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察细菌的方法还有这几种灭菌方法,对后世的医学硕士朱济世来说,都是一些再简单不过的常识,但是对这个时代的科学家和医学家而言,就是让他们佩服到五体投地的伟大科学发现!

凭着这些科学发现和发明,自然可以毫不费力地将英国皇家医学会的那些庸医打倒在地,因为致病病菌都被展现在全欧洲的医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的眼前了。谁再说他们不存在,就等于说自己是傻瓜了,而傻瓜是不可能成为科学家和医生的。

但是欧美主流舆论和科学界在随后两个多月内的反应,还是让早有思想准备的朱济世狠吃了一惊。

……

“……让整个文明世界感到震惊的一幕出现在了号称最文明、最先进的日不落帝国的法庭上面。一位名叫詹姆斯·阿博特的法官,女王陛下的臣仆,依照英国法律,判处了科学真理犯有诽谤罪!在致病病菌已经被伟大的科学家杰森·朱先生揭示在显微镜下的今时今日,日不落帝国的法庭却宣判病菌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法国《费加罗报》

“……真的让人难以置信,宗教裁判所审判乔尔丹诺·布鲁诺的一幕,居然会在1843年的英国重现!一位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科学家,因为所提出的理论冒犯了英国皇家医学会而被伦敦地方法院判处了诽谤罪!而且全世界的科学家都知道,那位名叫杰森·朱的东方科学家所提出的理论完全是正确的,大概只有英国的科学家是不承认……”——美国《论坛报》

“今天我们又一次震惊,可我们不应该震惊,因为这个国家从来就是这样对待劳动人民还有真理的,这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之所以判决杰森·朱先生有罪,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他的文章揭露了英国的那些所谓的‘慈善医院’里面的环境是多么肮脏,对在那里就诊的劳动人民的健康是多么的有害!这下资产阶级老爷们惊慌失措起来,想要将真理扼杀在摇篮之中了……”——德意志联邦《莱茵报》

“我们这个时代世界的领导者大英帝国难道已经堕落到了无法容纳真理的地步了吗?他们打算用这场荒唐到让人不敢相信的审判告诉世人什么?大英帝国的威仪不容侵犯,哪怕是科学真理,在帝国的无上威严面前,也如粪土一样不值一提吗?”——德意志联邦《法兰克福报》

“愚蠢!愚蠢的审判!愚蠢的皇家医学会!愚蠢的法官!这就是我们对这场荒唐审判的评价。一些愚蠢的家伙通过这场荒谬绝伦的审判,让向来尊重科学的英国,在全世界文明国家人民的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几乎成了和刚刚被英国击败的鞑靼人统治的中国一样的愚昧无知。”——英国《泰晤士报》

包括英国本国报纸在内的欧美主流报纸,在搞清楚了朱济世提出的发现和理论有多么正确和重要之后,立即就将所有的火力瞄准了英国皇家医学会和伦敦地方法庭,那些英国之外的报纸还用幸灾乐祸的口气在挖苦被莫名其妙坑了一把的大英帝国。

其中最高兴的,肯定是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法国人,拿破仑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了二十多年,但是法国人对英国的怨恨还是无比浓烈,任何让英国人难堪的事情,他们都是乐见的。所以法国的报纸在1月20日的审判结束后的第三天,就开始用挖苦和嘲讽的语调抹黑他们的英国邻居了。

法国的科学界同样在第一时间跳出来为朱济世这个遭受英国当局“迫害的有良心的科学家”摇旗呐喊。甚至还有几家著名的法国大学向朱济世发出邀请信,准备聘请担任医学系的教授。最让朱济世感到惊讶的是法兰西科学院竟然也在1843年2月上旬就给朱济世寄来了邀请函,希望他可以参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就在朱济世接到法兰西科学院邀请函的同一天,恩格斯以德国《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通讯员的身份对他进行了一次专访。不过此时的朱济世并不知道,这份《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的主编就是卡尔·马克思……

第31章 我是中国人,不是清国人!

“杰森,很高兴你能接受我的采访,听说你刚刚接到法兰西科学院的邀请函,他们想让你当科学院院士,对吗?”恩格斯笑吟吟的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只是候选院士,还有11名其他的候选人,能不能选上还很难说。”朱济世谦虚地回答道。

“杰森,你肯定能选上院士的。”端了两杯咖啡进来的杜兰夫人插了句话,她把咖啡杯放在恩格斯和朱济世面前的一张小圆桌上面后,并没有离开,而是拉了把椅子,坐在朱济世的身后。

“我的看法和杜兰夫人一样,你一定能选上的,因为那些法国人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表示自己比英国人聪明的。”恩格斯半开玩笑地道。

不过这话说得不错,如果没有1月20日的那场审判,没有朱济世和英国皇家医学会的冲突。法国人未必会那么快邀请朱济世这个东方人去选科学院院士,问题是这几百年来,英法两国的积怨实在太深,早就形成了凡是英国反对的,法国一定支持的惯性思维了。

现在法国人既然想用英国人的“愚蠢”突出自己的聪明,当然不会让朱济世落选了。何况朱济世在科学上面的“成就”也早就有资格荣获科学院院士的殊荣了。

而且他自己也非常愿意成为科学院院士,做个不大恰当的比方,眼下在欧洲,科学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儒学,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就好比成为中国举国公认的大儒,地位甚至还要高一些。所以只要有这个光环保护,虽然朱济世是黄种人,在这个时代的欧洲也不是等闲的大人物可以摆布的。如果他早两个月当上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医学会根本就不敢吊销他的执照,更别说起诉他诽谤了。

另外,这个时代欧洲的大部分统治者,不管叫国王、皇帝、女王、大公还是沙皇,都喜欢标榜自己的热心科学和艺术,前者显得自己比较聪明,后者能显出高雅的品味。比如那位法国皇帝拿破仑自己就当选过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而眼下大英帝国的无冕国王阿尔伯特亲王,更是乐于显示自己的博学(1847年他还任命自己当了剑桥大学校长)。所以有了科学院院士的身份,也让朱济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欧洲最顶尖的大人物,这同样也是一层不错的保护伞。

“杰森,还是言归正传,说说你对英国医院和工人区卫生状况的看法吧?”恩格斯抿了口咖啡,笑着问道。

“英国医院的卫生状况的确有些糟糕,不过那都是因为医学界对病菌的无知所造成的,相信今后会有所改善的。”

朱济世斟酌着用词。出名的目的已经达到,看来还捞到一个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接下去的目标就是发大财了,至少要把鸦片战争中满清王朝赔出去的700万英镑都赚回来,所以他也不想再去得罪大英帝国的当权派了。

听到朱济世的回答,恩格斯脸上闪过一丝失望的表情。

“杰森,能说说你自己吗?”恩格斯似乎知道朱济世和现在的自己不是一路人,所以很快换了话题。

“我自己?”

“是啊,你从哪里来?在哪里接受的医学教育?你的亲人又在哪里?”恩格斯笑着道:“杰森,你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名人了,所以大家都想多了解一下你的过去。”

听到这里,朱济世脸上虽然还端着笑容,但是这表情,慢慢可就沉了下来。名人是没有隐私的!自己光想着出名好发财,怎么把这个茬给忘了?后世的那些名人谁不是给小报记者把陈年八股的荒唐事儿都给挖出来了?要是这些记者发现自己竟然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是啊,杰森,你从哪儿来?我好像从来没有听你提起过。”旁边的熟妇杜兰夫人也闪着大眼睛好像一个好奇宝宝似的发问。她还有她所知道的伊莎贝尔的过去,早就一五一十都告诉朱济世了,可是朱济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过去,还真有几分神秘莫测。

朱济世放下手中小小的咖啡杯,微微地笑了一下,“弗里德里希,我想你从我的长相上面应该能看出一些我的过去吧?”

“长相?你是鞑靼人吧?”恩格斯笑着说。朱济世一开始就被他和布隆施泰因、伊莎贝尔还有丘胖子等人误认为是鞑靼人,而且也没有否认过。

“不,我不是鞑靼人,我是中国人!我的中文名字是朱济世。”

现在鸦片战争结束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欧洲,而且朱济世现在也有了极大的名望,不怕被人指为满清地下党了,所以可以承认自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了?

“清国?你是清国人?天哪!你是从清国来到欧洲的?怎么过来的?”恩格斯瞪着眼睛好像是在看外星人一样打量着朱济世。杜兰夫人更伸出玉手在朱济世的后脑勺摸了一把,“咦!怎么没有辫子,剪掉了吗?”

“没有!我从来就没有留过辫子!”一想到那根猪尾巴,朱济世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沉,他加重下语气道:“我是中国人,不是清国人!”

恩格斯和杜兰夫人都呆呆瞅着朱济世,不明白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朱济世沉默一会儿,解释道:“真正的中国实际上早就已经灭亡了!中国的国土在一百多年前就被满清……也就是现在统治中国的鞑靼人政权给占领了,这些外来的侵略者把没有逃离中国的中国人都变成了奴隶。而我的祖先很幸运,他们及时离开了中国,所以我不是满清王朝的奴隶!”

说这番话的时候,朱济世心里面是很有些无奈的。在后世,他对政治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想踏踏实实当一个好医生。所以穿越到了一八四几年的欧洲,他也没有打算要去找大清朝和道光皇帝的麻烦——至少到现在为止没有想过。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和化学知识在这个时空发大财才是他现下的人生理想。至于发财之后要干些什么有意义的事业,也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不过暂时不反对大清不等于朱济世就热爱大清国,愿意留根辫子去给满清王朝当顺民当奴隶!但他也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新人,当然是爱祖国、爱人民的。也知道爱国家就是爱政府,按照这个标准到一八四几年就应该要爱满清爱道光,要么就是不爱国的汉奸卖国贼。

所以处于矛盾当中的朱济世干脆选择了逃避,直接否认清朝代表中国,而是将中国说成被满清王朝占领奴役的国家,这个世界上自然没有要求被占领土的人民热爱侵略者的道理!

“那么,杰森,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待刚刚结束的中英贸易战争的?”

恩格斯的问题果然犀利,朱济世脸上又显出无奈的表情,他斟酌着用词,说道:“我不明白拥有一百多万军队的清国为什么会被一万多名英军打败?这真的是太荒谬了!”

这个问题,朱济世在穿越之前是明白的,满清朝廷腐败,军队腐败还抽大烟,清朝老百姓水深火热等等的一大堆理由都说明了满清必然失败。可是在1840年代的英国呆了几个月后,他却发现英国这里也够腐败的,照样有买官卖官的,他们的军队也抽大烟,而且英国人民同样水深火热!

第32章 恩格斯的醒狮论

“荒谬吗?”恩格斯放下手中小巧精致的咖啡杯,笑了起来,“为什么荒谬呢?”

“这是很明显的,两个差不多一样的腐败的国家和军队,双方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可能英国这里的工人阶级更加痛苦一些。而且英国是劳师远征,拖着上万英里至少是数千英里的后勤线,满清则是以逸待劳本土作战。在兵力上面又是满清居于绝对优势。弗里德里希,你难道不觉得中英贸易战争的结果非常让人难以置信吗?”

朱济世缓缓地说出了心中的疑惑,语气显得有些沉重,虽然他口头上面否认自己是“清国人”,但是后世多年的课堂教育,还是让他把包括鸦片战争在内的所有满清王朝对外战争的失败,看成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屈辱。

恩格斯淡淡一笑,“杰森,没想到你观察军事政治问题的出发点同社会主义者是如此的相近,都是从下而上,由社会到政治再到军事。的确,英国的社会是相当腐败的,统治国家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唯利是图,从来不关心人民的死活,在这些人眼中,劳动人民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真的,就是一种商品!”

恩格斯的脸上滑过痛苦的表情,“其实我也是资产阶级的一员,在我担任经理的‘欧门——恩格斯纺织厂’,工人同样是一种商品,资本家出钱购买他们的劳动力,而购买的价格当然是越低越好……”

“如果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了,工人的工资应该会提高的吧?”朱济世忽然插了一句。在他的印象中,欧美国家劳动者的工资是比较高的,可能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就开始大幅提高了。

“为什么?”恩格斯不解地反问,“为什么生产力发展了,工人的工资就会提高?近一百年来,由于机器工业的出现,生产力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工人的工资并没有得到提高啊?目前普工人的工资不过是每天4到6个便士,一年也就是2000个便士,相当于100先令或者是8个左右的英镑(差不多是24两银子,折成每月2两银子,和清朝的手工业者相比大概就是不相上下吧),比起100年前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和通货膨胀的程度相仿,根本不能同社会产力的增长和英国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相比。

而且,如果工人的劳动力是一种商品,那么它的价格就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有资本家的财富增长恐怕没有多少关联。”

朱济世默然无语,恩格斯当然是不会错的,可是后世欧美国家的劳动者收入的确很高,而同时那些国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失业率!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供应是过剩的……

相比之下,现在的英国虽然处于经济危机当中,据说有150万到200万的“过剩人口”,但那是建立在普遍使用童工的基础之上,如果让所有的童工都进入学校的话,劳动力肯定是短缺的。

他叹了口气,又问:“既然英国是这样一个腐败的,不关心人民生活的国家,那么它为什么会如此的强大呢?”

恩格斯仍然用不解的目光打量着朱济世,摇头道:“杰森,你认为资产阶级或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国家是否强大,和关心人民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么?这是谁的理论?”

“这个……没有关系?”朱济世心想,好像真的没有多大的关系。现在世界上最牛逼的国家是英国和俄国,一个是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国。一个是陆上霸王,欧洲宪兵。英国这里的情况是劳动人民水深火热,而俄国那里大部分的劳动人民好像还是农奴!

“当然没有关系,”恩格斯道:“资产阶级或是封建贵族阶级国家是否强大,取决于统治这个国家的资产阶级或是封建贵族阶级是否强大、是否英明睿智。同底层劳动人民没有什么关系,就像这一次中英贸易战争时,英国劳动人民正忙着同英国统治阶级斗争,根本没有站在英国政府一边(相比之下清朝人民只是观望,还没有去游行闹事)。

所以对于中英贸易战争的结果,我的观点是,这是一场英国资产阶级同清国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战争,不是英清两国人民之间的战争。而战争的结果,恰恰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远远比清国封建统治阶级强大而且还聪明。不过这次的战争对清国来说不一定是坏事情。”

“不是坏事?”朱济世不解地问。

“当然不是,相反我倒觉得英国人干了一件蠢事,他们唤醒了一头沉睡中的雄狮。”

“这是拿破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