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风1276-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卖小面的张寡妇知道他的心思,点点头道:“是啊,等开春日头出来,南边的暖风吹到大都城,这漫天的乌云就散了。”

旁边的小商贩们自然明白他们所指,有人就皱着眉头道:“就不知道今年有没有倒春寒?虽说开春就隔河看柳,就怕倒春寒逼住东南风,迟迟不得变天呐!”

仗着赵郡公的官威,这片小小的广场本是一个躲避豺狼虎豹的渊薮,自打郡公他老人家归汉,南城这片的汉人百姓就又没了主心骨,蒙古兵强拿强要、色目混混白吃白喝,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的百姓们,真真苦不堪言,若不是听到南方接二连三的捷报传来,他们早已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追随逝去的亲人离开这个世界了。

大汉帝国的胜利,固然捷报频传,可这次张珪三十万大军南下,还有凶悍绝伦的怯薛军团,万一“倒春寒逼住了东南风”什么时候才得变天呢?

正在小摊子上坐着吃面的茶博士,闻言四下看了看,没有色目人,没有蒙古兵,周围尽是这一片知根知底的穷兄弟,他就双手招了招,示意人们围拢,压低了声音道:“众位街坊邻居,咱也不打哑谜啦,前日有南边商船到泥沽,今早上船上伙计到咱茶楼上吃茶,大家伙猜猜他们说的什么?”

大元朝军情文牍基本上用站赤急报传递,顶要紧的、十万火急的才用海东青,不过就是放了海东青,还得从站赤发一道正式的才算数……大约相当于后世电话口头通知之后,还得发个挂号信一样的意思。

站赤加急快报最多日行七百里,可陆地山川起伏、河流阻隔,官道也是蜿蜒曲折,远远比不上海面剪式船乘风破浪来得快,好些时候站赤未到,南边的汉船倒先把消息带来了,这事倒是屡见不鲜,人们尽皆知道。

所以茶博士提到汉船,人们都被他吊起了胃口,刘老爹把他肩膀一拍:“老弟你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要真有好消息,老汉请你喝豆腐脑嘛。”

茶博士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半大孩子,茶馆里跑堂也没几个铜钱,闻得请吃豆花就高兴了,竹筒倒豆子说了个完完全全:“那几个伙计坐在俺们茶馆里,说他们从扬州入江出海的时候,汉军十几万兵倾城而出。待他们沿着黄海岸边往北走,走到盐城的时候,那盐城已升起了汉军的热气球,一打听,张珪大败亏输,怯薛军全都见了阎王!”

这茶博士是茶馆中跑堂,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口齿甚为灵便,他一番话说得清清楚楚,听得百姓们兴高采烈。

有人就问道:“请教小哥儿,那热气球是个什么东西?可和脚踢的皮球差不多么?”

“我也不知道,只听了船伙计这么一说。”

众人正在七嘴八舌的议论,却听得一阵铃铛响,南门官道上站赤急报飞马而来,往日衣甲鲜明、马儿雄健,今天这站赤铺兵累得没个人形,衣甲颓败不堪,胯下的马儿也瘦得不成个样子。

用不着察言观色,也知道他从南方带回的,决不是什么好消息!

百姓们憧憬的看着南面,刘老爹于风雪中站直了身子,似乎这漫天飞雪、刺骨寒风,突然变得没那么冷了。

报春的使者已经到来,严寒的冬季还能肆虐几天?

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百姓家家户户比过节还热闹,“想汉王,盼汉王,汉王来了不纳粮”的童谣四方传唱,汗八里坚不可摧的城墙,似乎在这童谣声中瑟瑟发抖,忽必烈长生天之下唯一主人的宝座,也在这空前的打击下摇摇欲坠。

彤云密布、雪花纷飞,光天殿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顶积上了厚厚一层雪花,绚丽的金色荡然无存,倒映着乌沉沉的天空,反而有些像生了锈。

大殿中升起了十座巨大的暖炉,然而青㭎木炭的熊熊烈火无法驱散心底的寒意,燃烧沉香木屑的宁神芳香,也无法消除忽必烈心头的油煎火燎。

怯薛军团,大元帝国的精锐,蒙古帝国的支柱,忽必烈镇压漠北群雄,维持大汗地位的利器,竟然全军覆没!

这可是最凶悍的那颜贵族,曾把哈里发拖出巴格达处死,也曾击败冰雪世界基辅罗斯那些强壮的野蛮人,他们的铁蹄踏遍了欧亚大陆,他们的战刀下成千上万个民族瑟瑟发抖,可这样强悍的怯薛军团,史上百年间从无败绩的梦幻之军,居然败在了汉军手下,败在了素称文弱的南蛮子手中?

忽必烈只觉得这一切都像一场噩梦,一场令他这位长生天骄子心胆俱寒的噩梦。

“不,朕是苍天之下的主人,黄金家族的嫡系传人,伟大的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的后代!朕不能失败,朕不会害怕,朕要将南蛮子全都杀光!”瘸腿的蒙古大汗在内心咆哮着,为了摆脱这种从来没有过的软弱无力感,他表现远胜以往任何时侯的决然断然,在朝堂上肆意展现着君王的威严:

“调六盘山大营,调山西河南的探马赤军,调塞北应昌府、哈喇和林的驻军,竖起成吉思汗留下的苏录定战旗,向四大汗国发调兵令!”

愤怒令他的心脏剧烈跳动,太阳穴上突突直跳,滔天的杀意似要冲出泥丸宫,忽必烈雄狮般的声音在宽阔的光天殿中回荡:“朕是蒙古帝国的大汗,苍天之下的主人,朕要调集一百个国家、一万个部族的百万名武士,救援张珪之后再顺势下江南,朕许他们永不封刀,让南蛮子老幼不留,把他们的文字、历史、艺术和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痕迹,彻底抹去!”

是的,忽必烈没有说错,蒙古帝国的幅员超过三千万平方公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凭借强悍的武力和惨绝人寰的屠杀,他们几乎统治着这个时代的整个已知世界,成千上万古老的民族、辉煌的文明,在弯刀铁骑下伏首称臣,大汗的使者可以从汗八里直抵罗马教廷!

空前的辉煌,史无前例的强大!

而忽必烈的决断,绝非虚言恫吓,蒙古帝国的崛起道路,就是一部血腥的杀戮史,“女人掳掠为奴隶,男人和超过车轮高的小孩一律杀死,老人活埋,只留下有技艺的工匠……”忽必烈的祖父成吉思汗就肆无忌惮的宣称:“人生最快乐的事是战胜敌人,追逐他们,抢夺他们的东西,看他们所亲爱的人以泪洗面,骑他们的马,淫辱他们的妻女!”

花拉子模、木剌夷、西夏……还有许许多多西域的城邦国家,就在这血腥恐怖到了极点的屠杀中,被蒙古帝国从自己广袤无垠的版图上彻底抹去,不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只有断垣残壁于漫漫黄沙中诉说着自己曾经的文明。

现在,忽必烈也以蒙古大汗的身份发下了誓言,他不再要汉民百姓做他的四等奴隶,而是要把这个敢于反抗,并且在整个世界上坚持抵抗最久的古老民族,和他们灿烂辉煌的文明,彻底抹杀!

君王一怒,伏尸百万,忽必烈此时大有睥睨苍生的枭雄气概,然而这一次留梦炎、叶李、赵复一干马屁精,却没有像以前那样,歌功颂德、谀辞如潮,把大汗捧到九霄云外。

他们全都面带难色,甚至非常难得的露出些尴尬之色。

沉默,可怕的沉默,最终,深得忽必烈宠幸的右丞相,“月儿鲁那颜”玉昔帖木儿出班奏道:“大汗,微臣不得不提醒您,四大汗国中,统治基辅罗斯的金帐汗桀骜不服久不来朝,河中之地的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在反贼海都控制之下,咱们在杭爱山的驻军正和他针锋相对,唯一听令的伊儿汗国,远在葱岭以西、呼罗珊波斯故地,要救征南都元帅,只怕远水解不了近渴。至于六盘山、哈喇和林、应昌府等各大营驻军,还请大汗看这几分新到的折子……”

气头上,若是别人谏阻,忽必烈断断不会善罢甘休,可月儿鲁那颜除外,他接过了那几分奏章:

汉第二师自蜀地厉兵秣马,出剑阁入汉中,兵锋西指陕甘,东向长安,我六盘山驻军枕戈待旦,必死战以报陛下,然汉贼兵威甚大,又恐其结连海都反贼,望大汗速发援兵……

汉骑兵师、骷髅师出东宁府,猛攻我宁锦防线,炮火喧天,我大元将士血战终日……

更有已故反贼乃颜汗之女乌仁图娅传檄辽东诸部,八万铁骑劲旅蜂拥蚁聚,旌旗蔽日、羯鼓动地,兵势甚大,震动塞北辽东,应昌府、上都路一日三惊……

太行山花帽军、沂蒙山红袄军劫杀官员、抢掠府库,州县官员不敢出城十里之外。山东山西若无大军弹压,势必流民蜂起,伏惟吾皇明鉴,早发大军,剿巡并用,以定天下人心……

还没看完各处告急奏折,忽必烈已呆若木鸡,这位苍天之主的手剧烈的颤抖起来,奏折从指缝中一份份滑落。

他身后那幅巨大的羊皮纸地图上,华夏子民反抗蒙元暴乱的烈焰,已然熊熊燃烧!

淮北,山阳以南、宝应以西,张珪和他麾下的武士们,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离开高邮战场时尚有十余万大军,此时竟然剩了不到五万!

北退有黄河阻拦,西进是洪泽湖,东南方则是汉军重兵云集,张珪此时此刻方才明白什么叫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汉军在各座城市升起了热气球,数十颗热气球为点、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道路为线、点线结合为面,组建了一面疏而不漏的天网,将张珪牢牢的罩在网中,尽管凭借骑兵的机动优势,凭借传自张弘范和伯颜两大家的军事谋略,好几次绝处逢生,从包围圈中逃了出来,可被天网夺去生命的各族武士越来越多,幸存者的状况也越来越差。

投降?汉军不要俘虏,阿里海牙和许多千户、百户的尸体竟然被他们挂在了热气球篮筐底下,昭示着侵略者的可鄙下场。

绝望中,张珪甚至想过自杀,但每次将锋刃举到喉咙边,就又放了下来……千古艰难惟一死,大好年华、显赫家世、绝世师承、青云之志,哪一样是能说扔掉就扔掉的?

再看看手下将士,一个个形销骨立,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样子,张珪就沮丧得无以复加,这些人还算大元朝的精兵良将吗?

得空到砸开冰面取水的池塘中一照,张珪不由得苦笑,自己和那些兵丁的状态,又有什么区别呢?真是生不如死啊!

第481章 山穷水尽

女真武士蒲察合安的模样,只怕连他妈妈都认不出来了:女真人的习俗是脑袋上周围一圈剔光,只留下顶门心一撮头发编成小辫子,下巴颏的胡须全用小镊子夹得光光的,半根不剩下。这些天连日奔逃,连饭都吃不饱,哪儿有时间做这些事情?秃瓢脑袋四周的头发长了出来,乱糟糟的,加上中间那根细细的小辫子,倒好像乌鸦窝里长出根狗尾巴草;下巴颏上毛乎乎的,却又不像自然生成的胡子,扭曲纠结着,粘连到一块,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气。

衣甲破败不堪,右臂上缠着几圈破烂布条,脓血慢慢的浸出来……幸得时值隆冬,若是春夏季节,只怕苍蝇们要蜂拥而至了。

蒲察合安挥了挥沉重的狼牙棒,以前拿在手中恍若稻草般轻巧,现在却觉得有些沉重,甚至觉得和他形销骨立的身材不相配,好像小孩子拿了个大人用的兵器,挥了两下,没有劲头,悻悻的扔下,抱着脑袋躺到枯草堆里。

骑兵总是比步兵跑得快,汉军飞骑固然能追上来,要一口吃掉元军却不容易,这些天汉军总是以骑兵衔尾追击,能咬一口是一口,步兵大队步步紧逼,压缩元军的回旋余地。张珪携带的军粮丢掉大半,城市升着热气球,驻上几千兵你就打不下来,缠久了还有被汉军围歼的危险;乡村中的百姓则跑了个一干二净,没处抢粮食,只好饥一顿饱一顿苦挨。

大半个月了,吃不好睡不好,就算铁打的汉子,也成了半个废人,蒲察合安又在上一次的战斗中受了伤,神情十分萎顿。

见伙伴这副模样,党项鹞子细封步濑长叹道:“江南的草场、牧奴和花姑娘,看来咱们是没福消受了。现而今能逃回去,就算观世音菩萨保佑!”

契丹武士萧达狸早已送掉了性命,蒲察合安、细封步濑能活到现在,全在两人互相帮助……或者说狼狈为奸。

党项鹞子有着天底下少有的机敏,神奇到近乎第六感的战场感知,他耳朵极其灵敏,能在深夜沉睡中被夜袭汉军的细微脚步声惊醒,眼睛异常犀利,能发现十里外荒草丛中的伏兵,战场上哪儿危险、哪儿安全一清二楚,总能趋吉避凶。

女真武士的魁梧身躯和惊人蛮力,则能冲透重围逃出生天,在党项鹞子的指点下,每次战斗他都沿着最安全的路线,奋力挥动狼牙棒左遮右挡,从汉军包围圈的薄弱处透阵而出,险险的捡回一条命。

所以高邮战场上退下来的十多万元军只剩下了不到五万,而且几乎人人带伤的情况下,蒲察合安只受了皮肉伤,而细封步濑还幸运的毫发未损。

看看伙伴如此颓唐,视若珍宝的随身兵器都随意乱扔,细封步濑心头实在不是个滋味,既然蒲察合安不接腔,他就假模假样的道:“征南都元帅智谋果决,身兼伯颜丞相和金刀九拔都两家之长,必能率我等突出重围。且我南征大军久困于此,大汗必不能坐视不管,想必哈喇和林、六盘山、上都路、应昌府各大营驻军已出发援救我等。”

“屁!”蒲察合安瓮声瓮气的道:“要是大汗能抽出军队,才用不着征召咱们党项人、女真人做探马赤军呢!别忘了,俺的大金国、你的大夏国,刚被蒙古人灭了,还不到五十年呢!”

终于引出他的话头了!狡诈的党项鹞子心头暗笑,故意做出副不相信的样子:“大元朝幅员之广,百十倍于金、夏,百战名将如天上数不清的星星,精锐的战士好比大漠的沙粒,怎会抽不出援兵?只要咱们再撑几天,就能等到他们了。”

残兵败将,军心涣散自然军纪松弛,两人一争论就有探马赤军的好些党项、女真、契丹、回鹘的武士围拢来,毕竟形势不妙,人人都为自己的脑袋捏着把汗,深夜之际,常有人扪心自问:这颗脑袋还能留在脖子上多久?

此时听得两人争论,就有个从西域过来见多识广的回鹘兵,大着舌头,用生硬的汉语说道:“援兵?那个只怕来不了滴哟。中亚的霸主、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的统治者海都汗,前年在杭爱山败给了伯颜丞相,退回河中整治军队。那个他听说伯颜丞相死在了江南,就又征召了二十万大军,准备攻打蒙古人滴圣地哈喇和林,所以六盘山和那个漠北的驻军,是那个万万不能动滴哟。”

海都汗的二十万大军?众位士兵都蹻舌不下,应昌府、上都路两处大营要防备辽东乃颜部,这是尽人皆知的,相对而言六盘山和哈喇和林两座大营的援军,更能指望得上点。哪知道海都的克星伯颜丞相一死,他就卷土重来,这下不但六盘山、哈喇和林大营驻军不可轻动,只怕山陕一带的驻军都寸步难行了!

细封步濑闻言面上却是微露喜色,又一闪而逝,装得忧心忡忡的问道:“此话当真?不是说海都在杭爱山大败亏输,帐下武士死的死、残的残,没有个十年八年恢复不了元气吗?”

“以胡大的名、名、名义起誓,我没、没有半个字的假话!”回鹘兵急了,本来就口齿不清,这下更加上了结巴,指天划地发一通誓,“不像你们这些哈尔比,我们穆斯林是不会说谎的。这是我从河西过来的时候亲耳听西域胡商说的,葱岭东西、天山南北的部族,只害怕伯颜一个人,听到他死掉,就又掉头投入了海都汗的怀抱,别说二十万大军,就再多五万十万,也是容易的。你要再怀疑一个穆斯林的信誉,我愿意和你决斗!”

说罢,回鹘兵右手按到圆月弯刀上,目光炯炯的盯着细封步濑。

党项鹞子才不和他做什么决斗呢,他就是要引这傻头傻脑的回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