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6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雄儿,罗曼诺夫王朝那里也不要撕破脸。”朱济世又把话题转回了俄国,印度无非就是块肥肉,就是吃不吃,或是怎么吃的问题。而俄国革命却是关系到今后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世界格局的大问题。

“父皇的意思是要留罗曼诺夫王朝一口气?”

“没错,尽可能留口气。”朱济世道,“在西西伯利亚给他们搞个小王国缓冲一下。不行的话咱们再西扩。”

“西扩的话……地盘怎么个分配?”朱国雄试探着问。

“你和国轩自己商量着办吧。”朱济世一挥手,“不过你国轩弟要是和民意党的俄国接壤,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儿臣知道。”朱国雄微微一笑。这点分寸他岂会没有?西华的地盘本来就不如东华、北华、南华,是没有出海口的封闭之地,经济发展的难度不低,要再摊上民意党俄国这样的邻居,大明当然要想办法支持一下,否则革命波及到西华可就有大麻烦了。

……

“共和国万岁!普选权万岁!打倒专制王朝……”

白金汉宫外,这个时候聚集的群众依旧没有散去。维多利亚女皇退位的消息已经公布,爱德华王储已经准备即位,可是伦敦民众的怒火依旧没有平息。

“民众仍然没有恢复理性!首相先生,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已经退位的维多利亚满脸都是恐惧的表情,“我们是不是该暂时离开伦敦?”

罗伯特·丘吉尔的胖脸上现在布满了汗珠子,这个临危受命的首相已经感到问题非常严重了,女皇宣布退位并没有完全平息民众的怒火!在伦敦街头游行抗议的群众没有减少太多。在今天上午刚刚举行的英国议会下院的会议上,议员们也都态度暧昧,大家似乎没有坚决站在皇室一边——大英帝国输掉了战争,这是毫无疑问的!现在必须要有人负责,或许英国皇室就是最好的牺牲品吧?

而更加麻烦的是之前一直被掩盖和压制的经济危机,已经开始全面暴露了!现在的经济危机可不是什么东西太多卖不出去的过剩危机,而是长期大规模战争特别是战败而引发的全面危机!

第1485章 再捅英国一刀

通过架设在罗马帝国驻伦敦大使馆的电报天线,正在伦敦发生的一切,很快就传到了巴黎,并且在不同立场的人那里激起了不同的反应。

有些人感到惊讶,有些人感到害怕,但是毫无疑问,在罗马帝国高层的聚会当中,大英帝国的风雨飘摇理所当然地会引起一阵幸灾乐祸的欢笑。

“很遗憾,西方世界很快就要失去一个世界帝国了……然而,某种意义上这并不是坏事情,”罗马帝国奥古斯都阴沉了多日的面孔上终于展露出了笑容,虽然他并不想表现得幸灾乐祸,但还是难以掩饰心中的愉悦。“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残酷斗争之后,西方世界终于要迎来一个秩序井然的时代了,而罗马帝国将是西方世界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也只有罗马才能承担起这样的重担……”

“没错!这都是奥古斯都陛下您英明决策的功劳!”坐在他旁边的罗马东帝国保民官蒙托邦侯爵也是喜形于色,“正是在您的英明决策下,恺撒陛下才得以顺利搞垮大英帝国的!”

‘恺撒陛下……哼,一个眼睛里只有儿子没有罗马帝国的蠢女人!’和奥古斯都并排而坐的罗马帝国皇太后欧仁妮在心里面一声冷笑。不过面子上还是附和着保民官大人,“罗马帝国能有今天,马蒂尔德的确功不可没,要是她能够尽快平定西帝国南方的叛乱,整个罗马会更加感激她的。”

就事论事的说,欧仁妮皇太后对马蒂尔德的看法没有错,而蒙托邦侯爵的说法也没有错。马蒂尔德一世的确是为了儿子而擅自动员西帝国的兵力去抄了英美军队的后路造成了大英帝国在美洲战场上的一败涂地。而美国革命则是英美军队一败涂地后的必然结果,目前爆发在英国的抗议浪潮则是美国革命的后果。从这个角度来说,马蒂尔德的“胡作非为”在帮了儿子胡安的同时,也将这个新罗马帝国推向了最高峰。而历史上很倒霉的拿破仑四世,则成了个坐享其成的幸运儿。他父亲和二大爷未能达成的功业,很可能要由他来完成了。

“平定西帝国南方叛乱的事情不着急,马蒂尔德打算在胡安辞去东华国王后,由他带兵去南美。”约瑟夫·波拿巴笑了笑,然后轻轻转动手中的酒杯,“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在英吉利海峡对岸,那个和法国斗争了几百年的岛国现在还没有最后崩溃呢!”

“那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虽然免不了再经历一些曲折。”拿破仑四世并没有被约瑟夫·波拿巴的话搅坏心情,他只是微微挑了挑眉头,笑着说道,“当然,我们还得再加把劲儿,利用战争之外的所有手段去促使大英帝国早一点崩溃!”

和罗伯特·丘吉尔的设想相反,拿破仑四世根本就没有想过维持大英帝国的问题。促使这个唯一可以和罗马对抗的白人世界帝国崩溃,一直都是拿破仑四世的国策。因而在美国发生革命之后,拿破仑四世立即就指示马蒂尔德向美利坚革命委员会提供援助——无论这个革命的美国是否会向罗马臣服,罗马帝国都需要它的存在。在这个问题上,拿破仑四世和他的大臣们并没有犯糊涂。

因而在纽约起义尚在进行的时候,罗马海军就打着“人道主义援助”的招牌,将数万吨墨西哥玉米运去了纽约,以便喂饱那里的美国人。与此同时,新法兰西还接受了布什政府要员的流亡,并且让他们在新奥尔良公开发表声明辞去一切职务将政权移交给美国革命委员会——这就给了美利坚革命委员会合法身份,方便这个委员会赢得大多数美军的效忠。

对于英国本土的阴谋,也在巴黎和罗马的宫廷中酝酿。阴谋分成两部分,一是向英国政府和汉诺威王朝潜在的反对者提供支持,包括英国的社会主义者和詹姆斯党以及爱尔兰独立运动等等。

二是在经济上给予英国以致命打击——而这一点尤为致命!现在的罗马帝国可不是历史上那个外强中干的法兰西第二帝国,虽然……也有那么一些外强中干,但是罗马帝国的实力,特别是罗马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

虽然这种强大不是建立在重工业上,但是罗马帝国的农业、轻工业和金融业的强大程度几乎和大中华帝国相当。

罗马的农业当然没有大中华帝国农业那么大的产量。但是拥有北美洲粮仓墨西哥、新法兰西,南美洲粮仓阿根廷、巴西,以及非常适合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的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岛屿的罗马西帝国,却是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农产品输出地,其出口的粮食甚至占到了1876年度国际粮食贸易总量的80%左右!只要拿破仑四世和马蒂尔德一世愿意,除了罗马帝国领土之外的整个欧洲和北美洲都要挨饿——包括东华王国!

而罗马帝国的金融业,更主宰着整个西方金融!早在拿破仑三世上台之前,法国的金融业就异常发达,所谓的200银行家就是整个国家的主宰。在拿破仑三世上台执政的过程中,以贝列拉家族、罗斯柴尔德(詹姆斯·罗斯柴尔德)家族、福尔德家族、马利特家族、塞古尔家族(玛丽亚的前夫家族)、达维里尔家族、鲁伯萨克家族、达摩其家族、古德霍克斯家族、莱西德思科家族为代表的法国金融业巨头可谓居功至伟。

而在法兰西第二帝国不断走向辉煌的过程中,法国和罗马的银行家的财力也跟着迅速膨胀起来。马蒂尔德控制的墨西哥美洲银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罗斯柴尔德法国银行,贝列拉家族的动产信贷银行和跨大西洋银行,塞古尔家族的塞古尔——汇丰银行等罗马帝国的大银行,在这场世界大战开始后就完全压倒了它们的英国或德国竞争对手,成了西方金融市场上的主宰。

同样的,由东罗马银行发行的金法郎和西罗马银行发行(由墨西哥美洲银行的发钞部门改制而来)的银比索。更是国际市场上最坚挺的硬通货,甚至超过了尚处于战争中的大中华帝国的华元——毕竟华元在战前并不是真正的国际货币,只是在大中华经济圈内流通。而且大中华经济圈的金融市场完全在大明皇室的控制下,和国际金融市场并不完全连接。因为战争的因素从英美德奥俄等国流出的避险资金,大多流入了罗马帝国,使得罗马帝国的黄金白银储备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数量。

东西罗马银行(计划中是要合并的,不过目前罗马帝国的确有两个中央银行)更是比后世的美联储还要牛气冲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说一不二的地位!实际上,这两家中央银行和罗马帝国的农产品一样,都是拿破仑四世和马蒂尔德一世手中的利器!

而掌控着东罗马银行,同时也是东帝国财政大臣的,拿破仑三世同母异父之弟奥古斯特·摩尼也出席了今天的宴会。

“我的陛下,我刚刚和东帝国银行总裁摩根先生用电报充分交换了意见。”奥古斯特·摩尼小心翼翼地说,“我们都认为,大不列颠的经济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困难当中,能够挽救它的只有罗马,而能将它立即推向深渊的也是罗马!一切都将由陛下您的意志决定!”

“挽救它?”拿破仑四世看着奥古斯特·摩尼,“如果现在遇到困难的是罗马帝国,英国人会来挽救还是会在我的背后捅上一刀?”

摩尼有些担心地道:“但是很多人担心,革命的风潮如果不能在英国得到遏制,将会很快殃及欧洲大陆……”

“革命会在英国得到遏制的,就如1848年革命在匈牙利得到遏制一样!”拿破仑四世胸有成竹地笑了起来,“我想英国人会期待罗马帝国的陆军去帮助他们恢复秩序的……不过在这之前,他们需要稍稍忍耐一段时间的混乱。奥古斯特,我想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是的,我知道该怎么做。”奥古斯特·摩尼点了点头,实际上他不完全知道,但是他的两位副手,东罗马银行的两位重要董事,阿尔方斯·罗斯柴尔德和尤金·贝列尼却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已经给他制定好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现在英镑的汇率和英国政府债券的价格其实已经崩溃,英国的银行业事实上也已经崩溃——因为他们购买了太多的英国和美国的公债,而且在美国的投资也过多,这一切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了英国银行业的资本总额,所有的英国银行实际上都已经资不抵债。

但是英国经济却在英镑崩溃和银行业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勉强运行着。主要的原因就是英国政府的经济管制政策比较有效,使得整个经济可以不依靠金融和市场,而是依靠政府的指令运行。但是这种经济管制政策在目前,也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困难。据我们所知,英国仓库中的农产品和矿产品储备已经不多了,而英格兰银行中的黄金白银也将见底。英国的经济显然已经处在最后崩溃的边缘,如果我们想要加快这一进程的话……我们就应该牵头领导一场帮助英国稳定货币的行动。”

第1486章 英镑保卫战

“打一场英镑保卫战?”

唐宁街10号的一间狭小而且陈旧的会议室内,焦头烂额的英国首相罗伯特·丘吉尔终于从他的阁僚那里听到了一个有点儿建设性的意见。而提出这个意见的,则是刚刚入阁的财政大臣莱昂内尔·内森·德·罗斯柴尔德。

这位罗斯柴尔德自从1858年起就是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当然还是罗斯柴尔德英国银行的掌门人——这家银行当然也已经处于事实破产的状态当中了。作为英国最大的国债承销商,罗斯柴尔德英国银行持有着大量的美国国债和英国国债,在南海大战的准确消息传来之后,他就知道罗斯柴尔德英国银行已经完了!

不过他和控制着巴林兄弟公司的掌门人爱德华·查理·巴林却没有在大英帝国最危难的时候落井下石。至少表面上没有大肆抛售英国国债,而且还在伦敦金融市场上出手买入,以维持债券价值——事实上,对罗斯柴尔德英国银行和巴林兄弟公司来说,想从大英帝国抽身绝不是“一抛了之”的事情。这两家大银行和英国的关系,已经到了休戚与共的地步。如果大英帝国输掉一切,它们也只有倒闭破产一条出路。

当然,现在的罗斯柴尔德英国银行和巴林兄弟公司都是有限责任公司……

“首相先生,大英帝国目前最大的危机已经不是来自战场上了,而是来自经济特别是金融的崩溃……”须发皆白,看上去行将就木是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意味深长地拖长了音,“英镑正在成为废纸,同法郎的汇率已经从战前的1英镑兑换20法郎变成了现在的1英镑兑换10法郎……当然,这不过是官方汇率。在黑市上,1英镑现在连1个法郎都换不到了,而且还在继续下跌,估计在几个月内就会变成废纸,到时候大英帝国就彻底完了。”

“我想不会这么糟糕,1法郎还是能够守住的。”罗伯特·丘吉尔不禁皱起了眉头,“印度和开普殖民地还在我们手中,只要战争结束,我们就能从德兰士瓦的金矿和印度繁荣的经济中得到足够的硬通货,到时候汇率会趋于稳定。”

“不,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只有汇率先得到稳定,金银才有可能流入英国。”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苦苦一笑,“这是我在金融界服务一生所得出的经验,资本永远是厌恶风险的,不断下跌的英镑汇率和濒临崩溃的英国经济还是实际上已经全体破产的英国银行,都会吓跑资金!资金为什么不去欣欣向荣的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那里有的是投资机会,收益有保障而且非常安全。”

丘胖子的脸色难看起来了,他当然知道这位罗斯柴尔德没有在胡说八道,实际上身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本人,在南海大战的败报传来之后,也将一部分资产转移去罗马了……

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叹了口气,“实际上,英国的经济危机才刚刚开始!这场战争给英国经济带来的损害,是不可能随着一纸和约而化于无形的。”他顿了一下,露出悲伤的表情,“罗斯柴尔德英国银行事实上已经破产了,我们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一分钱都收不回来了!我们在英国的银行同样是亏损累累……您知道的,罗斯柴尔德英国银行的许多大客户都在战前和战争爆发初期将他们的头寸换成了金法郎和银比索,而我们又将这些金法郎和银比索变成了英国国债……”

这才是最大的损失!虽然英国国债在战争爆发以后也跌了不少,但是国债毕竟有英国国家的信用做保障,或者说是有英格兰银行的印钞机做担保,无论如何都是不会赖帐不还的。但是英镑汇率的下跌给罗斯柴尔德英国银行带来的损失却是致命的,和美国革命同样致命——如果按照黑市汇率计算,罗斯柴尔德英国银行在这方面的损失已经高达5亿金法郎,而美国革命给这家银行造成的损失差不多也是这个数。

“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资本流动尚有管制(不过真正有门路的人还是有办法把资金汇出国门的),一旦战争结束,资本管制取消……大量的资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流出,到时候没有一家英国银行能够拿出足够的外汇和金银!没有一家!”

老头子不是危言耸听。因为银行是靠息差吃饭的,在战争爆发后,英镑和英国国债的利息远远高于金法郎、银比索。如果英国银行将它们手中的金法郎、银比索存入海峡对岸的罗马银行根本无利可图。而要将这些资金用于购买英国国债或是向英国国内的工商企业放债,就必须将之兑换成英镑——仅此一项的损失,就足以让所有的英国银行亏光老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