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骑兵部队行动迅速,走了五里。就追上了公孙瓒的败兵尾巴。
  “伯珪兄,留下一支部队殿后吧!”刘备眼见后面的铁骑裹着黄沙而来,心惊胆战。
  一溃千里并不只是一句成语,由于秦峰的及时追击,公孙瓒没有机会重新收拢败退的步兵。他手中倒是有一万骑兵部队,就是后世有名的白马义从部队。这支骑兵的战斗力十分强大,他有自信可与秦峰的骑兵一战。
  但这支兵马是他最后的王牌,若是现在就跟秦峰拼个净光,袁绍追上来的时候。也就是他败亡之时了。
  所以此刻的公孙瓒十分犹豫不决……。
  再说秦峰虽然追来了,但是并没有让部队太过接近。陷阵军团和匈奴军团创建不易,是他手中的王牌部队,所以他也有着跟公孙瓒类似的考虑。另外。尽可能在不折损士兵的情况下,将公孙瓒赶回北平才是硬道理,可不能平白便宜了袁绍。
  “这可不是后世玩游戏。损失兵马,过一季度收了钱就能再招募了。”于是秦峰再次命令部队减慢速度。
  秦峰的部队因此只保持三成的行进速度。追赶着前方的败兵。
  公孙瓒的败兵为了保住性命,奋力奔跑。
  所以双方始终保持着一里的距离。
  公孙瓒散乱的败兵绵延数里。所以他带领的依旧成建制的白马义从骑兵相距秦峰的部队前锋有三四里。有这一段距离做缓冲,让他能够轻易布下骑兵冲锋的方阵。
  当他回望后面的尘头,就在想,“若是秦峰的部队再靠近一些,我就布阵反冲锋。”毕竟还有两万步兵,若是都被秦峰杀了,他亦是失败了。
  于是,微妙的战场形势,因为双方主帅都不愿轻易交战而保持着平衡。
  秦峰并不是蒙头追赶,为防止袁绍追上来大开杀戒,他就命令部队不断呼喝,尤其是匈奴军团呼哨响亮。这呼哨成了催命符,督促着公孙瓒败退的步兵不断向前奔逃。
  如此一来,袁绍的部队追之不及。
  公孙瓒见秦峰追的太紧,也不敢回临漳营寨了,而是望磐河而去。
  ……
  磐河在三国中也是比较有名的,演义当中第八回的章节名就引用了这条河流的名称,号“袁绍磐河战公孙”。
  因公孙瓒先到磐河岸边,这里又有他留守的上千兵马接应,所以顺利的过河。
  当秦峰,袁绍赶来的时候,公孙瓒已经在对岸集结备战。
  袁绍骑在马上,望着对岸的公孙瓒兵马拍着腿叹道:“可惜,可惜!”他本来满心期望就此一战灭了公孙瓒,然而到最后还是被他给跑了。
  磐河在这一段水流平缓,但是很有深度。
  三天后
  袁绍收集到了一定的船只,就来找秦峰商议,“子进,公孙瓒新败,兵无士气。正是咱们一鼓作气消灭他的时候,如今我已经寻找到了数百条小船木筏,咱们就此过河怎样?”
  秦峰皱了皱眉头,他来到东汉后大小几十战,虽然积累了许多作战经验,但因为基础不牢靠,所以与三国这些牛人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然而他也有自身的优势,就是多了上千年的知识沉淀。
  后世虽然不打仗了,但是影视上打仗的题材多得是。这抢滩登陆战可不是开玩笑的,不损失三四成人,你根本就开不上去。虽然三国时代没有飞机大炮,但是弓弩也受不了啊。
  尤其还是小船,跑不快。被弓箭射击的轮次就会更多许多。
  白白损失兵马的事情秦峰绝对不干,他琢磨了一下。就语重心长的说道:“本初兄,本想与你一同作战。但是你也看到了,我的是骑兵部队,小船不好进击。不如这样,你先去抢个滩头阵地下来,我随后就领兵过河!”
  袁绍直勾勾看着秦峰,心说你也好意思说你的是骑兵,前几天你一万骑兵愣是一个公孙瓒的步兵都没追上!你以为我是白痴吗!
  其实袁绍心里清楚的很,知道秦峰是不愿意为自己全力作战,是在保存实力。他又何尝不是抱着保存实力的想法。所以每次都要拉着秦峰一起。
  秦峰见袁绍哭丧脸,就笑道:“本初兄,不是兄弟不帮你。你看,你的小船最多带两匹马,我过去两三百人也没有用啊!”
  袁绍闻言心里骂娘,心说这秦子进最是操蛋,他让步兵将钱粮运回上谷郡,只留下骑兵来帮我,就是为了能有诸多借口不出力。袁绍就此打定主意。今后若是有人找自己帮忙,自己就他吗的只派骑兵去。
  秦峰搪塞的很有道理,毕竟二三百小船木筏,拉四五百骑兵过去屁用不顶。
  所以袁绍再也无法傍着秦峰一起出战。于是他就派出五千人,准备抢滩登陆战。
  五千人,分乘数百木筏小船。喊杀声中向对岸冲去。
  秦峰就与袁绍一起在岸边远眺,秦峰是在观摩作战。袁绍则是心急如焚。
  另一方面,河对岸的公孙瓒见袁绍大白天的就敢渡河。顿时恼怒。“可恶的袁本初,他以为我真的败了吗!”
  刘备急忙出主意,“伯珪兄,袁绍以为我军大败兵无战心,这是一次消弱袁绍兵力的机会,就用弓箭在岸边射杀!”
  于是,公孙瓒将全部两千弓箭手在岸边排开。
  弓箭的范围几乎能够覆盖一半的河面宽度,箭如雨下中,袁绍军的士兵大量中箭倒下。
  沮授因此心痛不已,再次劝说道:“主公,不可啊!如此,只能白白牺牲将士的性命。当撤回从长计议,或是就从下游水浅之地渡河。”
  其实袁绍也不是不知道渡河作战十分艰难,他依旧要抢滩登陆是有原因的。
  原因之一,就是绕道渡河,少说耽误两三天的时间,另外公孙瓒也不是傻子,自己大军一动,他岂能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他就会堵在哪里。这也是之前两军磐河对峙几十天的原因。
  原因之二,公孙瓒刚刚战败损失惨重兵无战心,可以尝试一下。
  原因之三就应在了秦峰身上,他的一万骑兵实在太消耗粮草了,每一日都吃袁绍上千贯钱粮。袁绍已经快要养不起了,所以十分想要马上结束战斗。
  以上三点,让袁绍冒险选择正面渡河作战。
  然而公孙瓒的弓箭部队太犀利了,袁绍士兵刚刚渡过河中心,就开始出现大量伤亡。
  这时,许攸就说道:“主公,沮公与说的也有些道理。不如暂且停止,等到晚上在渡河。那时候有夜色保护,公孙瓒的弓箭手就看不清楚了,就能最大限度保证我军将士渡河过程中的安全。”
  审配,郭图等人纷纷附和。
  难得手下意见有如此统一的时候,袁绍也就鸣金收兵了。
  因为有秦峰在身边,所以袁绍这一次尝试失败后十分尴尬,然而又不得不面对秦峰,就给自己找了个失利的理由,勉强笑道:“子进,公孙瓒竟然有如此充足的箭矢,真是意想不到……。”
  秦峰很想说,爷早就想到了。毕竟是盟友,他就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公孙瓒已经损失了两万人,如今战事对我们有利,不要着急,总会有机会的。”
  不着急!
  袁绍能不急吗,他早就急的焦头烂额了,一天将近一千贯给别人养兵,摊到谁头上谁能不急!
  “将近中午了,咱们还是让士兵埋锅造饭吧。”秦峰爱兵如子,他的兵马,一天三顿饭,若是值班还有夜宵。可不能让自家得将士饿着肚子,所以他习惯性的望了望天色说道。
  袁绍闻言顿时有些变色……
  因为东汉这个时候,人们都只吃两顿饭,早一顿,晚一顿。秦峰要吃三顿,袁绍有求于他也不能不给做饭。这问题就来了,袁绍的兵马是吃两顿的,他们见秦峰的士兵吃三顿,岂能善罢甘休。
  因此袁绍无奈之下,为怕哗变,只能是给自己的士兵也加餐。别看只加了一顿饭,但是原本也才只有两顿,也就是说平白多出了百分之五十的粮草消耗。
  “本初兄?命令做饭吧。”秦峰见袁绍愣神,催促道。
  “传令军需官,做饭,做饭!”袁绍恶狠狠的说道。
  ……
  夜,已经深了。
  因为即将入冬,又是在河边,所以四周起了大雾。
  “真是可恶!”袁绍大骂,因为这雾一起,就不好进兵了,看来也只好来日了。
  秦峰见这大雾,突然就想起三国中十分著名的桥段,草船借箭。他越想越觉得此计可行,可以消耗公孙瓒的弓箭,毕竟弓箭是古代作战的大杀器,若是公孙瓒没有了箭矢,己方就能避免许多伤亡。
  但是,这个诸葛亮后来的绝顶妙计,秦峰并不像轻易告诉袁绍,就想变着法的卖给袁绍得些好处,于是就琢磨了起来。
  袁绍跟秦峰是站的很近的,就看到秦峰默默不语,眼珠滴溜溜乱转。由于他与秦峰在洛阳时有过很长时间的接触,所以知道这是坑人的前奏。这里只有他一人可供秦峰谋划,顿时心惊,“吾靠,秦子进又要吐坏水了,吾可要小心一点!”
  ps:喜欢的同学,可加,群,46870355,探讨经典剧情。(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131111153624226同学的月票。
  感谢西楚幽溟同学的100打赏。


第三百零四章 草船借箭

  由于袁绍需要秦峰帮助一起对抗公孙瓒,所以他生怕秦峰又有什么鬼主意而自己不好拒绝。九月底河边寒冷,他裹了裹身上的大氅,小心说道:“子进贤弟?”
  秦峰想通彻了,就笑道:“本初兄,小弟有一计,若是兄长用之,一定能够打破公孙瓒的磐河大营。”
  袁绍闻言心里一惊,突然就想起了三个凡事的第二条。
  这三个凡事就是袁绍专门为秦峰制定的,其中的第二条就是,凡事秦峰鼓动自己做的,万万不可去做,断不能为他人做嫁衣。(参照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不免嘀咕,腹诽道:“吾是绝对不会听你的计策的。”不过他依旧忍不住好奇,想要听听,就说道:“贤弟请讲……。”
  “是这样……。”秦峰为了卖个好价钱,诱惑道:“弓箭乃是交战的利器,若公孙瓒没有了弓箭,不知会如何啊?”
  袁绍嗤之以鼻,心说就这三岁小孩的问题,你也好意思问我。他立刻就引申了一下,彰显自身的军事才能,就说道:“河水很深,敌军不可能涉水作战。若是没有他们弓箭,我军就可在河上反射,轻易就能渡河。并且公孙瓒失去了弓箭之利,我军就能够轻易攻破他的大营。”
  秦峰点了点头,心说你明白就好。他就笑道:“如今我有一计,可大量消耗公孙瓒的弓箭储备。”
  “什么计策?”袁绍马上就忘了三个凡事,立刻问道。
  秦峰见他上钩了,这才说道:“此计若是成功。公孙瓒必定败北,那么战利品。小弟就不客气笑纳了。”
  袁绍是聪明人,闻言就知道这是交换条件。这条件可够狠的。他想了想说道:“你先说出来听听,若是可行,一切好说……。”
  秦峰也不是矫情的人,便作出诸葛亮般的睿智模样,自信的说道:“这一计名叫草船借箭,只需如此如此……扎上草人,如此如此……擂鼓进军。大雾的天下,公孙瓒不明就里,一定会用箭来退敌……。如此一来。就达到了目的。”
  袁绍并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好几个谋士。其中的郭图,立刻喜笑颜开,道:“子进公此计甚妙……。”
  袁绍立刻瞪了他一眼,心说妙你个头!秦子进的鬼主意岂能轻信,我吃了他多少亏你知道不知道。曹孟德至今未能全面占领衮州,就是因为半年前与秦军联合追击退往长安的董卓,吃了秦子进的暗亏,损失了两万兵马。
  然而袁绍还是心动的。他又想起了三个凡事的第三条:凡事秦峰不去做的,自己万万不可去做!因为秦峰可是猴精一般的东西,他不做的事情,表面看起来再有好处。也一定是个陷阱!
  这一条若是反过来想,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秦峰去做的,一定是有好处的。自己就要抢着去做。
  于是袁绍心里一动,笑道:“此计大妙。又安全,既然是贤弟想出来的。若是贤弟去安排一定十拿九稳……。”
  吾靠!秦峰暗骂这袁本初可真够小心的。然而他十分有信心,因为这可是诸葛亮想出的计谋,另外,草船借箭,十万箭。既然袁绍不要,秦峰自当是笑纳了。于是就说道:“如此也好,待准备好草人,半夜就去……。”
  袁绍见秦峰如此痛快就答应了,又开始嘀咕,“难道这里面真没有转折?且让秦子进先去试试……。”
  东汉自然环境很好水源充足没有污染,因此磐河虽然比不上长江,但在这一段的河面也不小。
  夜色,加上大雾,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就算是手持火把的人,也看不清楚自己的脚。
  磐河上,赵云亲自带领三百多名精锐的士卒,分别驾驶百多艘小船,静静向对岸驶去。船上扎满了稻草人,这些稻草人的中间,分别有划船的两人,还有一人手拿鼓槌,扶着大鼓坐在船上正中。
  他们皆身披铠甲,又有稻草人掩护,所以就算到了放箭的时候也不会有危险。
  岸边
  “贤弟,这也太简单了,这就能骗公孙瓒放箭?”袁绍将信将疑。
  这可是诸葛孔明的计策,所以秦峰自信满满,道:“大雾弥漫,公孙瓒未免我军冲击岸边防线,一定会下令放箭的。”
  两人目送船队消失在大雾之中。
  秦峰令虎卫布置好桌椅坐席,又叫取来美酒,就此说道:“本初兄,来来,坐下喝酒取暖,静待佳音……。”
  袁绍惊疑不定中,就坐下陪秦峰喝酒,不时向河中望去,白蒙蒙一片,啥也看不清楚。
  ……
  当晚五更的时候,赵云带领着船队,渐渐来到河中心。早先听到这个计策的时候,他也是将信将疑,因为自古以来兵法当中从来没有这般的情况发生。然而他尽忠职守,当船只渡过河心之后,就左右传令各处船只一字排开。
  他在自己的船上亲自擂鼓,各处船只听他这条船上的号令,也跟着擂起鼓来。
  一时间,百余架大鼓隆隆齐鸣之声惊天动地。
  岸边的袁绍听到这般百鼓争鸣,四周有黑漆漆的,不免心惊中放下酒杯道:“子进贤弟,倘若公孙瓒派兵驾船出战,如之奈何?”
  秦峰饮了杯中酒道:“公孙瓒新败,已经不再有兵力上的优势。他占据河岸的便利,浓雾之中必定不敢出动船只,一定会用弓箭来消耗我军兵力。来来来,满饮此杯,不久就有消息传来。”
  袁绍被鼓声敲的心慌,勉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另一方面,公孙瓒大营。
  骤然响起的鼓声,和呐喊声,仿佛有无尽的人马即将杀上岸来,将公孙瓒军士兵吓的不轻,守夜的单经慌忙飞报与公孙瓒。
  这时候刘备收到消息,也慌慌忙忙来到公孙瓒的大帐,身后自然跟着形影不离的关羽张飞。
  “伯珪兄,这一定是秦子进、袁绍想要趁着夜色冲击我军的河岸防线,当马上派出兵马驾船截击!”刘备说道。
  公孙瓒不同意刘备的意见,在他看来,浓雾不利于自己防守,同样也不利于秦袁联军进攻。他就说道:“大雾弥漫磐河之上,敌军毫无征兆的突然来到,恐怕会有埋伏。船只不可轻动,当先派弓箭营前往岸边射之,再做打算。”
  他说的这个应对之法是最稳妥的,刘备也就不再多言。
  于是,公孙瓒就命令单经带领两千弓箭手到岸边放箭,同时又令刘备三兄弟在岸边辅助防守,他自己亲自坐镇中军大帐。
  岸边顿时热闹了起来,单经带两千弓箭手来到鼓声最密集的地方,就令放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