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皇上励jīng图治,值得称颂啊。”
  “去年增加了辽饷,大人怕是也知道了吧。”
  “知道,苏大人说这些事情,是什么意思啊,这与对付后金、剿灭流寇,有什么关系吗?”
  苏天成暗暗叹气,如今的读书人,最大的毛病,是看不起商贾,更不用说懂得什么政治经济学的道理了。
  “敢问大人,打仗需要银子吗?皇上连宫里的贡品都卖了,国库是什么情况,大人想必知晓吧,去年加征辽饷,不过一年时间,能够筹集到多少的银两,朝廷拿不出来银子,用什么来打仗。”
  “苏大人有些南辕北辙了,我说的是当今朝廷面临最大的问题啊。”
  “缺银子,就是最大的问题,大人也说了,流寇作乱,乃是因为饥饿所致,可以说,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为缺银子,目前朝廷面临的最大问题,乃是缺银子。”
  孙传庭看着苏天成,有些惊愕。
  “至于大人说到的后金和流寇的问题,在下以为,都是大问题,都必须要彻底解决,或许大人觉得,在下有些杞人忧天了,这流寇是内乱,后金是外族侵袭,严格说起来,内乱更加的致命,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能够稳定,不能够万众一心,怎么去对付外族的侵袭。”
  “可这流寇,不能成大气候啊,他们四处流窜,虽然声势浩大,可与朝廷军队作战,依旧不是对手啊,相反,后金军力强悍,是最大的祸患啊。”
  “不能这样看,我以为,最好的办法,是彻底剿灭流寇,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之后,举全国之力,对付后金,彻底剿灭他们。”
  “苏大人,这些流寇,本身是大明子民啊,他们愿意归顺朝廷,也是不错啊。”
  “我以为,不可有这样的想法,农夫和蛇的故事,大人想必知道,不错,流寇因为饥饿,万般无奈之下造反,他们的出发点,值得怜悯,但人的心xìng是会改变的,这些流寇,长期奔袭,四处劫掠,早已经变得不可理喻,就是朝廷给予了他们粮食土地,他们也难以安静下来了,只要有机会,依旧会聚众造反,所以,剿灭流寇,决不能心软,要斩草除根。”
  “苏大人是不是说的有些严重了。”
  “千里长堤,毁于蚁穴,在下一直以为,对敌人的怜悯,就是对自身的残酷。”
  稍微楞了一下,孙传庭站起来了,抱拳给苏天成行礼。
  “苏大人不及弱冠之年,有着如此的认识,真是朝廷栋梁之才啊,入翰林之后,在皇上身边,可以提出诸多建议啊。”
  “在下已经外放为官了。”
  “哦,这是为何啊,以苏大人的才学,不用在翰林院磨砺多长时间,一定可以大展宏图的。”
  “孙大人恐怕不知道,在下已经到南直隶应天府辖下江宁县了。”
  孙传庭有些不敢相信,看着苏天成,想不到这里面的原因。
  “在下有些想法,期盼着能够实现,故而申请外放,我以为,在皇上身边,提出来诸多的建议,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只有亲自实践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够有着真正的发言权的。”
  过了好一会,孙传庭才开口说话。
  “苏大人的决定,实在令我震惊啊。”
  “在下经验不足,善需要磨砺和实践,rì后若是有机会,一定向大人讨教的。”
  “好,一言为定,明年,我到江宁县,专门拜访苏大人。”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善后'

  四月初一,苏天成终于回到了平阳府城。
  见到了孙传庭的时候,他差点没有抑制住,恨不得马上招募到麾下,可他很快否定了自身的想法,孙传庭是一员悍将,自己寸功未立,尚未展现出来能力,仅仅凭着嘴上的几句话,就让人家跟着你干,想当然了。
  当然,收获也是有的,孙传庭虽然赋闲在家,却时时刻刻关注朝廷的事情,历史上,在剿灭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孙传庭是立下大功的,可惜遭遇了诸多的坎坷,最终战死沙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既然自己穿越了,就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的发生。
  可穿越之后,也不是万能的,需要顺应历史,做出来明确的选择。
  回到平阳府城的时候,整个的平阳府,都轰动了,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榜眼,山西还没有出过这样的科举人才,何况是平阳府人。
  苏天成回家的时候,大街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他有些无奈,也不敢骑马了,边走边和四周的人抱拳打招呼,他的这种谦逊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回到府里,苏平阳早就带着所有的下人和部分的护院,在府内府外等候,看见苏天成出现了,所有人都跪下了,这次是真正的迎候老爷回家了。
  苏天成扶起了苏平阳。
  府内自然是摆下了酒宴,虽然说很快要离开这里了,但苏天成还是有一种真正回家的感觉,周围的人,都是他最为信任的,在这里,不存在担心什么算计的事情。
  晚上,苏平阳、熊子健、孙元坤、刘实亮、罗昌、苏俊、王大治、马华彪等人,齐聚在书房里面。他们都是接到了通知,赶到了书房。
  苏天成不想耽误时间了,越早动作越好。
  一番说辞之后,苏天成面容严肃的安排了任务。
  “时间紧迫,很多的事情,要立即着手办理了,我首先安排一下,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大家补充一下,第一,这次安排的所有事情,请叔叔全权负责,苏俊和熊子健协助。第二,安排的所有事情,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不要说困难的事情,若是你认为自己办不好,开始就提出来,半途而废的事情,不允许出现。”
  “第一件事情,明rì出发一批护院,十天之内,到达江宁县,主要的任务,是购买府邸和土地,带去五千两黄金,这件事情,苏俊和刘实亮直接负责,此事非常重要,不能够安排好府邸,众多的护院,没有地方安置,情况特殊,这个府邸,尽量安排在郊外,需要有诸多的土地,我们曾经修建过院墙,若是没有现成的府邸,那就修建院墙,此事四月底之前,必须办好。”
  “第二件事情,运送粮食和黄金,计划在四月五rì出发,四月底必须到达江宁县,府里的下人,跟随去一部分,到了江宁县,直接进入府邸,至少需要两千左右的护卫,要确保万无一失,此事请叔叔和孙元坤直接负责。”
  “第三件事情,请叔叔征求府里下人的意见,愿意跟着到江宁县去的,都要做好准备,不愿意去的,可以留在这里,府里人不少了,王大治,你问问村里的人,是什么看法,要他们离开家乡,远赴南直隶,肯定是有困难的,包括你家里的事情,母亲必须要跟着一同去的,否则你也要留下来。”
  王大治急了,苏天成还没有说完,他就开口了。
  “小的一定要跟着到江宁县去的,小的背着母亲,走都要走去的。”
  苏天成对着王大治挥挥手,他也知道,要王大治留下,不大可能。
  “第四件事情,上面几件事情安排妥当之后,我在四月中旬出发,五月初就到江宁县了,苏二童,四月十rì,你到太原府去一趟,必须在四月二十rì以前回来,请二哥过来,住进府邸里面,到时候,我会做好一切的交接的。”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此去江宁县,很长时间,都不会回到山西来了,我是朝廷命官,颠沛流离是在所难免的,诸位要准备好,跟随我吃苦了。”
  说完,苏天成站起来,抱拳给众人行礼了。
  “少爷,我们都听你的,你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做,其他的话,少爷不用说了。”
  苏平阳代表众人表态了。
  苏平阳清楚,少爷和老爷、大夫人以及大少爷和二少爷之间,是有着不小的隔阂的,在一起是难以相处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印象,已经刻进骨子里,不是几天时间,甚至是几年时间,可以解决的。
  当初少爷不动那些黄金,他就明白了,之后老爷动用了黄金,就更不用说了。
  翌rì一大早,苏俊和刘实亮,带着五百护院出发了,他们卯时就出城了,所有人都骑马,声势还是不小的,至于说路引,苏天成早就想办法办好了。
  这些人到江宁县,是帮助苏天成做好前面的所有安置工作的。
  两rì后,苏府有些躁动了。
  故土难离,特别是那些本地的护院,要离开平阳府城,赶赴千里之外的江宁县,肯定是舍不得的,苏府的待遇是在是太好了,他们也不愿意回家去,尽管少爷发给的有安家的银子。可继续留在苏府,也不一定是好的选择,谁知道二少爷是什么样的态度啊。
  有些人面临选择,也有人下定了决心,跟随到江宁县去。
  苏家的佃户,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三百多的佃户,顿时轰动了,他们早就想到了,少爷一定会离开的,已经是朝廷官员,不可能留在平阳府城了。
  最先做出来决定的,是牛二。
  牛二决定卖掉房屋,土地是苏府的,家里积攒了一些银两,到了江宁县,还是可以种地,没有什么大不了,关键是可以跟随少爷。
  苏天成万万没有想到,佃户之中,有一百多人,要离开平阳府城,跟着到江宁县去。
  他没有做出来这样的计划的,佃户本来就是给主人家种地的,不想种地了,可以离开,他们不是主人家的奴隶,还是有人身zì yóu的。
  可这些人要跟着到江宁县去,苏天成也不会拒绝的,关键是这些人,都是种田的好手了,熟悉了甘薯和玉蜀黍的种植办法了,到了江宁县,肯定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要知道,县衙是有着不少官田的,认真清理出来这些官田,好好的种植,一样能够获得巨大丰收的,自己想要做事情,还是需要有粮食,有银子。
  苏天成头疼的,依旧是王芙蓉。
  王芙蓉已经十六岁了,生活好了,调养好了,长得亭亭玉立,气质也展现出来了。
  苏天成离开这么长时间,回到家里之后,王芙蓉服侍特别的细心,每天都是等候苏天成入睡之后,才小心的到外面的屋子入睡的。
  从王芙蓉的眼神里面,他看到了渴望,有几次,苏天成也动心了,但他还是忍住了,马上要到江宁县去了,如果自己和王芙蓉有关系了,王芙蓉怀孕了,那就真的是大麻烦了,到了江宁县,出现这样的事情,无所谓的。
  内心里面,王芙蓉已经是他的女人了。
  王芙蓉也是明白这一层的,只是和苏天成之间,还没有**上的关系,小姑娘的内心,总是有些疙瘩的。要说在府里,她的地位,不可动摇,下人在她的面前,都是恭恭敬敬的,包括苏天成身边其余的三个丫鬟。
  苏天成拜访了平阳府城的官吏,包括刘大华。
  刘仲基来拜访过了,态度更加的恭敬,交谈中间,刘仲基透露出来了一个想法,想着跟随到江宁县去,磨砺一番,苏天成很是谨慎,让刘仲基自己做出来决定,离开家乡,到江宁县去,相聚千里之遥,而且暂时不能够带着家眷去的。
  四月十五rì,渠清泽到了平阳府城。
  见到苏天成之后,渠清泽规规矩矩行礼了。
  按说渠清泽是锦衣卫千户,正五品的武官,苏天成不过是正六品的京畿知县,品秩低于渠清泽,可文官和武官,本来就是有区别的,文官的地位,远远高于武官的。
  渠清泽跟随苏天成,也是有着任务的,这次到江宁县去,兼任江宁县正八品的主薄,这恐怕是以往不可能出现的安排了。
  苏天成是清楚的,渠清泽跟随自己到江宁县去,有帮忙的意思,锦衣卫的千户,神通广大,很多自己办不到的事情,渠清泽可以办到,可渠清泽也绝不仅仅是帮忙那么简单的。
  四月十八rì,渠清泽离开了平阳府城,赶赴江宁县,他要在苏天成的前面去上任的,吏部的敕书上面,规定了时间的。
  苏府已经显得有些安静了,虽然还是不少的,但和之前比较起来,少了很多的人,两千多的护院,还有两百多的下人,已经离开了。
  苏天成时常在府邸里面散步,四处看看,好像要记住这里的一切,毕竟是长大的地方。苏平阳和苏俊都离开了,府里的事情,他自己直接管着,绝大部分的粮食和黄金,都运走了,留下的不多了,府里的事情也不多了,苏二童也出发了,到太原府去了,苏二童回到平阳府城的时间,就是苏天成出发的时间。
  府里的下人常常看见,王芙蓉陪着少爷,在府邸里面散步。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离去'

  四月二十rì,苏二童回到了平阳府城,跟随他一起来的,有苏化文和苏天然。
  苏天成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府里还有400多的护院,从峨眉山来的3000护院,全部都要跟着到江宁县,苏府原来的两百多护卫,六成跟随到江宁县去,至于说府里的下人,几乎都跟着到江宁县去,这样一来,第一批和第二批,已经离开了接近三千人了。
  苏平阳、苏俊以及孙元坤、刘实亮、罗昌、马华彪等人,已经离开了平阳府城,苏天成的身边,还留着苏二童、王大治以及熊子健等人。
  牛二等佃户,也准备好了,卖掉了所有能够卖掉的东西,收拾完毕了。
  苏化文和苏天然进入府邸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冷清。
  其实这样的感觉,应该是不存在的,去年他们到太原府去的时候,府里仅仅留下了三十人,只不过苏天成依靠着自身的能力,招募了众多的人。
  苏化文的脸上,看不见什么笑容,他本来以为,苏天成只不过是说说的,内心有怨气,可能不会这样做的,毕竟是一家人,但他没有想到,苏天成说到做到。
  苏二童到太原府来禀报情况的时候,苏化文好半天没有说话。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他是清楚的。
  苏天成对家里的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说的不客气一些,这次离开了平阳府城,好些年不回家,都是有可能的事情,当然了,引发了这样的结局,自己是有着很大责任的,主要原因,还是在王氏的身上。
  王氏的想法是不会改变的。
  苏化文本来以为,苏天成科举高中了,王氏可能会转变思想的,可惜他错了,王氏的想法确实有些改变,变得更加的实际了,要求苏天成能够照顾在京城的苏天浩,家里的财产,多分给苏天然一些,既然苏天成是官府中人了,有了朝廷的俸禄,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家产了。王氏的这种想法,表现的非常明显。
  苏天成仅仅停留了一夜,就离开了太原府,苏化文内心是很不好受的。
  苏天成的婚事,王氏依旧想着cāo纵,要是迎娶了贾知府的女儿,苏家多了一份依靠,但苏天成断然拒绝了。
  苏化文不想彻底失去苏天成,不想让苏天成彻底割断这份亲情。
  苏天成已经变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府里四周转悠了一圈,苏化文显得有些颓废。
  进入了书房,苏天成打开了书柜下面的格子,五千两黄金,依旧摆放在原来的位置。
  “坤元,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啊。”
  “父亲,明rì我就出发了,职责在身,我今后恐怕很少回来了,父亲保重身体,若是有什么事情,给我写信。”
  “坤元,不要计较你的大娘,女人都是这样的。”
  “不说这些了,我没有计较大娘,对了,这里的一切,我打算给二哥说说的,既然父亲来了,我就给您说说。”
  苏天成站起身来,关好了书柜的格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