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朝之梦-第7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一切就都安稳了……这些苦是必须要吃的。”

朱济世、朱国雄俩父子都没有提及实行农产品保护。因为现在冲击大明的农产品主要是来于东华、南华和北华。而这三国又是大明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大明工业,诸夏农业、矿业的产业布局,在大中华市场一体化的推动下,已经完全形成了。这不是用刺刀或是行政命令强制推动而来的,而是真正的市场选择的结果。

人口众多,各种工业资源也比较充足,大城市集中的大明汉地在完成了二次产业革命后所展现出来的生产力,是其余大中华诸国的工业很难对抗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余大中华诸国没有工业,而是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有一些拥有明显资源成本优势的产业。

譬如东华的军火、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等行业依托资源或市场,才可以和大明本土的相关产业一较高低,至于其余的工业品,都是大明造的天下。

虽然在胡安的操纵下,东华政府一直很注重扶植工业。但是在大中华圈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下,工业资本总是会向成本最低而不是比较高的地方流动。无论胡安如何努力,他都没有办法和市场的力量竞争,除非把大中华市场给拆了。

而禁止北美的农产品输入大明冲击大明市场就是拆台的方式——哪怕东华、北华不采取任何对抗的措施,也会因为无法通过农产品获取足够的华元而减少输入大明工业品的数量。当然,大明的农民会因为农产品价格提高而获得强的购买力,以填补东华、北华市场缩水给大明工业带来的损失。同样的,东华、北华的农产品失去市场后,农业生产也会大大下降,大量的农业人口就会进入城市变成廉价劳动力,从而降低北美工业生产的成本。

这样,北美和大明本土就会变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而失去了相互依存的统一市场后,北美和大明本土就会日渐离心。

朱国雄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水,慢慢的说道:“儿臣知道的,大中华必须要有统一的市场,否则早晚会分崩离析。”

他可不想让北华、东华发展出自己的工业体系。没有强大的工业,朱胡安再会用兵也不可能挑战大明。而且靠出售农产品和资源就能过上好日子的东华人、北华人也不会跟着胡安去对抗大明。

“知道就好。”朱济世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水,慢慢的问道,“皇儿,我大中华大概还有2、30年才能大安,想来涅恰耶夫和左尔格之流不会给我们那么久吧?”

“还有德皇威廉二世,”朱国雄皱着眉头补充,“威廉二世是不得不战了!”

“不得不战?”

“这几年德国的工业已经出现了过剩,波兰联合王国和瑞典联合王国的市场已经消化不了德国庞大的工业品产量了。而且俄国(斯拉夫联盟)的工业化初步完成,对德国工业品的需求也在减少。恩格斯先生生前设计的国际贸易规则,现在已经无法满足德国的需要了。而要改变德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只有发动战争!”

这个时代的国际贸易规则明面上是“易货贸易”,实际上则是几个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贸易平衡——大中华是一个,罗马和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再加上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小国是一个;德英波共君联盟、瑞典联合王国、丹麦和斯拉夫联盟算一个。另外,还有奥地利帝国、土耳其帝国、印度帝国这三个不大不小的独立市场,也都和三大自由贸易圈签订了易货贸易协定。

也就是说,各个自由贸易圈都是相对封闭而且自给自足的市场,圈外的商品很难进入……除非发动战争!

第1539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美国、俄国、德国会勾结在一起?”朱济世扬了扬眉,这是美苏德三国轴心?看上去很可怕啊!不过他表面上还是非常平静,“会不会再加上胡安?”

朱国雄摇摇头,“现在的形势对墨西哥王有利,他是不会那么沉不住气的,除非拿破仑四世要动他在墨西哥的基业。”

朱胡安虽然死了母亲,但同时也去除了羁绊,可以完全将墨西哥王国的控制在手里了。而控制了墨西哥,就是控制了罗马西帝国大部分的工业和军事实力——这可不是历史上那个乱哄哄的墨西哥,而是站在失败的美国的肩膀上的工业化墨西哥!

另外,胡安在东华的影响力依旧。只要他下了决心,随时可以让东华王国再一次投入战争——无论大明皇帝朱国雄是否支持!

和正在承受工业化最后阵痛的大明不同,东华王国这个“天选之国”的条件实在太优越了——除了有一个不死心的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当邻居。所以在过去20多年里,东华王国发展的相当成功。

得益于战前和战时的宣传,整个大明的资本对于“天选之国”的热情极高。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东华王国就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投资还有移民热潮——虽然东华王国还面临着第三次战争甚至是第四次战争。但是坚信大中华帝国霸权不可动摇的投资者还是很有一些,未来的战争在他们看来,更多的是投资机会,而不是风险。

至于大明国内的破产农民——如果他们不甘沦为大明的城市贫民,北美辽阔而富庶的大平原就是他们最好的去向。相比之下,干旱的南华更适合发展畜牧业而非农业,可以承载的人口远远少于东华。

在资本、人口和市场都不匮乏的情况下,东华这个天选之国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走出了战后的困难时期,在战争结束后10年就重新成为大中华帝国之下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和北华、南华、新日本并列!而在内燃机的时代全面到来之后,德州和加州的大油田又再一次为东华经济的起飞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各种和石油开采、加工、运输相关的行业,在不到10年时间,就奇迹般的在东华的国土上发展起来了。到了现在,东华的工业门类虽然比较单一,集中于钢铁、石化、冶金、军工几个重工业领域,但是整体规模已经和邻国墨西哥不相上下。

如果东华和墨西哥在未来的战争中联手,拿破仑四世连一丝赢面都没有!这个波拿巴王朝的掌门人如果脑子不糊涂的话,多半只能用优容怀柔的办法稳住胡安……

“父皇,拿破仑四世昨天晚上和多蒙托维奇公爵密谈了半个晚上,他愿意保证墨西哥王对墨西哥的权益,同时还愿意将古巴和牙买加划入墨西哥。”

朱国雄看着父亲,说出了他的密使多蒙托维奇公爵和拿破仑四世在凡尔赛宫密谈的结果——这个多蒙托维奇公爵是西伯利亚王国驻巴黎的大使,本来和朱国雄没有太多交集,不该成为他的密使。

但是这位西伯利亚王国公爵有一位极漂亮而且颇有才华的女儿名叫亚历山德拉·米哈伊诺娃的,原先是亚历山德拉女王的侍女,在女王嫁给朱邦安之后,被朱邦安“献给”了老爹朱国雄当了选侍,而且还颇为得宠。这就一下拉近了朱国雄和多蒙托维奇公爵的关系……有些不方便由大明大使出面去和拿破仑四世讨论的话题,就由这位多蒙托维奇公爵出面试探了。

“多蒙托维奇公爵还报告了一件事情,霍恩洛厄亲王秘密访问了巴黎。”

霍恩洛厄亲王的全称是克洛德维希?卡尔·维克托,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是霍恩洛厄王室的成员。还曾经担任过巴伐利亚王国的首席大臣,目前则官拜德意志帝国宰相,是俾斯麦的继任者。

“德国宰相秘访巴黎……多蒙托维奇公爵还能打听到那么秘密的事情?”朱济世淡淡地道。

“应该是拿破仑四世想让多蒙托维奇知道的,”朱国雄想了想,又道,“看来德国对罗马表示了支持。”

在过去的20年,德意志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的暗斗固然没有停止过,但是在表面上,特别是在面对大中华帝国的时候,这两国却是始终保持一致的。就像后世中国、俄国对待美国一样。当然,德国和罗马之间的矛盾并不比它们同大中华之间的矛盾小多少。罗马认为自己是西方世界的领袖,和大明在东方的地位一样。可德意志帝国却不会自认为是西方的东华,而是跃跃欲试想取罗马而代之。

另外,眼下原子弹这种超级大杀器还没有出现,那位提出相对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还在应天济世大学念书呢。而在没有核威慑的情况下,后发的德意志帝国完全可以通过一场战争取代罗马的地位,同时夺取罗马在非洲的殖民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工业已经出现了过剩的苗头,而且随着石油时代的来临,缺乏石油已经成了德国工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因而德意志帝国走向扩张已经在所难免!现在不确定的就是德意志帝国的扩张方向会在何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国是想让罗马领头和我们在美洲对抗!如果罗马取胜,德国就会向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扩张。如果我们在美洲取胜,德国就会取代罗马成为西方世界的领袖,非洲自然是他们的地盘。”

朱国雄顿了下,分析道,“不过拿破仑四世也不傻,他想和我们联手压制……压制胡安,避免罗马帝国陷入分裂。”

说着话,朱国雄的目光在朱济世脸上轻轻扫过。如果没有“胡安问题”,现在的世界大概会平静许多。罗马帝国的团结应该可以再维持上几十年,而且大中华和罗马也不会有多少利益冲突。只要大中华和罗马保持友好合作,世界的和平就能一直维持下去。

“朕会去和胡安说的。”朱济世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马蒂尔德虽然不在了,但是朕还在……只要朕在一日,东华和墨西哥就不会联合起来对抗罗马。”

看了眼白发苍苍的老父,朱国雄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朱济世还能在世多少年?10年问题不大,20年……恐怕是指望不上了!

“能拖10年也是好的。”朱济世瞧了眼儿子,“你就好好用这10年稳住大明内部吧……但是10年之后呢?你想怎么安排美洲的未来?”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朱国雄的目光中流露出凝重的神色,“父皇……北美的第三次大战将是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的灭国之战,甚至连新法兰西王国也可能灭亡!战后的北美洲将只剩下北华、东华和墨西哥三国。南美洲除了新日本王国之外,也将尽数处于墨西哥王的支配之下!”

“胡安父子将会称霸美洲!”朱济世看着儿子,“而且东华王国也不会再被美利坚所牵制。”

这的确是个让人头疼的局面,而且很可能成为现实!因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一旦在美洲燃起,东华、北华同美利坚之间必然要分个你死我活。和上一次大战时的情况不同,东华、北华已经休养生息了20多年,两个的人口总和已经高达6000余万。加上墨西哥王国的4000多万,朱胡安的背后站着超过一亿人口。而且东华、北华、墨西哥三国的工业实力之和,也远远超过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甚至比德意志帝国都更胜一筹。而10年甚至20年后的东华、北华必然会更强大。到时候即使大明帝国带领东华、北华之外的大中华诸国围观,东华、北华、墨西哥也能靠它们自己的力量取得胜利。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朱国雄沉默片刻,淡淡一笑,“墨西哥王和东华王毕竟不是一个人,而且墨西哥和东华的人种、文化、宗教、语言皆不相同。另外,胡安弟还用罗马公教仪式迎娶了波拿巴王朝玛丽亚·莱蒂齐娅公主为墨西哥王后……因为这件事情,东华王和墨西哥王之间的关系有些冷淡了。”

朱胡安的这场婚姻是政治性的,目的是改善自己和波拿巴家族成员的关系,同时希望生一个符合罗马公教规则的“合法继承人”。但是玛丽亚·莱蒂齐娅公主成为墨西哥王后也意味着朱邦羽的生母容氏失去了胡安正室的地位成了小老婆……这当然是自小在应天长大,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东华王朱邦羽很难接受的。虽然不至于让父子公开反目,但是想让朱邦羽和玛丽亚·莱蒂齐娅公主所生的墨西哥王在将来兄弟相亲是完全不现实的。

更重要的是,当美利坚和罗马在美洲败北之后,东华和墨西哥还能有什么共同利益可以让他们继续联合?

第1540章 这是不合理要求吗?

“皇上,这里就是最新的排屋区,称宣武新区,计划建造一万栋五层排屋,每栋可居住60户人家,每户排屋的面积(套内使用面积)都达到了50平方米,包括地价在内,每套排屋的总造价可控制在300华元之内,完全是普通三口之家可以承受的。另外,宣武区的马路、轻轨铁路、商业区、学校、医院和下水道等配套设施也将同时开工,整个宣武区开发项目总投资将会高达3。1亿华元,计划6年内全部完成……”

已经就美洲未来的安排和朱济世达成一致的宣武皇帝,这个时候已经返回了紫禁城,正背着手站在地图桌旁,不过地图桌上展开的却不是军用地图或世界形势图,而是一幅巨大的应天府城市建设规划图。刚刚当选的应天知府袁世凯正手持一支教鞭,在给朱国雄介绍着最新的城市建设规划。

“一万栋房子,一栋住60户人家,就是60万户啊!有那么多人?”

“有的,现在光是在应天府登记申请排屋的民众就已经多达25万户,每年还会再增加10万户,等到宣武区全部建成的时候,估计都不够分配了。”

朱国雄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袁世凯说的是事实,这几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明的人口开始向大城市集中。每年涌入应天、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五个府的人口就数以十万计。加上这五府百姓繁衍生息,五府户口增长速度之快,已经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随之而来的,除了就业问题,就是住房、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三大难题了。而大明朝廷却从来没有智者想到将这三大难题推向市场,用产业化的办法将之从政府的负担变成财源滚滚的支柱产业——其实也不是19世纪的中国人比较笨,而是大明帝国的内外部情况不允许朱国雄当局这么干。

现在大明是内有社会党、民意党用合法的非法的手段把大明往社会主义的路子上带。外面还有东华、北华、南华、西华、新日本五个华夏大国在敞开大门招揽大明移民!现在除了大明帝国之外的华夏诸国已经拥有多达3。5亿人口,相当于大明帝国的50%。而且除大明之外华夏诸国的人口增长率在过去二十多年中遥遥领先于大明!大明的人口在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多年间只增加了1亿左右,而其他华夏国家的人口则增加了整整2亿!

如果这个趋势维持下去,再过上二三十年,华夏诸国的人口总数很有可能超过大明!到时候大明领导大中华帝国的地位可就要遭受严重挑战了!

“应天现在有多少户口了?”

“户六百二十一万,人口两千两百五十五万(应天府的辖区比后世的南京市可大太多了)。”袁世凯不假思索地回答。身为民选的应天知府,所管辖区域最新的人口数据是必须时时刻刻牢记的。要不然在回答记者问题或是在议会辩论中说错了,这个洋相可不是一点半点。

“两千多万了……北华一国才一千万出头啊!”朱国雄摇了摇头,“人口怎么都跑到应天来了?我大明有两千几百万平方公里之地啊!”

“皇上,这些年农人破产失业颇多,在乡无依无靠,只能到大城市讨生活了,现在不仅是五大都市,汉地的省会城市同样人满为患了。”袁世凯面无表情地回答。这个问题颇为让人头疼,议会里面的青年、东林、社会三党时常会因为农村日益凋敝的事情互相指责。不过指责来指责去,执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