夜叉发现我们的踪迹。谁敢坏事,别怪我不认这个兄弟。不是我小题大做,疯夜叉就算消失江湖多年也是疯夜叉,她疯起来,我们半点活路也没有。”锐利的目光在凶狼、恶犬身上飘过,见他们一个个都不敢应声,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道:“我们跨过这道院墙是下人侍婢居住的地方。郑家家规深严,这个点下人基本上都睡去了,小心些就不碍事。我们等会进了院子。穿过这两道走廊,往东走二十余步就到了郑小娘子的住处,记住了。动作要快,杀了以后,立刻撤。”
  “明白!”凶狼、恶犬同时应道。
  郑家的院墙极高,足足有一丈有余,三米以上。
  寻常人根本望尘莫及,但血豺、凶狼、恶犬却配合默契。先是血豺以抛投的方式将凶狼、恶犬送上院墙,然后上了院墙的两人又将血豺拉了上去。轻车熟路的克服了这高墙。
  他们常干这种事情,经验丰富,无需任何的提醒。一行人轻巧的下了院墙,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