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5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要记住,权力只能够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这就是朕当年极力排斥四大贝勒的原因,朕用尽了全力,想了很多的办法,总算是彻底废除了四大贝勒主政的规矩。如今的大清国,无人敢于提出四大贝勒主政的事宜,也不敢有人提出来这样的建议,不管什么时候,一个国家都只能够有一位皇帝。”
  “你是朕的儿子,知子莫若父,朕不得不说,你还不完美,至少没有超过朕。这就注定了,你恐怕会比朕更加的艰难,可你也有有利的条件,那就是朕会为你创造最好的条件,一切对你有威胁的力量,朕都会剪除的。”
  “明太祖朱元璋,是朕很崇拜的人物,太祖皇帝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一手创立了大明王朝,这份豪情。无人能及啊,不过太祖皇帝后来诛杀功臣,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甚至连当时的太子都颇有微词,你知道太祖皇帝是怎么教育太子的吗,太祖皇帝拿出一根布满荆棘的棍子。递给了太子,要求太子拿起来,太子当然不好拿了,太祖皇帝拿出了宝剑,很快将荆棘砍掉了。棍子平滑了,也好拿了,太祖皇帝教育太子,朝廷之中有着太多的重臣,这些人都是棍子上面的荆棘,削掉这些荆棘,太子就能够坐稳江山。”
  “朕告诉你这个典故,是让你清楚,你将面对什么样的局面,太祖皇帝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江山已经稳固,当然可以那样做了,可朕不能够那样做,这世上的人才都是有个性的,平庸的人好管,可没有什么能力,有本事的人,大多桀骜不驯,只能够用手段来笼络,有些时候,甚至是自身受到委屈。”
  “我大清国面临的局势,朕不想多说了,满人权贵之中,有很多有能力的人,当初的阿敏、莽古尔泰,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也是有野心的人,朕迫不得已之下,清除了他们,那是因为朕有把握,能够掌控局面,能够带领大军征伐,能够获取胜利。”
  “朕想着,你恐怕也要面临这样的局势,该怎么做,朕还是那句话,该笼络的一定要笼络,该下手的不要心软,若是有人危及到大清国的稳固了,动摇了你的地位了,你就要毫不犹豫的动手清除,不能够有丝毫的心软。”
  “这些日子,朕仔细思考了,如何的对待汉人,要说在范文程的身上,体现的是非常明确的,朕清楚,范文程是很忠心的,没有异心,。也绝不会威胁到朕的地位,但正是因为这样,朕出现了失误,重大的失误啊。”
  “豪格,你要记住,有能力的汉人是很多的,有些汉人的能力,甚至超过了满人,几千年汉文化的传承,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是有缺点的,在范文程的身上,就完全体现出来了。”
  “范文程虽然忠心,但也是向往权力的,而且权力**很强,朕记得很清楚,当年朕换回代善的时候,范文程从中运作,算计了耿仲明和尚可喜,让两人心甘情愿的自尽了,当时还觉得,这是范文程的能力,现在想起来,觉得可怕啊,为了自身的权势,不惜出卖他人,这等的心机,岂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范文程很聪明,讨好朕的同时,也注意搞好和你的关系,取得你的信任,不得不说,这是范文程的优点,范文程的这种能力,你也是要学习的,这世上,并非是黑白分明,处理问题需要从自身的情况来考虑,顾全大局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人,凡是他人的优点,都是要学习的,都是要吸取的。”
  “我们大清国的满人权贵,虽说在心机方面,比不上汉人,但我们满人团结,这是我大清国能够崛起的主要原因,你想想,几十万的满人,和汉人比较起来,微不足道,但我大清国却能够数次的打败明军,依靠的是什么,仅仅是骁勇吗,朕看不是,重点还是团结,一旦我大清国遭遇了重大的变故,不管个人平日里有什么恩怨,都能够抛开,至少以大局为重。”
  “朕也思考过了,做皇帝不能够没有心机,那样会遭遇他人的算计,可做皇帝更加需要的是团结,需要众人齐心协力,缺失了这个条件,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朕常常和你说,大明的那个崇祯皇帝,异常刻苦,自我要求严格,从来不耽误政事,可为什么大明王朝还是衰变下去了,还不是因为大臣不团结,阳奉阴违,如此的情况下,崇祯皇帝就是累死了,也不会有好的结局。”
  说到这里,皇太极咳嗽了几下,长长叹了一口气。
  “朕想到的是那个苏天成啊,可惜朕没有能够早点注意到这个苏天成,任由其发展了,朕曾经以为,这个苏天成,总比不上袁崇焕吧,最终也会丧身在大明官僚体制之中,想不到这个苏天成,能够规避大明官场上的麻烦,迅速壮大,朕现在恐惧这个苏天成,十个袁崇焕,也比不上这个苏天成啊。”
  “此次苏天成使用了障眼法,欺骗了朕,明军主攻的方向是海州,朕判断失误,认为是辽东方向,所有的部署,都是以辽东为重点出发的,朕决定从海州方向发起进攻,现在看来,正好中了苏天成的计谋啊,多铎率领的大军,被江宁营包围了,凶多吉少。”
  说到了这里,皇太极的脸色愈发的苍白了。
  豪格准备再次开口,被皇太极挥手制止了。
  “豪格,听朕说,不要打乱了朕的思路。”
  豪格安静下来了,皇太极休息了片刻,再次开口了。
  “刚刚范文程说出来的办法,一半是朕想到的,那就是搅乱蒙古草原的局势,牵扯苏天成的注意力,蒙八旗从义州方向发动进攻,牵扯辽东明军,满八旗和汉八旗的主力,调集到海州方向,与苏天成展开殊死决战。另外一半是朕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利用日本倭寇。”
  “朕知道,你肯定是反对的,日本倭寇是异族,绝不能够染指我大清国的事宜,放在以前,朕也是这样的想法,可如今要发生变化了,朕前面和你说过,需要利用方方面面的力量,只要是对我大清国有利的,都可以利用,至于说许下的承诺,总是能够变化的。”
  “豪格,还有一点你要注意,范文程掌握的秘密太多了,有些事情是对你不利的,你绝不能够继续信任范文程了,如今的情况下,你可以利用范文程,让他与日本人接触,定下协议,一旦与日本人签署协议了,利用日本人展开攻击了,那个时候,你就要彻底撇开范文程了,利用日本人,一定会引发轩然大波的,将这些责任全部都放到范文程的身上,到时候,该怎么做,就不用朕说出来了。”
  “利用日本人的事宜,不是短时间的时间,日本人的进攻,还要从朝鲜开始,若是苏天成暂时置之不理,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况且朝鲜驻扎的还有明军,也是能够抵挡一阵子的,所以这方面是不能够抱多大的希望的。”
  “朕这样说,是告诉你,重点需要依靠的,还是满八旗、汉八旗和蒙八旗,包括我大清国的满人权贵,这一次的战斗,我们不能够输,虽然说海州方向,我大清国暂时处于劣势,但这样的情况,很快就能够改变的,也必须要改变。”(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多铎的末路'

  苏天成的预判是非常准确的,多铎率领的大军溃败的消息传来之后,前来增援的后金鞑子,迅速撤退,没有丝毫的耽误。
  苏天成没有安排追击,任由后金鞑子撤退。
  黄昏时分,洪承畴亲自赶来了,禀报战况。
  看着满脸灰尘、铠甲上面尚有血迹的洪承畴,苏天成制止了洪承畴行礼,拉着洪承畴,感慨的开口了。
  “洪大人,辛苦了,这次的伏击战,打的非常好啊,三万后金鞑子,绝大部分都被歼灭了,这是我都没有想到的胜利啊,我们征伐后金鞑子的第一战,居然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战果,看来我还是有些保守了,原来认为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如今看来,一年时间足够了。”
  洪承畴连忙开口了。
  “这都是大帅部署得当,属下不过是按照大帅的要求行事罢了。”
  “不要这样说,这是你和江宁营将士的功劳,没有你们的奋勇厮杀,就不会有如此的战果,我听说了,后金鞑子异常的顽强,几乎没有投降的。”
  洪承畴的神色有些黯然。
  “大帅,我军的损失也是不小的,刚刚统计了,阵亡的兄弟有六千多人,这都是属下的疏忽,以为后金鞑子被包围了,遭遇了炮击和燧发枪的袭击,就有可能溃败、丧失斗志的。”
  “好了,不说这些了,对了,多铎的尸首核实过了吗。”
  “核实过了,的确是后金的豫亲王多铎,属下已经将多铎的尸首带来了。”
  苏天成点点头,随着洪承畴走出了中军帐,多铎的尸体是不可能抬进来的。
  有将士专门举着火把。尸首已经被收拾干净了,从穿着来看,应该是镶白旗旗主的服装,但苏天成不敢肯定,多铎的身份不一般,不可能没有替身。说不定大战的过程之中,有人穿上了多铎的服装,那也是说不定的事情,死生存亡之际,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
  当然,苏天成还是有着一些自信的,满人将声誉看的比命还要重要,一般不会允许这类情况的发生,说白了。也就是满人缺乏变通,不是很理解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句话的意思,当初的代善就是很好的证明。
  仔细看了尸首之后,苏天成对着一边的刘铁汉开口了。
  “刘铁汉,将金砺带来,让金砺来认认,到底是不是多铎。”
  被生擒的金砺,一直都是桀骜不驯的。抱着必死的信念,不吃不喝。除开说出来带领大军的是豫亲王多铎,其余什么都没有说,之所以说出来多铎,金砺也是想着让明军知难而退的,毕竟多铎在大清国和大明都是有着很大名气的。
  苏天成没有为难金砺,也没有顾得上处置金砺。那个时候,正是迎战后金鞑子援军的时候,现在,苏天成想着看看,金砺看见了这具尸首。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从金砺的反应上面,就可以看出来是不是真正的多铎了。
  金砺很快被押过来了。
  看见了地上的尸首,金砺脸色惨白,瞬间失去了控制,嚎叫着跪下了。
  “王爷,都是属下的错啊,属下死不足惜,想不到王爷竟然也。。。嗬嗬嗬。。。”
  金砺跪在了地上,说不出话来了,苏天成隐隐看见,金砺的嘴里流出来了鲜血。
  这个时候,他可不顾上金砺怎么想了,这类投降后金鞑子的汉人,绝不会有什么活路的。苏天成挥挥手,示意将士将金砺押下去。
  从金砺的表现来看,可以肯定,这具尸首就是多铎了。
  苏天成嘱托将士,好生看着多铎的尸首,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冰来降温,防止尸首腐烂了,正是夏天,尸首腐烂很快的,多铎的尸首,苏天成还要送到京城去的。
  众人很快进入了中军帐,既然多铎都丧命了,后金鞑子的大军肯定是彻底溃败了,逃走的肯定不多,这些后金鞑子,就是逃回去了,估计也没有多少的活路了,满八旗旗主和汉八旗的旗主都不在了,这些人回去了,怎么可能受到优待。
  洪承畴很快开始禀报两天战斗的情况,苏天成听得很是仔细。
  洪承畴养成了习惯,说最为重要的东西,没有强调过程。
  几分钟之后,苏天成开口了。
  “多铎被杀,这是最大的战果,洪大人,说说这个过程吧。”
  洪承畴稍微楞了一下,开始诉说了。
  一幕幕的场景,浮现在众人的面前。
  已经知道在劫难逃的多铎,拒绝了亲兵的建议,执意要死拼到底,到了这个时候,亲兵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唯有死战。
  发现多铎的是洪承畴。
  洪承畴带着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等人,发起了冲锋,这最猛烈的一次冲锋,如同摧枯拉朽一样,很快撕开了后金鞑子的防线,后金鞑子被分割成为很多块了,到了这个时候,洪承畴很清楚,剿灭后金鞑子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尽管后金鞑子还在顽强的抵抗,但洪承畴的内心完全安定下来了,他开始找寻多铎,多铎是后金的王爷,满八旗镶白旗的旗主,身份绝对是不一般的,后金鞑子如此疯狂的反抗,与多铎肯定是有关系的,只要找到了多铎,生擒或者是斩杀了多铎,后金鞑子的疯狂抵抗,很快就不复存在了。
  多铎的固执,令自身很快被发现了,穿着整齐的多铎,在大军被分割包围之后,很快被发现了,其实亲兵已经将帅旗隐藏起来了,可多铎发现之后,训斥了亲兵,要求亲兵举起帅旗,跟随在自己的身边,这岂不是向众人表示了,我多铎就在这里,这样的做法,对于鼓舞士气来说。是有着巨大作用的,但大军明显就要失败了,基本失去抵抗能力了,继续这样做,就显得愚蠢了。
  洪承畴发现帅旗之后,有些不敢相信。一度认为这是后金鞑子的障眼法,在他看来,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依旧举着帅旗,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到了这个时候,主帅是需要在亲兵护卫之下,脱离险境的。
  洪承畴也没有想到能够生擒多铎,或者是斩杀多铎。他觉得多铎身边的亲兵,已定是非常骁勇的,护卫多铎逃出去,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偌大的战场上面,找到这样的机会,很有可能。
  所以说,朝着帅旗的方向冲过去的。洪承畴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想不到他发现了穿着旗主服侍的多铎。
  多铎身边的亲兵,状若疯狂。拼死的护卫多铎,洪承畴身边的将士,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很快拼杀在一起了,洪承畴本来准备冲上去的,但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早就带着将士冲上去了,而且三人都是朝着多铎冲过去的,看见这样的情形,洪承畴没有继续冲上去了,而是在周围做好了部署。避免多铎逃走。
  这一场的厮杀,异常的残酷,双方你来我往,没有人示弱,就是被砍中之后,都是瞪着眼睛,用尽最后一丝的力气,想着置对方于死地,就连习惯厮杀的洪承畴,看见了这一幕,都感觉到心惊,也正是因为这样,洪承畴完全相信了,他们包围了多铎。
  多铎的亲兵,不管多么的骁勇,但面对越来越多的江宁营将士,也是无可奈何的,一个个被斩落马下了。
  洪承畴一直都注意着多铎。
  多铎的脸色很是平静,看着众人厮杀,没有动手,多铎的身边,有十来个亲兵,同样没有动手,有江宁营的将士,准备用燧发枪射击,被洪承畴制止了,多铎抱着必死的决心,与大军共存亡的姿态,感动了洪承畴,不管怎么说,战场上谁都佩服强者。
  大半个时辰之后,多铎身边只剩下十来个亲兵了。
  这个时候,多铎开口说话了,是对着身边的亲兵开口的,多铎说的是满语,洪承畴听不懂。多铎说完话之后,拔出了钢刀,朝着洪承畴的方向冲过来了。
  多铎也看出来了,洪承畴是明军的指挥官。
  可惜多铎没有与洪承畴交手的机会,李定国很快迎上去了。
  李定国被誉为江宁营的拼命三郎,悍不畏死,身上伤痕累累。
  两人交手之后,多铎身边的亲兵,也被包围了。
  很快这些亲兵一个个都倒下了。
  多铎一边和李定国厮杀,一边嘴里发出了怒吼的声音,每一个亲兵倒下,多铎都会发出怒吼,同时会说出来几句满语。
  亲兵全部都倒下了之后,多铎向李定国示意,双方停止了厮杀。
  李定国也停手了。
  这个时候,多铎用汉语对着洪承畴开口了。
  “我是大清国豫亲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