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虎贲-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新娘子,郑丽琬提前做准备是必须的,郑仁基便再次派人前往荥阳,让郑丽琬绕过灾区,返回长安,筹备喜事。结果下人到了荥阳,却得知郑丽琬在洪灾传来之前已经离开了,依照路程来说早应该到了。
  原先他们没有将郑丽琬与洪灾连在一起。这下得到郑丽琬还未抵家失踪的消息,瞬间联想到了什么,前来叫郑丽琬回长安的佣人也想到了。急冲冲的回到了长安找到了郑仁基。
  郑仁基彻底傻眼了,得到这个消息,当场晕阙了过去,醒来之后,忍不住眼泪痛哭了场,突然想到:郑丽琬只是失踪,并没有确定死亡。还是有一线生机的。当下不再犹豫,亲自来到黄河堤坝找到了罗士信。
  罗士信听得情况,整个人也蒙了。想着那夜上元节两人在树灯海上的海誓山盟,一种无法形容无法控制的情绪涌上了心头,涌上大脑,趁着还有一丝残存的理智。任命苏定方全权负责修固堤坝的事宜。飞身上了赤骠,赶向李建成所在之处。
  赤骠感受到主人的心情,风驰电掣,他比赵略晚行一个时辰有余,却仅比他晚到片刻。
  这见到李建成开口就问“您来了那么久遇到我夫人没有?”
  他的话充满了病句,连话都有些说不清了。
  李建成自是莫名其妙,闻声道:“到底发生了何事?”
  罗士信用力的甩了甩头,总算将混乱的情绪暂时甩到了一边。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我那未过门的妻子,怕是困在这洪灾里了。只是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李建成沉声道:“就是那个郑家姑娘?”
  罗士信默然点了点头。
  李建成道:“大将军随我来!这三日,孤在弘农这一代收留灾民,搭建临时营帐给他们居住管他们吃喝,提供大夫给他们医治。现在附近的难民都知道弘农这里有住的有吃的,都在玩这方向赶来。现在营地里已经聚集了五万受灾的难民,也许郑家姑娘就在里面也说不一定。孤陪你去找找……”他正欲走,突地顿了顿脚步对左右吩咐道:“去通知魏先生,让他继续找操舟操船的能手,往陕县方向尝试着搜索一下。”说着他对罗士信解释道:“陕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那里地势中间低四周略高,又在黄河决堤口子不远,冲下来的淤泥杂物都堆积在了地面四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根据侥幸逃出来的人说,还有个别人躲在树上高处的房屋上,还没有死的,郑家姑娘吉人天相,是其中之一也不一定?在没找到尸体,确定去世之前,大将军不如看开一点,免得到时候白难过一场,就算有个意外,这空欢喜怎么样也比白忧伤更好一些。”
  罗士信听了心中好过不少,叹声道:“谢殿下安慰。”
  **********
  陕县一里外的巨型栗树上,莫虎儿抱着一个婴儿,看着浑浊不堪的洪水,产生了一股一头栽下去,一了百了的感觉,但听怀中那若有若无的呼吸声,打消了这个念头,紧了紧双手,亲了亲婴儿干瘪的脑门道:“小丫头,我们萍水相逢,命却连在一起,你死我也死,你活了,我却不知该死该活。大将军待我恩重如山,让我保护夫人,可现在夫人到底是死是活,我都知道,哪有脸面去见大将军。”
  当日洪水迎面扑来,那股力量摧城拔寨,纵然有十万大军也抵挡不住,更何况莫虎儿、郑丽琬廖廖数人。
  最幸运的莫过于郑丽琬起初以为是地震,将他们叫出了客栈,免去了被直接屋子倒塌,压死屋下的下场。
  那浪头一大过来,一群人直接冲散了,每个人收到的力量各自不同。
  郑丽琬给卷回了黄河,而莫虎儿却打到了陕县下游,让下游的一颗栗树给档了住,奄奄一息的侥幸保住了条命。
  当时在栗树的附近有一间牢固的屋子,屋顶上也存着四个幸存者,两个大汉一个妇人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娃儿。
  在危机生死存亡的时候,心术不正的个别群体中会直接化身为畜生。
  两个大汉一起对着那妇人动手动脚,为了保护孩子,妇人任由对方施为。
  大树与屋子相隔四丈余,莫虎儿本就受了伤,也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施以兽行。
  过了一日半,莫虎儿靠着栗树,以树叶树皮充饥,婴儿尚有点点母乳,三个大人只能空着肚子。
  最后大汉忍不住了,要夺婴儿来吃。妇人愤怒之下,将一个大汉推倒在了河里,胸口让另一个大汉用尖木棍刺穿了。临终前妇人将将婴儿远远地丢给了莫虎儿,跳进了水中。
  莫虎儿心感妇人母爱伟大,念及自己不知所踪的双亲,强行将孩子接了住。
  莫虎儿以树叶树皮为食,而小女孩则以树汁为食,竟然顽强的活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 都是我罗家的人

  没有!
  答案如理所当然一样。
  李建成早已知道这个结果!
  所以当初说话的时候,将重灾地陕县也包括了进去。
  这就算是在现代都做不到平等,更何况是人命如草芥的古代?
  若郑丽琬当真受困在难民营,李建成是没有理由不知道的。只要她说一声自己是罗士信未过门的妻子,受到的待遇明显会不一样。从开始到现在,他都没有得到如此消息,足见对方在难民营里的可能微乎其微。
  果如他所料!
  看着有些失落的罗士信,李建成突然生出同病相怜的感觉:当年李家造反,隋军围攻李家,他只带着李元吉逃了出来,五弟妻儿也因此惨死隋军手上,多年来一直是他心中痛楚,温声道:“只要没能确认死亡,就还有一线生机。”
  罗士信打起精神道:“我明白,堤坝应该没问题了,剩下的应该就是陕县以及周边的几个堰塞湖了吧!”
  “堰塞湖?”李建成想了想,点头道:“这个名字倒是贴切!”他们目前遇到的难题,正是因为洪水来临,领河流湖泊改道,大片洪流涌向内陆,退散不去,形成了若干个巨大的湖泊。这些湖泊水位不一,那种堆积在障碍物就如海岛附近的礁石,给搜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不是操舟好手,不敢深入其中。可偏偏这中原不是江南,很少有那种将舟船运用如飞的人物。顿了一顿。问道:“对于这堰塞湖,大将军有什么看法?”
  “疏通,挖掘出一条沟渠。放走堆聚在一起的积水。”罗士信想了想,也只有这个答案。在后世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以爆破的手段,直接炸开缺口,引出积水,但初唐火药还没有发明出来,他也不太记得火药的比例。就算勉强弄出来威力也只是一般,做不到开山裂石。
  李建成见答案与魏征的提议一样,也知是目下唯一的解决方法。忧心道:“需要干的事情太多,人手还是有些不足!”
  罗士信毫不犹豫的道:“河堤水位已经得到了控制,可以将天节军调来,协同开渠放水。”
  “这样天节军会不会太辛苦了?”李建成有些迟疑。也许大多人只会记得他们这些施救人员。但作为此次事件的总指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罗士信与天节军在这次救灾中所立下的功劳。若不是他们在第一时间里堵住了决堤口,他们救灾绝无可能如此的顺利。
  “无妨!”罗士信笑道:“体力也是兵卒作战至关重要的环节,让他们多练练也有好处。”
  李建成也缺人手,应诺下来。
  罗士信向来心急,也呆不住,跟着操舟好手一并深入各个堰塞湖救人。
  越是深入堰塞湖。所遇到的惨状越不忍睹视,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区域。生命的奇迹若时常发生也不会称之为奇迹了。
  连续余日,遇到的基本上都是尸体,全无所获。
  这天罗士信从堰塞湖回来,李建成的亲卫长可达志迎了上来,道:“大将军,找到莫虎儿了。”
  罗士信神色大动,忙道:“在哪,活的还是?”
  可达志忙道:“很幸运的活着,挂在了一颗栗树上,保住了一条命。已经送回去救治了,那么多天全靠一口气撑着。”
  **********
  当莫虎儿醒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吓了一跳,双手双脚如螃蟹一样,死死的将被褥夹在怀里,这才敢睁开眼睛看:这些天他一直靠着栗树,下面的深不可测的洪水,只有几根粗大的分支能够栖息,平时睡都不敢睡,偶尔眯一下眼睛,只要身子有一点点的移动都会惊醒过来,深怕一个翻身就栽倒河里去。
  那种要死不死的感觉,生不如死。
  若不是有个孩子,作为寄托,他都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撑得下来。
  这一清醒,脑子还没转过弯来,回到了当初在树上的感觉,整个人都绷紧了起来。
  眼睛睁开,发现这是一个营账,方才想起了自己在不久前让人救了,回了这里,然后因为实在太困,睡了过去。
  “你醒了?”
  莫虎儿耳中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身躯忍不住一震,僵硬的转过了头,羞愧泪水忍不住滚落下来,在帐篷的一侧罗士信带着喜悦的表情看着他。
  “大将军!”莫虎儿撑着身躯,跪在了床上:“虎儿没能完成任务,请大将军责罚。”
  罗士信带着几分惨然的笑道:“活着就好,这怪不得你……先吃点东西。”他将闷在炉火上的稀粥端给了莫虎儿,按着他躺下,叮嘱道:“大夫说了,你现在不能吃肉类食物,消化不了,只能吃点清淡的,等恢复了些再吃些好的。快起来吃,吃好了给我说说情况。”
  罗士信越是如此,莫虎儿越感到难过,双手端着充满香味的清粥,纵使的饿的前胸贴后背也甚无胃口,将情况当时的情况细说。
  罗士信很认真的听着,当听到他们那一晚住的就是水患最严重的区域,当得知洪水一个浪潮将他们打散,郑丽琬与其他护卫生死不明的时候,忍不住叹道:“这也许就是命吧,这面对自然的力量,区区人类如何抵抗。你也别太在意,这并不是你的错,我还需要你为我杀敌呢。”
  他说着安慰的拍了拍莫虎儿的肩膀,走了出去。他知道继续呆着,只会让这位忠心耿耿的部下,更加的自责难受。
  没有灰心没有放弃,罗士信继续深入的找寻着郑丽琬的下落。
  日复一日,转眼过去两月,灾难总有过去的时候,最大的陕县堰塞湖在半个月前已经疏通,胜于一片垃圾以及一地的尸骸。因为洪水的来临在人人安睡的夜里,整个陕县全县居民活下来的不满百人。
  找到这个地步,罗士信个人对于郑丽琬依旧活在世上这一事情,已经不报多少希望了,只是秉着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心态找下去,尽管在心底深处依旧有那么一点点的期盼……期盼她能够活着,回到他的身旁。
  他的足迹踏遍了受灾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天都要翻上百具尸体辨认,毫无所获。
  这两个月里,李建成也充分的发挥着自己的能力,这个历史上能跟李世民斗得旗鼓相当,甚至压得李世民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的人物,政治手腕委实惊人。
  在魏征这个政治水平一流的大才的辅助下,河南灾难一天一天的成为了过去式。
  水患带来了沉痛的伤害,却也留下来宝贵的资源。
  那灾害所带来的烂泥是最天然最纯净的肥料,因此也有一句古话“洪灾过后,来年必是大丰收”。
  是以李建成上疏朝廷,免去受灾地今年的赋税,提议修筑加固堤坝,将洪灾地开垦为农田,重新择址重建陕县。
  一条条款福利,激发了受灾的百姓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向往,一个个燃起了全新的希望投入了灾后重建中去。
  李建成决定离开了,灾区大小事情走向了正轨,他也不打算继续久呆下去。
  他可一直没忘,在他离开朝堂的这两个半将近三个月里,他的劲敌一直如同皇帝一般,处理着大唐的事物。更可气的是他上疏李渊提议的一些灾后重建政策,那大红的“准”字是李世民批得,仿若他们身份互调了一样。
  李建成不可能在河南继续耗下去,号召三军打算撤离。
  这消息一传开,整个河南震动了。
  十万受灾百姓夹道相送,十数万四周未受灾害影响的百姓也赶来瞻仰义勇之师,若不是这群最可靠的将士,他们的家园又岂能保得住?
  二十多万百姓排成了如长龙一般的队伍,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欢送着历史上第一支抗洪救灾的军队。
  李建成作为总指挥太子走在了最前头,山呼海啸一般的“太子千岁”响彻天地。
  在他之后是魏征、李艺、雷永吉、张平高、苏定方一干大将,也受到了热烈的欢呼。
  在他们之后走在最前头的是天节军,这是李建成刻意安排的。
  罗士信率领的天节军此次救灾的表现归纳起来,唯有十二个字:“功劳最大,名声最少,默默付出”。
  天节军在这次救灾中跟着罗士信出力最大,也最辛苦。不是在第一线对抗黄河决堤口岸,就是在第二线挖掘堰塞湖,或者深入堰塞湖搜救。或许因为不够贴近百姓,获得的赞誉什么远远比不上其他军队,但李建成知道没有天节军就没有现在抗灾的大胜利。
  李建成在这方面还是很公正的,给了天节军相应的待遇。
  天节军上下与罗士信接触的时间不长,对于他揽尽苦事累事的做法很不理解,直到现在他们接受万民欢呼的时候才有所明悟:上阵杀敌是保家卫国,这与洪水抗争何尝不是保家卫国?
  同样的保家卫国,何分彼此?
  至于罗士信并不在此列之中,他在照顾郑仁基。
  郑仁基因为挂心女儿病倒了。
  “小女福薄,无缘与大将军结为伉俪,大将军也不用对我这老头子花费心思了。”郑仁基哀由心生。
  罗士信道:“岳父大人这是说什么话,不管丽琬是生是死,她都是我罗家的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有了情郎,忘了爹娘

  郑仁基已经死心,现在找不到也基本上没有找到的可能了。
  尸体是会发臭腐烂的,尤其是在水里浸泡的发胀的尸体,更是经不住气候的变化,臭的更加厉害腐烂的更为快。
  自古以来瘟疫的发生大多都在自然灾害后,因为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其中绝大多数的关键就在于尸体处置的不够恰当。
  所以在半个月前,处于对罗士信的尊重,李建成特地找到了他,通知了他将要下达的焚尸命令:百姓再遇到尸首,可自行焚毁。
  罗士信当时沉默了半响,默认了李建成的命令。尸体不是一具两具,而是成千上万,不及时焚毁就是瘟疫的源头,他没有任何理由提出反对。毕竟瘟疫太可怕了,尤其是古代的瘟疫,更是可怖之极。
  没有理由为了他一个人,让刚刚遭受水患的百姓,在受到瘟疫之苦。
  李建成的焚尸命令一下,罗士信苦思了一夜也想到了应对之法,同样发出了公告,在公告上详细的绘画出郑丽琬身上佩戴的头饰玉佩,若有人在尸体或者焚烧后拾到与郑丽琬一模一样的配饰,告诉他,他将重谢。
  尽管公告传遍受灾地,依然没有得到消息。
  最初他们走到哪儿都能遇到燃烧的尸体可以一一辨认,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绝大多数的尸体都处理掉了。
  郑仁基也因此一病不起,见罗士信忙前忙后。找大夫端汤送药的服侍,心中过意不去:罗士信毕竟年青,有着大好的前途。以他的身份地位在他成为郑家嫡系之前,本就算是高攀。还有什么颜面,受他如此照顾?
  罗士信为了郑丽琬拒婚平阳一事,为了皇室颜面,在朝中禁口,只有少数人知道,消息没有大规模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