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种部队的训练方式;苏天成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但大致的思路;他还是知道的;这样的训练;被称之为魔鬼训练;能够通过训练熬出来的军士;都是以一当百的。
  进行这些训练;针对xìng是非常强的;苏天成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出来一支战无不胜的特种部队;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今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火器的限制是很大的;鸟枪和三眼铳;装火药的时间长;发shè速度慢;准确xìng不高;受到yīn雨天的影响大;面对着骑兵的速度和冲击;作用不是很大;一旦骑兵冲到眼前来了;只有遭遇屠杀的份。
  至于说大炮;都是实心炮弹;杀伤力不是很大。
  真正的燧发枪;还没有研制出来;根据历史的记载;燧发枪是南晶部右侍郎毕懋康崇祯八年发明的;如今是崇祯五年末;南京的户部;没有这个人。
  若是能够找到毕懋康这个人;研发出来燧发枪;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燧发枪是依靠撞击发shè的;扣扳机之后;龙头下压;因为弹簧的作用;与火石摩擦发火;产生了冲击力;shè出去了铁弹;燧发枪的最大好处;就是克服了风雨对shè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用手按龙头;瞄准较为准确;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发shè;不足之处是发shè速度和装弹;包括炸膛的问题;还是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的。
  苏天成清楚;自己不可能完全依靠着火器的作用;需要依靠的;依旧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冷兵器队伍;想想满清的八旗;依靠的就是骑兵夺取天下的。他不是火器庄家;公务员是不可能接触到枪支的;更不要说清楚构造原理了;但他准确的知道火器的作用;一钓现机会;他会不顾一切的抓住;投入大量的金银;不断加以改进的。
  临时的检阅台吗;早就搭好了;能够上检阅台的;也就是苏天成和渠清泽。
  苏天成没有首先上检阅台;而是从每一个军士的面前走过;看看每一个人;尽管是严冬季节;尽管天气寒冷;可站在cāo场上的军士;挺直了身体;一动不动。
  这是他煞费苦心;打造出来的一支部队;也是绝对忠于自己的部队;对每一个军士;他都是心存感激的;扭转乾坤、改写历史;就需要靠着这些军士。
  渠清泽受到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进入了军营;就感觉到一股萧杀的气息;每个军士;都是那么的彪悍;站着一动不动;透露出来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他是见过不少军队的;但今rì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这是一支完全不一样的军队。
  苏天成和渠清泽慢慢的走上了检阅台。
  “大人;巡检司五千将士;列队完毕;请大人检阅。”
  “开始吧。”
  场面瞬间发生了变化;孙元坤拔出了钢刀刀;举向天空;寒光闪闪的钢刀;就是命令。
  骑兵营首先通过检阅台;所有人都拿着弯刀;骏马在军士的控制下;步调一致。
  接着是神机营;最后是步兵营。
  队列全部走过检阅台之后;令人眼花缭乱的演练开始了。
  骑兵营出来两拨将士;每队五十人。
  刘实亮带着一队;罗昌带着一队。所有人拿着木刀;木刀用布包裹着;他们开始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捉对厮杀;这样的厮杀;是需要讲究战术的;有分兵合围;有队列冲锋;有剿灭残敌。
  接着是神机营的shè击;远处有木桩;他们要shè中木桩。
  最后是步兵营的捉对厮杀;也是最为jīng彩和残酷的厮杀。
  苏天成的神sè如常;渠清泽和熊子健的脸sè都变了;有孝白。
  有些军士跌下马了;重重的摔在地上;但一声不吭;很快的站起来;牵着骏马走到一边;有些军士;手上都能够看见血迹了。
  裹着厚布的木刀;砍在身上的时候;声音都能够听见;骏马的嘶叫、军士的怒吼;刀光剑影;唯独没有呻吟的惨叫声。
  一个时辰之后;演练结束。不管是骑兵、神机营;还是步兵;双方在拼搏的过程中;贯彻了一个观念;在没有接到撤退命令的时候;哪怕是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能够退缩。
  苏天成双手抱拳;弯腰鞠躬;给cāo场上的所有军士行礼。
  “我要感谢你们啊;让我看见了自信;看见了荣誉;一支军队;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是军魂;是战无不胜的信念;当我们的家园即将遭遇侵扰;当我们的亲人即将遭遇屠戮;当我们的家人即将遭遇凌辱;我们需要做什么;就是拿起我们手里的钢刀长矛;毫不客气的砍向对方的头颅;我们的枪口和炮口;要对敌人发出怒吼;让我们的对手发抖、颤栗;让他们跪在我们的面前求饶;我相信;诸位兄弟能够做到;我们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我等一定誓死效忠大人;誓死效忠大明。。。”
  孙元坤带头说出来了口号;众人都跟着吼出来了;声音震耳yù聋;有着足够的气势。
  演练结束之后;酒宴已经摆好了;今rì特殊;军营里可以饮酒。
  苏天成的兴致很高;端起了大碗;给众多的军士敬酒;这一次;他喝醉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章 突如其来的考验'

      因为山西流寇猖獗;朝廷派出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将;进入了山西;协助宣大总督张宗衡、山西巡抚许鼎臣剿灭流寇;可张宗衡和许鼎臣为了巩固自身的实力;争夺对三部将的领导权;令贺人龙等人无所适从。
  山西境内的二十四万的流寇;号称三十六营;见到朝廷增兵了;由合营而分军;分为三股;分头行动;趁机攻打太原、汾州、沁州和辽州。
  紫金梁和张献忠攻下了辽州;在这个过程中;辽州知州李呈章战死。
  因为辽州被攻打下来;朱由检大怒;令山西境内的朝廷军队;加紧剿灭流寇。流寇攻下县城;不能够算是大事情;但攻下了州城;就有些严重了。
  如此情况下;张宗衡和许鼎臣不敢继续争权了;弄得不好;他们的脑袋就要掉了。
  流寇开始遭遇到强大的压力了;接连吃了一些败仗。
  为了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紫金梁召集三十六营的首领商议;开始四面转移。
  紫金梁率领部分的流寇;进入了河南;这里有些地方;山大人稀;是隐藏的好地方;可他在河南的rì子不好过;这里的百姓;不支持流寇;甚至是抵制流寇。
  紫金梁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况;只能是离开河南。接下来;他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入湖广;另外的一个选择;进入南直隶。
  流寇的行踪飘忽不定;今rì在这里;明rì在那里;难以找到准确的方向;不少的州府县;都是人心惶惶。不知道流寇什么时候;会攻打自己这里;府衙和州衙的情况好一些;县里就不好说了;难以有足够的力量抗衡。
  流寇和朝廷军队交战的时候;可能是万人以上;也可能是几千人。甚至是几百人;遇见了朝廷的大军;他们从来不恋战;撤退很是迅速;可攻打县城的时候;是下了狠手的。不惜一切代价。
  被攻破的县城;结局是很惨的;金银珠宝和粮食;被洗劫一空;官吏也被杀害。
  皇上的密旨没有明说。唐世济很清楚;这是提醒他做好一切的准备。若是流寇到了南直隶;不能够出现县城甚至是州城被攻打下来的情况。
  流寇不大可能进入南直隶;毕竟这里有南京京营;力量还是很不错的;唐世济认为;紫金梁最大的可能xìng;就是进入湖广;甚至有可能到四川去。
  明朝的习惯;就是文官统领军队;好处还是有的;那就是文官一般都有学识;能够看见一些问题;做事情比较谨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砺;能够很快明白战场中间的玄机;预判问题。
  但总体来说;文官统领军队弊大于利;文官毕竟是文官;对战局的把握;将士的任用;不是很清楚;特别是文官不能够和将士同甘共苦;难以得到将士的认可;很多的时候;凭着个人的判断;草率做出来决定;不能够审时度势;最终导致惨败。
  看完了密旨;唐世济迅速请来秦三德和张泰宁。
  待到两人看完了密旨;唐世济开口了。
  “秦公公是怎么看的啊。”
  “唐大人;咱家以为;这紫金梁是不大可能到南直隶来的;除非他是不想活了。”
  唐世济点点头;看着张泰宁。
  “在下觉得;秦公公的看法是准确的;紫金梁很有可能进入湖广;不过这些流寇;行踪飘忽不定;若是他们离开河南;进入南直隶sāo扰一下;得到一些好处之后;再到湖广;也是有可能的。”
  张泰宁的看法;毕竟成熟一些。
  唐世济皱着眉头;他担心的就是这个;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有些麻烦了;流寇离开河南;若要进入南直隶sāo扰;有多条路线;可以到凤阳府、庐州府或者是安庆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入凤阳府的可能xìng不大;凤阳府是中都;那里的守备力量;还是不错的;剩下就是庐州府;或者是安庆府;这两个地方的卫所;名存实亡;军士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唐大人;洒家以为;张将军说的很是正确啊;如此应当抽调两大营的军士;赶赴凤阳府、庐州府和安庆府;严防流寇的sāo扰。”
  张泰宁马上变成了苦瓜脸。
  “秦公公;两大营的情况;您是知道的;目前能够抽调的兵力;已经很有限了;若是抽调三队人马;分别到安庆府、庐州府和安庆府;实在是困难啊。”
  秦三德也知道情况;朝廷从两大营;抽调了不少的兵力了;可这样的话;他必须要说。
  唐世济开口了。
  “流寇到中都的可能xìng不大;那里的守备力量是不错的;皇上很可能给中都也下旨了;我看还是要注意庐州府和安庆府的守卫啊。”
  秦三德看了看张泰宁;再次开口了。
  “咱家有个建议;两大营确实存在困难;就抽调一支人马;赶赴庐州府;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颇多;让知县苏天成带领一部分的巡检司军士;赶赴安庆府。”
  唐世济愣了一下;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是地方民团;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役中间;不是很合适的;再说了;流寇进入南直隶的可能xìng很小的。
  细细一想;他有些明白了;秦三德是想着苏天成能够立功。
  这样的好事情;谁不愿意做啊;朝廷出银子;何况流寇很大的可能xìng;不会到南直隶。
  既然这样;他是不会提出来异议的;只要是落实了皇上的旨意;其余都无所谓了。
  “秦公公这个建议很好;本官以为;就分两步进行;南京两大营抽调五千军士到庐州府;江宁县巡检司抽调三千军士;到安庆府。”
  “咱家还有一个建议;张将军;是否将骁骑营的七百军士;暂时借给江宁县;这些军士;战斗力是很不错的;曾经跟随江宁县知县苏天成;彼此也熟悉啊。”
  接到了南京兵部的敕令;苏天成目瞪口呆。他不敢相信;唐世济居然会发出来这样的命令;这就是乱弹琴啊。
  流寇从山西进入河南;无法立足了;最大的可能xìng;是直接进入湖广;一般不会到南直隶来的;就算唐世济是不放心;随便抽调南京两大营的军士;也是能够威慑流寇的;再说了;各地还有卫所的军士;至少可以抵抗一阵子的。
  南直隶所辖的十五府;两个直隶州;应天府驻扎有两大营;苏州府、扬州府和凤阳府驻扎朝廷的jīng锐大军;其余地方;卫所军队的人数不多;应付一般的事情;绰绰有余。
  怎么都不需要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出动啊。
  可惜苏天成没有机会考虑这些事情了;既然兵部下了敕令;他就要做好准备了;不管怎么样;就是做做样子;也是必须的;再说了;趁着这个机会;将将士拉出去历练一下也好。
  也有值得高兴的事情;骁骑营的七百军士;暂时归江宁县巡检司节制;划归自己指挥了;这是最好的机会;这次的征战结束;回到江宁县之后;这支军队;就不要归还给两大营了。
  苏天成不愿意做无用功;从江宁县到安庆府;需要经过太平府、池州府;按照正常的速度;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时间宝贵;万一流寇很快到安庆府;自己还在路上;这岂不是令人丧气啊。
  接到了敕令;苏天成准备离开兵部了;当然;接受敕令;兵部至少是需要有一些照顾的;趁着这个机会;要一些东西;也是不错的。
  “下官拜见唐大人。”
  “苏大人;这次你要带着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到安庆府去;本官希望你能够建立功勋啊;流寇若是敢到南直隶来作乱;定要他们有来无回。”
  “下官一定竭尽全力;剿灭流寇。”
  “这次到安庆府去;路途遥远;江宁县还有什么需要啊。”
  苏天成非常的高兴;这可是敲竹杠的好机会啊;虽然唐世济说的是客气话;但自己肯定不会客气的。
  “下官仔细考虑了;尚需要一些战马和盔甲的。”
  唐世济皱起了眉头;他是南京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也就是南直隶和浙江军队的最高统帅了;提供必要的物资;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江宁县的富裕;谁不知道啊。
  “苏大人;兵部也有困难啊。”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征战需要银子;兵部一毛不拔;肯定是不行的。
  “大人;江宁县巡检司也有些困难啊;这次到安庆府;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啊;所缺乏的战马和铠甲;县衙实在是想不到办法啊。”
  “那你说说;需要多少啊。”
  “需要四百匹战马;一千套铠甲。”
  打造一副上好的铠甲;需要白银一百多两;这价格不低了。
  唐世济皱着眉头;好半天没有说话;他也会算账;这两样东西;价值接近十万两白银了;又都是紧缺的东西。
  “苏大人;兵部拿不出来这么多啊;本官看;四百匹战马;可以解决;至于说铠甲;最多拿出来两百套。”
  苏天成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本来就是狮子大开口;再说了;继续争取;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能够得到这些装备;已经很不错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正文 第二百章 临行准备'

      兵家乃是凶险之地;谁知道苏天成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啊。
  王芙蓉到了苏天成的身边;感受到了温暖;找到了依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苏天成去剿灭流寇;发生什么事情了;她也不想活了。
  至于说chūn屏;当初到苏天成的身边;就是有着特殊含义的;自从王芙蓉到府邸去了之后;一直都是照顾苏天成的起居;慢慢的开始熟悉苏天成的个xìng;也不可抑制的爱上了苏天成;马上就是chūn节了;苏天成正好可以在家里;谁知道要带兵出去征战。
  “少爷;为什么要到安庆府去剿灭流寇啊;朝廷那么多的军队;为什么不去啊;不行;少爷要是去了;奴婢也跟着去;要是少爷出现什么危险了;奴婢挡在前面;保护少爷。”
  这是王芙蓉说出来的话。
  “公子;妹妹说的是这样的;奴婢也是这么想的;公子到安庆府征战;身边不能够没有人照顾啊。”
  这是chūn屏说出来的话。
  苏天成的头都是大的;两天之后;就要出发了;如今等待一件事情;那就是宋思军的战马;明天就到了。要不是这个原因;翌rì就出发了。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已经领来了盔甲、弓箭等等;战马也到位了;有了唐世济的敕令;一切事情都好办。
  带着女人去打仗;简直是天下奇闻了;必定要遭遇到弹劾的;就算是秦三德有心帮忙;都不好说什么了。
  可王芙蓉和chūn屏。都是关心自己的;必须要做好安抚和解释。
  “好了;我知道你们的担心;没有多大的事情的;还不知道流寇是不是到安庆府;就算是他们到安庆府;也就是想着劫掠一些物资的。又不是想着和官军对着干的;没有危险的。你们想想啊;若是我带着你们到安庆府去了;遭遇弹劾;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