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来,还是陛下大度”秦良玉连忙笑几声,打断这个话题,这个鼻题,有些敏感了。

几个主官又都称是。

秦良玉岔开了话题,开始正事。

“诸位,如今大军已经抵近鞍山驿,也就是,进攻辽阳,路程已近一半,剩余的一半,很可能遭到鞋的拦截,诸位要做好准备!”

秦良玉提醒道。

“下官得令!”几人道。

“本来,此战的目的是把东虏赶出辽东,不过,本指挥还是得提醒诸位,万一真打起来,诸位可万万不可有半点轻敌,也不可有半点松懈,一旦打起来,就必定是倾尽全力,不可因为目的是赶东虏进草原而对东虏有所松懈,保全自己,打赢,始终是第一要务,至于策略和目标,那是在能胜利的前提之下去执行的,如不能保证胜利,此目标也就无从谈起,诸位可明白?”到了战前了,秦良玉提醒众人,战略目标归战略目标,但并不是就对鞋放水,把自己玩完。

“下官明白。”几人都严肃的道。

交代过了这件事,秦良玉放下心来。

庞大的车营队伍,继续前行。

车轮下,马蹄下的青草不住的后退,秦良玉望着北方,有些发呆,大战在即,功成名就就在前方,或许应该很鸡动,也或许应该很澎湃,可此时的秦良玉,内心却是很平静,是真正的平静,一种心灵和天地同在的平静。

“报!

”一个斥候,急速的奔了过来,跑到秦良玉身边,跳下马,禀报道。

“何事良玉平静的道。

“回总指挥,鞋虏酋带着大队人马已经向我大军而来,似乎是倾巢而出……”这个探马道。

“哦,是吗?黄台吉亲来了?来的好,再探”秦良玉平静的道,大战在即,秦良玉倒是变得心如止水了,这种感觉,倒是越发的清所。

“的得令!”这名探马立刻答应道,然后转身上马,往回跑。

“来人!

传本指挥令,命左翼辽东巡抚洪大人加快步伐,负责前去阻拦鞋大军:命右翼毛帅做好接应的准备,大军继续前行……”秦良玉没有多想,简单的下令。

“的得令!”传令的校尉立刻答应道。

明朝的大军继续前行,并没有因鞋的出现而停下脚步。

双方最终在鞍山驿北面二十里相遇。

最先和鞋对峙起来的,是洪承畴率领的左翼骑兵。洪承畴和鞋对峙起来之后,也没有贸然行动,只是对峙,然后静静的等待后续的人马。

黄台吉带着大队人马,急速赶来,被洪承畴阻拦,也不再前进,也不再做什么动作,双方隔着远远的距离,静静的等待,并没有一见面立马开始冲杀。

黄台吉知道,对面不是自己可以轻易可以解决的,一旦开打,明朝后续的人马必定蜂拥而至,他是赢不了的,既然赢不了,那就应该要有足够的理智。

所以,这个刚刚形成的战场,异常的诡异和安静。

秦良玉带领着车营“缓缓“的接近双方对峙的战场,其态度和气势,可见一斑。

靠近战场,秦良玉的车营,这开始编成防守阵营,也就是巨大的车城。

车城“缓缓”的编好,秦良玉这打算理黄台吉。

黄台吉不是第一次面对明朝的车城,以前准备抓明朝尾巴的时候,也见识过明朝的车城,对于这种车城,黄台吉望而兴叹,这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城堡。而攻城,向来是大金的弱项,即便是一座车城,也不是能攻下就能攻下的,要填进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第六百九十七章毒计

大战双方对峙着。

明朝强势,但并没有彻底把敌人消灭的意思,有意放水;而另外一方,弱势一些的后金,也似乎并没有动手的意思,倒是耐心的等待秦良玉安营扎寨,然后才派出了使者过来。

……

“报!……”传令的骑兵高喊道。

众人都看着这个骑士,这个骑士,就是刚才在双方大军中间和鞑子交谈的人,鞑子如此大阵仗的对峙着而不打仗,必定是有事要的,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事了。

“说吧……”秦良玉说道。

“回禀总指挥,鞑子来人说,虏酋有要事和总指挥商议,希望能派使者过来面见总指挥。”那名骑士立刻说道。

“哦,虏酋要派使者过来和本指挥谈?”秦良玉问道,有些小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鞑子既然把大队人马停在这里对峙着,就必定是有些想法的,若是没想法,早就打起来了。

“回禀总指挥,是的。”那名其实肯定的答应道。

秦良玉周围的人都看向秦良玉,看秦良玉做何反应。

“行,本指挥就见一见那使者吧。”秦良玉想来想,对着那个骑士说道。倒是没有拒绝这个提议。

“小的得令……”那个骑士得了命令,立刻答应道,然后转身离去。

骑士转身离去。

“……娘,为什么要和鞑子谈啊?为什么不直接打呢?如今我大军兵强马壮,并不畏鞑子,何不乘机上前冲杀?只要任何一部粘住了鞑子,以车营步步逼近,鞑子必败无疑……”秦良玉的儿媳张凤仪不解的问道。

“呵呵呵,凤儿,话虽没错,不过,虏酋也是枭雄一方的人物,岂会没防御?当心有诈,还是小心为妙,还是听听虏酋要说什么吧……”秦良玉笑着解释道。这其中的内情可不是能随便说的。秦良玉也只能笑着搪塞了。

马祥麟又立刻道:“娘,不知道鞑子要打什么主意……”

“不管鞑子打什么主意,见一见总是没错的,若是鞑子愿意拱手投降,岂不是免去了再征战之苦……”秦良玉笑道。

“投降?可,娘……,不是说……”马祥麟糊涂了,他也参与了战前的商议,知道一些秘密,这个可和皇帝的意图有差别,鞑子会投降,他不信。

“……麟儿不要小看这虏酋,若不是遇到陛下以倾国实力压制,也必定是枭雄一方的人物,所作所为,都是有深思远虑过的,娘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麟儿待会就知道原因了……”秦良玉笑着教育自己的儿子,对于自己的儿子,是下了很大的心血的。

张凤仪的话其实也代表了不少将领的心思,见张凤仪都没问出个所以然,部将们也就不再问了,想必上面有自己的说法,这不是他们该知道的了。

“哦,知道了,娘……”马祥麟似懂未懂的说道。

……

不多时。

果然,那名刚刚离去的骑士领着一名鞑子回来了,看这个鞑子的装束,貌似还是很有地位的,穿着得不错,不过看上去,少了几分鞑子彪悍的气息,似乎是个汉人。

那名使者来到秦良玉面前,倒是很认真和诚恳的鞠躬行礼。

“见过大明国秦总指挥,本使有礼了……”那个使者来了,先就鞠躬行礼,然后尽量说好听的话。

“使者无需多礼……,有话就只管说吧……”秦良玉淡淡的笑了笑,并没有因为这个人的恭维而有什么过多的表示,语气却依旧是相当平和。

“……秦老夫人,我家大汗向老夫人问好……”那名使者想了想,又道。

“……你家大汗让你过来,不是说有要事的吗?这些可不是要事,使者还是直接说重要的事吧……”秦良玉依旧是淡淡的说道。

那名使者本还想多说什么,尽量拉关系,见秦良玉不好对付,也就就此打住,开始说正事。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家大汗亦有慈悲之心,为休干戈,止兵刃,我家大汗有意和大明修好……”这名使者一边说一边看着众人。

这一说,倒是把在场的部将们给惹火了,包括马祥麟。

“放屁,虏酋想打仗的时候就打仗,打不过了就说不打了,天下那里有那么便宜的事……”马祥麟可是和鞑子有血海深仇,听闻鞑子说什么修好,立刻气不打一处来。

众将也是怒目而视,和鞑子有血仇的不是一个两个,现在打不过了就修好,不是耍人玩吗?

被马祥麟说虏酋,那使者也并不生气,而是看着秦良玉。似乎知道,这里归秦良玉做主。

“使者可有半点诚意?”秦良玉依旧是淡淡的道,自己儿子虽然骂黄台吉为虏酋,可秦良玉也没制止,马祥麟和鞑子有仇,也就是她和鞑子有仇,骂了也就骂了,反正鞑子也没安什么好心。

“秦老夫人,我家大汗的诚意,绝对是有的,只要大明愿意止兵刀,我家大汗愿意上表称臣归附,愿意尊大明为天朝上国,甘做大明藩属,愿为大明屏障,守御四方……,亦如朝鲜国一般……”那名使者也不恼,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意思,话语里,对秦良玉是格外的恭维。

鞑子使者的话一出口,众将更是气愤,甚至担忧,有的人更是急起来。不得不说,鞑子这个条件开出来,确实有足够的吸引力,确实有些诚意了,如果朝廷觉得打仗划不来,而鞑子又愿意搞这个什么上表归附,很有可能,朝廷就会同意了。不少将领虽然知道这是鞑子的诡计,知道鞑子没按好心,但朝臣们可不这么想,或许会为了鞑子上个称臣的表就同意了鞑子的要求呢?不少将领担忧起来,担心朝廷真的答应了鞑子的要求……

秦良玉凝眉看着那个使者,心里想的是:黄台吉确实是雄霸一方的枭雄人物,倒是拿得起,放得下,对明朝相当的了解,知道明朝喜好哪一口,知道如何击中明朝的软肋,这一手,如果换成了别的皇帝和朝臣们,一旦这事拿到朝堂上去说,很有可能就真的议和了,即便达不到停战的效果,起码也会让朝廷上出现分裂,朝堂上一旦分裂,如果战事上再有什么波折,只怕还真的就能达到黄台吉停战的目的,一旦停战,东虏必定会恢复元气,日后再想制东虏,可就难了,这一手,确实有些毒辣了。不过,这一手,对于如今的陛下,恐怕用处不大,对于如何对待黄台吉,陛下早有定论,黄台吉需要去他该去的地方,这事即便拿到朝堂上去说,也不会有任何另外的结果,以陛下对朝堂的掌握,还不太可能有其他声音出现,即便有几个其他声音,也不会对大局有什么挂碍。

秦良玉看着使者,心里对黄台吉的评价又上了一个层次,也暗暗警醒自己,和黄台吉过招,不可有半点大意。

对于鞑子的阴谋,部将们都懂,一个个都十分气愤的怒目而视着那个鞑子使者,鞑子使者却对众将的怒视视而不见,专心的等待着秦良玉的答复。

“娘……,这,万万不可答应鞑子,鞑子最是无信的,这是骗人的……”秦良玉的儿媳夫张凤仪插话道,这种话,在这个场合,众将们都不好说,张凤仪倒是身份不一样,抢先给说了出来。

秦良玉压压手,示意张凤仪不要说了,张凤仪话到半截,也只好停下来,虽然话没说完,但提醒已经提醒到了,也就够了。众将见张凤仪已经提醒过了,又松了口气。

“贵汗就只有这点诚意吗?如果仅仅是如此,只怕是没谈的必要了,使者不是傻瓜,相信贵汗也不是傻瓜,相信使者也相信,本指挥不是傻瓜,不是吗?”秦良玉微微笑着对使者说道。

那个鞑子使者显然也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被秦良玉绕口令一般的说辞绕晕,立刻明白秦良玉的意思。

“这个好说,我家大汗知道秦老夫人必定嫌诚意不够,还特意吩咐本使者,只要大明愿意,我家大汗说,他愿意亲自负荆请罪,愿意上大明京师向大明皇帝陛下请罪……,秦老夫人觉得如何?我家大汗确实是有诚意的……”那个使者如此说道。

这个使者这么一说,众将更是怒不可遏,众将更是焦急。这一条,比先前可是有绝大的吸引力,如果按照这个使者说的,虏酋真的搞这个什么负荆请罪的话,只怕朝堂之上的大人们还真的会答应也说不准。

秦良玉也是暗暗心惊,这个负荆请罪,甚至上京城负荆请罪,可是离献俘差不远了,可是给了朝廷巨大的脸面了,如果这一条黄台吉是说真的,那么,朝廷是极有可能答应的。当然,那是说以前的朝廷,现在,无论黄台吉说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其他的结果,黄台吉必定要按照他该走的路走。秦良玉的心惊了一下,很快又回复过来,若不是事前知晓了皇帝的全盘计划,只怕对这种事也会着急。

部将们个个气愤。

“……哼,那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我大明和你们东虏有数十万的血仇,岂是你们一个虏酋就能抵消的?休想……”张凤仪倒是口快,把这众将想说的话给说了出来,这里的众将之中,和东虏有血仇的不在少数。

“呵呵呵……秦老夫人……,久闻大明乃是礼仪之邦,向来以礼仪为重,岂不知,我家大汗在秦老夫人部将嘴里,居然左一个东虏,右一个东虏,本使觉得礼仪之邦之四字,似乎有些偏颇了……”那使者也不恼,只是借着话压人。

“凤儿,不可无礼……”秦良玉道。张凤仪嘟囔了下嘴而已,她该说的已经说了。

“本指挥也不得不说,贵汗确实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贵汗想以一人换一国的做法,确实令人动容,不过,如果使者没有其他可说的?如果仅仅只有这些个条件,本指挥觉得,这可能达不成贵汗想要的结果……”秦良玉淡淡的道,虽然内心也很震惊,可起码不能输了场面。心里是不住警醒,这个黄台吉,确实是个毒辣的人物。

“秦老夫人,我家大汗的诚意,绝对是有的,只要明朝愿意,我家大汗都愿意照办,我家大汗说,既然臣服明朝,自然就是大明皇帝陛下的臣子了,天子有圣旨出,作为臣子,自然遵守无误……”这个使者很正经的说道。

“我家大汗还说,愿意为大明守御四方,如遇到不服王化的部落和国家,我家大汗可奉天子圣旨出征征讨……”那个使者又加了一句。

秦良玉面上,依旧笑了笑,心里已经明白几分,这个黄台吉,主意倒是打得不错,这么多的说辞,这么好听的话,要换了别人,还真的捏拿不准,做不得主,少不得还得请示朝廷。

要请示朝廷,这一来二去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商量出个结果来,这仗是不是一直停在这里?大军在外危险不危险?这显然就是黄台吉耍的诡计罢了。黄台吉不过是想借此拖延时机,顺带搅乱朝堂罢了,未必是真的想要归附朝廷。

虽然这是诡计,可也不得不说,这条诡计毒得很,如果主将不理这个诡计,照样开战,那么,日后难免会被人拿来攻讦,朝堂上风云诡密得很,这种擅起兵刀的罪名很可能就安在了身上;如果理,更是中了黄台吉的毒计,丧失了战机不说,还丧失了士气,粮草等等,这些,都会随着深入内陆过久而不断下降。

这要是遇到别个主将,只怕还难以抉择,为个人前途安危也好,还是被门g蔽了也好,少不得要烦恼一番。可秦良玉不会,她到这里来,就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有着完善的计划,面对黄台吉的这种说辞,秦良玉根本不需要请示就可直接做出判断。

“贵汗却是有心了……”秦良玉道。内心已经感慨过一番了:遇到自己,算你黄台吉倒霉,这毒计,毒别人可以,毒自己,那是不可能的,自己以前在平台的时候,没少和陛下商量如何如何对付你,处理你的事,根本不需要请示和商量,自己可直接做主,因为你要去该去的地方。RO!。

第六百九十八章无奈

9

明朝大军和后金大军对峙,并没有互相攻杀,而是派起使者,有着议和的打算。

秦良玉听了一番使者的说辞,已经基本判断出黄台吉想干什么了,对于此事,秦良玉是早有预案的。这种事,秦良玉自己就可以处置了。而不是黄台吉设想的,利用议和拖住战事。

“不知秦老夫人以为如何?我家大汗确实有相当诚意的,但愿两家就此和好,止兵刀,共修和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