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观点,这下芸熙却着急了,脸色大变,转向张良娇怒道:“堂堂饱学经书的张子房,就如此谨慎求利,见危不伸张正义,未免有失儒家的教义了。” “大胆!” “住口——” “小小使者也懂儒家精义?” 不少文华殿、翰林院的文官都大声呼喝,这些官员出自一殿一院,尊张良为院长,门生最注重老师荣誉,听着青年出言不逊,都大声喝止。 张子房一抬手止住文官的喝声,淡然道:“出兵触及国之根本,岂能轻率儿戏?单凭你这几条分析就贸然出动大军,耗人耗力,让大汉将士洒血朝鲜大地,未免把我汉人当成愚者了吧!” 芸熙见百官面色不善,也不敢过于偏激,莞尔一笑道:“不知张太傅认为本国如何付出,才肯出兵相救呢?” 张良扫了她一眼,丝毫不以为许,淡淡道:“不外乎三者,割地、纳贡、称臣!” 芸熙娥眉皱起,轻咬贝齿,内心在挣扎,陷入犹豫之中。 龙天羽看着她的表情,心中暗笑,这位高句丽公主倒不是善茬啊,当下说道:“两位使者无法做主,还是回去征询过你们此行的主子,再来商议援救的事吧!” 芸熙听了汉王的话,心头一惊:难道他知道此行必有主事人?还是已认出我的身份?这个汉王,据说不但具有大才略,带兵用计都狡猾无比,可是,听他的口气,似乎没有完全否决,那么援救高句丽就不是没有希望了? 她猛地昂起头,雪白细致的颈肤犹如天鹅般高洁傲美,眸光紧紧盯向大殿正前方,石阶龙椅之上正襟危坐的汉王,咬唇道:“请汉王说出贵国出兵的条件吧!” 龙天羽目光与她的眸光接触,一让不让,微笑道:“很简单,大汉只要贵国称臣归附,就如同汉室的一个郡,不过你们可以自己治理,但汉军会在朝鲜半岛驻扎,你们没有外交权和军事权,只有行政权,到时候汉室一统天下后,会把整个朝鲜半岛及领海划入大汉的疆域,但高句丽百姓将享受如汉人一样的公平待遇,没有欺压和歧视,允许两族通婚,相互文化交流,就如同中原少数民族一样,王室其它权力则保持不变,这种治法就叫做'一国两制'!”

第五十八卷 逐鹿中原 第五章 北伐渭关

芸熙听到'一国两制'的治国之法,目瞪口呆,樱桃小嘴张成了O型,心下震惊无比:这是什么破制度?这样一来,我高句丽没有了外交和军事主权,还不如同被他统治一样吗?而且是不动用兵马就顺利占领了朝鲜半岛?这汉王比匈奴还要狼子野心! 她脸色数度变发,由白变红,由红变青,冷冷地望着大殿上那个冷酷的君王,心里原本充满的一些美好希望近乎破灭,本以为自己的一番话会打动汉室无条件出兵,退让一步,只好高句丽割让部分土地,称臣纳贡也就是了,却没想到受到如此剥削! 龙天羽俯望着芸熙,他本在大剑师的巅峰,对人体血脉流动和气息变化了如指掌,只见她气息紊乱,就知道情绪极度变发,但眼下也不管她了,毕竟这是关系到汉室出兵的国事,不再是儿戏,也不是他当初起义时光凭意气用事,现在他是君王,目光要远大,用谋也要有帝王之术。 换句话说,以前的龙天羽只是一个带兵厮杀的先锋将领,势必躬亲,一马当先,称之为元帅都有些过犹不及,而现在,他已经真正适应了这个君王的角色! 龙天羽微笑道:“高句丽来的使者,如何?” 芸熙满眼怒火,紧咬贝齿,目光冷冷望着他,哼道:“如此一来,我高句丽与亡国有什么区别了?” 龙天羽见这小女子仍未开窍,毫不留情地道:“归降汉室,可以抱住贵国的子民和种族,如果不合作,恐怕那半岛上的种族就要消亡了,亡国与亡种,你自己选吧!” 芸熙目光一惊,寻思片刻,顿时软弱下来,眼神变得有些空洞,事实上,如今高句丽被匈奴占领,烧杀抢夺,屠城无数,不论妇孺青壮还是牛羊军械被源源不断运往草原大漠,如果匈奴和乌桓等野蛮的狄人再不退兵,整个高丽半岛恐怕真要遭受到灭顶之灾了。 在场无论是张良、萧何、陈平、曹参以及六部尚书等军机大臣,还是文武百官,全都惊住了,一国两制,这种方法也太出奇了,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高句丽,还不伤害当地百姓,只要控制住军权和独立的外交权,就控制了该国的主权,慢慢推行汉文化和新政律法,鼓励通婚通商,虽是自制郡地,却也是大汉的领土了。 尤其是在场的一些文官,这些更加佩服汉王了,毕竟在文官心中,带兵如神不过是武夫将领所为,但这种思想,却是君王的高瞻远瞩,才是一代帝王该决断的事。 “请容在下……回去禀过主子,才能定夺,现下……无法回复汉王!”芸熙咬着樱唇,娇美的唇瓣上已渗出了血迹却浑然不觉,木然地说道。 龙天羽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殿上最急的人莫过于她了,淡然道:“好吧,两位使者可退殿回去征询贵国王族的意见,如果想通了,可公开身份去礼部交换文书,然后用礼部司仪队护送,进入皇宫来商议国事!” 朴芸熙不置可否,也不施礼,转身退出了政和大殿,后面的使者车载元吓了一跳,担心失了礼节惹怒汉王,急忙跪地叩拜三下,唯唯诺诺道:“卑职告退,告退……” 龙天羽也不答话,一挥手,随他去了,这个高句丽还未放在他眼中,当龙天羽想通了历史方向和规律的关系,已经不再执着它会发展到哪个方向,他只在乎,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华夏汉人迅速崛起,广开民治,当西欧北美还是野蛮人的时候,大汉已经站在世界的巅峰,将来陆军、海军、空军征服世界,成为第一个“日不落”的敌国! 扶桑岛、孔雀王朝、波斯帝国、阿拉穆特圣城……等着我,当我龙天羽统一中原,稳定十年之后,将是征服你们的时候了。 龙天羽一番豪情感慨过后,喃喃道:“此刻是该出兵还秦三地的时候了!” ……… 河西之地,陈仓关。 韩信招集了麾下大小将领三十多人来到主帅堂,商议出兵之事。 副统帅灌婴,军师蓟通,大将军纪信、周苛,将军袁英、杨瞳、吕泽等,左、右、前将军王吸、林秋、林挚、邵雄、赵虎、梁越明等,将领如云。 韩信见众将到齐,开门见山道:“今日招集诸位将军来此,是公布一件军机大事,汉王密旨和枢密院军令已到,责令我北伐军,自今日起,开始出兵还秦三地,这件事没有经过王城拜坛封将的事宜,甚至连我们朝廷内部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伐军已分批悄悄移到陈仓关驻扎,所为'兵者诡道'就是这个意思。” “终于要出兵了,太好了!”堂内所有武将都摩拳擦掌,兴奋叫喝道。 韩信见众将领情绪高涨,微笑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我等将领在大剑山腹间不分昼夜地训练了八个月,又换上了锋锐的军械兵甲,正所谓宝剑铸成,必定饮血,我们手中的兵刃要为汉王打下三秦之地,占据函谷关,进而争雄天下,建立不世功勋,成为大汉开国元勋,诸将将领,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众将异口同声高诺道。 “哈哈,好,就是这股斗志,现在本帅要分兵授权,章邯从董翳和司马欣各调来五万人马,加上八万雍军,一共有十八万人马驻守渭关一带,这渭关地势险要,乃是陈仓道进入废丘、通往函谷关的必经之路,渭关南倚秦岭分支山脉,北靠岐山,在两山脉之间有渭水流过,这章邯能在此建立渭关,也算此人破懂兵谋略,因此我们用兵一定要快,兵贵神速,在章邯仍未反应过来时,拿下废丘和渭关,雍王章邯一败,其它两位塞王、翟王就容易多了。”韩信解说着他的用兵思想。 “上将军,你就发号师令吧,带兵你最有一套了。”灌婴在旁微笑道。 其它将领迫不及待道:“我等禀尊上将军号令!” 韩信满脸淡笑,胸有成竹道:“此次分兵三股,由灌婴将军率三万精骑奔走凤翔,绕过岐山,从泾河与岐山的交界地穿行而过,那里虽有雍军和董翳兵马驻扎,但骑兵较少,只要精骑快速穿行,袭击营地,把了营寨,这些守军来不及报信,咱们的精骑兵就能插向章邯的王都废丘了,那时章邯必定紧张,调回部分渭关的兵力,后方一乱,渭关将士斗志就会减弱,我军猛袭定能取胜。” “第二支人马由纪信统领、袁英为副将,率十营步兵甲士、两营骑兵,从陈仓故道峡口,向大散关偷袭,那里驻扎了三万的雍军,尔等夺关之后,赶到灞上,设伏渭水北岸,等待章邯带兵撤退的时候,伏击杀之!” “其余将领和兵马,跟随我将军在正面攻打渭关,今日开始点兵,三日后从陈仓关进军渭关,其它两路明日正午开始调兵出营,务必十日内完成使命,到时再合兵战三秦!” 灌婴、纪信等将领拱手领命:“末将得令!” 韩信笑容收敛,满脸英气,将帅之风油然而生,环顾一周道:“来日的胜利,就靠各位了,下去准备吧,明日起全军进入正式的作战状态,各军营犹如将士当成儿戏者,军法处置,杀之祭旗!” 这些铁骨铮铮的将领都热血沸腾起来,再次合什拱手道:“决不辱命!” 翌日灌婴率先带三万骑兵离开,绕走岐山去了,随后纪信、袁英带领十营两万五千甲士,以及两营三千骑兵出发,要偷袭大散关,逮至两军离开陈仓关后,韩信亲自登坛清点将士,二十万北伐大军仍留下一万两千骑兵和十三万甲士,其中包括了战车纵队、控弦之士和他的中军亲兵。 投石车、箭塔车、云梯车都准备就绪,最让韩信看重的粮草军饷全部到位,四十万石粮草,十万白银,够北伐大军半年的军饷了,使韩信无后顾之忧。 争夺天下的战争拼的是什么,不只是将士多寡、兵器优劣、地形险要等,而是粮草充沛,国力雄厚,没有粮草军饷还打什么仗,将士连吃的都没有了,焉肯效死命? 韩信站在高高的将台上,一身银色铠甲熠熠闪光,身后的披风迎风飘展,气势雄浑,军营的大旗猎猎作响,放眼四顾,整个营地兵马和将士的昂扬斗志浑然一体,那一个个年轻黝黑的面庞,眼中充满未知的兴奋,黄鬃、黑鬃、白鬃地战马汇成片片斑斓的云彩,寒光闪闪的刀枪剑戟,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诡异的清冷光辉。 “诸位将士——”韩信内劲迸发,低沉浑厚着开口,声音在四面山谷间回荡,十万将士听得异常清晰:“汉王已经下达圣旨,北伐大业正式开始,我北伐军便首当其冲,成为一柄利剑,为汉室披荆斩棘,横扫天下,建立男儿功业,光宗耀祖,这是我们的第一仗,在我们的背后,有数百万的大汉子民在望着咱们,只许胜,不许败,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汉室天下,我们要一战定三秦!” “一战定三秦!一战定三秦……” 十万人的气血、战意凝成一股,士气如虹,一股强烈的阳刚风云,席卷整个方圆数里的上空,这就是军人的气势! “先锋军出发!”韩信大吼一声,发出号令。 杨瞳、王吸带领三万先锋人马率先出关,沿着渭水河岸顺流而下,向着前方百里渭关进军,其后左路军、右路军、中军开始出动,韩信、蒯通则坐镇中军,十万多人马虽是兵多将广,但一路途中却并不嘈杂,连那战马的嘶鸣,一点也不杂章混乱,由此可见韩信练兵,确实名不虚传。

第五十八卷 逐鹿中原 第六章 雄关对峙

芸熙公主回到了行馆客栈,木然坐在榻上,呆若木鸡,反复想着龙天羽提出的“一国两制”条件,心头难以决断,如果不同意,匈奴不退兵,在高句丽逗留久了,烧杀抢夺,整个民族面临着危机。 整个半岛人口不过百万人口,林立不少小邦,高句丽疆域与人口最广,在匈奴的冲击下,半岛沦陷,岌岌可危,大小城池都被攻陷,死伤无数,妇孺都被运往草原沦为奴隶,遭到灭族之灾。 “公主,怎么办,这‘一国两制’的想法简直异想天开,那样一来,汉军岂不是轻松就将高句丽收服,变成汉室的郡县,那高句丽国能保留下来,也是亡国之奴了。”贴身婢女气哼哼说道。 芸熙一脸愁容,轻叹道:“唉,明知道这个协议对咱们大为不利,可现在咱们还有谈判的筹码吗?如果匈奴再不退兵,恐怕高句丽的子民们都要灭绝了,那时候又有何主权?” 车载元昂首道“公主,臣料想匈奴掠夺一番之后,虽然本土百姓锐减,伤亡巨大,但仍有不少子民躲入了深山老林,或是逃亡极北苦寒之地,或逃亡海上,这些狄人不擅农耕和守城,霸占不了多久,就会退兵了。” 芸熙公主起身怒道:“不行,我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我的子民,全部沦为匈奴的奴隶,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就像任人宰割的鱼肉,完全没有人格地活着,还有那些妇女,她们是无辜的,你有没有想过她们在匈奴是多么悲惨日子!即使匈奴退兵了,可是我高句丽元气大伤,国无兵,地无民,到时任何一个番邦部落、一个小国,都能再次欺凌、霸占高句丽,那么我们的民族就要彻底消失了。” 车载元和婢女脸色大变,想想都觉得阵阵的后怕,贴身丫鬟道:“公主,那你说,咱们该怎么办啊,难道真要答应汉王的一国两制吗?” 芸熙摇了摇头,丧气道:“我也不知道,眼下退无可避,只有公开身份先进入皇宫,以高句丽公主的身份与汉王交谈一次,听闻汉王宫佳丽如云,美如天仙,看见这汉王也是个好色的君王,或许……为了高句丽,与大汉国联姻,希望能让汉王回心转意吧。” ……… 韩信把麾下的十三万大军兵分五路,分别为前路军、左路军、右路军、中军、粮草辎重军,五路军彼此相隔两里有余,铺天盖地,真如泰山压卵一般自陈仓关出发,浩浩荡荡一路向东,旗幡招展,鼓号齐鸣。 三千精锐骑兵,都是韩信的随身亲卫兵,分两翼张成雁翎阵形,护卫在韩信两翼随他推进,甲胄鲜明,鞍鞯整齐,十分威武雄壮。 全副戎装的甲士,在一面面迎风猎猎的旗帜下,长戈队、刀斧队、弓箭队、战车队,前面的队伍大多为盾牌队,左手持绘着上古猛兽的牛皮骑盾,右手一杆血红长缨的漆枪竖指天空,精钢打造的三棱枪刃上,血槽宛然在目,闪着狰狞的幽光。 大军浩荡来到渭关前十里安营扎寨,杨瞳、王吸带领三万先锋人马向潼关发动攻击,试探敌军虚实,而渭关在原来河西关卡的基础上扩建,夯实了城墙,高数丈,厚三尺,南北连接岐山和秦岭分支山脉,纵横二十几丈,易受难攻。 渭关城墙的正墙上还有侧墙,侧墙上再砌砖垛,砖垛间的垛口是守御将士的了望孔和射击口,城墙正中还建有雄伟的城楼、角楼、望楼,间隔而立,楼顶是重檐九脊歇山式,外有廊柱围绕,下临马道。 湍急的渭水从右侧城墙豁口下穿行而过,雍军为了防止有敌军从水中混入,特意设置了栅栏铁闸门,河水中放有尖刀痢疾,杜绝船只经过,整个渭关在章邯的精心布置下,倒有几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雍军负责侦查敌情的斥候早已收到情报,守军重兵把守渭关,城墙与关内列队数万人马,随时备战,见到汉军先锋营袭击,立即吹动号角,居高临下反击汉军的袭关。 双方一番力拼,战斗历经三个时辰,汉军先锋无功而返,损伤了数千人马。 蒯通见先锋人马退回主营,问向韩信道:“我们精兵十多万,为何不一鼓作气,全部发动总攻,或许趁其不备,一举攻陷了,这样只派些许人马,能攻下渭水雄关吗?” 韩信一身铠甲立在营地,在夕阳之下,闪着彤彤的光泽,微笑道:“谁说我要立即攻陷渭关了?时机还不到呢,再说这章邯精通兵法,乃大秦一员名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