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虎贲-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辅公祏大杜伏威好几岁,杜伏威称辅公祏为兄。但是随着杜伏威、辅公祏征战天下的兵卒,却个个都服气杜伏威。认杜伏威为主,而他辅公祏却让上下称之为“辅伯”。
  辅公祏并不觉得他的功绩会逊色杜伏威,可偏偏他的地位就是要低杜伏威一筹。杜伏威为大总管,辅公祏为长史;杜伏威任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楚王;辅公祏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舒国公。
  不论怎么样都要逊色杜伏威,明明是他年长,明明功绩都差不多,偏偏一直都逊于杜伏威,辅公祏心中极不痛快,兄弟情义也在这隔阂中消失殆尽。
  杜伏威为防万一,夺去了辅公祏的兵权,让他处理政事。将兵权交给了两个义子阚棱、王雄诞统率。
  杜伏威此人并无雄心壮志,起兵造反。只因为生活所逼,奋起反抗。大唐关中立足不久,杜伏威就选择投降了关中的大唐,也因此与罗艺一样赐为李姓。不过比起罗艺,杜伏威那真正是了不起的多。
  罗艺称雄幽州,固然是因为个人骁勇,但更多的是夺取了隋朝边境的强兵悍卒。依仗这强兵悍卒,罗艺不过是死守半块幽州而已。杜伏威却不一样,他白手起家,没有任何地位家世,硬生生的拉起了一支大军,大破隋军,歼灭李子通完成了江淮的统一,尽有淮南江东之地。
  依照常理而言,占据江淮江东,足以凭借长江天险,效仿三国孙吴,割据一方。但是李世民在年初的时候,在淮河上游练兵,溜达了一圈。杜伏威懂了,李渊这是觉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想要对江淮动手。虽然江淮臣服大唐,但是大唐根本掌控不了江淮,只是名义上的归顺。现在大唐想要让江淮,彻彻底底的成为大唐的疆域。
  杜伏威让李世民这一吓,还真深怕这个战无不胜的大唐秦王率兵攻打江淮,为免嫌疑,也索性上书李渊,请求入朝,做出了同罗艺一样的事情。
  所谓请求入朝也就是地方诸侯表明自己绝无反意的惯用伎俩,等于以身为质,直白的向李渊表示,我人就在长安,要杀要剐你们一句话的事情,也就别费心思担心我造反了。
  这能不打仗,李渊自然高兴,杜伏威都如此表态了,也就取消了对江淮用兵的念头。
  因为杜伏威是江淮霸主,地位也不是罗艺一个小小的诸侯可以比拟了。他这一入朝,李渊立刻加封为杜伏威太子太保,地位由在李元吉之上。成为了大唐王朝仅次于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秦王天策上将李世民之下的第四号人物。
  李渊以为杜伏威身在长安,江淮不乱,却不知此举是大错特错。
  杜伏威没有野心,但是辅公祏有,而且野心不小。
  杜伏威与辅公祏一同打天下,杜伏威这一走,江淮以辅公祏为尊。
  辅公祏的小心思也动了起来,不过杜伏威也不是易于之辈,他料到了自己的这位兄弟在他走后,必然会有所行动,特地将军权全部交给了义子王雄诞,再三叮嘱他小心从事。
  只是王雄诞在军事上堪称智勇兼备,但政治上的觉悟一塌糊涂。
  辅公祏从了左游仙的计策,找人仿造杜伏威的字迹给王雄诞写了封信,斥责王雄诞怀有二心,拥兵自重。王雄诞对杜伏威忠心耿耿,看了信登时大怒,说我拥兵自重,行,老子撂挑子不干了,这兵权谁要谁拿去。
  辅公祏就这样戏剧性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的将兵权夺了过来。
  军政大权在手的辅公祏,此时此刻听了“辅伯”二字,登时觉得无比的刺耳,很不舒服。
  “你这话什么意思?”辅公祏的语气带着些许不悦。
  左游仙长身而立,深深作揖道:“江淮人杰地灵,江淮勇士,更是闻名天下,辅公手握江淮一地,又得江淮所有勇士,何不自立称帝,与大唐鼎足南北而立,戴冕称皇,江淮归心。”
  辅公祏胸口起伏,语气有些急促,“左先生快快入座……这,不是我没有雄心壮志,而是颇为忌惮大唐的实力。荆州大总管李孝恭位于江陵,检校桂州总管李靖位于桂州,左监门大将军李世绩在我们北面黎阳。比起大唐,我们实力犹自逊色。”
  左游仙傲然道:“区区大唐有何可惧!只要辅公北连突厥,以江淮之险,北抗大唐扼制长江中游,南攻海州、寿阳;坐拥南方,在效仿三国孙吴,以水军立国。大唐之强兵,大多位于关中,不习水战,纵然来十倍之数,也叫他们如曹操一般,羽铩而归。”
  辅公祏听了怦然心动,颤声道:“此法真的可行?”
  左游仙自信满满的说道:“自是可行,辅公雄心壮志远非杜伏威可比,到了今日怎么畏首畏尾起来。”
  辅公祏道:“不是我畏首畏尾,而是事关重大,不得不慎重。我得江淮兵权,但军中士卒向来只服杜伏威,未必就会同我起兵。”
  “这有何难?故技重施一次,佯装是杜伏威让我们举事,三军将士必然响应。”左游仙一脸孤高,就差手中没有一把扇子就颇有诸葛亮的风范。
  “好!就这么干!”辅公祏在左游仙的劝说下,打定了决心。
  左游仙眯眼道:“在举事之前,辅公还需要干一件事情。”
  “何事?”
  左游仙寒声道:“杀王雄诞。”
  武德六年九月九日,辅公祏在丹阳称帝,国号宋,年号天明,聚众十余万,设文武百官,任协同他起事的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镇守会稽;以江州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善安为西南道大行台,联合起来共同反唐。
  一时间,南方风云乍起,使几近沉寂的隋末、唐初农民战火,又有点燃的苗头,天下震动。
  辅公祏反唐的消息还没有传达长安,罗士信、平阳带着些许护卫已经赶往南方,这天下最乱之处。(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章 巧遇杜伏威

  罗士信、平阳身份特殊,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更何况还有李艺的事情需要处理。
  平阳将李艺的事情揽在他身上,罗士信自然不在过问。平阳不擅长阴谋算计,但毕竟生在帝王之家,不擅长不意味着不懂,一窍不通,而是不愿意涉足其中。以她的聪明才智,全心参合此事李艺是难逃劫难的。
  罗士信头疼的是如何请假。
  唐朝不是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探亲假,年休假,法定节假日、双休日,这真要比古代的官员休假的制度强的太多了。在唐朝只有节令时候才会给出休假,也就是春节、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这类的节日,其他时间是没有休假日的。
  不过朝廷也不是苛刻的地方,允许官员请事假。请假的方式理由是五花八门,除了身体不适,需要请感冒等事假之外,还能因为家中有事、亲人过世而请假。这倒有点和一千五百年后的现在的请假理由相似。
  不同的是古代请假的制度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官员每月只能请假三天,超过三日的就要罚俸禄。当然如果是重病也有三十天,一百天的期限,但假若超越期限,而且没有上级部门的延长指示,就会被免官,官职会由他人递补,并且受到严厉的惩罚。
  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时代的请假是需要上级批准的,尤其是罗士信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员,想要请假。必需亲自向皇上上疏,说明请假原因,等待君主批复决定。如果君主不批准。那就不许假。若是不从,就是犯法犯罪。
  罗士信因为郑丽琬失踪,请了十多天的假,就是以身体不适为由。
  李渊同意批准,但还是依照惯例扣了罗士信的俸禄。只不过罗士信近年来连连取得辉煌的战果,所受到了金银财物等赏赐,百倍于俸禄。对于扣掉的那些俸禄也没怎么在意。
  最麻烦的也是在这里,李渊是皇帝,罗士信若为请假找借口。那等于是欺君。让有心人知道,背后捅上一刀,百口莫辩。如实说来,也不好办。侠以武犯禁。作为皇帝的李渊对于不守王法。不事生产的江湖人显然不会有好感,如实说什么刺客杀手,要去救裴青衣,指不定李渊一个心血来潮治裴青衣乱杀之罪也不一定。
  裴青衣作为江湖女侠,杀伐随心,对于那些江湖败类从不留情,这种做法手段在官僚制度上是极不提倡的。
  “头疼,头疼!”
  罗士信出了公主府。来到自家门口,正打算叩门入门。却听远处有人叫唤。
  “大将军,大将军!”
  罗士信转过头去,却见许久不见的李世民与一个长着国字脸,容貌古朴,身型魁梧的汉子并肩而来,略感诧异,李世民战功卓越,无人可及,地位之高,几可比拟太子,在这大唐只有少数几人能与他并排而行,大多都是他认识的,现今这一位却不曾见过。
  罗士信上前了几步,作揖问好:“见过殿下!”
  李世民下马回礼,指着一旁的魁梧汉子道:“来,大将军,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大唐吴王太子太保李伏威。”
  “李伏威?”罗士信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有些茫然。
  李伏威笑道:“在下故名姓杜,承蒙陛下厚爱,赐以李姓。”
  罗士信登时恍然,原来他就是杜伏威。
  隋末动乱,天下群雄并起,但若言论草莽英雄,首推窦建德与杜伏威。两人一南一北,行事却大庭相径。窦建德众诺守信,以义当先,以民为本,就算他惨败李世民之手,却也是一位响当当的英雄人物。杜伏威亦相差无几,十六岁举义反隋,虽然志向不高,只求在乱世中保全一方,但也是急公好义。天下反隋义军,杜伏威是地位最低的一个,由于本身就深受赋税之苦,对领地内只收很低的赋税,对于贪官污吏切齿痛恨,特别下令,但凡官吏贪污者无论轻重一律处死。所以杜伏威治下的江淮是乱世中少有的衣食无忧之所。
  “原来是吴王!久仰大名了!”罗士信作揖礼拜,“久仰大名”在他人口中是一句客套,但罗士信口中却是最真实的赞美,寻常人不入他的眼中绝不会用“久仰大名”这四个字。
  杜伏威还礼,正容道:“大将军之名,才是如雷贯耳,就算某身在江淮,也多次耳闻大将军的英勇事迹。来京多月,未能结识,实在莫大憾事。本想着投帖拜访,大将军府上又出憾事,只能作罢。这些天每日经过大将军府都忍不住停步片刻,今日偶遇,耐不住结交之心,冒然让秦王殿下介绍,还望勿怪。如若不弃,去我府上喝酒。”
  罗士信本想拒绝,但瞧了瞧李世民,心中有了定计,一口应了下来。
  杜伏威大喜过望,虽他是大唐第四号人物,但没有任何的傲慢,反而很是亲切热情。
  热情的让罗士信都有些不适应。
  李世民坦然自若的笑着,一点也不以为意。
  人各不同,杜伏威豪爽好武,就是喜欢与粗人结交,尤其是罗士信这种重情重义,英勇无畏的粗人,最对他的胃口。在长安的这些天,作为朝堂新晋的第四号人物,只是象征性的陪裴寂、萧踽、宇文士及这些文人聚了一次,其他时间大多都不顾身份地位与秦叔宝、尉迟敬德、薛万钧、薛万彻这类人交往喝酒。也因为如此,作为太子太保东宫的要员,反而与李世民走的很近,对于温文尔雅的李建成有些反感,面对他的拉拢,只是客套的回应。
  杜伏威的吴王府与罗士信、平阳在同一条街道上,对挨着平阳的公主府。
  罗士信没有骑马,三人索性步行入府。
  罗士信察觉了杜伏威的脾性,他也最喜欢与这种脾性的人打交道,随即暂时放下了一切,接纳了这位对胃口的大唐吴王。
  在平阳的府上,罗士信又喝茶又吃素的,嘴巴都淡出了鸟来。杜伏威自不会如平阳那般,好酒好菜,一道接着一道。
  馋的罗士信口水直流,不住的向李世民、杜伏威敬酒,喝的及是痛快。
  李世民本就是军旅出身,来者不拒,杜伏威更是好酒成性,直夸罗士信爽快够意思。
  酒过三巡,杜伏威仗着酒性高声道:“某在江淮也是一号人物,论及武艺也罕逢敌手。可来到了长安却先后败给了叔宝、敬德与齐王,输得是心服口服。某知不是大将军对手,但也想请大将军赐教一下,让某开开眼见。”
  罗士信喝的痛快,也不拒绝,放下了酒盅,从侍女递上来的抹布上抹了抹手上的油渍,走到了大殿。
  杜伏威更是自接,两手往身上擦了擦就大步走了下来,
  一股劲风袭来!
  杜伏威抬腿就是一脚。
  罗士信手掌轻轻一拍,挡下了这招,道:“这算是小觑我嘛?”
  杜伏威尽管听说罗士信的武艺盖世,但瞧他那文文弱弱的模样心中忍不住疑乎,一招试探过后,方才察觉,人不可貌相,喝道:“这次来真的了!”更猛烈的一脚带着破空的呼啸声,如同鞭子一样抽向罗士信,那股不可阻挡的气势足以开碑裂石。
  罗士信以掌破脚,以硬拼硬,手掌与小腿来了亲密的接触。
  杜伏威一招未能得手,第二脚,第三、第四脚就连环不断的踢了出去。
  一脚快过一脚,彷如三支先后射来的离弦箭羽。
  面对破空飞来的数发“箭羽”,罗士信招招对攻,每一掌都准确无比的封住了杜伏威的飞腿,硬是将他所有的攻击挡了下来。
  没有任何的花俏,没有任何的技巧,就是比快比强。
  杜伏威连踢六脚,退了下去,哈哈笑道:“果然不是一个档次,我踢不动了,服气拉。齐王还能打一打,大将军跟叔宝、敬德一样,胜我太多,真打起来,连还手的余地也没有。”
  这比武输了,杜伏威也不懊恼,依旧豪气的劝吃劝喝,爽快非常。
  吃饱喝足,李世民似乎还有事情,起身告辞。
  罗士信见了也跟着告辞,杜伏威也不强求,约着下次再聚。
  罗士信、李世民两人一同出了吴王府。
  李世民笑道:“大将军可是有事?”
  罗士信并不觉得意外,点头道:“确实有事,希望殿下帮忙出个主意。我有要事需要前往江南一趟,事关朋友性命,非常紧急,不能不去。这里不知如何向陛下请假。”
  他没有说明是谁,李世民也识趣的没有细问,沉吟片刻道:“这还真的巧了,药师前段时间卧病在床,好像挺严重的。这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药师用心传授你兵法,他现在身体抱恙,作为徒弟理当前去服侍。父皇诸事繁忙,这类琐事也无需他亲自决断,你写好奏章,送来承乾殿,这拳拳孝心,我也不好不批呀。”
  罗士信大喜过望,忙道:“谢殿下指点。”
  古代向来注重孝道,凡事以孝为本。但凡父母重病,身为人子必需左右侍奉,不然就是不孝。所以由古至今父母生病以及双亲病故,这类事假基本上没有不批的。
  李世民代父理政,得他批准与李渊批准一样的效果。(未完待续。。)


一百九十一章 李艺下狱

  罗士信为了请假,头疼了许久,最后托李世民出主意这才解决问题。
  平阳这里就简单多了,人真不能比人,比着比着保管气死。
  平阳直接找到了李渊,说自己闷得慌,想要出去走走透透气。
  李渊二话不说,直接批了,顺带还问需不需要护卫,万余元从禁军任她挑选。平阳直接拒绝,很婉转的表示自己只是随便出去转转,稍微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公主府的护卫足以保障安危。
  李渊只当她就在关中境内游玩,也没有多问,任由她去了。
  平阳还有目的,也就陪着李渊闲聊,聊着聊着话题就在有意无意中,偏向了李艺泄密上去了。
  李建成要保李艺,李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