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化军支详、泰宁军杨知至三部,对于岭南东道和宣武、忠武三镇,可以调几支特战队员去问候下他们就行了。”

下定了决心之后,李璟反而把高骈带来的麻烦扔到一边了。

李璟拿起另外一份折子,打开看过后,郑重道:“把高骈王敬武这些杂碎暂时放到一边,我们现在需要全力对付的还是辽西攻略。这是我们忙碌准备了近一年的计划,不能中止放弃,机会千载难逢,我们可以暂时放过高句丽,但绝不能放弃这次夺取辽西的机会。如果能拿下辽西,那么从此辽东半岛就能通过辽西走廊和幽州镇的平州联结起来。这对我们意义重大,关系到我们镇国军的长远战略,因此不容有误。”

李璟说着这话,节堂中的诸将都不由的热血沸腾。和王敬武打,那只不过是杀鸡屠狗。和高骈,又不能真打大打。还是和契丹人打才来劲,这场战斗准备了许久,如果能一举夺下辽西,这对镇国军的重要意义,每个将领都明白。

痕德可汗已经被打的支撑不住,数次向李维求援,让他向李璟转达求援要求。希望李璟能够迅速出兵辽西,牵制迭剌部,给他们一点喘息的时机。

李璟现在十分重视与痕德可汗的联盟,虽然这个联盟是秘密的。但对李璟来说,一个有着契丹可汗称号的盟友,可是对付契丹最好的宝贝。这样重要的盟友,李璟怎么能让他轻易的兵败呢。

第624章 强烈反应

青州,益都城。

这座当初东海之滨繁华的城池,如今却是凋敝不堪,天还没黑,整个城池就已经关门闭户,街道上连个行人也看不到。原本十余万人的大城,现在,却只有王敬武的一万余牙兵,以及少量将士们的万余家眷而已。除了将士和家眷,已经没有了其它居民,既没有百姓,也没有商贩。

这是一座处于压抑、黑暗、饥饿和野蛮中的城池。

牙城,节度使府。

节堂上,王敬武拿着一封书信,冷哼出声。

“狗日的高骈,让我们出兵攻打李璟,他自己却坐在后方看戏。他娘的,他抢了李璟那么多的钱粮财货,居然就给我们五千石粮食。发去借战马和器械的折子,居然不肯借半点。他娘的,既不给器械也不给钱粮,还没有援兵。就让老子这样去打李璟,是他脑子烧了还是老子傻了?李璟可是那么好打的,他娘的。”

才几年时间,王敬武整个人苍桑不已,须发半白,面容憔悴,甚至腰带都佝偻着。不时的还咳嗽几声,就如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一样。

他说着话时,在他的下面,坐着李系与张蟾、卢宏、王彦温等部下。去年,还有个薛崇,可惜这家伙虽然自来后整天醉生梦死,可好歹也是一州刺史。结果碰上黄巢那个该死的前盟友,双方对战。王敬武等人被打的大败,薛崇也给死于军中。

这一年多以来,日子越发的艰难了,名为官军,其实已经和盗匪无异。朝廷那边虽然没来剿他,可却也早断了粮饷。部下的士兵逃亡,就是许多老部下将领,也逃了。

偌大的节堂上。只稀稀的坐着几人。

高骈派人找上他们,让他们去攻打李璟地盘的时候,王敬武等人都是立即拒绝的。他抢过天平军,抢过泰宁军也抢过李璟,结果每次抢李璟地盘,最后都会被打的惨不忍睹。若不是李璟不想真的灭了他,估计他们早就被歼灭了。

不过高骈的使者提出愿意向他们提供军饷粮草时。王敬武和李系他们最后还是心动了。虽然心知这是给高骈做打手,可他们现在这样子,已经混的比强盗还惨了。地盘上的人不是被李璟抢走就是被黄巢抢走,剩下的也逃光了。没人种地,没有商人,没有税赋。

军饷还不是让他们最动心的。最让他们动心的是,高骈的使者承诺了,他们先上,高侍中后面会派人来增援。等击败了李璟,淄青镇原淄齐青登莱五州都交给王敬武。这才是真正让王敬武和李系难以拒绝的原因。哪怕知道这个可能很小,但也还是无法拒绝。

不过。李璟哪是那么好打的。他们试探了几次进攻,若不是跑的快,估计都回不来。

偏偏高骈答应的军饷援兵等一样都没有,气得王敬武直跳脚骂娘。

他们已经去捅了李璟那个马蜂窝,现在将要面临李璟的报复了。

晨雾起时,沿着淄水,一支兵马在迅速的前进。

清晨的益都城,还在沉睡之中。

城上的守军抱着枪打着瞌睡,正低声咒骂着接班的时间还没有到。茫茫白雾,没有人注意到雾中一支大军已经接近了城下。

一阵脚步声惊醒了城头的守军,城门楼中的队头连忙跑了出来,却正好看到行军司马李系身披铠甲,肩披披风,手按长剑,带着一队同样顶盔贯甲的亲兵走上城来。

“见过李司马!”队头有些意外和惊讶,不知道这位司马大清早的这是来干嘛。

李系脸色有些森然,阴沉沉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他对着队头点了下头,“最近要加强戒备,城门现在由我的人接管了,你可以回去了。”

“这个……司马可有王帅手令?”队头鼓起勇气问道。

李系直接一瞪眼,他身后的一名高大的家丁立即一枪杆猛砸在他的腰上,他整个人一软,倒在了地上,痛的直吸冷气。

那个虎背熊腰的家丁还不肯放过他,大脚猛踹,骂道:“不长眼的狗东西,行军司马的军令,还要什么手令,打死你个狗玩意。”

“好了,放了他。”李系冷声,“你们下去吧。”

其它的守兵见到队头的那模样,谁还敢再多说,都是打着冷战退下了城头。

等那些人退下去之后,刚才打人的那个家丁对着李系轻笑道:“李司马的威风不小啊,不过如此一来倒是省了许多麻烦了。”

李系刚才还冷傲的很,此时面对这人却是收起脸上那副表情,勉强露出微笑道:“李将军说笑了,希望回头,能在郡王面前为在下美言几句。”

“好说,好说。”

“前边有信号了!”那位被称作李将军的人笑道。李系抬头望去,果然见雾中有三堆火光显现。转头对后面道:“开城!”

吊桥放下,城门缓缓打开,李系心中反而长舒了一口气,感到一阵阵轻松。自被免去了泰宁军节度使之位,做了这淄青镇行军司马之后,李系就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做着恶梦。这一年多来,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想他曾祖乃是兴唐之名将西平郡王,家中几代都是名将高官倍出,到了他这一代,家中就有三个节度使。却不料,最后他居然混的如此惨。官不官,匪不匪。

原本他还想着让家中运作,把他调到其它地方去。结果一直到现在,事情也没成。眼看着王敬武这个蠢货卷进了田令孜高骈和李璟的斗争之中,去做了那马前卒。李系就已经开始准备换船了。

这条船已经漏水,再不换就要死了。他可不愿意陪着王敬武那个疯子一起死。

好不容易联系上李璟的人,事情倒是进行的很顺利。李璟果然对王敬武忍无可忍,要将这条疯狗弄成死狗了。看着一列列的镇国军鱼贯入城,冲入还在睡梦之中的王敬武牙城,李系就不由的一阵高兴,自己终于选对了路。高骈和李璟的较量,他始终认为李璟才会是胜利者。

晨雾中,终于响起了一声尖叫。有人发现了镇国军入城。

李系冷笑了两声,发现了又能怎么样,眼下的平卢军,早已经没了战斗力了,跟镇国军相比,根本不堪一击。他现在在想,做出了这个选择之后。也就意味着与田令孜反目了。以后,京城估计怕是回不去了,也许,自己能想办法在李璟手下谋个官职。起码,堂堂西平郡王李家,那也是京兆顶级豪门。李璟总不会拒绝他吧。

城中敲响了警钟,然后是刀剑相交的声音,更多的声音响起来。

金铁交加之声,呐喊杀,喊杀声。箭支破空声,还有惨叫声……

战斗并没有持续太久。虽然王敬武躲在牙城之中,还有上万兵马护卫。但镇国军的突袭,依然很快就瓦解了守军的士气和信心,特别是李系与监军使张万荣两人的亲卫部队同时在内城中倒戈之后,青州牙兵就已经直接溃败了,士无战心了。

镇国军将士冲杀入内城,遇到的不是抵抗,而是一个接一个的弃械投降。

就连王敬武手下大将张蟾与卢宏,都没有做多少抵抗,看到镇国军杀入内城后,直接率部投降了。

红日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王敬武躲在节帅府中负隅顽抗,拒不投降。

当帅府的围墙被推倒,镇国军从四面八方涌入之时,王敬武爬上了帅府的屋顶,身上倒满了青油,手举着一支火把,对着老天不甘的怒吼数声之后,点燃了自己。

红日之下,王敬武如同一支巨大的火炬,在晨曦中那么的耀眼。

王敬武自焚而死,李系临阵倒戈,张蟾与卢宏等投降。青州城随之落入镇国军手中,同日,镇国军其它几路兵马也迅速出击,摧枯拉朽般将淄州等其它城池拿下,剩余的平卢军不是投降就是被就地斩杀。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镇国军四处出击,将最后占据于淄青八县之地的王敬武剿灭。两万余平卢军被斩杀三千余,余者皆降,与剩下的五万余家眷一起,被李璟传令,全部押往辽东。对于李系等投降将领,送往登州暂时休养,等待处置。

将八县收复之后,李璟派军队进驻,同时开始向八县移驻百姓。

李璟治下,新增设齐、淄、青三州,李璟拥有十三州六十三县之地。

同一时间,裴宥与梅根、茱丽、李绪、吴迁、张烈火、孟洋诸水军将领,各率一支舰队扬帆出海,沿岸南下,打着骷髅旗,扮作海贼,开始袭扰淮南、感化、泰宁、镇海四镇沿海州县。

这些打着骷髅旗的海贼,少则几百人一伙,多则上千人一批,他们驾着极先进的战舰,拿着犀利的武器,披着坚固的铠甲,甚至拥有高头大马。如蝗虫一样的袭州过县,不但抢劫钱粮,袭击官府城池,甚至见人就抢。只要遇到的村落,往往最后都是为之一空,不留一人,全都捉走了。

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无数的求援急报送往扬州帅府。可每次淮南军赶到时,海贼早已经走了,只留下一片狼籍,和空空的村落城镇。

扬州城中,高骈一连半个月都没睡过安稳觉,他想了许多办法对付这些海贼,可每次都没能成功捉住一人。漫长的海岸线,海贼们在海上来去无踪,根本没有好的办法对付他们。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一支舰队,出海追杀一股海贼之时,眼看着就要追上对方,结果却落入海贼的陷阱,被包围伏击,全军覆没。

“大帅,也许我们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高骈帐下将领毕师铎说道,他本来是王仙芝手下票帅之一,与李璟的兵马交过几次手,每次都是被打的大败。王仙芝和尚君长死后,他跟着尚让一起投奔了黄巢。结果在越州之战时,被高骈大败,他与十几名草军将领投降了高骈。高骈对他很是信任,让他大为感动。

淮南所遭遇的海贼,自上到下都很清楚,那是安东郡王李璟对高大帅的报复。

毕师铎深知李璟的厉害,这时出声相劝,也是怕高骈吃更大的亏。

高骈紧握着拳头,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警讯急报,紧咬着牙齿,目光中似喷出火来!

“该死的李璟,倒真小瞧了他,没想到他居然敢如此激烈报复!”

第625章 服软

乾符四年十月,李璟雷霆出击,一举将淄青节度副使王敬武所部兵马歼灭,夺取淄青全境,对淄青镇完全控制。李璟攻灭王敬武之后,立即找来登州最有名的几个笔杆子,写了一篇历数王敬武就任淄青副大使后所犯下的累累罪责,并一一举出罪证。李璟称自己身为淄青镇节度使,维护淄青百姓的安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王敬武这个叛将降而复叛,他有义务和责任为朝廷铲除这样的叛逆之臣。

李璟将这封信公布天下,同时派使者去长安,禀报皇帝。

天下间一时震动,许多人赞扬李璟的所为。称王敬武本就是叛将,上次俘虏后就不该再任用他。他在淄青镇搞的百里无人烟,天怒人怨,李璟出兵扫灭他,正是应该。持这种态度的人很多,特别是各地都有人在宣扬王敬武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并宣扬李璟治理的半个淄青的对比之后,支持李璟的人更多了。

当然也有一部份人立即借此攻击李璟,说李璟专权跋扈,攻击朝廷军队和官员,这是谋反之举。要朝廷讨伐李璟这个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叛将。

朝堂里,卢携就与田令孜一附一和的提出李璟举措失当,要弹劾李璟。不过。朝中有许多人力保李璟,如相国于琮、郑畋、王铎、李蔚等都站到了李璟这边。甚至还有如新入京的吏部尚书崔安潜等。也在朝中支持李璟,反过来弹劾田令孜与卢携上次处置王敬武不当,才致使淄青遭此重创。

在京休养的宋威也联络了地方上的诸多节帅,如河东节度使郑从谠,振武节度使于琄、大同节度副使知节度事辛谠,东都畿都防御使杜慆、河阳节度使李涿、镇南军节度使崔芸卿、岭南西道节度使康承诲等十几名节帅,一起声援李璟。

朝中一时议论纷纷,争吵不止。

不过还没有等他们争出个结果来。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高骈又上奏,称李璟派兵假扮海贼袭击沿海各州县,劫掠人口,抢劫财物。称李璟谋反,请朝廷定李璟谋反之罪,许他与各镇出兵讨伐李璟。

不过李璟也马上向长安上折,称高骈等抢劫镇国军、淄青镇、安东大都护府下百姓商人的货物。请求朝廷主持公道云云。

李璟和高骈两位朝廷名将的地方恩怨,在长安引发了田令孜与张泰、西门思恭、杨复恭等大太监们的争斗。同时卢携与郑畋等政事堂相国,也借此事发力,朝堂宫中拉帮争党,斗的不亦乐乎。

一时乌烟瘴气,由于李璟和高骈两人地位超然。一个是三朝以来第一异姓郡王,加上手握重兵,刚刚夺了辽东半岛,又灭了王敬武。而另一个,也是多年来的名将。郡王之孙,渤海名门之后。刚刚携带着击败南诏入侵的功劳。返回中原后,短时间内连任荆南节度使、镇海节度使和淮南节度副大使,并大败草贼。如今掌握着东南的财赋之地,既有兵权又有财权,同样不可轻视。

两位名将且各在朝中有坚固联盟,一时间,谁也对付不了谁。

不过就在朝中相互打嘴仗的时候,从福建杀入岭南的黄巢却不甘寂寞,又弄出了大动静。

黄巢兵围广州城后,并没有立即攻城,反而让被俘的前浙东观察使崔璆,写信给困守在广州孤城内新到任没多久的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通过这条渠道让李迢向朝廷上书,声称只要朝廷实授他天平节度使,并让他保留军队,衣锦还乡。那么他就放弃进攻广州,与朝廷和解。

黄巢向朝廷请降,也是为前途感到迷茫。起兵已经差不多四年时间,前后转战数千里,可到头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王仙芝、尚君长、王重隐、唐莒、曹师雄等草贼头领纷纷被剿灭。

先是从中原赶到江淮,从江淮赶到山南,从山南又跑到江东,最近跑到了这岭南穷山恶水来。特别让他压力山大的是,前有李璟那尊杀神让他不敢在中原站脚,眼下又有高骈这个杀神坐镇东南,出任都统。不论是李璟还是高骈,他和草军根本就不是对手。每次都是一打就溃,特别是上次与高骈做战,几战下来就有十几员草军大将投降了高骈。

从福建到岭南,黄巢虽然聚起了十万兵马,可心里却没什么底气。趁着现在手上有点本钱,黄巢终于想要向朝廷招安了。如果朝廷能让他回老家当节度使,还能保留兵马,这总比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