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己这事倒是先起轰动了,那宫门是半夜敲的吗?

离开椅子的屁股又坐了回来,可屁股刚刚接触到椅子,樊维城又觉得,自己该去问一问虚实,这个事实在太虚了,不问个虚实,他心里不踏实。

屁股再一次离开椅子,立刻又回到了椅子上,还是不行,他樊维城算个什么东西?有几品?是部阁大臣还是什么?不说进宫门,光是半夜跑到宫门外站着,这事的影响就不小,大家还不得猜他半夜跑到宫门那里干什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要半夜去?有多么重要的事要半夜去?你一个樊维城能有多大的事?比部阁们还要大?

樊维城的屁股再一次坐在了椅子上。

樊维城的管家见自家老爷就仿佛中了邪,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脸上惊疑不定,想开口问几句,又怕老爷发火,撞到枪口上,也只能作罢。

“……算了,不去了……”樊维城数次的疑惑不定,终于是决定不去宫里问消息,反而又抽出宫里送来的那个消息。

再次仔细的翻阅这封信件。封印和印记确实是没错,字迹也没错,送来的人也没错,唯独这事不靠谱。

真的不靠谱?樊维城仔细的问自己,这引天雷下地的事,貌似有些异想天开,可实际,若是和皇帝的言行结合在一起,那就未必有多么离奇。

人能上天么?以前不能,现在能。

人能看见一碗水里的十万生灵吗?以前不能,现在能。

遇到这么大的天灾,天下居然一片安稳,以前不能,现在能。

以前能把盐税全部收上来吗?以前是不能,现在能。

以前大明朝有过这么阔绰吗?那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大明朝很阔绰。

想到这些种种,樊维城的心灵,犹如灌入了数瓶信心。

樊维城长叹一口气,自己这是怎么了?明明跟着皇帝办了许久的差事了,怎么还这么不了解皇帝?怎么还这么不相信皇帝?若是有人拿什么事涮自己,也绝不可能想到这么离谱的事来,这种事,太匪夷所思了,能想到这种事的人,自己即便是栽在他手里也认了。

又想到今日自己的那种亲眼看到钦差敲门,管家开门,管家靠近自己的房舍的感觉,想到这些,樊维城更加的相信自己的预感,虽然心底隐隐有些不安,但自己的预感没有告诉自己这是一件多么凶险的事,既然他发生了,那么,就让一切顺其自然吧。

“走,去经厂……”樊维城打定了主意,立刻断然喊道,声音里,充满着信心。不去宫里,却要去经厂,更改明日的头条。

樊维城的管家惊异的看着自家老爷,还是要出去啊!

……

翌日。

邸报头版头条。

犹如一个惊雷劈在了大明朝野的头顶。

“张神仙布阵,成功接天雷下地咯……”

“张神仙布阵,成功接天雷下地咯……”

报童的声音,将这头版头条喊了出来。

张神仙布了接引天雷下地的阵法,成功的把天雷接下了地。这种神乎其神,带着神话色彩的事,瞬间传遍了整个北京城。

今日的北京城,绝对比往日早醒了半个时辰,为什么比往日早醒了半个时辰,都是因为这消息催的。

……

杨改革今日起得比较迟,昨夜因为兴奋,弄到很晚才睡。

起来之后,至少已经是**点了。

“陛下可起来了,诸位大臣都在等陛下呢……”王承恩笑着说道,昨夜他确实很惊异,可惊异归惊异,他毕竟还是事先知道的,他总算还是一个“先知者”,看到今日这么多的大臣齐聚着来找皇帝问此事,那心中的优越感,是相当强烈的。

“哦,可是昨日那事?看来,昨日那事是上报了……”杨改革晒笑了一下,说道。

“陛下,上了,上了,今日一大早,整个北京城都给这事吵醒了呢,但凡朝廷百官,贩夫走卒,就没有不议论这事的……”王承恩可以说是眉飞色舞的说着这事。也是的,若是平常的国策或者朝廷大事,贩夫走卒们顶多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未必有多么关心,可今日这事,却是关系到神仙的问题了,老百姓对于神仙的关心程度,绝对是超过朝堂大事的。

“好,既然上了,那就好,这也就去见见大臣们吧,想必他们也等急了……”杨改革笑道。说完,开始慢慢的洗漱穿戴。

……

文华殿。

文华殿不是很大,只是一个平时小范围处理朝政的地方,今日,却来了很多很多的人,门里门外都是人,不够资格的,只能站外面,甚至站到文华殿的范围之外。

一番行礼叩拜之后,开始了今日的主题。

“那位卿家有事要奏……”杨改革依旧问道。

“回禀陛下,臣有时要奏……”陈于廷第一个站出来,他早已等不及。

“哦,何事?”杨改革问道。

“陛下,今日的邸报,想必陛下应该看过了吧,那……”陈于廷到现在还没回过神来,这接天雷下地到底是怎么接的,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事到底对大明朝是利还是弊。总之,他的脑袋,似乎已经给雷电劈过,脑筋似乎融化了,已经不能思考问题了。

“卿家说的是那个接雷电下地的事吧,此事朕知道……”杨改革很大方的承认了。

大臣们一阵唏嘘。虽然大家都知道皇帝肯定知道,不然无法上邸报头条,可待皇帝亲口承认,那又是另外一番感觉。

“陛下……”陈于廷立刻一声陛下叫唤了出来,可叫唤出来之后,就不知道该如何接了,接雷电下地这事,到底是个什么事?到底该如何对他划分,到底该如何对他进行定性,这个问题,陈于廷到现在还没想明白。本来,按理说,接天雷下地,这是有损上天威严的,是破坏上天威严的事,这是不应该的,是要打击和惩罚的。按照一切按部就班,遵循传统和规矩的规矩,这种破天荒的事,总是不行的,绝对是错误的,绝对是要惩罚的。

别人干这个事铁定就是这个说法,可以轻易的定性,可以随意的批判此事,可这却是张显庸干的,张显庸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总领天下道事,是朝廷钦封的正一真人,如今又是天下人人敬奉的老神仙,在朝野有着偌大的名声……,批判张显庸?骂张显庸?还是处罚张显庸?……这事能想,但绝不是轻易就能做的,甚至轻易都不敢开口。

道家本就是神神秘秘,有着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张显庸干这个,或许真的是掌握了某种秘法,在“练习”某种秘法,若是要批判指责他,只怕会惹来张显庸的蔑视和讥笑,人家一句轻飘飘的他是窥见了天地间的大道,那是在借天地大道之力演法,你懂什么?不懂你乱说什么,陈于廷想到此,恨不得拿脑袋撞墙,这个事,他可真的开不了口,或许比做官,张显庸确实比不过他,可若是说比参研大道,他陈于廷还不想以己之短攻别人之长。

陈于廷很想把张显庸拿出来说事,可脑袋数度短路,实在张不开那个口……

但这件事又不能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过,这可是引天雷下地啊!这可损害到天的威严了。而天,却又代表着皇帝,这不是和皇帝争高低吗,蔑视圣上吗?可偏偏这事皇帝自己知道,皇帝自己还没怪呢,自己却先着急,俗话说,皇帝不急急太监,自己还不是太监,皇帝还没急,自己到底急个什么……

陈于廷已经快崩溃了。

这件事,尽管已经出来这么久了,可若说对此事有什么成熟和统一的看法,还没有,众臣的脑子现在都还一片混乱,即便不混乱的,见是皇帝办的,也未必愿意插手这件事,很多熟悉皇帝的人都想看看,皇帝到底要把大明朝带往何方,在自己有生之年,或许可以看到前数十年都无法看到的“奇迹”……

“……唉……”陈于廷狠狠的甩了一下衣袖,到现在,他脑子里一片混乱,根本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脑袋里似乎挨了雷劈,各种短路,各种思路不通畅。

杨改革看着底下的大臣们模样,心里很高兴,张显庸果然天生就是干这事的。杨改革记得历史书上可提过,西方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可是被教会反对,这事经历了很久才被认可的,杨改革现在自己做这个实验,却是叫道教头子做的,杨改革倒是要看看,谁出来反对,怎么反对,张显庸的身份办这个事,可真的绝了。这事让张显庸干,那就是不尴不尬,不上不下,不理不外,总之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件事……

第七百五十五章不平静

第七百五十五章不平静

陈于廷一肚子话要说,可却说不出口。只能闭嘴了事。他实在是想不通,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陈于廷说不出话,其他想说话的人也好不了多少,都有一个问题搞不清,那就是这个事到底要怎么说。搞不清楚这个问题的实质,胡乱的开火,那问题可就大了,张显庸可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捏拿的小人物。把这件事曝光在邸报上的皇帝更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捏拿的人。

皇帝是天子,代天管理天下,这就是皇帝的法统,破坏天的权威性和神秘性,实际就是在坏皇帝的根基。陈于廷内心焦躁,也急得很,张显庸那事,他知道,肯定是皇帝叫干的,不然,张显庸活了几十年都安安稳稳的,怎么这几年就忽然变化这么大?作出这么多的事来?皇帝也显然知道破坏天的威仪和神秘是什么后果,可皇帝还是这样干了,皇帝到底为了什么?

陈于廷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内心焦躁和忧虑着。实际不是陈于廷想不明白,而是因为明白而焦灼和忧虑。皇帝自坏根基,他也只能看着……

众臣们不由的交头接耳起来。

杨改革也任由大臣们交头接耳。

韩爌看在眼里,心里却很明白,和别人有着不一样的见解,他虽然不知道天雷到底要如何接下地,不知道这个事是不是真的,可他却知道,这肯定是皇帝一手操弄的。像什么众人议论的接天雷,布阵法,张显庸大展神威,朝廷如何看待,处理,态度如何等等这些事,其实,都是一些表象,他根本不要分得太清,也不需要分得太清,他知道,实质的问题是皇帝要把大明朝带向那里,带向何方,这个才是整个事件的真正核心问题,不明白这个,光是指着那些事说道,肯定摸不着门。

和皇帝接触了许久,也有过深层次的交流,对于皇帝要把大明朝带向何处这个问题,韩爌也是思虑过许久,也有自己的看法,或许皇帝说得那句话没错,地狱从来就没有远离大明朝。皇帝只是带着大明朝不断的逃离地狱的吞噬罢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或许这就是皇帝在努力的向前吧。

想到了此事中的种种,韩爌思绪良多,或许只有自己能懂皇帝的心,这大概就是知己的感觉吧,不,应该是“己知”,自己活了这把年纪了,才遇到这么一位皇帝,才遇到这些事,自己或许真的是生早了许多年,或许没有机会再看到皇帝心目中的那个大明了。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明?韩爌的心中更多的是向往……

看了看身后周围议论纷纷的同僚们,韩爌觉得,还是该自己说几句话。看了看一旁的施凤来,正盯着地上,似乎在沉思。韩爌摇摇头。

“启禀陛下,臣有话要说……”韩爌站出来说话,见韩爌站出来问话,大臣们也都安静下来,准备看看韩爌说些什么。

“哦,卿家有何话?”杨改革道。

“……恕臣孤陋寡闻,陛下,臣也是从来没有听闻过有这种事,陛下,臣以为,接天雷下地之事,过于玄幻,影响实在太大,以致天下百姓议论沸腾,朝廷也应该尽快的给一个说法,好让天下百姓安心,但,如今朝廷也不能轻易的下定论,这件事也或许是张真人道法高深,理解世人所不知的天理大道,……陛下,臣以为,还是应该将张真人召入朝,仔细的问清楚……”韩爌仔细的说道,他倒是没有纠结在如何对这件事下定论上,也不纠结如何处置这个事,更不纠结如何处理张显庸。韩爌知道,既然皇帝这么做,那肯定有皇帝自己的意图,显然也是有后手的,皇帝可没工夫为了好玩就让人接天雷下地,那既然这样,那就“顺其自然”,看看皇帝的后手是什么吧。

“嗯,说得有道理,这件事也确实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了,既然目前无法定论,那就召张显庸回朝,让他来解释吧,那位卿家可还有话要说……”杨改革说道。

众臣是齐聚而来,甚至是兴师动众的来问罪的,可真的说起这事来,又是说不出口,话全部堵在嘴边说不出。从来都是读圣人书,从来都是听圣人言,可如今这事,却是超出了圣人了解的范围,圣人也没说过如何对待此事。都说以史为鉴,可如今,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事。

“回禀陛下,臣以为,也应该尽快的召张真人回朝,询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许我朝真的出了一位真神仙也说不准。”施凤来终于是肯开口说话了,这件事,也是超出他理解范围的,事情太大,他担心兜不住,根本就不敢站出来,如今事情快告一个段落了,他才站出来。

“嗯……”杨改革点点头。没有做什么评价。

施凤来这句话其实在大臣之中还是很有市场的,虽然这些人都是大明朝的顶级人物,都是大明朝的精英,可要说没人信“迷信”,没人信“神仙”,那也不尽然,平时抱着近而远之的态度那是常态,可如今有人接天上的雷电下地,却是和真神仙沾得上一些边的,若是真的有那么几分“仙气”,去沾一沾也未必是坏事。

杨改革的目光在文华殿里转了一圈,见没什么人再站出来说话,就道:“……既然没有要说的了,那就如此吧,急召张显庸入朝……”

这次朝议,没有开得太久,很快就散了。定下来的事,不过是召张显庸回朝。

……

散了小朝议。

陈于廷是带着焦虑和忧愁走出来的,一出来,就被不少的官员围拢这,询问事情的结果。

“总宪,如何了?陛下如何说?”一些官员见陈于廷出来,立刻追问道。

“……总宪,陛下可有什么说法?此事实在大逆不道之事啊!”不少官员也是以焦虑和忧愁的神情说的。

陈于廷浑身的焦虑和忧愁并没有消去,见许多官员围着他,也只能恨恨的道:“陛下说,召张真人回朝,询问了再说……”陈于廷也是无奈得很,皇帝要如此挖自己的根基,他能说什么?

“啊!就只有如此吗?没有其他的了吗?”很多官员失望的说道,声音中更显焦虑。

这些人,看上去貌似是老顽固,貌似是墨守成规的老古董。可实际,他们维护的却正是皇权本身,说起来,这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这么离经叛道的事,如何不阻止……,这简直是荒谬,人怎么可以接天雷下地……,这不可能……”散了小朝议之后,在外面等待的官员听说商议的结果仅仅是召张显庸回朝,很多不甘心的官员嚷嚷起来。

“……就是,如此离奇的事,陛下也能当真……,这简直就是胡闹,那张……”另外一个十分气愤的官员也跟着说道,他虽然也想说张显庸如何如何,可若是说真的骂张显庸,他还得掂量一下。

看着一旁陈于廷和那些官员在那里发牢sāo,吵吵嚷嚷,韩爌却是装个没听到的,自己走自己的。

不过,也没走多远,立刻就有很多官位围拢上来。以刚才韩爌在大殿上的表现,只怕这个韩爌也是知道一些东西的,不问他问谁。

“阁老,阁老,这……”几个和韩爌较近的官员问道。

“……可是要问今日这事?”韩爌反问道。

“……真是瞒不住阁老啊!阁老,此事确实蹊跷,若说句大逆不道也不为过啊!……这张显庸到底是为何要做此事呢?”一个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