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风1276-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纳哈出已经有些儿后悔了,留着乃颜和乌仁图娅,自己还是汗王的堂兄弟,部族的长老,若大汉成功将辽东诸部纳入麾下,谁还想的起自己这位王弟?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伯颜手下送那封信来的时候……

后悔已经完了,纳哈出知道,汉人药铺里什么稀奇古怪的药都有卖的,就缺一味后悔药。

“我们应该阻止汉国皇帝出兵,至少不能让他任意调动辽东军马!”纳哈出振振有词的道:“辽东诸部的人马,是几代先王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冰天雪地、荒凉草原,好生辛苦啊!白白送到汉人手中,让儿郎们替汉国打仗流血,我不甘心,我也对不起历代先王!”

第三位统军万户虎林赤诧异的看了看纳哈出,这位纨绔王弟,几时变得如此体谅先王创业艰辛了?

性情耿直的虎林赤,听着纳哈出、哈斯儿、哈拉不花说得满嘴白泡子,心头就有十二分的不舒服,很想掀开帘子离开这座让人窒息的营帐。

“汉人是准备北上临湟,救王爷和公主吗?”纳哈出有些儿担心的问道,他知道如果这般行动,就不好于中煽动取事了。

哈斯儿咧开大嘴一笑:“不,我刚刚得到的消息,目标是东宁府。”

哈拉不花拍着巴掌,呵呵笑道:“好,不救王爷公主,反而趁机替汉国扩大地盘,这就是天大的罪过,辽东部族决不会上楚某人的当!”

“我看,他们不是上大汉皇帝的当,而是要上你们的当!”虎林赤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对哈斯儿道:“安达,离开这里吧,你们搞的是阴谋!看看大汉到来之后,普通牧民生活的变化,他们不会跟你走的!”

“是的,好吧,我的安达,你真的不参与吗?”哈斯儿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亲热的靠了过去,“安达呀,虽然不同路,但希望我们的友谊像小时候那样坚固。”

啊!虎林赤虎目圆睁,小腹传来剧痛,带血的匕首,握在哈斯儿手中。

第395章 谣言煽动

可怕的谣言长上了翅膀,在辽东诸部牧民中传播,也随着草原上的风,灌进了骑兵师将士的耳朵里。

战士们出营打草、饮马,总能听到放低了声音的对话:“王爷和公主被困临湟,大汉皇帝不发兵去救援,反而要打伯颜丞相重兵把守的东宁府这是为什么呢?”

“嗨,还能有什么,汉人想让咱们蒙古人流干了鲜血!”

若是有耿直的牧民反问:“大汉到辽东之后,咱们的生活不是比以前好多了吗?有了呢绒、粮食,过冬再不会冻死人了呀!我看大汉没有什么坏心眼。”

立刻就有人阴惨惨的笑道:“饲养猪羊,不也得喂肥了再宰杀吗?哼哼,如今的辽东诸部,倒是比以前肥得多了……”

汉军骑兵师的蒙古族士兵阿尔斯愣,牵着心爱的马儿,从河边饮水回营,想起那些无耻的谣言,他就满肚子火气,恨不得把暗中传播谣言的家伙,从阴暗的角落里揪出来,用战刀敲碎他满口牙齿。

阿尔斯愣,蒙语就是狮子的意思,正如祖父给取的名字,他生来就比其他的孩子强壮,长大更比同龄人勇敢,可无论多么武勇,都无法改变家中贫穷到了极点的生活:能射落大雕的精绝箭术,在白灾覆盖大地、飞禽走兽尽绝的严冬,一点儿用处也没有;格毙狮虎的勇力,也不能让苦寒的冬天变得更短;就算到朝廷军中浴血搏杀,拿命换个牌子头、百户官,又能如何?留在草原上的父老妻儿望穿秋水,殊不知青壮从前线捎回的战利品,总是被奥鲁官(蒙古兵役官)七折八扣,等落到妻儿们手中,早已十不存一,连件御寒的棉衣都买不起!家中有口铁锅,已是全家最重要的财产!

成吉思汗的辉煌,只属于黄金家族,或者有些出身高贵的那颜武士,也能分享到兀鲁斯的丰裕和光荣,可普通蒙古牧民,贡献出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替大汗在前方浴血厮杀,自己却不得不忍受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如同莽莽草原上无数野草中的一株,默默的生长,默默的死亡。

阿尔斯愣没有参加军队……不管是乃颜王爷还是朝廷,他留在家中,放牧牛羊、射猎狐兔,用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

平静的生活,在两年前被打破,大汉来到了辽东,修筑了坚固的定远堡,替辽东诸部,把强大的伯颜丞相挡在了东宁府,随后,一拨拨的汉商多得如同河里的鱼儿,带着各式各样便宜又好用的商品,来到了草原上。

吃够烤羊肉了?来来来,瞧瞧上好的铁锅,冬天拿它煮锅羊肉汤,喝下肚全身热滚滚!您问多少钱啊,不贵,每口只要三钱银子!

粮食,上好的粮食,粒粒饱满的占城米,熬粥稠得能立起筷子,蒸出饭粘得您长不开嘴!

呢绒,轻薄柔软又饱暖,您那身羊毛毡子,我看着就浑身扎得慌,赶快换了吧!上好呢绒大衣,只要一两二钱银子!

茶砖,福建产的上等茶砖,加奶煮了,就是最上等的奶茶!每块只要二钱银子,便宜!

什么,没钱?瞧您说的,您这一群群的牛羊,不都是钱吗?

牧民们一听乐了,过冬缺草料,牛羊还不是白白宰了,吃不完的扔掉,能换许多大汉产的好东西,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嘛!

要是家里养的牛羊少了,别急,汉商还收羊毛、碱面!哈,羊毛值什么钱,夏天不剪了,羊儿还热得慌呢,至于那碱面,赶着马车去北方碱湖边上,随便运呐!

阿尔斯愣家里,结了婚的哥哥去年往北方碱湖走了十来趟,卖掉运回的碱面,给家里每个人添了件呢子大衣加鸭绒服;他自己放牧的羊儿夏天剪了羊毛,换回整套的铁锅铜碗……草原牧民过惯了游牧生活,不喜欢易碎的瓷器,锅碗瓢盆都爱铜铁货,阿尔斯愣一直记得老妈妈捧着一辈子没见过的光灿灿的铜碗,老泪纵横的场面;牛羊到了秋天,又卖掉大半,买的粮食堆在毡房里,像一座小山……

这一切改变,是多么的美好,所有辽东牧民,都不希望回到过去,回到饥寒交迫的生活,所以当汉军招兵,并公布了丰厚军饷的时候,草原上的震动可想而知。

伟大的成吉思汗,建立了流传至今的兀鲁斯制度,可他也不曾按月给士兵发饷,而是让士兵攻破敌人的城池之后放手大抢,以战利品充作军饷,所以蒙古士兵喜欢兀鲁斯、渴望战争,因为只有战争能带来收入;但蒙古士兵也厌恶兀鲁斯、厌恶战争,因为流血牺牲之后,绝大多数的收入,被兀鲁斯分给了黄金家族的各位宗王,以及出身高贵的那颜武士,轮到普通士兵,就只剩下残羹剩饭。

现在,大汉居然能每月发放丰厚的军饷,这是任何一个蒙古人无法抵抗的诱惑,至于蒙古人的荣光,自己和汉人的区别,没有人会想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数十年前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之前,从来就没有一个“蒙古民族”草原上星罗棋布的部族,只承认自己是蔑尔乞人、塔塔尔人、汪古部、巴邻部,是成吉思汗用铁和血把这些部族捏到一块,握成了拳头。

昔日,塔塔尔人能帮助大金杀掉成吉思汗的祖父,今天,乃颜汗麾下的牧民对加入汉军,替大汉作战,并没有任何反感,草原民族没有中原民族传承数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相对的,也没有那么多道义负担。

当兵,挣粮饷,让家人过得更好,这就是阿尔斯愣加入汉军的理由,可现在,他的想法渐渐的变了。

骑兵师,蒙古人教汉人骑术和草原上生存必须的知识,汉人教蒙古人火枪、手榴弹的用法,还教他们读书认字……当然,不是那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八思巴蒙古文,吐蕃大国师替忽必烈创造的这种文字,或者说“生造”的拙劣文字,想把拼音文字和代表天下正朔的汉式方块字杂糅在一起,最后成为了连绝大多数蒙古人都难以辨识的天书。事实上,大元朝灭亡之后,八思巴蒙古文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回鹘式蒙古文(字形和维文、藏文、阿拉伯文较像)则流传后世。

骑兵师八成将士是汉人,军政军令皆以汉语表达,所有蒙古士兵必须学习汉语方能和战友们密切配合,所以阿尔斯愣学习了大汉的语言文字,所以他也学习了新儒学的入门教材,所以他的想法,已渐渐的、不知不觉的发生了改变。

原来大汉并不仅仅是汉人的大汉,还是各族人民的大汉,原来南方的畲人、苗人,甚至万里之外远来中土的波斯人大食人天竺人,也有归化大汉,成为华夏子民的一员!

当年成吉思汗能将塔塔尔人、蔑尔乞人、汪古部、乞颜部等等等等千百个如珍珠般散落在莽莽草原的部族,捏合成一个称为“蒙古人”的整体;焉知今天的大汉皇帝,不能把长生天覆盖之处的所有民族,纳入华夏文明光辉的普照之下?

阿尔斯愣翻出了汉军招兵的简章,细细的阅读着上面优美的方块字,“为汉军服役满五年者,可申请归化大汉公民”、“战场斩首、俘虏满五人,或荣立一等功一次,或二等功二次,或三等功三次者,许提前归化”、“所有军中归化为大汉公民者,须通过汉语一级考试,经兵部认定之特等功臣除外”。

从此之后,立功受奖提前归化大汉公民,就成了阿尔斯愣的志愿,他读书不多,见识不广,但在旁观了汉军在定远堡和伯颜丞相的战斗场面之后,也知道现在个人的武勇,对战争的进程影响不大了,自己这样脑子不灵、空有一身蛮力的武士,若不紧紧追随大汉帝国的荣耀稳步前行,只怕这辈子也没什么出头之日了。

但今天,那些可怕传言四处传播,阿尔斯愣害怕有不懂事的蒙古兄弟听信谣言,干出什么傻事,他更害怕汉人战友们,对自己另眼相看,害怕自己的光明前程,被谣言击成碎片。

阿尔斯愣低着头,默默的想着心事,牵着马儿回营,今天上午大汉皇帝已作出出兵东宁府的决定,中午饱餐一顿之后,就要出征了,但愿这场战争能让自己顺利完成斩首五级的任务,提前转为大汉公民,到时候就不会有这些莫名其妙的烦恼和担忧了吧!

“阿尔斯愣,阿尔斯愣,”背后有人连声叫喊,满怀心事的蒙古勇士回头一看,是小时候的玩伴,在辽东军万户哈斯儿麾下当差的百户官胡合鲁,他满脸兴奋的道:“快回营吧,你们汉军中的蒙古好汉,都在闹事,想让大军开往临湟呢!”

闹事?阿尔斯愣的脑袋,嗡的一声响,长生天呐,我怕什么,偏偏来什么!

第396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

骑兵师驻地,好些蒙古士兵聚在一处吵吵嚷嚷,有人用力跺着脚,有人捶胸顿足,有人默默的流着眼泪,乌仁图娅这颗草原明珠,是无数辽东男儿的梦中情人,她嫁给天下一等一的大英雄,击败忽必烈的大汉皇帝楚风,自然只能在心头默默替她祝福,哪晓得姓楚的薄情寡义,妻子身陷临湟,竟然不去救援,反要出兵东宁府,真真叫人气断肝肠!

骑兵师第二团团长欧震带着另外一群汉蒙士兵,对这群人隐隐呈包围之势,阿尔斯愣急得脑袋冒汗,心说这不是把汉军中的蒙古人,当作仇敌对待了吗?

仔细一看,那些汉人士兵眼神中非但没有一点儿敌视,反倒很有些同情的味道,汉人士兵也三五成群的议论着什么,面上各有不平之色。

原来汉军士兵对命令,也有着不理解的抵触情绪。

骑兵师副师长兼第一团团长苏刘义,带着两名警卫员飞奔入营,他滚鞍下马,嘴里呵着的白气,喷到欧震脸上:“怎么搞的?午饭后全军出击,现在闹成这样,你第二团要造反么?!”

欧震苦着一张脸,说实话,他是最早到定远堡的汉军军官,工作中和乌仁图娅接触很多,渐渐的,他喜欢上了这个总是和自己辩驳歪缠,总是被自己和马可波罗联手气得嘟起嘴巴的女孩,将她当作亲妹妹一样的看待,得知她即将嫁入皇家,也为她有了一个最好的归宿而庆幸。

今天的局面,作为一个成熟的汉军军官,他完全明白皇上的决断最符合目前的战场态势,可那个即将成为皇后的女子,就让她独自面对临湟的危机,不发兵前往救援么?从感情上,这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苏副师长,我也没办法啊,漫说蒙古士兵,就是琉球来的老匠户子弟兵,都在嚷嚷着,说什么在辽东丢了皇后,咱们眼睁睁的瞧着不去救援,将来回琉球没法向老百姓交待啊!”欧震一摊手,为难到了极点。

苏刘义挠着脑袋,左右为难。早年抗击蒙元,血淋淋的经历让他很难对蒙古人产生好感,但他不得不承认那个清爽明快的女子,曾经洒下的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给苦熬辽东寒冷冬季的汉军士兵们,带来了一抹亮色。

苏刘义和欧震犹豫不决的时候,阿尔斯愣走进了蒙古伙伴之中,胡合鲁想跟着他混进军营,在门口就被哨兵挡了下来,他瞧瞧观察着营中局势,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奸笑。

汉人和蒙古人闹起来,纳哈出大人才有机会掌控辽东诸部,到那时候,我们这些拥立功臣就会成为世袭那颜,把自己乃至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和辽东王紧紧捆绑到一起,世世代代。

群情激奋,吵吵嚷嚷,一切都如预定中进行。纳哈出大人已经做了周密部署,哈斯儿和哈拉不花的两个万人队以战前动员的名义做好了准备,只要汉军骑兵师的蒙汉官兵闹起来,两个万人队就会在第一时间开过来,试想一下,本来准备杀往临湟解救王爷公主的辽东军,得到兵发东宁府而不是临湟的消息,就已经沮丧失望到了极点,再看见骑兵师汉人士兵和蒙古士兵打成一团的场面,会有什么后果?

哈哈,太好了,纳哈出大人的计划,真是天衣无缝啊!

胡合鲁贪婪的扒着军营栅栏,把汉人士兵和蒙古同胞的鲜血生命,当作了进身之阶,若不是不能进营,他甚至想亲自拿起弯刀,带头砍向汉人士兵的脖子。

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胡合鲁监视骑兵师动静的时候,有一双冷冰冰的几乎不带人类感情的眼睛,也通过望远镜,在暗中监视着他。

阿尔斯愣在同伴们中间,不停的做着解释工作,但他只是个低级士官,小小的骑兵班长,战略战术都不大懂,怎么可能说服这些火上头的士兵呢?

没有人注意到,他是什么时候退出人群,又是什么时候重新挤进来的,但他重新回到人群当中之后,就有消息以压低了的声音,隐秘的在蒙古士兵当中传播,听到消息之后,人们往往困惑不解的一愣,然后就默默的点了点头……

十分钟之后,胡合鲁看到了他和纳哈出等人希望的场面:阿尔斯愣突然站出来大吼大叫,“我们都上当了,汉国南蛮子想让我们蒙古人流干鲜血,他们想要我们的草原,兄弟们,不要被愚弄,和他们拼了!”

蒙古士兵顿时像炸了窝的羊群,和四周的汉人士兵大打出手,昔日的战友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你一拳我一脚,打得天昏地暗,整个骑兵师第二团的驻地,乱成了一锅粥。

“可惜啊可惜,怎么蒙汉士兵身上都没带着武器?要是有鲜血飞溅、横尸遍地的场面,待会儿煽动蒙古士兵,说服部族长老,就更加容易了。”胡合鲁简直想把战刀和步枪,递到搏斗的士兵手上,不管是蒙古人杀掉了汉人,还是汉人杀掉了蒙古人,总之,蒙汉之间的裂痕越深越好,越深越符合纳哈出大人的计划!

看着一群傻瓜被纳哈出大人玩弄于股掌之上,昔日同袍大打出手,他嘿嘿的冷笑着,弓着身子溜出半里地,才跨上拴在那儿的战马,一溜烟的赶往乃颜汗麾下蒙古军的驻地。

最多小半个时辰,纳哈出带着哈斯儿、哈拉不花两个全副武装的万人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