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检看了看众多的大臣;很快开口了。
  “朕以为;徐爱卿说的是有道理的;做事情当然要遵循祖制;但如果拘泥于祖制;还要诸位大臣干什么;还要朕干什么;江宁县租赁官田的事宜;朕看就不要再议了;户部拟出敕书;准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 何为金蝉脱壳'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上奏。”
  朝会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说到的事情不少了;可迟迟没有人说到周顺清事情;朱由检的心情;渐渐的有些凉了;脸sè也有些yīn沉了。
  周顺清不过是南京礼部不入流的官员;按说是不需要在朝会上面来讨论的;如何的处置;刑部或者是大理寺拿出来意见;下发敕书;就可以了;但朱由检不放心;看到了周顺清的恶行的时候;他都差点忍不住了;如此的嚣张跋扈;以前居然能够逍遥。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周延儒是暗中保护的。
  周延儒纵容和偏袒家人和下属;朱由检早就听说过;原来以为;这不是什么大的事情;人总是有缺点的;慢慢改正就可以了;加之自己是非常信任和依赖周延儒的;但这一次;他有些忍不住了。
  眼看着就要散朝了。
  “朕这里有一封奏折;周爱卿;你帮着念一念;让诸位大臣议议;看看该如何处置。”
  周延儒从王承恩手里接过了奏折;开始宣读了。
  不过;没有念几句话;他的脸sè就微微有些变化了;念完了奏折之后;他的额头上面;已经出现了大颗的汗珠了。
  这就是锦衣卫上奏的;有关周顺清犯下的罪行;最后的处理意见;是斩立决。
  也就是说;不需要等到来年的秋后问斩了;一弹会确定下来;表示同意。将立刻斩首。
  周延儒也知道了;这是锦衣卫上奏的密折。皇上要他在朝会上面念出来;究竟是什么意思;他应该是明白的。
  “刑部的胡爱卿;你说说;刑部可曾收到这样的奏折啊。”
  “禀皇上;刑部收到了;已经议过;上奏了内阁。等候票决之后;就要下发敕书了。”
  “哦;刑部是什么意见?”
  “臣以为;周顺清身为南京礼部铸印局大使;国子监监生;本应是报效皇恩的;却做出来如此卑劣的事情。故而建议;流放到琼州;永不叙用;没有圣旨;不得返回中原。”
  朱由检气的手有孝抖了;周顺清做出来的这么多事情。任何的一件事情;落到寻常百姓的头上;那都是杀头的罪行了;想不到刑部会提出来这样的处理建议。
  “诸位爱卿;有其他的什么意见吗?”
  朝堂上面。一片的沉默;这一次。没有谁说话了。
  朱由检慢慢站起来了。
  “周爱卿;你是什么意见啊?”
  周延儒的身体;轻微的颤抖了一下;今天的朝会;他已经感觉到危机了;皇上对自己;有着不小的意见了。
  要说周顺清的事情;他还真的没有想到那么多;看到了江宁县的奏折的时候;他也气的浑身发抖;不过气归气;周顺清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生死攸关的时刻;能够保住xìng命;也算是好的。
  偏偏周顺清的事情;与江宁县租赁官田的事情;扯到一起了;这里面;就有些说不清楚了;周延儒对苏天成是有些恼火的;但还没有想到对付苏天成的事情;只不过有人提出来了建议;他会毫不犹豫的赞同的;当然了;傅友亮决定弹劾的时候;他也是很满意的。
  皇上专门提出来周顺清的事情;而且是在朝堂之上;傻瓜也明白意思了。
  “皇上;内阁尚未商议此事;臣方才读了奏折;臣以为;周顺清罪不可恕;死罪难逃;应该是斩立决。”
  正想发脾气的朱由检;楞了一下;慢慢的坐下了。
  “周顺清是臣的侄儿;前年就开始犯事了;臣虽然不知情;但这里面;臣是有过失的;对亲眷管教不严;臣有负皇上的期盼;愿意接受任何的处置。”
  朱由检看了看周延儒;感觉到一股气没有地方出。
  朝中大臣;太聪明了;都成为人jīng了。
  自己知道这一切;偏偏没有任何的办法;也无法处理众人。
  刚刚回到府邸;周延儒马上进入了书房。
  周康紧跟着进来了。
  “老爷;您有什么事情吩咐。”
  “周康;你马上到宜兴去一趟;将这封信;交给我的大哥;告诉他;一切都按照信里说的办;决不能手软;必须这样做;才能够保住家人不受牵连。之后你去一趟江宁县县衙;找到知县苏天成;将这个信函;交给他;若是苏天成回信;你等着;若是不回;有什么口信;你迅速回来告知;这次事情紧急;你一定要迅速赶到南京;沿途不可耽误。”
  看见周延儒的脸sè有些苍白;周康没有说话;默默的退出了书房。
  周延儒坐在书房里面;好久没有动;他分明感觉到了危机。
  崇祯二年;他不过36岁;就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兼任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进入了内阁;崇祯三年二月;加太子太保;改任文渊阁大学士;九月;内阁首辅成基命致仕;37岁的他;加太子少保;改任武英殿大学士;成为了内阁首辅。
  说起来;他的仕途;是非常顺畅了;不到四十岁;就成为了内阁首辅;这在大明的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可惜上任之后;遇见了太多的事情。
  朝廷内部的争斗;延绵不绝;他和温体仁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起初;皇上还是支持他的;温体仁只能是暗中cāo作;但左都御史陈于廷被免去职务;已经表明;皇上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了;在他们和温体仁之间;逐渐的站在中间的位置上面了。
  作为内阁首辅;不能够得到皇上的大力支持;这是非常可悲的。
  几个月时间以来;不顺利的事情太多了;但还不足以影响到他内阁首辅的职位;但今天发生的事情;已经在他的宝座上面;划开了一条巨大的裂缝了。
  一切的事情;都是因为此次的科举考试;这仿佛成为了一个导火索;所有的事情;都开始慢慢的爆发了。
  陈于泰中状元;是最大的硬伤;到现在;仍然有人弹劾;认为陈于泰的状元;是名不副实的;因为和自己有姻亲关系;给自己行贿了;所以成为了状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顺清又出事情了。
  自己的这个侄子;可能是依仗自己的关系;有些胡作非为;但他绝对想不到;周顺清会跋扈到如此的程度;要是早知道;肯定出面责罚了;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有一定的底线;自己身为内阁首辅;也不可能无法无天的。
  两件事情累到了一起;加之自己提出来的对江宁县知县苏天成的处理意见;不可能让皇上完全信任自己了。
  三十九岁的年纪;正当年;周延儒想着做一番大事业;尽管有些身心俱疲;但决心是不会改变的;大明朝面临的事情太多了;需要慢慢去解决;可如今;好像没有机会了。
  主动辞去内阁首辅的职位;他是不会做的;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如今;必须要尽力修补漏洞;尽量取得皇上的谅解和信任。
  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温体仁没有闲着;回到府邸之后;他专门找来徐尔一。
  “徐大人;苏天成是你的学生;几个月时间以来;在江宁县做的很是不错啊;本官准备上奏朝廷;让你到南直隶去巡视;不知你意下如何啊。”
  “下官遵从安排。”
  徐尔一的态度;并非那么热情;周延儒和温体仁之间的博弈;他也是清楚的;甚至毕自严是倾向于周延儒;他也是知道的;今天朝会上面的刺激太大了;他需要思考;傅友亮是苏天成的恩师;和自己的身份是一样的;却弹劾苏天成;这太奇怪了;传出去了;对苏天成的声誉不好;而且毕自严反对自己的意见;这也奇怪。
  一切都有些模糊了。
  所以说;这个时候;温体仁抛来橄榄枝;他不会轻易的表态;自己不算什么;还是不要陷入到这一场说不清楚胜负的官场博弈中间去了。
  看见徐尔一的态度不明确;温体仁有些不高兴了;不过他不会表露出来的。
  “徐大人是苏天成的恩师;到了江宁县;可以了解详情啊;上次到河南区视察赈灾的事宜;若不是徐大人据理力争;皇上险些被蒙蔽了;这次到江宁县去;也一定能够据实禀报的。”
  徐尔一离开之后;温体仁的脸sè有些yīn沉了。
  周延儒太聪明了;在关键时刻;金蝉脱壳;保全了自己;让皇上不好发脾气;但朝会上面的事情;已经给皇上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了;接下来;就是自己加眼药水的时间了;必须要抓住这样的机会;绝不能够错过的。
  至于说苏天成那里;不需要刻意笼络;按照目前的格局发展;对自己是有利的;这是因为;苏天成太聪明了。
  周顺清被斩首之后;江宁县乃至于南直隶的波动;肯定是有些大的;抬高了苏天成的同时;也狠狠的打压了周延儒;周延儒是绝对不敢算计苏天成的;这方面;估计苏天成是知道的;要不然也不会贸然的动手;面对这样的才俊;自己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至于说周延儒;按照他的看法;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面;没有多长的时间了;这就看皇上什么时候下定决心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 巡按御史'

      这巡按御史;苏天成也是做过的;到河南区赈灾;说起来;巡按御史位卑权重;能够担任巡按御史的;不会是朝廷的高官;但必须是进士出身;被大家公认个人的品xìng不错的朝廷官员。
  巡按御史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有尚方宝剑的;这类的巡按御史;多是下去赈灾;或者是调查某个重大的案件;可以斩首四品以下的文武官员;权力是很大的;另外一种巡按御史;是代表皇上巡查的;主要是了解下面的情况;发现有什么问题了;可以弹劾下面的官员。
  这次到南直隶来的巡按御史;居然是吴伟业。
  苏天成闹了好久;都没有明白其中的意思;吴伟业在翰林院呆的好好的;到南直隶来干什么;再说了;吴伟业已经下去巡按一段时间了;回到厩;也该熟悉自己的业务了;老是往下面跑;也不是事情啊。
  他知道的消息;周延儒举荐的是陈于泰到南直隶来巡按;温体仁举荐的是徐尔一到南直隶来巡按;可朱由检都没有准许;派吴伟业来巡按;看来这里面;已经表现出来了皇上的不满意了;内阁首辅和次辅的意见;都没有采纳。
  吴伟业到了南直隶;第一站竟然是江宁县。
  原来;吴伟业还要来传旨。也就是朝廷对周顺清的处置;按照道理。这样的事情;刑部或者是大理寺直接下敕书;就可以了;但这一次是皇上下的圣旨;可见周顺清的事情;在朝廷里面;引发了很大的波动。
  周顺清的案件;是江宁县具体经办的。最终的处理;也是以江宁县为主了;所以说;吴伟业首先来到了江宁县。
  跪在地上;听到圣旨;对周顺清的处决;竟然是斩立决的时候。苏天成愣住了;他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按说不大可能啊;周顺清是周延儒的亲侄子;不管这么说。周延儒都是内阁首辅;周顺清毕竟不是造反的罪名;完全可以流放的;保住xìng命问题不大;就算是暂时保不住。延迟到明年秋后问斩;这里面。也有活动空间的。
  吴伟业既然是来宣旨的;也就是理所当然的监斩官了。
  宣旨完毕;来到三堂;吴伟业面带笑容开口了。
  “苏大人;我可是慕名来学习的啊;当初想着;你外派到县里了;还以为这是朝廷的不公;谁想到;你在江宁县;竟然做出来了这么多的事情;上缴朝廷两千多万两银子;我能够及时的拿到俸禄;都是你的功劳啊;这样的大事情;我是想都不敢想的。”
  “吴大人说笑了;你在翰林院;这几个月的时间;到处巡按;不知道掌握了多少的情况;高屋建瓴啊;看看我;在江宁县;为了那么多的事情cāo心;眼睛里面看到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啊。”
  “你这就是讽刺我了;要不我们换换;不过我也有自知之明;做不出来这些大事情的;对了;你处置周顺清;这可是了不起的动作;在朝廷里面;都引发轰动了。对了;你租赁南京军营的官田;究竟是怎么想的啊;我到至今;都有些不明白的。”
  在吴伟业看来;当官的是劝课农桑;要求农民好好种田;至于说着租赁官田的事情;按说是不需要cāo心的。
  “呵呵;我也是想着;让农民能够多种一些田;县衙就多一些收入啊;你想想;县衙的官吏;俸禄那么少;养家糊口都有困难了;难道还能够安心的做事情啊;就算是我严格要求;人家总不能够饿着肚子来办差吧;所以说;你在厩;衣食无忧;想不到这些事情的;我是江宁县知县;不考虑这些事情;就不能够好好的为皇上和朝廷效力啊。”
  吴伟业看着苏天成;不相信这样的解释;这官吏的俸禄;到处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月例银子不一样;这是公开的秘密了;未必说江宁县的情况;格外不同了;再说了;江宁县的条件;本来就是不错的。
  “苏大人啊;我可是感觉;你将我当做外人看待了啊;这些都是托辞啊。”
  “这还真的不是托辞啊;你想想;南直隶普遍都比较富裕;特别是江宁县和上元县;都是在南厩内;这南厩多繁华啊;富户商贾;比比皆是;人家出手阔绰;穿金戴银的;看看县衙的官吏;还在为生活发愁;加之我对官吏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决不允许随意的接受馈赠;更不准徇私舞弊;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够解决他们的俸禄;不能够提高收入;下面的官吏;能够长时间保持清廉吗。”
  “哎呦;你这么说;确实有道理啊;这几个月时间;我主要是到山东、河南等地去巡按;当地的条件;普遍都不是很好;这南直隶;确实不一样;就是我的家乡;苏州府的太仓和昆山;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要是没有银子;还真的是很困难的;领教了;领教了。”
  “谁不知道苏州富甲天下啊;你老兄家里条件好;根本不需要愁银子的。”
  吴伟业笑了笑;没有否认;他家里的条件确实是不错的;太仓当地的士绅。
  “苏大人;这次我来巡按南直隶;其实也就是了解一下情况;重点是江宁县的情况;皇上很是关注江宁县的情况;就是满朝大臣;也都注意到这里了。”
  苏天成微微摇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枪打出头鸟。
  “吴大人;江宁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要说上元县更加的不错;比江宁县富庶很多的;你要是有时间;多了解上元县的情况。”
  “没有奉旨;我可不会越权的。”
  吴伟业脸sè有些严肃了。
  “苏大人;你我是同窗;义气相投;有邪;我直说了;绝不会遮遮掩掩的;你在河南赈灾的事情;朝廷里面;一样是有争论的;如今的事实摆在眼前;有些人没有话说了;陕西、山西;包括山东等地;朝廷都去赈灾了;结果如何;流寇肆掠;皇上很是cāo心;可河南的情况很好;我还听说了一件事情;据说匪首高迎祥派人到孟津去联系;想着孟津遭遇了黄河决口的灾荒;一定是流民无数的;招募人员;岂不是轻而易举;想不到派去的人;被当地农民抓住了;扭送了官府;农民都说了;皇上体恤他们;大力赈灾;如今的rì子;虽然艰苦;但可以挺过去的。”
  “哦;有这等事情啊;听说闫大人刚刚到孟津县;就能够如此之快的稳定民心啊。”
  “是啊;做的很是不错;闫大人虽然刚刚上任;但体恤民情;还向朝廷上了奏折;恳请免去孟津县一年的赋税;皇上已经恩准了。”
  闫子章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正七品的京官;按说到地方上面;是需要提拔使用的;至少也是府衙正六品的通判;这才说得过去的;想不到他主动要求到孟津县;出任了七品的知县。至于说以前的那位知县;早已经押到厩;斩首示众了;家眷也难以逃脱悲惨的命运。
  “苏大人;这就是我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