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杀猪状元-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太后瞟了方羽一眼,眼波儿横,眼神儿媚。

殿外是大雪纷飞的冬季,殿内却是暖溶溶的,方羽觉得有点儿热,象是春后的时节。

方羽把眼光投向了大殿的门外。

那些个站在雪中的侍卫,犹如塑雕一般挺立在那儿。

人世两重天,只为权与势。

方羽喟然的叹息了一下,这段时间,他已渐渐明白,权势的重要了。

就象这赵祯一句话,就可把雷峰塔给推倒了。

  第六十一章 武举开科(上)



天圣元年。

时间过得很快,又是一个秋天。

方羽穿过一片有些许落叶的桃花树林,来到一个亭前。

赵祯正坐在小亭中,一年时光,一年的故事与小说的引导,赵祯已成熟多了,眉宇间有了一抹男人该有的英气,性子也变了很多,不再是那个柔得象小女孩子的男孩,眼中常常有一抹很野性的光芒闪现,用方羽总结的话来说,这个小皇帝已经有了扩张领土的野心,有了想去侵略别人的心思。

对于这个结果,方羽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一年来,方羽常常为赵祯讲一些后世里那比较让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小说,那种英雄主义的思想慢慢的改变了赵祯。

其实每个男人在小时候都有热血,只是有些人在后来变冷了。方羽只不过把赵祯那少年的血激得更热,并且在他的心中固定下来。

原本的赵祯对宫里那长得漂亮的宫女还有一点性趣,可自方羽把铁木真的故事以一种很兽血的方式讲给赵祯听后,赵祯便对那些宫女再无一点性趣了,少年人的心思很单纯,赵祯很是向往那铁木真的生活,要女人,就该象铁木真一样去抢才有意思啊。

方羽迈上小亭的台阶时,赵祯站了起来,看着方羽笑道:“大哥来的正好,我有点事儿跟你说,我已求得母后同意,今年开武举科,大哥你也去参加吧。”

“今年开武举科?不是说明年才开的吗?”方羽看了一眼太监小米子为他用垫子铺好了的石凳,有些奇怪的问道。

“我这还不是为了大哥你吗,母后要赐你个官职,你却说不是科举出身,这官当得也让人说闲话,我说赐你个进士出身吧,你又说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要得也没啥意思,我也没法子,只能想这个办法了,大哥,你去考吧,以大哥的武艺,这武状元定是大哥的了,以后大哥当了将军,我们兄弟俩带了军队,也打到那什么多瑙河去,抢他一群金发碧眼的女人回来看看。”赵祯撇了一下嘴,很不满意的说道,待说到金发碧眼的女人时,这赵祯却是露出一幅很向往的神色。

方羽微笑着拍了一下赵祯的肩,道:“谢了,我会去的。”

“那就好,不如大哥明年的文举科也去考了吧,我让那晏殊做主考官,到时大哥弄个文武双状元岂不威风得紧。”赵祯笑了起来,象偷到了鱼的小狐狸,实与他那张少年单纯的脸不相合。

方羽随意的坐了下来,道:“那行,二弟你是不是文科的题目也准备好了?”

“呃,”赵祯愣了一下,道:“这个,大哥怎么知道我已准备好题目了?”

“二弟你也知道我的文才不行,写写诗,填填词自然是可以,但帖经,墨义这些个却是不行的,你却要我也弄个文举第一,那岂不是要事先知道了题目才行。”方羽笑了笑,接过小米子递上的清荼。

赵祯也笑了起来,坐下道:“那么,大哥是同意的了。”

方羽看着赵祯,心想这个便宜得来的把兄弟皇帝,现在这会儿对自己还是很真心的,却不知长大以后会怎么样,唉,方羽在心中没来由的微叹了一下,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天下终没有不散的宴席啊。

“我同意什么,二弟,你的情,我这个做哥的会永远记得的。”方羽很真诚的对赵祯说道,心里面已有一点把赵祯当了自家兄弟的感觉了。

“不是说了么,一世都要做好兄弟的吗,我还指望着大哥去把那燕云十六州给夺回来哩。”赵祯握着自己的拳头,也为方羽这句有些动情的话感染。

真的可以做一世的好兄弟吗,方羽心中想到。

一片树叶被秋风吹落,飘飘荡荡的落在了方羽的脚下。

方羽把它拾了起来,道:“我会记得的,我们是一世的好兄弟。”

“嗯,我们要做一世的好兄弟!”赵祯使劲的点了一下头,少年的血还未冷,少年的心还有许多美好的向往。

这一句话,是一个少年的承诺,未必经得起风浪,但在此时,他的心却是真心的说着这个承诺。

方羽点点头,那片落叶在他手中化为碎片,纷纷扬扬的落在了地上。

几名垂手立在一旁侍候着的太监宫女悄悄的看了一眼方羽,都在等待着方羽开始说今天的故事。

方羽喝了一口荼,正想为赵祯讲故事,抬头看时,却见郭槐匆匆走来。

郭槐看见方羽,露出高兴的神色,擦了一下脸上因赶路而热出来的汗,老远说道:“哎呀,还好方公子在此处,省得咱家到处找了,太后有旨,招方公子你前去见驾。”

方羽站了起来,正要与赵祯告别一声,赵祯说道:“我们一起去吧,我正好也要给母后请个安了。”

方羽点了下头,两人下了小亭的台阶,随了郭槐前去。



对镜梳妆时,顾影堪自怜。

望着镜内尚未老去的容颜,刘太后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岁月易失,红颜易老呵。

刘太后心中感叹的想着,自己这丰姿玉貌又还能保持得了几年。

这森冷的殿,这寂寞的宫,这个世人都向往的地方,自己在这里真的活得快乐么。

对于十几年来都把心思放在了与人相斗的刘太后来说,突然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对手,这日子还真是觉得空虚的紧。

刘太后摸了一下自己刚补了妆的粉颊,粉嫩嫩的,似乎还留有着青春的气息,满意的站了起来,转过身对着众宫女太监时,已是一幅威严的气派。

赵祯见了刘太后出来,先自上前请了安,刘太后一摆手,示意赵祯站到自己的身边,她径直坐到了凤椅上,对方羽道:“今日要你前来,是有两件事儿要与你说,一是今年的武举科开考,哀家希望你前去应考,不要再推三阻四的,把哀家的话不当一回事儿。二是这次武举第一名将要出使辽国,护送使臣前往给辽国饷银,哀家有意让你去,你既被人称为我大宋第一高手,这个武举第一应该不成问题吧,希望你不要让哀家失望。”

“太后所吩咐的,方羽自当尽力完成。”方羽应承了下来。

“很好,今次的出使辽国与往次不同,那耶律隆绪欲要追加岁币,摆下了三场赌约,胜则可能与我大宋继续年年修好,败了,不用哀家说了,你也明白,将没有什么好事儿,所以哀家才希望你去。”刘太后对方羽这次的回应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直以来,刘太后都有意提拔方羽进入官场,奈何这方羽一半儿性子温和,一半儿性子却是硬得象石头,简直让人难以明白哪个才是方羽的真性格。

越是让人难以明白的东西,越会让人想要弄个明白。

刘太后琢磨了很久,也算是明白了一些,这个人是那种你对他好一些,他便也会对你好一些,你与他来硬的,他也会与你硬着干的人,他没有把自己这太后的身份放在眼里,对于这一点,刘太后倒并不在意,反觉得方羽这个人很真诚,不虚伪。

这也就是方羽让刘太后看得顺眼,换了其他人绝无得好结果。

“太后请放心,我定会让契丹人明白我大宋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方羽的话中透着一丝丝燃起的战意。

方羽听了刘太后一说,心中也知这次的责任较大,对于大宋给辽国岁币之事,方羽深觉这是一种耻辱,不管怎么样,站在自己的出身上来说,先人的耻辱也是自己的耻辱,除非是那种祖宗就是汉奸的人,才会对这种事无所谓。

虽然方羽也明白,自己暂时对这无能为力,却可以尽自己的力量阻止这种耻辱的加深,不就是三场赌约么,方羽心想,自己定要让那契丹人知道,他们眼里的南蛮子也不是好惹的,汉人中有得是英雄好汉。

“就是,我堂堂大宋岂能任由他契丹人欺凌。”赵祯插了一句话。

刘太后横了赵祯一眼,赵祯讪讪然低下了脑袋,他尽管性子已坚硬了不少,但对刘太后有些惧怕的习惯还是一时改不了。

“唉,年轻人的,就知道打打杀杀的,这不是玩过家家的游戏,这是治理一个国家的大事,要多用用脑筋,刀兵岂是妄起的。”刘太后语重心长的对赵祯说道。

刘太后说着赵祯时,眼波儿却横了方羽一眼。

很会查颜观色的郭槐在一旁看到了刘太后这一眼,心想这个杀猪的不知前辈子积了什么阴德,这刘太后可谓对他青眼有加,百般迁就了,唉,自个儿侍候了太后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太后对哪个这么好过。

赵祯应了一声,却有些不服气的撅起了嘴。

方羽接过一个太监递给的荼水,润了一下喉,准备着开始往常的例行公事,为这太后宫的人说一段故事。

“话说这董永见了七仙女,那眼睛……”方羽为众人讲了一个现代网络版的《天仙配》。

这故事被那网络作家写的极扇情,便连一众儿太监也听得津津有味。

殿外的秋风习习。

方羽一边讲着故事,一边偶尔看看殿外的天空。

从今后,自己真的要走上那条为官的道路么。

方羽心中暗暗的想着。

  第六十二章武举开科(下)



秋风打着卷儿,扬起轻尘溜溜的飘过大街。

高升酒铺内客人不少,喧哗的声音从大街上过时便能听见。

高升酒铺是个很低档的小酒铺,供应的东西,酒是劣质的酒,菜也没得几样,不过因为价格便宜,所以它的生意还是很好的,毕竟这世上还有一些口袋里没几个钱的人。

来这里的通常都是些贩夫走卒,赶车的,扛包的,这些个人一天的活闲了下来时,便会有一些人邀朋结伴的到这种地方喝个酒,轻松一下。

靠边的一张桌上,独自坐着一个年青的大汉,这大汉体格虽魁梧,一张脸却长得秀气,但没有人因为他这张秀气的脸而敢接近他。

这人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森冷之气,人一靠近,便可以感觉到他这种仿似寒冬的气息,这不是杀气,是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

一壶浊酒,一盘小鱼干,一把大刀占了桌子的一大半,刀的份量很重,压得那小桌吱咯作响,看得那高升酒铺的东家心疼不已,却又不敢上前说这人一句。

这大汉慢慢的将酒喝了,将自己的钱袋掏了出来,道:“店家,多少钱?”

“客官,总共是五十六文钱。”店东忙笑着上前说道。

大汉掏出钱来,一看却只有四十三文,眉宇间轻微的皱了一下,道:“店家,某这只有四十三文,差你的十三文改天给你,某叫狄青,请店家宽限几日可好?”

店东打量了一下这个自称狄青的魁梧大汉,心想还能怎么的,看这人的身板也不是好惹的,当下点头道:“客官既然手头不便,那十三文钱也就算了。”

“多谢。”大汉狄青声音平板的道了声谢,将手中的钱递与了店东,起身拿了刀离去。

店东看着他有些潦倒落寞的背影,心想,此人大概也是一位落难中的好汉。

店东追到店门口,对狄青道:“看客官的模样,该有一身的武艺,客官何不去河坊街的精武门,那个方大官人是个大善人,最好结交朋友,客官去了那里,定可得到帮助。”

“某是来考武举的,不是来求施舍的。”狄青的声音很冷淡的说道。

店东楞了一下,望着狄青的背影摇了摇头,回转了店中去。

街头的秋风有些凉意,吹着狄青的背影更加的落寞萧疏。



汴梁的街头不因起了秋风的寒意而减了它的繁华。

川流不息的的人群中,站着一老一少两个好奇的张望着的人,任何一个出身汴梁的人都可以看得出,这是两个新来京城的乡下土包子,没有见过世面,虽然这两人身上的衣服不算差,甚至可以说是用名贵的料子做的,但没见识就是没见识,不是一身好的衣服可以遮掩的。

小的那个十五岁左右的年纪,一身白衣似雪,长得唇红齿白,正是那种众多女子喜欢的翩翩美少年。

老者五十来岁,一身青袍,一缕长髯颇为飘逸,偏腰间挂了一很难看的酒葫芦,让从他身旁路过的汴梁人暗撇其嘴。

“师父,这里真大啊,比咱们镇子大的太多了,这么大,咱们怎么去找那个考武举的场子呀。”那少年回头对那老者说道。

“玉堂你毛燥什么,这次朝庭下了皇榜,要公开举行今年的武举科试,允许百姓观看,到时自然会有很多的人去看的了,你还怕找不到人带路吗。”老者看着那酒旗招展的精武酒馆,忍不住说道:“真香,这什么酒啊。”

“师父你就知道喝酒,这天都快晚了,还不去找个住的地方么。”少年撇了一下嘴,很不满的说道。

老者瞪了少年一眼,却是毫无一点威严,道:“你急什么,为师这一辈子好不容易来了一次京城,自要先看看再说,哪能急着去睡觉,走,先去看看这大地方的酒与咱们那的有何不同。”

那少年很无奈的道:“师父啊,我们身上的钱会不会够了啊,我听人说这京城的东西很贵的,咱们的钱几乎都花在了这两身衣服上,到时没钱了你怎么办,总不成要在这大街上开抢吧。”

“这个,”老者摸了一下自己的头,道:“这也是个问题哈,嗯,我说玉堂,要不,咱们打听打听一下,看这里哪家有钱,今夜去弄它一笔怎么样?”

“师父你在几年前不是说了不再做这事了么,怎么这会儿又想了。”那少年对着老者翻了一下白眼,转过脸去看着其它地方。

“为师做了一辈子这事,哪能说住手就住手的,再说了,我还没在这京城里干过这事呢,怎能让自己的一生留下遗憾,玉堂啊,我说你怎么就不能在这方面向为师学习学习呢,没钱了,就不能向那些有钱的人要点?还真要去睡大街不成。”老者很理直气壮的教育那少年。

“随你怎么样,师父你要喝酒就喝去,喝醉了看师父你晚上怎做这事儿。”少年赌气的道。

“放心,为师就算醉了,这入个户儿,拿点东西出来的小事儿还是不在话下的。”老者很自信的说道,闻着那随风飘来的酒香,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少年掏出身上的钱袋,把里面的一两多碎银拿了出来,道:“你看,就这么多了。”

“嘿,嘿,够了,够了,走,咱们师徒俩先去喝盅再说。”老者拉着不情不愿的少年往那酒旗飘扬的精武酒馆走去。



安平镇的卢员外卢方不是很有钱,当然这是相对于汴梁城的富豪们来说的,在安平镇,卢方可就是最大的地主了,不过他与两个把兄弟韩彰和蒋平来了京师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很穷的,看看人家京城这地方儿,一杯儿荼就能要了自己五十大文,一盆儿猪蹄就又去了八百大文,,一壶儿酒,操他娘的,卢方几乎要破口大骂,这京城的人也太黑了吧,敢向自己要一两纹银,当自己是乡下人好欺负不是。

卢方将手中的刀摸了又摸,很想在那个脸上笑开了花的店东家脸上来一刀,他祖***,自己这三人哪是在这喝酒啊,分明是在喝自己钱袋里白花花的银子呀。

“大哥休要动气,我等是来这京城考武举的,休要为了这点儿小事招惹了麻烦,它日再来与这厮的计较也不迟。”韩彰见卢方的脸色不好看,忙出声劝道。

“哼,若不是为了皇上今年特开的武举恩科,他老子的我还不来这鬼地方,呀呀呸,什么玩意儿,当他的酒是天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