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犹豫,直接就伸手抓向了一百斤一个的。而且是一手抓一个,这次又引来了一阵哄笑,众人在笑他不自量力。

结果让他们马上就笑不出来的是,王彦章只是深呼吸了一下,然后立即一手一个抓了起来。

抓举成功。

接着,这对石锁在他手中竟然和两块木头一样的轻,他举重若轻,拿着两块石锁舞了起来。旁边的人看着都呆了,不少人甚至认出了那一个个舞技的名头。什么苏秦背剑等等。看的兴起,众人不由的大声叫好。

足舞了小半刻钟,王彦章才在众人的见好声中放下了两块石锁。而他,只是面色微红,连汗都没有出一滴。

“好神力,小伙子,你再试下这练弓!”

那练弓乃是专门练力所用,不讲究准头,只讲究力道。王彦章直接拿起了一张一石的弓,稍用力一拉。

啪的一声,相当于步军队头以上标准弓力的一石练弓拍的直接断了。王彦章微微愣了一下,又直接抓起了二石的那张弓,又是猛的一拉,啪的一声又断了。

这下围观的人更加的兴奋起来,这小子看起来这么土,却没想到居然天生神力,两石的弓一拉就断。那考官也都是惊的站了起来,对王彦章激动的道:“你拉下三石的弓试试!”

三石的弓可是足足三百六十斤,除非是千里挑一的大力士,否则根本就拉不开。

王彦章见考官没有追究他拉断了两张弓的责任,心下略安。拿起那张弓,气聚丹田,大喝一声,右臂猛的用力向后一拉,三石的强弓应声而开,弓开如满月。

不过这次王彦章感觉没开头两次那么轻易了,见拉开了弓民不敢再用尽全力,便松了手,随后又连拉了两次,都是弓如满月。

“那考官兴奋的大喊,天生神力啊,真乃壮士。好,你直接通过了,走,我带你去见诸位上官。”

考官直接拉着王彦章走到了后面的那个考场,这里是前面海选通过之后,再进行的一次复选,考的是武艺技击之术。

“将军,刚碰到一个天生神力,能一手一个百斤的石锁舞出各种花样小半刻钟不流汗的。更厉害的是,他先前连续把一石和二石的弓都给拉断了,甚至把三石的弓都能拉开满月,且能连拉开三次还有余力。”

今天的主考官正是前来十二连城视察的李璟,听说有这样的勇士,也不由惊叹。细打量,才发现这竟然只是一个少年,看样子只有十几岁而已。

“除了力气大,你可还练过其它的枪矛兵器否?”李璟笑着问。

“我练过家传枪术!”

“可否当场展示一下?”李璟问。

“好。”王彦章的回答很简洁,转身走到场边,从莲花儿手中接过枪袋。

打开枪袋,露出两把一丈余长闪着寒芒的黝黑铁枪。李璟只是目测,便已经看出这两把铁枪和狼牙秦宗守的那把铁枪应当差不多,都是三十斤出头的超重铁枪。使铁枪的人,都是天生巨力之人。难怪他刚才能把百斤石锁舞的玩一样,又能将三石的强弓拉开。

“我有两把枪,一把叫霸王破阵枪,一把叫猛虎啸牙枪,将军想看我用哪把枪?”王彦章问。

“不如各展示一二。”听到这么霸气的两把枪名,李璟不由微笑。

王彦章也不说话在,双手居然各握一把枪走到场中。先把其中一把猛的插入地上,握起另一把就舞了起来。顿时场中只见枪如流龙,人似猛虎,舞到厉害处,甚至隐隐听到虎啸之声,李璟猜测,估计这就是猛虎啸牙枪的由来了。

一通枪毕,又换另一把霸王破阵枪,这套枪法则更加走的是刚猛的路子,以砸劈扫为主,竟然是用枪施展的棍术,刚猛无比。等他舞完,李璟当先拍掌叫好。

之后李璟又问了他会否骑射之术,有些遗憾的是,他从没骑过马,也不会用弓。不过就算如此,这也是一员优秀的步下勇士了。特别是他还如此的年轻,如果加以时日,定然又是一名大将了。

当下李璟直接招募了王彦章这个勇士,当天,一共从流民中招募到了二百名新兵。一个个都算是各有所长,身材高大魁梧。李考官便将这二百新兵暂时编为一个新兵队,等带回登州之后,再具体编伍。

等人都齐了后,王彦章见一名穿着铠甲的军官只是随意的那些侍卫中挑了一个做新兵头,便上前道:“我请求做新兵队的队头!”

众人见王彦章只是一个少年,虽然刚才他考核时展示的力气很大,但众人也都算的上是百里挑一的人了。这时,哪愿意听从一个毛孩当他们的头,都不同意。那个新任的队头也觉得自己的威风被扫,有些气恼的道:“这只是一个临时的任命,等到了登州上面自然会有新的队头任命下来的。你只是个新兵蛋子,现在连下等兵都还不是,哪有资格当队头。队头,那不是兵,而是军官。”

王彦章听了,根本没有搭理他们,却径直对那个安排临时队头的军官说:“我天生的一身雄壮之气,觉得你们确实比不上,所以请求做他们的队长,以后带他们一起杀敌立功。没想到他们这样不领情,反而咄咄乱说。看来不给你们开开眼分个胜负,你们就不会心服口服。大凡健儿开口便言生死,我的铁枪更是出必见血。但今天没有在两军阵前,我就先给你们看看我脚上的功夫,光脚在有蒺藜的地上走上三五趟,再看看你们有谁也能来试试?”

大家开始以为他在说大话戏弄众人,没想到王彦章真的让人弄来蒺藜,并光着脚在上面走了几趟,脚上一点事儿也没有。这些新兵都不禁大惊失色,没有人敢上前效仿,都暗暗佩服不已。

李璟本来已经离开,这时听说了这事,也不由重又出来。当他亲眼见到了这铁脚功的功力之后,不由的大讶,脑中顿时浮现出一个五代名将的名头来。当下不由的问道:“刚才还没问小兄弟名字呢,不知姓甚名谁!”

王彦章回道:“铁枪王彦章!”

李璟听到果然就是传说中的那个五代名将,不由的差点笑出声来。没有想到,他树个招兵旗,居然招来了这样的一位名将。当下心中喜悦,当场道:“好个王铁枪,我记住你的名字了。我看你也不用争新兵队的临时队头,我现在就任命你为我李璟的侍卫营都将头!”

王彦章惊讶的望着李璟,“你说是镇东郡公李璟?”

王七这个时候已经从后面忙跑上前来,一把拉着王彦章就跪了下来,“镇东郡公还请恕罪,我这侄子平时空有些蛮力,有时脑子却不太好使,冒犯大将军威仪,还请恕罪。”

李璟笑了笑,刚得了一员名将,哪会在意这些。“某确实就是李璟,如假包换。起来吧,从现在开始,你就跟着我了。”

直到被王七拉着起来,王彦章才突然醒觉,自己居然转眼就成了李璟的侍卫营的都将头。

而李璟同样顿时有种当年唐太宗说出那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喜悦感受。

第371章 窟头刘仁恭

咸通十五年八月十五,乃是一年一度的中秋团圆佳节。正做着最后出征准备的镇东军,也得以放假一天,欢度节日。马上就要出征,又恰逢中秋。李璟也是豪爽大方的从府库之中拔出一大笔钱粮下发给所有的将士。

中秋赏赐,每个士兵都获得钱一千,米二斗,并圆饼十个,并且每人新发一身全套衣衫鞋袜。就连普通的百姓,也都按人头一人四个回饼,加上二斤米。

圆饼,也就是唐代的月饼。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为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胡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

因此传到此时,中秋之时摆香案拜月,摆上供品成了习俗。中秋赏月,普通人家都会做圆饼,大户人家除了圆饼,西瓜也是必不可少之物。

眼下大灾之年,十个圆饼,几十斤米,对于将士们来说已经是极重赏赐。就连普通百姓也能得到四个圆饼和二斤米,登州和辽南百姓无不称颂李璟。

八月十六,中秋刚过,镇东军便开始出兵。

最先出征的是南下征讨王郢的八千军队。

李璟被皇帝任命为南征北面行营都统,和北伐东面行营都统,但李璟分身乏术。在李克用父子和王郢这两路叛军之间,李璟最后理所当然的选中亲征李克用。至于南征的军队,李璟任命拥有丰富水师经验,以及谋略甚高的镇东军判官裴宥为副都统,实际代理南征军主将之位。

另外调李良为南征北面行营司马,李纯为南征北面行营判官,又以萧定邦这个在江南极有影响力登州司马为北面行营掌书记。

南征北面行营,共调怒涛、安澜、伏波三个水师营,以及从镇东军中抽调的五个步兵营组成。梅根为行营先锋兵马使,梅根为先锋游奕使,张烈为行营左厢兵马使,吴迁为行营右厢兵马使。另调张承宗为南征北面行营副都统兼中厢兵马使,刘守谦为南征北面行营副都统兼后厢兵马使。

当日清晨,海上浓雾初开,久违的红日升起。

李璟亲自为大军践行,赐酒。

登州港码头,数万的出征士兵家眷前来送行,依依不舍。

裴宥被李璟任命为南征主帅,心情激动无比。激动的不只是这个职位,而是李璟对他的信任。虽然在他这个主将之下,李良李纯萧定邦,甚至是梅根、茱丽等都是李璟的心腹。特别是同为副都统的张承宗和刘守谦更是李璟心腹中的心腹,但他依然是感激不已。出征军,望着港口摭天蔽日的白帆,顿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此次南征,定不负郡公所托,一定马到成功,凯歌而还!”

李璟爽朗的笑着,轻拍了拍这位老丈人的手臂:“那我静候你的捷报,不过心里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这次你们南下,名为平叛,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打通海上商路,为我们登州的商贸找到新的出路。你带八千人出海,希望到时能把这些兔子崽子都给我如数的再带回来。”

码头上,南征的将校们摆香案跪拜,案上供着猪牛羊三牲。在一翻祷告之后,从死牢里提出来三十六名十恶不赦之罪的死囚犯,一排刽子手上前一刀斩下他们的首级,提着滴血的首级走到前面,将首级上的鲜血滴落在军旗之上祭旗。

祭旗完毕,南征军正式出发启程。出征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登船,然后船队起锚扬帆,吹角摆鼓启航。

三个舰队大小三百余艘战舰出动,在战舰的后面,海上此时还有一支更大的舰队在等候着。等战舰经过,便也跟在后面紧随。这便是登州和辽南各大港最近集结起来的巨大商队,整整三千多艘海船,满载着各式各样的货物,最主要的还是登州出产的商品,各种白酒、果酒,冰糖,还有罐头等等。其次便是各式武器,还有辽南那边运来的各式皮毛,以及牛马骡驴等大牲口。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万两的黄金。连登州的盐也运了大批过去,虽然江淮也有盐,但这次舰队将直达最南端的安南交州。登州的盐乃是上品,一样会有销路。

南征舰队出征的第二天,李璟也正式集结北伐兵马,登州和辽南的各部兵马全都集结到都里港,然后由留守登州的李绪的镇海舰队加上一批商船运送养在两万八千人马前往幽州。

北伐兵马两万八千人,其中镇东军一万,都里镇三千,辽南兵七千,另外还有召集起来承担后勤辎重辅兵任务的八千团结兵。

李璟这个北伐东面行营都统自然是全军主帅,另外王普和王重二人共同担任副都统之职。李振任行军司马,郭承安任判官,张宏任掌书记,杜仲武任教导使。并以飞鹰营十将李维为先锋兵马使,王重兼任左厢都知兵马使,王普任右厢都知兵马使,李璟自任中厢都知兵马使。李居义为前厢都知兵马使,石守诚为后厢都知兵马使。郭镇海为游奕兵马使,林武为行营都虞侯。

并秦宗守、丘神功、李远、崔呈秀、高荣等大将同行,小将刘寻和王彦章,为李璟亲卫营正副十将。

李璟此次出征,仍以一向老成稳重的镇东军副军使林威为留守大将,登州与辽南一并由其镇守,麾下一万精兵,加上刚刚招募的一万新兵以及四千团结兵。

兵马虽然不多,但李璟却很放心。登州和辽南眼下都没有什么威胁。登州的西面,青州还在忙于平定王敬武之乱,且登莱边境上有十二连城,不用担心流民作乱。而在辽南,积利州和契丹人打的正激烈,一时间根本威胁不到辽南。且在辽南,有巍霸四城挡住积利城南下的脚步,一左一右还有长兴诸岛与长山群岛,李璟根本不用担心后院起火。

大军在幽州的登陆地点,依然是在漳水入海口。不过这一次,李璟没有选上次的幽州境内,而是选择了漳水南岸的义昌军境内。卢龙镇与义昌镇的南面边界,正是漳水。李璟直接在南岸登陆,正是在义昌军的沧州境内。

选这里登陆,也是为了避免出现李茂勋在北岸埋伏的可能。虽然这种可能很小,但李璟也不得不防,毕竟李茂勋本来就是个疯子一样的人物。

最先登陆的是飞鹰营的侦察都与特战都,乘着半夜的时候迅速登陆,然后在海岸上建立起一个滩上阵地。不过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漳水河北岸和南岸都没有出现兵马。等到下午,全军终于全部运送上岸。

在漳水南岸休整了一天之后,李璟兵马开始向前移动,当天就重新进入幽州境内,并且在午后抵达了桑干河、巨马水的交江三角上的会昌县城下。

会昌县,就是上次辽南兵抢幽州夺下的幽州六县城之一。

此时,会昌县城早在昨天就已经知道了大批镇东军又已经登陆前来的消息。不过,消息显示镇东军这次是在义晶军的沧州境内登陆。这让会昌城中的驻军又忧又喜。要是镇东军这次真的是奔义昌军去的就好了,毕竟,会昌刚被抢过,眼下原本繁华的城中,只剩下了两三万老弱而已。

城中此时有一营驻守,不过幽州军一个营只有五百人马。他们早在昨天就已经将这情报快马送去了幽州城,但到现在,还没有听到回信。

正当他们期盼镇东军去义昌军境内时,当天中午,无数的烟尘在城东头扬起,紧接着是一路路长龙一般的兵马在行进,旌旗如海,长枪如林,刀光胜雪。

城头上闻报的十将刘仁恭不由的面色苍白,紧紧的咽了口口水,额头上汗水不断的流了下来。

伸手扶住城垛,才使得他稳住了身形。心中暗叹自己怎么就这么的倒霉!他本不过是一个盗墓贼,后来被征入伍,因为有盗墓这个技能,因此也颇懂一些木土作业,尤其擅长于挖地道。而且干盗墓的,本来都是胆大之人。上次跟着李茂勋攻幽州,事后从队头直升为都将,也算是李大帅的嫡系人马。

接着上次辽南兵抢幽州时,刘仁恭带着自己的一都人迅速的赶到,虽然没有碰到镇东军,可是他们却是最先收复失守城池的兵马。正因为收复会昌城有功,且又是李茂勋的嫡系人马,因此被李茂勋刚刚破格提拔为营十将。他也就因此被派驻会昌城,并以本都人马为基础,新招募了四百新兵,建起会昌营,成了营十将。

好不容易混出了点头,刚刚有了块自己的小地盘,还有了五百弟兄,刘仁恭刘窟头正兴奋着呢,谁料到,这该死的镇东军好死不死的究竟又过海来了,而且这一次,他们直接杀到了会昌城下,这下,他连逃都来不及了。

第372章 李璟的三个要求

会昌城头,不但连胆大的刘仁恭忧心忡忡,他的那些手下更是惊的面无人色。那些跟着他从妫州来的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