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溥开口了。
  “下官觉得,刘大人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州县的发言,已经体现出来,士绅富户的认识,依旧是保护自身利益,绝没有想到帮助官府,这一点,与江宁县有着很大的不同,不过这里面,也有担心的事宜,河南府刚刚稳定,若是士绅富户想着闹事,恐怕要花费不少的jīng力。”
  江宁营可能要参与剿灭流寇的战事,这是众人形成的共识,自从弘农卫调防之后,大家就知道,这一天很就会到来的,若是江宁营参与剿灭流寇事宜,河南府的士绅富户,自身利益受到侵害之后,趁着这个时候闹事,还真的是麻烦事情。
  “张大人的担心有道理,但中兴学社的发展壮大,这件事情必须要做,而且要加进度,不能够统一士绅富户的认识,河南府的发展,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绩,我的考虑,目前我们重点是依靠河南府的商贾,增强府州县衙门的实力,开年之后,府衙颁布政策,要求士绅富户也要在赋税方面,做出来自身的贡献。”
  “我的考虑,这次会议之后,开始壮大府州县衙门的户房力量,单独设立税房,直接负责征收赋税的事宜,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征收士绅富户的赋税。”
  “府州县要加强对巡检司的投入,江宁营的主要职责,不是维护地方治安,这是巡检司的职责。”
  “至于说府州县官吏衙役的俸禄事宜,这一次可以讨论一下,各地的情况不一样,要允许有俸禄上面的差距,干得好的地方,俸禄自然是要高一些,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譬如说洛阳县,官吏的俸禄,肯定是高于其他地方的。”
  “府州县要开始jīng简人员,绝不能够因为增加官吏俸禄,加重百姓的负担,出现这样的情况,知州、知县必须负责。”
  苏天成提出来的意见,很得到了刘宗周和张溥的赞同。
  到了这个时候,有一个法避免的情况,必须要提到了。
  “福王那里,我准备去一趟,有些事情,必须要交底,河南府的士绅富户,都是看着福王的,若是福王受到了特殊的优待,且不说这些士绅富户,是不是会有什么意见,至少他们可以想到办法,申请福王的庇护。”
  张溥的脸sè变了。
  “大人,这件事情,还是谨慎一些的好啊,福王身份不同了,就说征收赋税的事情,若是牵涉到福王了,府衙可以想办法的。”
  刘宗周点点头,觉得张溥说的是有道理的,毕竟是皇亲国戚了,还是不要触碰的好。
  苏天成摇摇头。
  “不行,我必须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福王封地在洛阳,河南府发展了,福王也能够得到诸多的好处,若是大家都窘迫了,福王想必也面上光的,若是福王觉得,自己应该要享受到优惠,那我就直接去找皇上,恳请皇上调整福王的封地。”
  听见苏天成这样说,刘宗周跟着开口了。
  “苏大人到福王府邸去的时候,我跟着去,这就是中兴学社的任务,虽说江宁县没有藩王,可朝廷官员的家眷还是不少的,他们在江宁县没有任何的特殊,一样要缴纳赋税,一样要遵纪守法,这是中兴学社的思想,必须要落实的理论,到了福王府邸,正好强调这些观点,若是福王能够支持,中兴学社的工作,就好做很多了。”
  张溥也准备说话的时候,苏天成摆摆手。
  “张大人,你就不需要去了。”
  大的事情,基讨论差不多了。
  苏天成看了看两人,终于说出来他思考很久的事情了。
  “刘大人,张大人,我考虑过了,开年之后,准备疏通黄河了。”
  这一下,刘宗周和张溥两人都站起来了。
  疏通黄河,那是朝廷考虑的事情,关键是开销太大了,河南府恐怕是难以承受的,再说了,疏通黄河,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就算是府衙征徭役,人手也不一定够的,不要说河南府,就是整个的河南省来做这件事情,都不一定能够拿下来。
  外部的环境,也不是很好,流寇在陕西境内,慢慢的壮大了,开年之后,朝廷主要关心的事情,还是剿灭流寇,疏通黄河的事情,不一定放在心上。
  刘宗周毕竟年纪大很多。
  “苏大人,疏通黄河是好事情,可河南府是不是能够承受,还说不清楚啊,就是疏通河南府境内的黄河,估计需要五十万两以上的白银啊。”
  “疏通黄河的事情,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必须要做,至于说采用的手法,不征徭役,老百姓参与疏通黄河的工程,官府出银子,征召民工一万人,每人每月三两银子的工钱,争取在两个月的时间,疏通河南府境内的黄河,不能够发生灾害了。”
  “大人,如此一来,至少需要百万两以上的银子,府衙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银子啊。”
  “呵呵,银子的事情,河南府不是有福王吗,不是有那么多的士绅富户吗,请他们支持一下,府衙拿一部分出来,不是就有银子了吗。”
  还是刘宗周提出来了质疑。
  “苏大人,这不是小数目啊,若是找到福王和士绅富户募捐银子,难度太大了,毕竟这些银子,不是他们必须要拿出来的。”
  苏天成的脸sè变得有些冷酷了。
  “刘大人,我知道,你这是提醒我,不要和福王做对,这件事情,我已经考虑过了,中兴学社不是强调一个观点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黄河决口,在孟津县造成的灾害,犹在眼前,这两年,没有发生什么灾害,可不能够遗忘疏通黄河的事情,河南府的士绅富户,从老百姓身上得到的好处还少吗,若是他们不愿意做出来贡献,总是想着自身,未必今后有好rì子过。”


'正文 第四百零四章 不能遗忘的事情(3)'

      讨论非常的激烈,甚至发生了争论,这是刘宗周和张溥没有想到的。最
  重点的分歧,还是在如何的救助百姓的上面,众人统一的认识,救助县的灾民,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外来的流民,救助方面就需要考虑了,毕竟州县的实力不足,没有那么大的能力,虽说今年粮食丰收了,可流民数量巨大,若是都到河南府来了,衙门根是吃不消的。
  在官吏的俸禄上面,众人也存在争议,每个地方的情况,有好有坏,这与基础条件是分不开的,若是俸禄方面有差距,条件差的县,肯定是不好想的,工作来就辛苦,待遇还差一些,严重打击积极xìng了。这方面,府衙是可以协调的,要求官吏的俸禄都是一致的。
  至于说疏通黄河的事情,众人没有太大的异议,只是有些担心,疏通黄河,需要太多的银子了,若是拿不出来,也不要勉强了。
  农业、商贸、江宁营三件大事,作为来年工作的重点,众人是一致赞同的。
  加强巡检司的建设,有些地方实际上已经开始做了。
  这一夜,刘宗周和张溥几乎一夜未眠,修改稿子。
  翌rì一大早,会议开始之前,众人发现,寅宾馆很是忙碌,询问之下才知道,寅宾馆正在做准备,按照知府大人的要求,午时的酒宴,规格要高,知府大人和众人一起团年。
  会议开始,气氛很是严肃。
  经过了半天时间的讨论,众人都很关心府衙的要求。
  张溥开始讲话的时候,四周非常的安静,众人都是聚jīng会神。
  一边的刘宗周感慨万千。这样的情况,他是第一次见到,河南府这个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做好一州十三县的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苏天成以前是江宁县知县,领导的地方毕竟不大,到了河南府,能够以最的速度适应。让河南府发生实实在在的改变,而且还想到了这样的办法,统一众人的思想,真的不简单了。
  偶尔,刘宗周也会想到,苏天成虽然年轻。可如果到京城去了,做内阁首辅,恐怕比任何人都做得好,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朝廷还真的需要这样的人才。
  张溥的稿子,经过了认真的修改,苏天成和刘宗周在一起认真讨论过。里面发生的变化,就是一个方面,官吏俸禄的事情,同意了众人讨论的意见,府州县大致统一,总体的标准,府衙拿出来,各地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去执行。
  其余的方面,还是按照以前的意见。
  关于救济灾民的事宜,府衙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救济,不能够推诿,州县衙门要是存在困难了,禀报府衙,绝不能够将流民推开。
  苏天成最后讲话。
  “今天是腊月十一。距离chūn节不远了,首先我给诸位拜早年了,祝愿各位身体健康,步步高升。”
  众人脸上露出了笑容,气氛显得轻松很多了。
  “河南府一年来的变化,大家都看见了,前rì我到集市上去看了看,老百姓脸上,大都是带着笑容的,年货的销售很是火爆啊,要说老百姓是不会作假的,rì子好一些了,表现在脸上了,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很是欣慰,这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代表府衙,对诸位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了,府衙会据实上奏,向朝廷禀报诸位的功绩。”
  “成绩就不多说了,诸位提出来了不少的问题,张大人刚刚也说了解决的办法,诸位一定要按照府衙的要求去做,让老百姓的rì子越过越好,还是那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甘薯。”
  “来到和河南府,刚好是一年事情,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情,诸位可能觉得,是不是有些不满足,你们中间的很多人,都是从江宁县过来的,想起来在江宁县的几年时间,每年都会遇到大事情,若是谁又这样的想法,那就错了,河南府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这里的基础不是很好,若是外部环境不好,加难以发展。”
  “我没有什么格外的要求,不管是以前跟随我的,还是朝廷派来的知县,我们在一起共事,就是缘分,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们能够在一起共事,至少有五百年的缘分,所以说,我们的目标必须要一致。”
  “今rì我特意提到一件事情,贪墨的事情,有一句话,千里做官为的吃穿,若是饭都吃不饱,家人都法养活了,还提什么好好做官,那是笑话了,也是对大家的苛求,我自问就做不到,有些时候,因为俸禄太低了,就打主意贪墨,银子这东西,没有谁会拒绝,越多越好啊,人之常情。”
  “我专门讲到贪墨的事情,是想着提醒大家,在我们河南府,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过去的一年里,据我掌握的情况,有些知县,每年的收入是不少的,士绅富户的孝敬,商贾的孝敬,刑名事宜上的收入,这些我以前没有强调,不怪大家,这是我的责任。”
  “府衙为什么要专门提到官吏衙役的俸禄补贴问题,就是需要杜绝贪墨的情况,诸位能够在俸禄方面,讲真话,这说明诸位还是知道的,贪墨不是好事情。”
  “府衙已经明确了诸位的俸禄,知县一年的收入,达到了3000两银子,县丞达到了2000两,主薄1500两,这个收入,在河南府,已经是非常高了,就算是你多养几个小妾,也足够了,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谁还想着贪墨,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若是发现之后,一定是要严惩的,不管你做出来了多大的贡献。”
  “吏员和衙役的俸禄补贴,同样提高了,吏员达到了每年200两银子左右了,这样的俸禄,其他地方是想不到的,当然,不能够和江宁县比较,毕竟条件不同了,衙役每年的补贴,接近100两银子,这说明,府衙是重视官吏俸禄的。”
  “这么多的银子,总是需要有地方拿出来,所以说,诸位来年的工作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府衙的意见是明确的,给予每个州县半年的补贴,半年之后,一切都要靠自己,若是你挣不到那么多的银子,只能够少发了。”
  “发展商贸的作用,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了,这些银子,只能够从商贸的发展中得到,来年诸位最为重要的工作,还是扶持商贸的发展。”
  “士绅富户缴纳赋税,这是府衙做出来的决定,也是诸位讨论的结果,这件事情的执行,不能够打折扣,你若是想着做好好先生,不去得罪士绅富户,那府衙就要得罪你了,你也不要想着坐在位置上面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气氛愈发严肃了,虽然张溥布置了任务,可苏天成说的话语,才是真正的体现大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事情。
  小半个时辰过去了,苏天成终于说完了。
  苏天成的讲话,非常jīng炼,一点都不罗嗦,和他做事情的风格,完全一样。
  寅宾馆早就做好准备了。
  偌大的大厅,已经摆好了酒宴。
  众人入座之后,苏天成、张溥、谭长洛等人,举着酒杯,每一桌都到了,和众人碰杯,给众人敬酒。
  这样的模式,让众人感觉到很是亲切。
  酒宴结束的时候,张溥和谭长洛都喝醉了。
  刘宗周的年纪大一些,不过也是摇摇晃晃了。
  苏天成的情况好很多,毕竟是知府,加之酒量不同。
  回到三堂,渠清泽跟着进来了。
  渠清泽脸上红彤彤的,看样子喝下了不少酒。
  喝酒方面,渠清泽一直都是佩服苏天成的,比来比去,他感觉到,自己没有一个方面,能够和苏天成比较的。
  “老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啊。”
  “大人,下官听说,大人准备采取募捐的方式,疏通黄河啊。”
  “是啊,府衙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银子,只能够是募捐了,黄河必须要疏通,否则发生了灾祸,消耗的银子多,吃亏的也是老百姓啊。”
  “下官有些担心啊,河南府这个地方,士绅富户的认识,不是一般的顽固,若是找这些人募捐,难度很大的。”
  “你说对了,正是因为这些士绅富户顽固,所以府衙才想到了这个主意,找到他们募捐,要通过这样的形式,让他们明白,必须为河南府的发展,做出来贡献。”
  “下官有一个建议,是不是在官吏中间,首先募捐,这样士绅富户就是有意见,也不好说了,至少他们看见,官吏都募捐了。”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河南府的官吏,除开少部分,绝大部分都还是有些贫困的,要求大家募捐,有些说不过去的。”
  “大人,下官不是这么看的,不管怎么说,募捐的事宜,官吏都是要带头的,这样也能够要求士绅富户募捐。”
  “嗯,这样理解,也是有道理的,自己首先做到了,才能够去要求他人,这个提议不错,府衙马上要求大家这么办,黄河疏通工程,可能正月就开始了,进入河南府的农户不少啊,不一定每家每户都有耕地,让他们来疏通黄河,也是减轻州县的负担啊,你回去之后,多宣传一番,陕州增加的农户不少啊。”


'正文 第四百零五章 募捐(1)'

      腊月十三。
  会议刚刚结束,苏天成就准备去拜访福王了。
  募捐的事情安排了,就不能够拖延,外部的形式说不清楚,不知道什么时候,江宁营就可能要出征的,若是苏天成领军出征了,募捐的事宜,就不好落实了。这样的事情,他只能够亲自出面,张溥和刘宗周都难以完成任务的。
  他来不想带着刘宗周去的,可可刘宗周坚持要去。
  其实苏天成也没有信心,直接这样去找福王,估计难以有效果,但就是碰壁,他也要去,先礼后兵,程序必须要到位,办法不是没有,可动用手段之前,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
  进入福王的府邸之后,刘宗周有些担心。
  在厢房等候的时候,刘宗周忍不住开口了。
  “苏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