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官苏天成。”
  简单的几个字,苏天成算是回答了,他不愿意炫耀自己的身份,在这个满目疮痍的莱州府城,炫耀身份显得很是可笑。
  谁知道,刘崇三听见这几个字之后,脸sè发白,身体颤抖。
  “大人可是蓟辽督师苏天成苏大人。”
  苏天成点点头,不再话。
  刘崇三做出来一个出乎苏天成预料的动作,他扑通跪在了苏天成的面前,四周的老百姓也跟着跪下了。
  刘崇三哽咽这开口了。
  “大人救救莱州,后金鞑子肆掠登州莱州,莱州损失惨重,军民伤亡十之**,崇祯五年孔有德叛乱之时,都没有这么惨的状况,在下带领乡民,足足掩埋了一个月的尸首,莱州百姓没有活路了,恳请大人体察,救救莱州,救救老百姓啊。”
  刘崇三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了,周围的百姓,被带动了,一时间哭声震天。
  苏天成皱着眉头,莱州的惨状,用什么话语来形容,都不算过分的,但时间已经发生了,就算是要哭,一个月时间也足够了,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是要想到今后的出路,如果众人跪在这里哭泣,能够解决问题,那苏天成会跟着他们哭泣。
  “哭有什么用。”
  苏天成重重的甩出来这句话,跪在地上的刘崇三,抬起头,看着脸sè严峻的苏天成。
  “刘崇三,你是读书人,当朝的举人,天地君亲师,跪在本官的面前哭泣,想着本官坏掉了朝廷的规矩吗,还不赶快站起来。”
  苏天成的这句话,提醒了刘崇三,刘崇三赶忙站起来了。
  老百姓依旧跪着,没有谁起来,但哭声小了很多。
  “诸位乡亲,你们遭受的痛苦,皇上和朝廷是知晓的,本官受皇上委派,前来了解情况,找到解决困境的办法,一个多月时间过了,你们失了亲人,失了房屋,失了财产,你们几乎是一无所有了,遇见这等的事情,铁打的汉子也是承受不住的,但你们就是想哭,也早就流干了眼泪,到了如今的境地,你们痛哭,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能够让逝的亲人回来吗,能够拿回被劫掠的财物吗,本官一路从济南过来,沿途看见的情形,的确是痛心的,本官也知道,登州府城和莱州府城,是损失最为惨重的,登州知府和莱州知府,都以身殉国了,可我们遇见这样的事情了,只能够忍住悲痛,顽强的站起来。”
  压抑了好几天,苏天成本来想着,还要多几句话的,可看见跪在地上的几乎都是老弱妇孺,他也不下了,这些人本来就缺乏生存的能力,依靠他们来建设登州和莱州,显然没有多大的可能xìng,还是要另外想办法的。
  “刘崇三,招呼乡亲都起来吧,不要围在这里了,本官既然到了莱州,就不会坐视不理的,一定会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乡亲们先回,朝廷一定会想到办法的。”
  刘崇三犹豫了一下,还是招呼众人起身了,他走到了几个年长者的面前,低声了几句话,众人很快就散开了。
  刘崇三没有离开,依旧站在不远处。
  看见了刘崇三,苏天成忽然又了一种想法,不过他还需要考核一下刘崇三的能力,若是拿着迂腐的读书人,那就算了,免得坏了救济的大事情。
  苏天成的内心,隐隐有了想法,他要下很大的一盘棋,这盘棋关乎到登州和莱州,甚至关乎到大明海岸线的安全,只要这个计划能够顺利展开,对于解决登州和莱州的困境,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至于这里面存在的困难,一步步来想办法,总是要慢慢来解决的。
  “刘崇三,本官还准备到登州和蓬莱看看,你若是有时间,跟着本官一起看看如何。”
  “在下遵命。”
  “本官可是有要求的,登州和莱州的情况,本官不是很熟悉,这一路上,你需要介绍这里的情况,包括莱州受到损失的程度,目前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哪些事情是最为关键的,等等,你可明白。”
  “在下明白,在下一定尽力。”
  


'正文 第六百九十六章 官员问题'

      刘崇三确实熟悉莱州的情况,对登州的情况也不陌生,两rì之后,苏天成一行抵达登州的时候,已经对登州和莱州的情况,基本熟悉了。
  登州的情况,更加的惨烈。
  多尔衮曾经在登州和蓬莱城驻军,这两个地方,都成为了他的大本营,在登州和莱州劫掠的时候,战船甚至带着劫掠来的粮食的金银财宝,回到了旅顺,接着又赶赴蓬莱,接走了诸多的八旗军。
  准确的说,蓬莱城和登州府城,几乎不复存在,需要重新开始建设了。
  登州的情况,令苏天成更加的担忧,一个多月时间过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官府没有能够发挥作用,还是因为人手不够,一路上竟然还能够看见腐烂的尸体,散发出来的恶臭,令人侧目,官道上面,很少看见有人行走,偌大的登州府,竟然看不见多少人。
  尸体必须要深埋,否则接下来就是瘟疫横行,所以说,跟随苏天成来的军士,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将那些裸露在外面的尸体,悉数都埋下去了。
  苏天成内心的思路,渐渐的清晰了,他需要考校一下刘崇三了,看看刘崇三真实的本领,这次的考校,主要是看刘崇三能够做什么事情。
  晚饭之后,苏天成在登州城里慢慢的散步,刘崇三陪在身边。
  “刘崇三,莱州的情况,你是熟悉的,登州的状况,一路上你也看见了,依照你的认为,朝廷若是展开救济,目前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刘崇三稍微思索了一下,开口回答了。
  “大人,在下认为,最为重要的是粮食问题。后金鞑子劫掠登州和莱州,抢走了所有的粮食,烧毁了所有的房屋,毁掉了城池,幸存下来的百姓,没有粮食,活不下去啊。”
  刘崇三的这个回答。算是不错的,但苏天成不是很满意,目前粮食问题,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若是不能够及时开展救济。还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
  “恩,除了粮食问题,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余下的问题,在下认为,暂时可以缓一缓,主要还是让老百姓有饭吃,不至于饿死。”
  苏天成轻轻的摇头。
  “刘崇三。你从未进入过官府,能够回答到这样的程度,算是不错了。”
  刘崇三看了看苏天成,低下头了。
  “本官知道你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回答是不错的,首要的就是粮食问题,可本官想着问你两个问题,第一。朝廷若是调剂了粮食,老百姓怎么拿到粮食,难道一拥而上抢粮食吗,第二个问题,一路上我们见到的百姓,是什么样的眼神,你也是清楚的。老百姓心里想了一些什么,你也是知道的,这样的情况下,仅仅是解决粮食问题。会不会有最好的效果。至于说后面的生活问题,过冬的棉衣问题等等,接踵而至,难道这些问题,要一个一个来解决,火烧眉毛了才想到吗。”
  刘崇三毕竟是读书人,一下子就明白了,红着脸开口了。
  “在下惭愧,这些年就知道读书了,如此简单的问题都没有想到,登州府衙和莱州府衙的官吏,几乎都殉国了,如今最为主要的问题,是朝廷委派官吏,所有的事情,才有人来办理,只要官府真正的为百姓生存考虑,在下以为,一切的问题,都能够慢慢解决的。”
  苏天成满意的点头,这才是关键,用几百年之后的话来说,老百姓必须要有主心骨,要有组织,有了官府,出现了什么问题,老百姓是可以直接找到官府的,很多具体的问题,官府可以拿出来具体解决的办法,包括恢复生产等等,只要官府真正的考虑到老百姓,平息了老百姓内心的怨气,很多的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但问题还是存在的,登州和莱州,几乎遭到了毁灭xìng的打击,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建设,至少需要十年左右,看看能不能恢复,崇祯五年的时候,孔有德叛乱,这里就遭受了打击,一直都没有彻底恢复,这一次更是毁掉了元气。
  所以说,想要恢复登州和莱州的元气,必须采用两步走的办法,第一是朝廷拨付银两和粮食,救济这里的老百姓,第二是迁移人口,只有这两个措施同时进行,才能够真正的恢复登州和莱州以往的繁华。
  何况登州和莱州,已经成为了必须要重视的边关,这里不仅仅需要严密的防守,还要重新打造大明的水师。
  但目前的问题就是,没有人会主动来到这里,登州和莱州的名气出去了,谁都认为这里是最危险的地方,到这里来了,生命都没有保障,试问谁还想着来啊,朝廷脸官员都派不出来了,更不要说迁徙老百姓了。
  登州和莱州的地位也是很特殊的,属于双重管理的地方,苏天成这个蓟辽督师,权力已经是很大了,负责辽东、大同、宁夏、天津、登州和莱州等地的军务民政,这些地方的总兵官,以及总督等,都属于苏天成节制,包括这些地方的官员,苏天成同样可以管理,但苏天成并没有管理整个山东地界的权力,譬如说济南府,就不归苏天成直接管辖,主要还是山东巡抚管辖的,名义上面,山东巡抚还要管辖登州和莱州的民政事务的。
  以前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往往是互相推卸责任,最终导致地方上面吃亏,好的事情都想着管辖,不好的事情都想着推脱,不过苏天成上任以后,因为皇上和内阁的信任,这种情况倒是不存在了,山东巡抚也不敢说不按照苏天成提出的要求办事。
  但苏天成自己还是要注意的,朝廷里面,已经出现了不少的杂音,这个时候,自己继续插手山东的事物,肯定是有人暗地里弹劾的,也就是说,处于目前的情况下,想着从山东境内迁移老百姓,可能xìng是不大的,此举必然引发轩然大波,朝廷里面的御史和给事中肯定会站出来,弹劾苏天成越界管辖了,这样的情况下,皇上就是想着护短,可能也不行。
  这是实际问题,苏天成也暂时没辙,除非他是内阁大学士。
  苏天成足足考虑了两天,终于拿出来奏折了。
  孙传庭、刘铁汉和王大治等人,对于地方上面的事情,不是很熟悉,孙传庭强一些,但这些年主要考虑的是江宁营的事情,几乎没有插手过地方上面的事情,苏天成基本没有人可以商议,只能够靠他自己拿出来主意。
  八月底,第一批的粮食,运抵登州和莱州。
  孙传庭、刘铁汉和王大治等人,加上刘崇三的协助,暂时来管理登州和莱州的事物,分发这些粮食,这个时候,朝廷的旨意还没有下来,这些粮食,是从遥远的陕西运过来的,宋思军花费了好大的气力,朱审烜也伸出了援手。
  九月初,皇上的圣旨终于下来了。
  邓辉出任登州知府,蓝桥正出任莱州知府,刘崇三出任登州同知,柳敬亭出任莱州同知。
  这个圣旨,不简单的,且不说邓辉和蓝桥正二人,就说刘崇三和柳敬亭,刘崇三是举人,尚未考中进士,最多出任县丞一职,就很不错了,可现在横空出世,出任了登州同知,这属于破格提拔了,而且刘崇三是莱州人,按照朝廷的回避制度,是不能够在山东为官的,至于说柳敬亭,那就更不用说了,读书人的身份都没有的,根本就没有资格做官的。
  可惜苏天成不是一般人,他是从登州和莱州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想要建设好登州和莱州,就必须要采取非常手段,否则什么都不用说的,若是按照朝廷的那些规矩来,估计登州和莱州的老百姓,包括山东的老百姓,都开始造反了。
  邓辉和看蓝桥正的能力是不用说的,邓辉曾经是临洮府的知府,这一次以佥都御使的身份,兼任登州知府,本来就是受命于危难之际,蓝桥正跟随朱审烜多年,也知道该如何署理好政务,最关键的还是刘崇三和柳敬亭两人,刘崇三是本地人,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和自己也交流了一段时间了,柳敬亭来自于底层,深知老百姓的苦楚,协助蓝桥正,能够妥善处理好诸多的矛盾。
  还有苏天成放心的地方,那就是这一次登州府衙和莱州府衙,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搞好建设,用最快的速度,恢复这里的繁华,让这里成为大明朝坚固的海防线。
  下一步,苏天成准备要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大明的水师了,南方的郑氏水师,有些自立为王的意思,朝廷好像调不动了,虽然说郑芝龙和郑成功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大,但有些事情,并非历史书中说的那样美好,比如说郑芝龙富可敌国,控制海上贸易,每年的收入,与大明朝廷的收入差不多了,这些钱都是郑家的私人财产,与朝廷没有丝毫的关系。
  苏天成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长期存在的,但目前还鞭长莫及,只能够一步步来。
  


'正文 第六百九十七章 土地等的问题'

  朝廷的圣旨下达之日,邓辉、蓝桥正、柳敬亭等人,早就来到了登州,他们是跟随运送粮食的队伍过来的。
  苏天成必须要和众人交谈,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便于众人今后的操作,接下来,他还要考虑到搬迁的问题,必须要让一部分的人迁徙到登州和莱州,这样才能够解决基本问题。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两个问题,第一是土地的问题,如今这个时代,土地是根本,不管是士绅富户,还是普通百姓,看重的都是土地,登州和莱州的土地是很不错的,可惜被后金鞑子劫掠之后,这里的土地无人敢于耕种了。第二是城池的建设问题,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白银,重新建设诸多遭遇毁坏的城池。
  两个问题是息息相关的,操作好了,登州和莱州的问题,很快就能够得到解决。
  新上任的邓辉等人,来到了一片废墟的登州府城。
  苏天成正在这里等候。
  看到众人都到齐了,苏天成没有啰嗦,指着登州府城开口了。
  “这里的情况,你们都看到了,登州和莱州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了,多余的话我也不想说了,如何重新振兴登州和莱州,让这里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你们的任务了,我给你们的时间,只有一年,一年之内,必须建设好这片废墟,没有多余的时间,接下来,我还有更多的安排。”
  “邓辉,蓝桥正,你们的责任非同一般,登州和莱州,就交给你们了。”
  “柳敬亭,你深知老百姓的苦楚。也应该清楚该做些什么事情。”
  “刘崇三,你是本地人,清楚这里的情况,我们多次交谈,该做些什么事情,我也不过多的强调了。”
  “想要建设好登州和莱州。不是嘴上说说的事情,你们有很多的具体事情,需要扎扎实实、沉下心来做,你们需要吃苦,若是高高在上,不体察民情,不能够掌握真实情况,登州和莱州就没有希望。”
  “后金鞑子入侵,大量的士绅富户被杀。人口大幅度的减少,这里成为了我大明百姓恐惧的地方,如此关键的时刻,你们到这里来了,就要挺起腰杆,吃苦是必须的,我也是知晓的,不过你们吃苦了。皇上和朝廷也是清楚的。”
  “目前最为重要的是两件事情,第一是有关耕地的分配问题。第二是城池的建设问题。”
  “关于耕地的问题,我的建议是,用两个月的时间,重新丈量土地,进行重新的分配,凡是有人拿出来地契。官府一律收购,接着分配给百姓,要求百姓种植耕地,这是一项浩繁的工程,也是你们必须要面对的大事情。做好了这件事情,登州和莱州就稳定了大半,具体的要求是,用一个半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