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风1276-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荣、博大的金,而是富有悲伤气质的黑色;象徵物不是给诺亚衔来橄榄枝的鸽子,不是威武强壮的雄狮,而是凶相毕露的老鹰……

总而言之,这徽章放罗马、热那亚或者巴黎,被人一看就要笑掉大牙,而这正符合这个时代西欧人眼中俄罗斯人的形象:愚笨、野蛮、不开化。

偏偏傻人有傻福,就在大汉皇帝决心用战争给这群野蛮人一个血淋淋的教训之时,他们突然决定投降,从而避免了灭亡的命运。

莫斯科大公的帐篷里,聚集了各公国的大公和贵族将军,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活像被勒住脖子的鹅,高高的踮起了脚尖,每一个人的眼睛都直挺挺的看着人群正中,不时有轻声嗟叹:

“神迹,这是伟大的神迹,惟有天父赐福的圣人才能展现啊!”

“听说君士坦丁大牧首已经尊皇帝为‘基督之圣矛’,咱们罗斯地方偏僻、消息闭塞,我还有些不敢相信,现在看来真正半分不假呀!”

听得种种议论,莫斯科大公亚历山大罗维奇气定神闲的微微一笑,现在的他充满了必胜的信念,漫说区区一个金帐汗外加个落荒而逃的蒙古大汗,就算成吉思汗铁木真复生。速不台和拔都起于地下,匈奴王阿提拉转世重生,信心爆棚的亚历山大罗维奇也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

虎躯一震,王霸之气狂飙,亚历山大罗维奇透过窗口望着远方金帐的目光有如燃烧的烈焰,他高大威武的身躯披上了全副战甲,猩猩红的丝绸斗篷无风自动,左手按着腰间宝剑,右手、右手……呃,提着根化得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冰棍!

随军的莫斯科大主教不停在胸口划着十字,他的喃喃祈祷正好作为这一幕的注脚:“仁慈的主啊,饶恕我们这群迷途的羔羊吧,幸好您通过圣徒的手展示了神迹,惊醒了我们这群梦中之人!”

楚风气头上扔出根冰棍让俄罗斯人冷静冷静,一根筋的陆猛就真的用波斯绒毯把它包起来,令密使以最快的速度送去。

亚历山大罗维奇拿到冰棍的时候,它已经化掉了三分之一,可哪怕体积再小一点儿,也丝毫不影响俄罗斯人的震惊……在落后闭塞的蛮族眼中,中东地区炎热的夏季,大汉皇帝突然送来一块冰。除了神迹还能有解释?

圣经上说过,耶稣用七块大麦饼喂饱了四千人,那没亲眼见过;烈日当空的夏季,突然凭空冒出块冰,这可是亲眼所见,不折不扣的神迹呀!

再联想到君士坦丁大牧首赠给大汉皇帝楚风“基督之圣矛”的尊号,所有的俄罗斯人都明白了:自己与之对阵的那位皇帝,就算不是传说中的救世主,至少也是个先知、使徒,和他作对,那不是嫌自己命长,想快点下地狱吗?

本来就因为蒙古军的颓势而生出不臣之心的俄罗斯人,这下子立马打定了主意,要一心一意跟着党走,哦不,是跟着圣徒走。

“耶和华展示的神迹,见到的人有福……”

主教还在絮絮叨叨的念着,而亚历山大罗维奇见到四周大公们渴盼、热切的目光,就提起正在化水的冰棍,示意靠得最近的瓦西里伸出手。

将军不敢置信的伸出双手,亚历山大罗维奇拿起正在融化的冰棍,朝他手上滴了一滴冰水,感觉到冰冰冷冷的一刹那,他立刻被巨大的幸福感击得浑身颤栗,几乎要瘫软在地了。

“圣水呀,这是天堂的圣水!”

统治全俄广袤土地、无数人民的大公们,就像群疯子似的争先恐后来要圣水,每人分得一滴两滴就高兴得连爹妈都快要不认得了。

负责送冰棍来的密使,站在旁边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大汉皇帝啃过两口的冰棍就能变成神迹、圣水,这也太他妈的那啥了吧?

不仅是密使吃惊,得知详细经过的统帅部成员,陆猛、陈吊眼、法本等人都是愣怔半晌,然后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本来眼睛就鼓的陈吊眼,更是差点就把他那眼白多过眼仁的眼睛掉地上摔八瓣。

毫无疑问,楚风听到陆猛的汇报,同样是哭笑不得,他沉吟半晌之后下达了命令:“嗯,既然如此,好吧……在俄罗斯范围内,将冰箱列为头等军事机密,胆敢泄密者,罚吃冰棍三百支!”

好不容易才在外臣面前绷住不笑的陈淑桢、雪瑶和塞里木淖尔,这下子再也忍不住了,陆猛汇报完毕刚刚转身出殿,就听得身后传来压抑已久的狂笑……

回到那座巨大的金帐前,并肩而立的忽必烈与忙哥帖木儿十分郁闷,大汉没有在天气凉爽的清晨发动进攻,而是在烈日炎炎的正午鸣响了号炮,这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古代战争,恶劣天气对双方都是不利的。譬如大雨天,固然淋湿汉军的枪炮,同时也令蒙古军的弓弦受潮变得绵软无力,而暴晒炎热天,汉军的板式甲热得可以煎鸡蛋,蒙古军的生牛皮甲、罗圈甲和翎根甲,同样也能蒸馒头。

所以除开利用天气奇袭,在正面交战时交战双方往往会默契的避开恶劣气候,像汉军现在这样,在中东夏日的正午,顶着毒辣的日头发动进攻。真还有点儿少见。

“这群傻蛋,等他们走到我们的阵前,就已经热得十成力脱了三成去!”忙哥帖木儿满不在乎的说。

忽必烈却隐隐有些不安,在他看来大汉皇帝绝非意气用事之人,能从江南一隅打到万里疆域,可不是凭运气就能做到的,那么今天的反常,就很有些值得担忧了。

事实证明了忽必烈的猜想,汉军大阵压向蒙古军,炮兵开始轰鸣而步骑兵还没有交火之时,随着俄罗斯大公们旗号的变换,几处仆从军的阵地却发生了突变:

刚刚在蒙古主人训斥下还保持着一副温顺驯服模样的蛮族战士,忽然挥动起沉重的战斧,一斧头砸到主人的脑袋上,将带着生铁盔的脑袋像西瓜似的开了瓢,白的红的稀里哗啦。

一个百人队的蒙古兵正驱赶着充当炮灰的仆从军冲向敌阵,武士们正在暗自得意之时,没料到刚才还勇往直前的蛮族战士,齐刷刷的转过身来,手中连枷忽的一下抡到了蒙古兵的身上,沉重的连枷就跟砸木头一样把骑士砸下马,肉体与金属接触,发出沉闷得令人牙酸的碰撞声。

俄罗斯蛮族临阵倒戈!

等忽必烈想明白这一点,几处俄罗斯仆从军的阵地就已经开始缓缓向汉军靠拢,而夹在仆从军之间,本为监押之用的蒙古兵猝不及防,纷纷倒在了战斧、连枷和双手巨剑之下。

陆猛挥动了令旗,汉军的十二斤重炮开始欢快的歌唱,本已乱成一锅粥的蒙古军阵地上,就变得更加的血肉横飞,宛如修罗屠场。

正在大不里士城头举着望远镜观战的楚风,兴致勃勃的看着这一幕,低声喃喃道:“真是一根冰棍引发的血案啊……”

第659章 你是鹤蚌我渔夫

“长生天保佑蒙古人!”身材粗壮横向发展的武士。于蒙古马背上挥动沉重的大汗弯刀,重心前倾的设计让这种威震亚欧大陆的武器在劈砍时特别势大力沉,即便是强壮如牛的俄罗斯蛮族战士,也被这一刀从肩头直劈到小腹,整个人斜斜分做了两片,污血和内脏喷涌而出。

“荣耀归于天主!”高大的蛮族战士举起了几乎和车轮差不多大的双锋战斧,奋力舞动下带起凛烈的破空之声,马背上的蒙古骑兵感觉到了死亡的临近,千钧一发之际兜转马头,然而蛮族战士并没有改变战斧的前进方向,反而吐气开声,双臂岩石般的肌肉块块暴起,战斧以千钧之力斩下马头,带起冲天血雨,然后去势不减,将惊愕的蒙古武士从腰挥为两段。

更多的蒙古武士与蛮族战士用生命纠缠,激烈的搏杀。

亚历山大罗维奇和他的盟友们惊讶的发现,相比之前对蒙古军团那刻骨的恐惧,似乎现在的战斗并没有想像中的一边倒,汉军还没有全面压上,但单凭罗斯联军。一时间也和记忆中不可战胜的“上帝之鞭”们打了个旗鼓相当。

“这是神迹,是上帝通过皇帝展示了神迹,赐予虔诚信徒的力量,以战胜这群蒙古魔鬼!”亚历山大罗维奇不停的祷告,他相信是那支盛夏中出现的冰,一定是蕴含着神圣力量的天堂圣水。

殊不知当年拔都、速不台征服基辅罗斯和东欧各国,兵锋直抵多瑙河畔,靠的是战略上的大范围机动,战役层面的闪电奇袭、迂回包抄,以及威震世界的三大战术:漫射法、凿穿战术和曼古歹。

漫射法乃是骑马冲突驰骋的间隙下马步战,使用高到人胸口的大弓朝斜前方四十五度发射轻箭(雕翎狼牙箭),走完了高抛物线箭雨在百米以外覆盖敌人的阵地,自天而降的箭雨令除重甲步骑之外的所有敌人难逃一死。

曼古歹则又被西方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也即是退后的同时回身射箭,用速度优势保持非接触状态,骑射无双的蒙古武士们此时将拉开较短的顽羊角弓,把重箭(铁叶三棱箭)钉进冒冒失失策马追赶的骑士们,那分外明显的咽喉和眼窝。

前两种战术放干了敌人的鲜血,最后才是锋锐无匹的凿穿,当蒙古骑兵在大平原上摆出尖锥状阵型,并将冲击力最强的怯薛军团放在锥尖之时,面对他们的敌人就仿佛看见地狱死神展开了黑色的双翼。

凭借这三大战术,蒙古军团在花拉子模、波斯和俄罗斯留下了不可战胜的赫赫威名,即便数十年后,俄罗斯大公们也宁愿忍受两年一度到拔都萨莱城接受金帐汗鞭笞的羞辱,而分毫不敢有不臣之心。

然而现在,三大战术一样也施展不开!

……蒙古军与俄罗斯军团犬牙交错。偏生这些威力无穷的战术都需要距离的帮助:漫射法和曼古歹,需要和敌人拉开距离保持非接触,而凿穿更是必须有足够广阔的空间摆出尖锥阵型,并与敌人有一里以上的距离,以便冲刺加速。

蒙古武士们只得在百户千户的指挥下,以小集群的方式与昔日的仆从们面对面的搏杀,没有箭雨,没有冲刺,甚至闪转腾挪都缺乏空间,这些精锐的蒙古武士一身绝妙的骑射功夫,十成中只能使出两三成。

相形之下,肉搏正是蛮族战士的强项,他们身高体壮,使用沉重的兵器,用蛮力把昔日的主人一个接一个的砸落马下,本来他们缺乏盔甲,如果拉开阵势打,毛绒绒的胸脯毫无疑问会被箭雨洞穿,但现在近距离的混战,除了少数哲别、射雕儿能用连珠箭近射,大部分的蒙古兵都陷入了肉搏纠缠。蛮族战士最害怕的远程攻击变得微不足道,于是更加兴高采烈的投入肉搏。

当然,蒙古军已经在万户、千户、百户这套行之有效的军事指挥体系下,逐渐恢复了镇定,即便是仅有百人组成的小阵,也分出一部分人上前肉搏拦截冲击的敌人,一部分人弯弓搭箭射杀敌兵。

忽必烈已经从慌乱中镇定下来,他和忙哥帖木儿一边在怯薛亲卫保护下慢慢向缓坡台地的高处移动,一边吹响了牛角号、舞动起羊毛大纛,发挥全军指挥中心的作用,蒙古军也像滚雪球似的,朝着旗号所指的方向聚集……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军终究会结成完备的阵势,到那时完全凭借一腔血气之勇,而装备低劣、阵型散乱、缺乏远程打击手段的俄罗斯蛮族,就会遭受到一边倒的屠杀,就像拔都、速不台西征时那样。

正在前沿指挥部的陆猛缓缓放下望远镜:“蒙古果然天下强兵,猝而不慌、散而不乱、败而不溃,实为我华夏之劲敌!”

然而,陆军元帅坚毅的面庞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这一战毫无疑问将成为蒙古帝国的最终章,如此强劲的敌手,能由自己亲手奏响它的安魂曲,也是军人生涯至高的荣誉啊!

尽管被全军上下认为严肃得不近人情,但陆猛偶尔会有意无意模仿着皇帝的语调和动作,他脱下雪白的手套,正想学楚风那样充满霸气的朝蒙古军一指然后下达总攻的命令,忽然就听得身后有传令官高叫:

“皇帝圣旨!”

什么?陆猛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被授予战场指挥全权的战地最高指挥官,就有临机决断而不被上级左右的权力。以往的征战中,即便是双方百万大军交战的汉元之战,皇帝也给了指挥官充分的信任呀!

悻悻的收回手指,陆猛有些出格的没有立刻接旨,令指挥部里的参谋们登时窃窃私语起来。

年青的参谋只觉得总司令敢如此做,实因君臣相得如旧友,真正可钦可羡,而从故宋军中走过来,三十岁以上的老成军官则为他捏了把汗,交头接耳的道:“你们这些小年轻啊,知道个什么?……幸好今上御下仁厚,换前朝,只怕单凭这就是个莫须有的罪名,步了岳爷爷后尘呢!”

陆猛可没管许多,他抄起望远镜,转身看向皇帝所在的城头,高倍望远镜视野里,楚风也刚刚放下望远镜,大汉皇帝笑容可掬的朝这边做了个手势,示意立即接旨。

疑疑惑惑的从传令官手中接过圣旨展开,刚刚看了几行陆猛脸上就浮现出了令参谋们捉摸不透的微笑,他下达的命令也出人意料:

“全军放慢前进步伐,稳扎稳打。务要毕其全功于一役,不可贪功冒进!”

这是个什么意思?难道现在还不该冲上去给蒙古帝国最后一击吗?年青的参谋们差点儿没炸了锅。

“皇帝圣意明如镜、深如海,岂是你我可以妄自揣度的?”老参谋们呵斥着小辈,然而他们都在不停的挤眉弄眼,笑得也很奸诈。

大不里士城头,楚风懒洋洋的躺回了璎珞伞盖下面,那架镶嵌玳瑁和珍珠的纯银凉椅,同时很是佩服波斯总督献媚邀宠的本事……银导热性很好,珍珠、玳瑁不仅仅是华贵的装饰品,据雪瑶说还有宁静安神的功效,这样制作的凉椅正是中东炎热夏季的恩物。

楚风既没有在大战之时摇旗呐喊。也没有一骑当千冲杀在前,而是对战场上的呐喊厮杀充耳不闻,好像没事人似的观战。

“何苦要让我大汉儿郎流血牺牲?俄罗斯蛮族有的是劲儿,就让他们多出点儿力,多流点儿血,也省得将来什么腓大于胫,什么尾大不掉嘛!再说了,要做我大汉的藩属,总得留下点儿投名状不是?”

楚风喃喃低语着,只有轻轻给他揉着太阳穴的雪瑶能听清楚,她小嘴儿一撇:“投名状?你山大王呀!”

楚风低笑道:“做烦了海盗,改成山大王也不错。我的压寨夫人,如何?”

雪瑶脸上就一阵嫣红,细碎的银牙狠狠一咬,手上加了把力,楚风喉咙里咯的一声轻响,眼睛朝前一突:谋杀亲夫!

此时战况已经变得空前的激烈,俄罗斯蛮族和蒙古军团,昔日的臣仆与主人打得落花流水,新仇旧恨一块上,差点儿没把狗脑子打出来。

而汉军做出副随时全力冲锋的姿态,速度却慢得像蜗牛爬,到现在前锋步兵也没和蒙古军接上火,倒是阵后的十二斤重炮不要钱的往前打,开花弹炸翻一群蒙古兵的同时,也把距离太近的俄罗斯兵掀翻,总的来说,步骑兵们就像他们的皇帝一样悠闲自在,和旅游观光差不多。

善于谄媚的大不里士波斯总督罕赛因就很有几分不解,皇帝不到阵前去吼几声“上帝与我们同在(君士坦丁)”也不厉害轰轰的冒几句“我来到,我看见,我征服(恺撒)”吗?那将来的历史书上怎么描写这决定世界历史进程之最终大决战呢?

可怜的波斯人完全不知道,随军采风的关汉卿早在笔记本上写道:“帝亲提王师与敌酋战于波斯之大不里士,炮声震天、铁蹄动地,战况诚亘古未有之激烈也。吾皇白马银枪,身先士卒、高呼酣战而垂范作则。是以上下戮力、将士用命,遂摧敌锋于正锐……”

第660章 陷阱困兽

正面十余里、纵深五六里的高加索山南麓缓坡。完全成为了血肉横飞的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