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生活实录-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服命运去战胜重重困苦,在一张白纸上绘制出了最美丽的蓝图,以此告慰了父母在天之灵。

人的一生中真的是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之说法。父亲这一支系今非惜比,现在又兴旺发达起来了,家大、业大,不论是在人的繁衍,经济实力,政治地位,还是生活条件,方方面面都是我们武家窑王氏宗族中最旺盛、最强大的一支。我想在九泉之下的父母亲看到他两个儿子有今天这样好的生活条件,他们一定会冥目的。

母亲姓贾,乳名叫花花,1913年出生于甘肃省榆中县三角城乡双店子村。1951年10月1日病故,时年39岁。母亲生了一女五男,前三男每一个都活不到四五岁时就夭亡,后经去庙宇里抽签占卜、烧香求神拜佛才成活了两男,这两男就是我和我哥。所以说我哥起的乳名叫安祥,给我起的乳名叫佑祥。

母亲跟随她的父母亲,从那一马平川的榆中县三角城乡双店子村迁徙来到山大沟深干旱雨水少的我们武家窑偏僻山区的徐家岭,这也许是因为大山里人少地多产粮多的原因吧!为了吃饱肚子他们才从人多地少产粮少的川区跑到山区来。

母亲她1929年刚15岁时就被“大领”(不到结婚年龄就出嫁)到我们王家来,据说当时我们王家给贾家的定婚彩礼仅仅是10多亩的土地。所以族中人说我母亲是用土地换来的媳妇。

母亲的命运说起来非常非常的苦,她在娘家的八个兄弟姊妹中是老大,所以就吃了不少的苦头。可是后来嫁到我们王家,在四个儿媳妇中她又是个大儿媳,在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里不仅家务活很繁重,而且还要操心全家老少吃喝拉撒等等其他一些事情,可以说方方面面的重担全都压在她一个人肩上,可想而知她苦不苦累不累,但她照样默默无言始终起早贪黑早起晚睡,为这个家任劳任怨。

据老者们说,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她一直以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严格要求约束着自己。她是标准的贤妻良母型妇女,恪守“三从四德”,孝敬公婆,扶夫教子,团结妯娌,侍奉全家。她贤淑又贤惠,因而使一个几十人的大家庭生活的非常和睦和谐。她沉默寡言,不问政事,勤于内务,克勤克俭,隐忍宽厚,善解人意,所以受到了全家人的敬仰和爱戴。她面目清秀,外貌出众,仪表温厚,个性温柔婉约,根守中庸,热爱生活,生活朴实,当然的是庄上女人中的佼佼者。她慈善心肠,与人为善,待人厚道,所以人缘非常的好。她干活麻利,不仅飞针走线茶饭拔尖,农活样样也在行,从而受到了族人和庄上人的尊敬和赞美。

不幸的是在她很年轻时就患上了眼病,经常流眼泪,因此天长日久使得双眼几乎失明,后经多方治疗总算痊愈。可是母亲的命运总是不太好,又得上了妇科病,经治疗无效,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留恋和不甘心,含着痛心的眼泪,无奈地丢下她幼小的两个儿子和一直很爱的丈夫早早离开人世,去了另一个世界。

我的姐姐王世香,1931年7月11日出生。于1948年9月20日嫁给甘肃省定西县白碌乡农民王作周。她嫁给的那户人家的家庭条件在当地也算很好。她只生了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不错,都嫁给了在外工作的工人做妻子,这样使姐姐心里得到了一点安慰。姐姐1999年9月18日20时10分因患脑血栓而故,享年68岁。她自小受到过娘家良好的家教,是一个贤妻良母,针线茶饭受到人人夸,而且特别的能吃苦,善管家理财的家庭主妇,所以使她那个家的日子过的很舒心。

她对父母过世早留下来的两个弟弟都很关心,经常为两个弟弟簌簌流淌眼泪。尤其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是姐姐教我怎样做人,怎样正确对待我所遇到的一些方方面面不愉快的事情。她常对我说:“不要记仇叔伯母、兄长们对你的打骂,他们全都是为了你好,绝没有处坏心眼儿。”姐姐她后来还为我的婚姻大事付出了一定心血。

我为报答姐曾经对我的关心,为她做了三件大点的事儿。一件事是给她的小女儿王青芳介绍了一位有工作的工人做丈夫,使她小女儿摆脱了艰苦的农村生活;第二件事是联系好我当时工作的山丹军马场的职工总医院,给她成功地做了**溜切除手术,延长了她的寿命;第三件事是我出面,由我们兄弟俩和她的两个女儿共同出资,于1991年11月10日给她家买了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这可是在她们山大沟深干旱雨水少的偏僻山区当时的当地来说,她家还是首家享受上现代化电器——电视机的人家。

我哥哥王世仁,小学文化,**员,社主任,以农为主兼经商。1943年3月8日生。1960年与本村李秀兰结婚,不久就离了婚,两人之间无子女。又于1961年与甘肃省定西县百碌乡的王珍荣结婚,生四男两女。

家父的基因遗传使我兄长他有聪明伶俐反映灵活的头脑。受家父的影响我兄长他很有经济头脑,同样也象父亲一样善管家理财。他是靠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因而发家致富了。他无论是在务农,还是在经商,对任何事都善于动脑子思考琢磨,他不是那种守株待兔之人,而是见机行事之人,一旦抓住机会或者商机,他就会施展才华,因而取得了在农业和商业方面的双丰收。从而使他年轻时就有一个八口之家的家过上了丰衣足食,甜甜美美生活,在当地是名副其实的富裕户之家。

他远见卓识,比如说后来于1997年出资三万多元,在榆中县城的兴隆路289号购买了一套75。6平米楼房,如果说在今天的2011年,这一套房屋最少出资25多万元才能买来,从此他农民身份的老两口首先搬进县城来享受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方式。这样以来也为他后来儿女们进城创业生存创造了条件。现在他的6个子女都成家立业,有五个子女来到县城搞生意。有5个家孙子3个外孙子,现在过着三世同堂,多子多孙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这一切可以说都充分显示出了他那聪明的才智,我们庄上人称赞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他令人们佩服不已,是我们武家窑王氏家族中的能人之一。

他对我这个弟弟也很关心,我的婚姻大事是姐姐操心介绍,是他出钱出力操办而成的。我在后来的联系调动工作和集资住房时他又资助一千元,解决了我燃眉之急,这些都使得我永世难以忘怀。兄弟情深永远心连心源远流长。在此后,我没忘记哥哥对我的好处,所以我一直在不断帮助他需要帮助的一切事情。

我是父亲家中的老小,出生后得到父母关爱才仅仅不到五个年头就遇上了家破人亡的特大灾难,一下子从幸福的天堂掉进了深深的苦海之中,而且长达12年之久。

忆往昔辛酸泪流,看今朝蜜甜幸福。命运又将我从苦海救出,1964年12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使我的人生一下子来了个大转折。从此我的人生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直在光明的大道上前进着。并在前进的事业中混了一个小官员,虽然这区区之职难以入品,但是却为我家族中之亮点,在人生的道路上为我光宗耀祖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父亲的一家虽然败落了20余年,可后继有人呀!他们的两个儿子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也都很争气。而今都是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为王氏家族之望族。他们都有雄心壮志,是当有了要实现自己梦想就很难泯灭的人。所以不惟艰难困苦,锲而不舍的奋发努力,经过了一段坎坷道路,像座青翠的山峰平地上崛起了。

随着世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兄弟俩乘着大好形势的东风在创业,在沿着光明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今天已经创下了比父辈们更大更辉煌的业绩,过上了父辈们想象不到的,比父辈们生活水准要高出多少倍的生活水平。穿着上是花色品种繁多,款式多样;吃的上是天天白米细面,大鱼大肉,还有山珍海味;住的是砖木结构的瓦房和高楼大厦;行动可以享受到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用的无论是农用工具,还是家用工具都是机械化、半机械化和自动化;家中生活用品实现了电气化: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电烤箱、微波炉、电脑等等,可以说一应俱全。真的,今天我们过的日子比蜜还要甜。

古人云:“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可是我的父母只经历了生养哺育儿女的艰辛,却没有享受上“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三世同堂的天伦之乐啊!

第三章 我的一家

我的妻***,乳名八月子,高小文化,家庭全职主妇,1947年农历8月15日出生于甘肃省定西县御风乡御风街道村一商人之家。独生女。其父亲商业工人,母亲农村家庭妇女。

我参军后的第二年,经我姐姐穿针引线,我与她鱼雁传书开始了谈恋爱。两人虽然相隔千山万水各在一方但心在一起,“情书”三天两头收发一次。就是用这种古老传统的方法来传递我们之间那种爱的心声,诉说我们俩之间那爱的衷情。

记得曾经在我们两人书信中,那爱的语言是多么的美妙、多么的丰富多彩、多么的甜甜蜜蜜。凡是收到的每一封来信,我都是读了一遍又一遍,读着读着就会激动兴奋不已,总是不想把信收起来,爱不释手啊,的确有如同就在读一份重要文件似的,把精神实质还没吃透不能收起来那样感觉。写给她的每一封信,虽然都要写上多达四五页纸,千言万语,可是怎么写总是表达不完对她的心声。她给我写来的信,在我的感觉中她也是同样地对我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二十世纪1969年7月30日,我从部队回家乡来探亲,期间于公历8月10日(农历6月28日)办了两人的婚事。记得非常清楚,也可以说记忆犹新,新婚之夜的那长命灯是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它替代的是蜡烛,它表示的是命运。按照我们农村的习俗一定要让这盏灯一直着到天亮才能熄灭,这就寓意着两人的婚姻会天长日久,所以我们就让这盏灯一直着到了天大亮。

在我探亲返回部队时,她一直送我到兰州火车站,两人在站台上那依依不舍,难分难离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她那含情脉脉的表情,永远留在我美好的回忆中。

我和她的结合,当时在我的家乡引起了乡亲们的纷纷议论,说我是“瘦牛碰上青草垛”,说我采了我们这里的一支村花艳福不浅,整个意思是说我们两个人当时所处的家庭情况差异很大,她,父母双全是工人家庭出生,身份高贵,生活富裕,又是独生女,娇生惯养,父母掌上明珠。而我呢,相形之下处境却是个穷当兵的,家产一无所有,身边又无父又无母,所以说我就要自卑得多。当时在我心里想,之所以我和她能够结合在一起,那可能是老天成全了我吧?

我对她记忆犹新的是在我上小学六年级时曾和她是同班,记得我俩之间好像很少有话可说,可以说没有一点共同的语言。我和她为什么不说话呢?除男女有别之外其主要原因显而易见我穷她富。再一方面那就是我有自我封闭的自卑感。当时她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是小巧玲珑,身材匀称,有着山村少女别有的那种婀娜多姿。她一张“国”字脸靡颜腻理,一头秀发乌玉般黑。尤其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她那一双水灵灵大眼睛。

1971年7月将她和儿子的户口农转非,当年8月她们母子就迁移到我工作工作的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丹军马二场,从此她就离开了农村那块天地,结束了她25年的农村农民生活,成为随工家属。

后来,在1986年3月又随我迁移来到榆中县城。同时在当年7月在县城做起了服装小本生意的“个体工商户”。本金只有一千元,生意做到年底时实在是做不下去了就歇业。6个月时间的生意算起来,总共净赚人民币210元,平均每天只有0。32元纯利润。

1987年2月至1988年7月,将她联系到城关镇托儿所去当保育员,月工资45元,不错,两年来共收入高达765元。后来又辞去托儿所工作,于1988年7月至1996年10月在我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管辖的城关“兴隆市场”做清洁工工作。

此工作每天都是早早五点多钟就起来,扛着扫帚雄赳赳气昂昂朝着市场走去,在市场唰啦、唰啦扫呀扫,大有横扫千军如席卷的气势。那唰啦、唰啦的声音听起来,好像一位伟大的钢琴家演奏出的一曲尤美动听的曲子。在这8年零3个月时间里,工资从开始的月46元增长到后来的140元。非常不错,总共加起来收入高达8000余元人民币。

1996年10月2日她心甘情愿地高高兴兴辞去了清洁工工作,一心一意地开始在家带自己的孙子——**。从此再没离开过家一步,成了家中真正的职业主妇,做当奶奶全心全意为孙子服务的工作。

婚后的41年夫妻共同生活,她给我及全家人的情意日渐温馨而浓郁,可谓甘如蜜甜,清香似酒。可以说在我心里她那内在的美,远远超出了外在的美。她为王氏家族生儿育女做出了贡献,她带着嗷嗷待哺的孩子还默默无闻的承担起了全部家务,这就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为我顺利开展工作,晋升快,提薪高,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完全可以说她是一位非常合格的贤妻良母,为相夫教子奉献了一生。培根曾说过:“妻子,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老年时代的保护者”。我的一生体味的确是这样。要说人的一生中什么是幸福?我的认为,幸福就是有个家,在这个家里有个贤惠的妻子。

妻子她是家中的中介角色,缓冲剂。不管多么婆婆妈妈,鸡毛蒜皮,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琐事,她几句看似不轻易的话,仿佛说到了每个人心灵空隙处,一切得到了化解,使儿孙满堂的大家庭人人相处和睦,个个相敬如宾,尊老爱幼气氛温馨,非常的和谐。自从我们家娶来了儿媳,有了家孙,女儿出嫁,又有了外孙之后,她便更成了一个大忙人,其整个人就像是上足了发条的闹钟,不停地在旋转。

“田里的甘蔗一副好心肠”,她把自己的一颗心分给了家里的每一个人,用她那一双灵巧勤劳的双手,无论寒冬腊月风刺骨,盛夏烈日晒脚夫,甚至重病缠身时候的她也是在为这个家忙忙碌碌大展厨艺。她对儿女们来说,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了“家有一老,强似活宝”这一事实。她把这个家看成是一个城堡,甚至不愿意踏出城堡一步。

尤其是为两个孙子她更是心甘情愿地、累死累活地、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只有到了晚上,面对电视机她才能松上一口气,恢复体质和内心的宁静。

婆媳关系历来比较难以相处,这是因为两代人的思想有差异,年轻人和老年人有一定的代沟。其实婆媳之间本就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你如果处理的好了是喜剧,处理的不好就是悲剧。可是她们婆媳之间在分开又合在一起的两次相处好多年的过程中,一直是相敬如宾,相处甚欢,无话不说,常常可以听到她们婆媳之间的谈笑风生。

当然,首先是她当婆婆的含蓄内敛,宽容大度,包容脾气好,遇事雅量,遇事无争,博大胸怀。她对待儿媳如同对待自己亲生女儿一样,她就是用这种真心实意换来了儿媳对她的尊重和孝敬。其次,的确同时也遇上了一个非常聪明懂事,心胸开阔,善解人意的好儿媳。所以说婆媳都能互相理解,个自自我控制,相互关心,所以然也就能融合在一起了。

从她们婆媳的身上由此可以看来,首先以心换心是通往婆媳关系好的最佳途径。另外,婆媳之间她们都要认识到一个理,那就是在家庭中是没有真正的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