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友家族则是靠经营铜矿发家,拥有日本最大的别子山铜矿,这座铜矿的精铜年产量高达500万斤,占到日本全国铜产量的30%。这些精铜全部都卖给了皇上的汇丰银行,用来铸造铜元,而铜元(铸币的利益当然是汇丰行的)也是目前日本最大的出口品之一。汇丰行每年发行的全部铜元中的80%,都是由设在日本的铸币工厂铸造的。”

入住大阪城西之丸的朱济世,这个时候手中正捏着三份长长的礼单,在听横滨藩家老,同时也是横滨商社大掌柜胜海舟介绍日本豪商财阀们的情况。

这个时代,日本一共有三大都市,江户、大阪、京都,日本豪商的总部,也都集中在这三座城市中,不过豪商数量最多,财力最为雄厚的,还是以三井、住友为代表的大阪豪商集团。

不过这些豪商再怎么富有也够不上朱济世这个资本家皇帝,论起权势,朱皇帝好像是在天上的玉皇大帝一样,而这些豪商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员。比起财富,全日本所有的豪商加一块,资本也未见得有皇室财团那么多,他们能够见到访日的皇室财团总经理已经可以感到荣耀了,如何敢求见大明天子?但是朱济世主动提出召见,又另当别论了。

“海舟,去带他们三人进来吧,朕就在西之丸接见他们。”朱皇帝将礼单递给了身边的明子,然后盘腿坐好,等待着三大豪商的掌门人进来拜见。

“皇上,礼物很丰厚啊。”胜海舟刚一离开,明子就咯咯笑了起来。

这个女人和一开始跟随朱皇帝时候也不大一样了,不知道是不是给惯坏了,反正朱济世觉得她现在很有一点败家娘们的意思。这次访华的排场就大得惊人,回国之前又大肆采购了不少中国产的或是从欧洲进口的奢侈品,花销总在两百万元之上!得到清漪园之后,又命人回日本挑选1000名女官和侍女,负责清漪园的日常打扫、维护,光是这笔开销,每年恐怕就不下10万元。在得知朱济世要陪她一起回日本参加孝明上皇的葬礼之后,她又命人将大阪城和二条城修缮了一番,又不知道花了多少钱。

而这一切的开销,当然不可能由朱皇帝买单,德川明子当了皇贵妃后,每年可以从朱济世那里领到30万元年金,她和她的女官、侍女和居住的宫殿的所有开销,都要从这30万元里面出。

很明显,这个女人,现在在乱花德川家的钱。

“可惜没有送女人,皇上,据妾身所知,这些豪商世世代代都纳绝色女子为妾,生下漂亮女儿就当成礼物送给各藩国的藩主家老。”

朱济世笑着撇了明子一眼,“这倒不错,朕得向这三个豪商讨要三个女儿,一个给家幸,一个给幸义,一个朕自己留着。”

“给家幸和幸义?”明子一愣,笑了起来,“他们俩还小呢。”

“那就先预订下来。”朱济世压低了声音,“明子,家幸和幸义不能光有武士支持,还需要有财阀相助。事实上,家幸和幸义自己也应该变成财阀。”

“变成财阀?”明子还是第一次听到“财阀”这个名词,有些不解地看着朱皇帝。

朱皇帝摆着手指头道:“现在日本国内最大的豪商就是横滨商社,相模屋、住友家和三井家,其中横滨商社是我们的,将来要留给幸义,开发新日本也要靠横滨商社出钱出力。”

明子赞同地点点头:“嗯,这两年妾身一直在想尽办法扶植横滨商社。”是啊,她可以没舍得花横滨商社一分钱,那都是要留给自己亲儿子的……

“另外,还要成立一个德川产业商社。”朱济世又道,“日本的藩主大多都是穷鬼,不过德川宗家是非常富有的。拥有400万石的天领,还在江户、大阪、京都拥有大片地产,还有大量的矿山和工场,而且还拥有虾夷大部分的土地和库页岛上的一个城市(就一个港口、一个町、一个城堡,占地面积不过几百平方公里)和千岛群岛。其中虾夷岛的开发价值很大,说不定将来能有200万石收入。不过德川宗家的财富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朕觉得应该成立一个财团,全盘掌握德川宗家的财产,使之利益最大化。”

“对,对,应该要利益最大化。”明子听得连连点头,现在德川宗家被她掌握着,德川宗家有钱,她当然可以花得再舒服一点。

朱济世点点头,继续道:“除了横滨商社和德川产业商社,日本就是相模屋、三井家和住友家最有钱了,这三家虽然都是御用商人,但是和德川家的关系还不够紧密。并没有被牢牢捆在德川家身边,这对德川家掌握日本,对幸义将来掌握新日本,都是不利的。所以朕想通过联姻,将三家豪商中的一家和幸义捆在一起,帮助幸义经营新日本;另一家和家幸捆在一起,帮着家幸打理日本的经济。”

第868章 朱大忽悠和日本财阀(下)

朱济世说得头头是道,德川明子的心里面却出现了个大大的问号。听朱皇帝的意思,要在日本扶植五个大财阀,其中一个给家幸,一个给幸义,一个辅佐家幸,一个辅佐幸义……这都是很不错的安排。武家和商家的联合,一手洋枪一手银元。可是,还有一家把女儿献给朱皇帝本人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家财阀是和谁联合,难道是和大明皇家财团吗?

明子的心里是这么想,嘴巴上却不敢问。反正被朱皇帝宠幸过的和女都快超过10个了,再多1个又能怎么样?就算再生出一个有日本血统的皇子,也不可能威胁到幸义的地位,说不定还能成为幸义的帮手……

想到这里,德川明子也就释然了。女人嘛,总归把自己后代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的,明子当然也不会例外。

而朱皇帝,似乎也吃定了德川明子。她被自己调教大的,对自己的服从和敬畏早就入了骨髓。为了养子家幸和亲子幸义的利益,她也会容忍自己和某个日本豪商联姻,进一步加强对日本经济的掌控。

而且,这个德川明子虽然有点狠劲,也会些权谋,但毕竟不能和那些幕末英杰相比,充其量就是西太后这样的人物。没有什么深谋远虑,虽然会说两句英语,但是目光还是局限在德川家族里面。朱皇帝显然是德川家族、德川家幸和德川幸义的外援,在维持德川绝对体制上,她和朱济世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两个人说话的时候,胜海舟已经带着三个日本豪商走进来了。

三个豪商都是中年人,穿着最正式的武士和服,和服上面还绣着各自的家纹。日本的武士身份现在也滥了,三家豪商的当家人,全都通过不同渠道给自己搞了个武士身份。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下士或御家人而已,这样他们就能光明正大雇佣别的武士给自己当打手壮门面了。

不过三个人虽然穿着武士的服装,但是那种养尊处优多年的富贵气却是怎么也遮掩不住的。

三人在胜海舟的引领下,走到朱济世跟前三丈开外的地方才站定,然后同时拜伏在地。

“三井八郎右卫门(相模屋政五郎、住友吉佐卫门)参见大皇帝陛下,参见大御台所殿下。”

三个人的中文都很地道,说得是南京官话,显然受过良好的儒学教育,这些日本豪商都是两三百年的富家子,外表上都是一副徇询儒雅的模样,一点都闻不到铜臭味儿的。

朱济世打量着这三个豪商,除了相模屋这个“姓”之外,三井和住友的名号他可是如雷贯耳,那可是后世日本赫赫有名的大财阀啊!

看朱皇帝在打量他们,三人脸上的微笑表情更是无可挑剔,既不谄媚也不冷淡,不知道是练了多久才练出来的。过了良久,朱皇帝才微微点了下头。

“三位的大名,朕在中国就听说过了。你们的商社和朕的皇室财团,幸义的横滨商社,都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所以朕今天请三位过来,就是要当面感谢三位这几年来对皇室财团和横滨商社的支持。朕是以商人的身份,请你们过来的,你们也不必把朕当成皇帝。”

三个人听到朱济世这么说,一时都有些愕然。商人虽然富有,但总是四民之末,他们身为豪商都要千方百计搞个武士身份,而对方堂堂大明天子居然自称商人。

朱济世只是含笑看着他们,道:“三位想必也知道朕曾经游历欧洲多年,开创了济世行、南洋行、汇丰行和兰芳行等众多产业,的确是由商人而帝王的。如今虽然贵为帝王,但是商人的本分还是不敢放下。因为朕如果单纯去做一个帝王,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是穷皇帝了。”

玩笑话一出口,屋子里的几个人都应景似的笑了起来,气氛顿时和缓了不少。

“难道不是吗?日本的天皇就是个穷皇上,家产收入肯定不及你们三位的十分之一,全日本最少有一半的藩主都债台高筑,欠你们的债务,怕是一百年都还不清。这不就有不少藩主想把女儿送到朕的后宫,想靠朕的财力帮他们脱困呢。”

三个豪商不知道朱皇帝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所以都笑而不答。

朱济世瞧着开银行的三井八郎右卫门,“三井先生,你是全日本最大的银行家(其实是朱济世自己才对),知道全日本的藩主一共欠下了多少债务吗?”

三井八郎右卫门一愣,但还是思索着回答:“具体的数目是不得而知的,但是大约的数字三井家是知道的,日本300藩的债务总和已经超过了2亿银元。这个数字,是不包括旗本、上士、御家人和下士的。”

事实上,三井家还掌握着更确切的数字,大部分藩的财政状况,都被他们所掌握。

朱济世扭头看了看德川明子,吐了吐舌头:“2亿啊!日本全国的石高是多少?”

“截至去年年底,是3085万5204石。”

“能征收到多少年贡?”

“不到2000万石,其中220万石是属于德川宗家的。”明子算了一下,补充道,“德川宗家并没有欠债,也就是说1700多万石的收入背后,有2亿元的负债。”

当然,收取年贡并不是日本藩主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否则他们早就破产了。

“1700多万石粮食最多能卖到2000万银元,不知道够不够偿还各藩所欠债务的利息?”

三井八郎右卫门道:“足够了。可是各藩主的实际收入总和不可能达到2000万银元,最多就是1000万元,而且他们还有许多必须的花销。”

和德川家天领的计算方式不同,各藩的石高都是总石高,包括了家臣的领地,其中属于藩主的藏入地所占比例肯定低于50%。

“真是穷啊!”朱济世有些感慨地摇摇头,对明子道,“看到没有,光会砍人不会理财根本不行。咱们可不能让家幸和幸义过那种债台高筑的日子。”

“哈伊。”明子心想,自己一定要为幸义多搞点钱财……

朱济世又将目光转回到了三个豪商身上,笑道:“但是光会理财,没有武力也是不行的。朕得天下的经验就是一手洋枪,一手金元,只有两者结合,国家才能安泰。因而朕有一个建议,不如让我们几家结个亲吧。让家幸和幸义各纳一位豪商的女儿为侧室,朕也在三位家中纳一个妃子。以后,三井家、住友家、相模屋、德川家还有朱家,就算是商业上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如何啊?”

三个豪商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提议弄得有些发晕,德川家幸是日本之主,德川幸义是新日本之主,他们已经是豪商们难以高攀的人物了,而大明天子更是整个东亚的主人啊……

“在下有个女儿名叫薰子,今年只有十四岁,容貌秀美,性格温良,尚未许嫁,若蒙皇上不弃,可侍奉枕席。”三井八郎右卫门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即将自己的一个庶女献了出来。这个年纪,当然不可能给家幸和幸义当小老婆了,他的目标自然是朱皇帝本人。

“好好好,那朕就封这位薰小姐当选侍吧。”朱济世连连点头,三井财阀在后世可是鼎鼎大名,如果能和他们联姻,自己对日本经济,特别是金融的控制可就又加强了几分了。

想到这里,他又看看另外两个豪商,“那么就让家幸纳相模屋家的小姐,让幸义纳住友家的小姐吧。”

相模屋政五郎和住友吉佐卫门脸上也满是欢喜,不过心里面却都懊悔不已。朱皇帝的儿子和养子,怎么能和皇帝本人相比?漂亮的女儿谁没有?相模屋家和住友家都是传承了几百年的大家族,分家一大堆,漂亮MM更是一大把啊……

第869章 枷锁——债务重组

三个豪商都欢天喜地的离开了——这个时代日本的商人还不像后来那么忠君爱国,死掉的孝明上皇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一堆穷光蛋公卿的头头罢了。虽然大家在面子上都挺尊重天皇家和公卿家,但实际上谁都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更不愿意把钱借给他们。现在能和全世界最富有的大明皇帝结亲,国丧什么的都已经抛到九霄云外了。

特别是三井八郎右卫门都快笑起来了,一路小跑就出了大阪城。自己女儿和大明皇帝的好事最好快点弄成了,如果今天晚上能把薰子送上皇帝的床,那就再好不过了。说不定过上十个月,薰子就能给大明皇帝生个儿子,这下三井家的档次可就上去啦……

三个商人前脚刚走,又有人报德川齐昭和德川庆喜两父子求见。原来齐昭将朱济世一行迎入大阪城后,就去和德川庆喜、有栖川宫炽仁和岩仓俱视说话去了。到了下午才带着儿子来见朱皇帝,没想到朱皇帝正在接见三个商人。只好耐着性子等候。

“右府和庆喜啊,都坐吧。”朱济世知道德川齐昭是来谈正事儿的,多半是和大中华关税同盟有关系。

但是不等齐昭说话,朱济世却提起了另一件事情,“右府,刚才三井八郎右卫门高速朕,全日本的藩主一共欠商人2亿银元,有那么多吗?”

“2亿银元……差不多吧。”德川齐昭愣了下,点点头道。全日本的藩国欠多少债他不知道,不过他的水户藩和下面的四个支藩总有上百万的阎王债没还,这还是厉行节约以后的结果呢。

“这个不是小事情啊!”朱济世认真地看着齐昭,“这笔债务,算是公债还是私债?”

公债?私债?好像是一回事儿吧?

“在公武合体之后,可就是个大麻烦了。”朱济世皱起了眉头,“右府,难道你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这事儿?”

德川齐昭心道:“这算什么?武士不急急皇帝?”

“皇上,此事一直困扰着幕府和诸藩。”德川庆喜看到老爹不说话,于是就帮着老头子回答。他从小就有个天才儿童的美誉,脑子转得快,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快。

“幕府和诸藩准备怎么解决?”朱济世还有问题。

庆喜道:“皇上,幕府和诸藩也束手无策。不过这样的事情在过去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廉仓幕府和室町幕府都曾经颁布过《德政令》,命令商人免除穷困武士的债务。”

“那不是赖账吗?”朱济世有些惊讶地瞧着德川庆喜,“那借债给武士的商人,岂不是要倾家荡产了?”他回头看看明子,“明子,你说是不是啊?”

“是啊,的确是赖账。”明子道,“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武士欠债太多了。”

“欠债多就更不能赖了,否则将来谁敢借钱给日本的新政府?你们知道吗?朕的朝廷都有好几亿元的债务,英吉利、法兰西、俄罗斯这样的列强之国,也都有几亿乃至几十亿的债。可是,没有一个国家敢赖账不还的。因为赖账不还的国家,在国际上毫无信用可言,同这样的国家做生意,必须要现金结算,绝无赊欠之可能。这样,很多生意就做不成了。”

“生意……难道不应该是银货两清的吗?”德川庆喜有些奇怪的问。

朱济世笑着摇摇头,冲胜海舟打了个眼色。海舟道:“那要看是什么生意,如果买条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