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天成隐隐知道了一些消息;但不是很准确;毕竟他没有心思关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刘云清来拜访的时候;他正在看刑房起草的诸多判决文书;要是没有什么意见;就盖上县衙的大印;粘贴到县衙外面的申明亭了。
  “江宁县生员刘云清拜见知县大人。”
  看见刘云清态度如此的慎重;苏天成有些奇怪了。
  “刘云清;你这是何意啊。”
  “在下已经从东林书院退学了;今rì特意来拜访大人;诉说心中的一番认识之后;打算出去游历了。”
  “哦;那你说说;你有什么认识啊。”
  “前番聆听了大人的教诲;在下还没有感觉到什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在下思索了很多;终于感觉到;大人说的是肺腑之言;东林书院已经改变了初衷;很多的东西;不值得在下学习了;甚至需要摒弃了。”
  “刘云清;这样的话;可不是随意能够说出来的啊;我看你还是谨慎一些。”
  “感谢大人的提醒;在下认识转变了;不吐不快;按说在下曾经是东林书院一份子;不应该说这些的;在下觉得;东林书院;有两大致命的问题;第一是标榜清流;泛泛空谈;以至于形成了一种风气;没有谁愿意坐下来实际的做事情;仿佛凭着一张嘴;就可以治理国家;说的越好;显示自身的能力越强;不做事的同时;还要依照自身的标准;随意的评判他人;好像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要按照东林书院的标准来做事情;不这样做;就是大逆不道了。”
  苏天成的眼神;变得有些深邃了。
  “第二是缺乏怀柔的心理;可笑的是东林书院;标榜的就是怀柔和慎独;要求加强自身的休养;但面对反对意见的时候;却是怒不可遏;俗话说的好;己所不yù勿施于人;这一点都做不到;还谈什么jīng神;在下甚至想到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了;若是照着这种认识发展下去;一味的去要求别人;自身不愿意进步;能够有什么出息啊。”
  苏天成的脸sè发生变化了。
  刘云清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这是他没有想到的;看来东林党内部;确实有能人;不管是什么思想;或者是什么伟大的人;能够自我反省;能够吸取先进的东西;做到与时俱进;就可以长时间立于cháo头;立于不败之地。
  刘云清具备了这样的素质。
  “呵呵;你的这份言论;本官很是佩服啊;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够进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进入朝廷为官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时时刻刻的自我反省;来rì必定大有作为啊。”
  “大人赞誉了;在下如今已经成为了书院的眼中钉、肉中刺;怕是难以有什么作为了;今后就四处游历一番;多张长见识罢了。”
  “呵呵;实话实说;你的这番选择;不怎么样;既然书院的众人;认为你没有出息;你就偏偏要做出来一番事业;这才是最好的回敬;用事实来说话啊。”
  “在下也想过这些事情;只不过学识有限;难以发挥作用;来rì乡试;在下一定努力;争取高中。”
  “恩;我有一个建议;你暂时留在县衙;帮助我做一些事情;你看如何。”
  刘云清脸有些红了;东林书院对苏天成的看法;他暂时不敢说出来;想必rì后;苏天成总是会遇见一些麻烦的;要是自己到了县衙;岂不是更加凸显了矛盾。
  “在下也想跟着大人学习;只是在下离开了东林书院;众人都以为;在下是受到了大人的蛊惑;东林书院对大人;已经颇有微词了;这样的情况下;在下留在县衙;恐怕不妥当啊。”
  “哈哈哈。。。”
  苏天成站起来了;脸上带着傲然的神情。
  “刘云清;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啊;你想想;周顺清是什么背景;尚且被拿下了;我害怕过吗;东林书院的长处;我虚心学习;不足之处;我也不会迁就;若是想着排除异己;想着以jīng神来压人;最终是什么结局;还说不定。”
  看见刘云清还是有匈疑;苏天成再次开口了。
  “刘云清;这世界上的事情;你不要害怕;有些东西;貌似强大;但你深入其中;就知道是不堪一击的;东林书院的jīng神;有可取的地方;不能够完全抛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我一直都牢记;你现在退出了东林书院;并不意味着你完全抛弃了东林jīng神;有朝一rì;你要用自身的行动;说明你是正确的;让更多的东林学子;围绕在你的身边;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你才能够证明;你是正确的。”
  刘云清差点没有忍住。
  这样的想法;他是不敢随意有的;可内心深处;谁不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如今苏天成说出来了。
  刘云清站起来;面对着苏天成;抱拳行礼。
  “大人的见识;在下望尘莫及;今后愿意追随大人学习;东林书院的jīng神;在下不会随意抛弃的;只是在下以为;需要不断改进;在下愿意在江宁县县衙;效犬马之劳;时时刻刻聆听大人的教诲。”
  “好啊;明rì起;你就到县衙来;你是读书人;有功名在身;不能够做县衙的吏员;那就做幕僚吧;时时刻刻提出来意见建议。”
  “在下一定尽心竭力;绝不辜负大人的期盼。”
  刘云清离开之后;苏天成面容严肃了。
  和东林党做对;他暂时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但让刘云清到县衙来做事情;这件事情;慢慢的就浮现出来了;他不会害怕;但也不能够不在乎。
  不管怎么说;做出来成绩;才是硬道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幕僚'

      幕僚也就是师爷;但师爷称呼的出现;是在清朝。
  明朝称之为幕僚;也有称呼为幕客的;这是对幕僚一种较为尊敬的称呼;将幕僚当做尊贵的客人。
  幕僚的队伍;有大有小;并不是说你的职位高了;就需要诸多的幕僚了;县衙有专门为幕僚安排的房屋;他们有着明确的身份;不是官吏;xìng质上;属于官员个人请来的智囊。
  幕僚一般都是读书人;以生员居多;他们出谋划策;虽然没有参与到决策中间来;但提出来的意见建议;是至关重要的。
  幕僚职责的特殊xìng;要求这些人必须有不错的知识;有着一定的社会经验;能够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形势;提出来好的意见建议;特别在牵涉到刑名和钱粮事宜的时候;幕僚是不能够含糊其辞的。幕僚的俸禄;是官员自掏腰包支付的;他们在官员的身边;能够产生不小的影响力;收入还是不错的;如果没有真正的本事;幕僚不可能干的很长。
  苏天成对幕僚的理解;有所不同;他没有将幕僚和师爷的xìng质;完全糅合起来;在他的内心里面;幕僚是需要真正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能够临危受命;能够提出来准确的意见建议。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直接做出来决策。
  基于这样的原因;苏天成一直都没有请幕僚;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对明朝读书人的看法;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读书人确实是社会上的佼佼者;但不少的读书人。沉湎于八股文里面;很少关心社会上的事情;这也是明显存在的问题;愿意成为幕僚的人;几乎都是生员;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酸秀才;要在这些人中间。找到真正的能人;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做事情;总是要达到目的的;否则就不要去做。
  熊子健是他心目中;较为成熟的幕僚的人选;可熊子健偏向于军事方面。对民生方面;也不是太熟悉;当初刘仲基跟着到江宁县;也是作为幕僚来培养的;可刘仲基已经是江宁县典史。只好作罢了。
  刘云清愿意到自己的身边;还是可以的。至少刘云清有学识;对社会上的事情;有着一定的认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肯定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熊子健来到县衙之后;苏天成专门在三堂等候。
  熊子健一直都是在府邸负责的;因为他的身份特殊了;父亲是赫赫有名的熊廷弼;这样的人;向朝廷推荐的时候;是需要看准时机的;否则适得其反。
  让熊子健成为自己的幕僚;显得有些委屈;所以说;这么长时间以来;苏天成一直都没有开口;如今;刘云清要到县衙来了;自己也该提出来想法了;若是熊子健不愿意;那就还是回到府邸;等候机会。
  “苏公子;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在下去做啊。”
  “熊公子;我有一屑虑;还是想着征询一下你的意见;看看你是怎么想的。”
  “需要做什么;公子尽管吩咐。”
  “你考虑一下;是不是到县衙来做些事情;我的意见;暂时做幕僚。”
  熊子健楞了一下;还是开口了。
  “大人安排了;在下就做。”
  “熊公子;不需要勉强自己;我的考虑;你还是要熟悉一些事情的;做幕僚不过是暂时的;你的身份不同了;若是长期呆在府邸;不能够接触到实际的政务;他rì有什么事情了;一时间也难以应付。”
  “大人;在下明白了;一切听从大人的安排。”
  “那好;你回去准备一下;明rì就到县衙来吧。”
  “府邸那边的事情;该怎么办啊;交给谁管理啊。”
  府邸那边的事情;确实是不少的;如果不能够很好的管理;肯定是不行的;其实熊子健也不是最好的人选;无奈苏平阳、苏俊两人;都在县衙做事情了;不可能管理府邸了。
  “我的考虑;让王芙蓉直接管理府邸;你回去准备一下;王芙蓉一会就会过来的;你直接给她办理移交。”
  回到后院;王芙蓉和chūn屏两人正在说笑。
  苏天成回来的时间有些早;两人都有xìng惊;站起来了。
  还是王芙蓉走上前来;轻轻拂去了苏天成肩膀上的灰尘;这一切;被chūn屏看在了眼里。
  “芙蓉;我有邪;要和你单独说一下。”
  chūn屏很是乖巧;连忙站起身来来;出去了。
  “芙蓉;我考虑;让你离开县衙;到府邸去;管理府邸的事情;你看怎么样啊。”
  王芙蓉的脸马上就红了;低下头;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其实是苏天成没有想到的;大凡管理府邸;都是夫人的职责;下人是没有这样的权力的;就算是管家;也要得到主人家的授权;才能够处理一些rì常的事物;牵涉到一些重大的事情;依旧需要请示;可夫人就不同了;可以直接处理。
  苏天成说出来这件事情;王芙蓉的小心思就动弹了;她清楚;自己不可能成为原配夫人;从chūn屏到县衙的那一天;自家少爷的原配夫人;实际上已经确定下来了;可少爷要自己管理府邸;实际的意思;是不是也明确了自己的地位了呢。
  管理府邸;是可以树立权威的;在府里的下人来看;自己也就是主人家了;说的更加明确一些;就是少爷的小妾了;只不过少爷还没有大婚;按照礼制;是不能够首先纳妾的。
  “怎么了;芙蓉;你是不是不愿意啊。”
  “没有;少爷;奴婢愿意。”
  王芙蓉回答的有些急促。
  苏天成瞬间明白了意思;脸上出现了笑容。
  “芙蓉;既然如此;你准备一下;一会就出发;我安排大治去送你;好好管理府邸。”
  王芙蓉点点头;出人预料的靠到了苏天成的胸前。
  “少爷;奴婢不能够时常在您的身边;你一定要保重身体;chūn屏姐姐也是很不错的;奴婢会告诉她注意事情的;少爷的事情多;千万不要劳累了。”
  苏天成紧紧的抱住了王芙蓉;什么都没有说。
  翌rì;早堂的时候。
  熊子酵刘云清都参加了。
  苏天成开诚布公的给大家介绍了。
  “熊公子和刘公子;大家都是认识的;今后;两位就是我的幕僚了;有什么事情;大家一同商议;民生上的事情;刘公子多多参谋;军政上的事情;熊公子多多参谋;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江宁县的事情。”
  卢天明首先表态了。
  “熊公子;刘公子;今后还要多多关照啊。”
  渠清泽面带微笑;接着表态了;之后是刘仲基;至于说六房司吏;都是抱拳示意。
  熊子酵刘云清两人;赶忙抱拳还礼;说着客气话;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苏天成还专门介绍了他们;实际上是抬高了他们的身份。
  早堂结束之后;熊子健直接到巡检司去了;刘云清跟随刘仲基;到典史衙去了。
  很快;熊子截到了县衙。
  “大人;在下一直在想着一件事情;以前以为大人是有所安排的;刚刚和孙巡检商谈过了;就是匡思明属下的盐丁的事宜;如今还有两千多盐丁;在巡检司新建的营房里面;这些人的身份不是很明确;似乎是有些不妥的。”
  “恩;你是怎么考虑的。”
  “在下觉得;还是要让他们有归属感;他们的身份有些奇特;报酬暂时是盐商负责;可身份已经不是盐丁了;这样下去;最终不是很好的办法;不如将他们纳入到巡检司;成为巡检司的军士。”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有些为难;匡思明涉嫌谋反;畏罪自杀了;这些盐丁;以前是跟随匡思明的;要是将他们纳入到巡检司;是不是会引发非议啊;若是他们进入了巡检司;军士就是五千余人了;相当于一个卫所的军士了;这是不是会引发上面的弹劾啊。”
  “在下以为不会的;匡思明的事情;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这两千多盐丁;一直都是在巡检司大营里面训练;早就将自己看做是巡检司军士了;只不过身份还没有明确;内心总是有些不安宁的;再说了;巡检司的开销;是县衙直接负责的;上面没有拨付一两银子;江宁县是京畿县;治安历来是自行负责的;应天府也是清楚的;这样的情况下;冷巡检司的军士;不会引发太多的波澜。”
  “好;既然你是这样的看法;这件事情;你就直接负责做好;有关军士的登记造册;还有武器的分发等等事宜;对了;气候有些寒冷了;军士的冬装;也需要提前考虑了。”
  “大人;这些事情;在下同孙巡检商议之后;拿出来方案。”
  苏天成笑着摇头。
  “你多虑了;我的习惯;你慢慢就会明白的;这等事情;安排之后;你就按照自身的想法;和孙巡检一同去做好;不需要禀报了;我也不会关心其中的细节了;我需要的是结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二章 家信'

      看到朝廷发来的邸报;苏天成的心悬起来了。
  流寇高迎祥、罗汝才、张献忠等;从陕西进入山西;和上次一样;也是直接进入平阳府管辖的地界;短短几天时间;他们分四路出击;攻陷了大宁、隰州、泽州、寿阳等地方;闯将李自成攻陷了修武县;杀死了知县刘凤翔。
  这一次的阵势;比起崇祯四年;流寇三十六营、二十余万人齐聚山西的来势;还要凶猛。
  毕竟父亲苏化文回到了平阳府城;二哥苏天然也在那里;他们总是自己的家人;虽然说他们对自己很是漠然;但血肉亲情;还是不能够生生割舍的。
  朝廷已经派出宣大总督张宗衡;驻守在平阳府城;山西巡抚许鼎臣;驻守汾州城;分两地来防御流寇。
  这样做的作用不大;朝廷军队;习惯于阵地战;面对飘忽不定的流寇;或者说是农民起义军;战术上很是死板;不知道变通;总是守在城池里面;这样的情况下;流寇正好发挥自身的特长;长途奔袭作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劫掠财物为主;重在得到补给和财物。
  流寇还没有形成拥有根据地的思想;重点还是在于得到财物;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发生改变的。
  苏天成清楚;张宗衡和许鼎臣两人的这次围剿流寇;作用不大;几乎没有什么战果;而且两人也不是什么特别有本事的将领;缺点倒是明显。喜欢争功;喜欢叫苦。总是说军饷不足。
  按照历史的进程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流寇的侵袭;形成了一**的小**;一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