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及早作战,比拖延更加适合。

李克用拍了拍郭崇韬的肩膀,勉励道:“男儿功名富贵但马上取,安时好好准备,到时勿错机立功建业的大好机会!”

昌平城中,李璟在临时的帅府中悠闲的喝着茶,而一侧的刘仁恭却是已经有些坐立不安了。入昌平之后,他观察到,昌平城中的兵马并没有半点离开的打算,甚至还在做进攻军都关的准备。

这个发现让他寝食难安。

今日急急来见李璟,终于谈起讲和条件。无奈李璟一上来就狮子大开口,居然让卢龙镇割让军都关与妫、儒、新、武四州给东北军,不如李璟就要亲自去取。

刘仁恭提出的条件则是李璟退出昌平和顺州,恢复到去年的双方界线。

双方之间的差异实在是太大。

正僵持着,符存大步进来,走到李璟身边轻声道:“军情局传来消息,就在今日,李克用突然进攻武州,目前已经攻破怀安城,其部已经攻到武州城下,武州刺史卢文进兵败退守武州城,估计也守不了多久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璟不由的一皱眉,李克用这个时候杀过来,可不是好事。若是再压迫刘岳,只怕刘岳两面防守下,军都关外四州都有可能不保。

让李克用杀到幽州来,这对李璟来说,绝不是好事。

念及于此,李璟开始主动的退让。

刘仁恭虽然不明白为何李璟听到部下一番话后就有这么大变化,但心里正求之不得,当下连忙讨价还价。

最后,李璟与刘仁恭达成协议,李璟所占领的顺州怀柔、辽西、潞县、雍奴四县从此由李璟控制,而昌平县,则交还给幽州镇。但李璟也不是无条件交还,幽州镇将拿雍奴南面的会昌县交换。

原本李璟还想要再敲诈刘岳一笔钱粮,不过看刘仁恭那副便秘的模样,最后也担心迟则生变,最后还是算了。

当天,李璟便开始下令从昌平撤兵。

不过走的时候,李璟却也没有客气,一声令下,将昌平城以及境内老老少少一万余户,近六万人口全部带走。

刘仁恭闻知后,虽然十分愤怒,可面对李璟的精锐骑兵,却也无可奈何。更何况,当李璟把李克用大举进攻武州,已经夺下怀安城的时候,刘仁恭已经顾不得这几万人口了。

刘仁恭急急带着与李璟的协议返回了幽州城,而李璟则花了前后五天时间,把昌平县的人口统统搬走,并派军进驻会昌县城。而到这个时候,李克用的选锋郭崇韬已经凭着手下的三千精骑先下怀安,再下武州城,七八日内,就已经把武州夺取,占领了整个武州盆地。

兵锋直指新州。

幽州城中的刘岳见李璟掳走了昌平城中的百姓,并占据了会昌县后,果然如约的退了回去后。

当下立即抽调了刘仁恭的定霸都和山后八军大部,赶往新州增援。

李璟这个时候却是认真的遵守了协议,见好就收。并没有趁火打劫进攻幽州,而是让刘岳抽出兵马前往新州对抗李克用。自己则带着从昌平和会昌等地迁出的十万人口,浩浩荡荡的一路从辽西走廊返回辽东城。

这次进攻,只出动了一万精锐骑兵,就拿下辽西、怀柔、潞县、雍奴、会昌五县,增加了一个顺州城。而且驻守平州的兵马也出动,把滦河上游扫荡了一遍,把这块原本属奚人控制的地盘,纳入了控制之中,新设为景州。

新增顺州和景州,人口约为三十万左右,李璟把其中的十万人口迁回辽东,计划接下来要从辽东迁二十万高句丽人到新设的顺、景二州,然后再迁十万人入辽东。通过人口置换,改变两地人口结构,增强控制权。

刘岳也没有让李璟失望,李璟返回辽东后,刘岳立即全力增援新州。

沙陀军与幽州兵在新州城大战十余日,双方战死超过万人,新州城几度被攻破,但最后幽州兵还是在刘仁恭的率领下艰难守住了。

刚刚到达辽东城的李璟听到这个消息,微笑着点了点头。李克用和刘岳打的越激烈,他便越高兴!

第684章 废除节度使

乾符六年,正月十五。

这一天是上元佳节,唐人最盛大热闹的节日之一。每年到了这一日,唐人朝野都放假三天,从长安到各地,都取消金吾宵夜之禁,以方便人民赏灯,称之为放夜。

东北大行台也早颁下令来,今年上元节大假三天。

在这难得的三夜内,上至文官武将,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外出赏灯。从登州到辽东,东北道各城无不是车水马龙,人学士服汹涌,热闹非凡。

各种各样的花灯更是早早就已经开始热销,为此户部尚书李让还特别拔出十万贯的款子,用来在这三天装饰辽东城与登州城等各城的节日气氛。

所以尽管从早上起就下起了大雪,但辽东城街头,来来往往的车马行人,却依然是络绎不绝。家长们也任由孩子们穿着新衣,在街道旁堆起雪人,呼喊追逐打闹,并不制止。

就连不时整齐列队走过的巡逻士兵,今日也都穿着大红的棉袍,威武帅气。

不过刚回到辽东城的李璟,却无法享受这一切。

自成立东北道大行台以来,李璟将原来的六镇节度使通通升任大行台中任职,六镇节帅位置空出。

李璟迟迟没有任命新的六镇节帅,下面的文官武将们却都一直盯着。到了现在,转眼已经年后,对幽州的小规模战争也已经结束。到了此时。李璟再也没有理由拖着此事了。

大行台衙门里,大行台尚书左仆射崔芸卿的目光停在堂上北面桌案上的一座自鸣钟上。钟的式样是玉雕的一匹俊马一只脚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上。整个钟的外壳以金雕玉琢,钟面是一个玉盘,标明了十二个小时。下面是一个玉摆,来回不停的摆动。

“嘀嗒嘀嗒”的响声,时刻不停的响动着。

这座自鸣钟,属于豪华型,是自鸣钟厂赠给大行台的。崔芸卿很清楚,实际上这自鸣钟厂是李璟的产业。不过收入却也都划到了大行台的财政之中,算是李璟的内库,不过内库中的钱一样是交给李让使用。

这自鸣钟,如今可以算是东北道最热销的商品,属于有价无市。在长安,要价一千贵,在新罗与渤海、日本。则是三千贯。而外销给大食、大秦等泰西商人,则是至少五千贯。而这还只是豪华型的,比这更豪华型的收藏型与珍藏型,则国内至少三千,销往海外的更高达万贯。

自鸣钟厂设在辽东城内,虽然招募了大量工匠工人。但目前产量还极低,但就算如此。开始生产后,去年半年内,自鸣钟厂也已经销售出了三千架自鸣钟,实现销售额九百多万贯。向大行台创造了一百多万贯的税收,自鸣钟厂也达到了六百多万贯的利润。真正是一座巨大的金山。

而且由于这自鸣钟乃是奢侈品,还要征收一笔奢侈税,且主要是销往海外,大行台新设的海关司,又要征收一大笔关税。而且这钟虽贵,但赚的都是有钱人的钱,丝毫不影响到普通百姓。

“铛!”半个小时一到,自鸣钟准时的自鸣响起,崔芸卿被惊了一下,到现在为止,他还是觉得这自鸣钟每半个小时一次的自鸣报时,而且声音还这么大。

他瞧了一眼李璟,发现李璟正坐在那里,等着他们的意见。

“兴绪兄,不知道你对此是什么意见?”崔芸卿没有第一个发言,而是先推到了李振的头上,让他第一个发言。

这倒并不是他圆滑,而是这次李璟召集左右仆射、左右丞和六部尚书入内议事,要议的事情太重大了。事先半点风声也没有,进来后,突然就每人发下一份折子,上面居然是写的关于对眼下大行台内官职等的改动。

按这上面说的,这次改动太大了,首先当下众人都盯着的六镇节度使之职将要取消。

取消百余年的节度使制还不是全部,这折子上所述的,尽然是要全面改革现有的官制和军制。这个改革极大,崔芸卿一时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李璟的意思。因此,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赞成或者反对。

李璟今天头戴着展脚硬翅幞头,身穿着紫色袍衫,腰间系着一条玉带,脚下却是一双高筒小牛皮羊毛靴,端坐在椅上。

李振一接到这份折子的时候,就已经一目了然,这个没有署名的折子定然是出自于郡王之手。他只是匆匆扫过一遍,便已经看明白,这个折子的本意就是为了削权、分权,如同以往对刺史的削权分权一样,这次分的是节度使之权。

在这个折子上,李璟的改革方案写的很清楚,将取消节度使制度,改而在州之上设立行省。

如今的东北道就属于行尚书省,不过品级上是大行台。而按这折子上,却似要建立小一级的行省。但却又与以往的行台制度不同,新的行省制度,代替原来的节度使,废节度使,却又并不设行台尚书令。

而是要将原来总揽一镇事务的节度使职权一分为三,和原来州刺史一分为三,改为刺史、防御使和按察使一样,这个行省也是如此。

新的行省,将设主管民事行政的总督一员,主管司法的提督一员,主管一省军事的都督一员。

东北道将对现有各州进行裁撤合并,最后设三十州一百县。

原来的六镇,则将改为五行省。

五省分别为辽东行省,辽西行省,山东行省、北平行省、安东行省。

现在的淄青镇和登莱镇合二为一,成为新的山东行省,下辖淄州、青州、登州、莱州、齐州五州之地。

而辽东之地。则将以辽河为界,辽河以东、鸭绿江以北。一直到渤海扶余以南,包括辽东半岛,将划为辽东行省。辽东行省州县合并后,辖金州、建州、安州、辽州、铁州、溪州、沈州七个州。

而辽河以西,西辽河以南、土河以东,燕山以北,辽西丘陵与契丹草原东部,将划为辽西行省。包括营州、锦州、宁州、阜州、扶州、科州、盘州。

安东行省则是乌骨江以东。鸭绿江以南地区,包括原来辽东半岛鸭绿江口的岫州划为安东行省。包括清州、恒州、丹州、何州、仙州,其中何州与仙州都是后来从渤海国又割让出来的土地。

北平省,则是燕山一带、太行以东、辽海以西之地。包括平州、蓟州、檀州、以及新打下的顺州、景州。

原来的辽东之地,合并裁撤掉了几个州。

六个镇与五个行省,本来区别不大,根本上来说。每个行省的地盘还要扩大了一些。

但是,原来执掌一镇的节度使却被废除,改为了三督分领一省大权。

可以看的出来,改制的核心就是分权。

原来刺史的权利很大,但自从改制后,刺史只掌民政。连司法权也没有了,军权更加没有。

不过各州的防御使实际上也并没有什么实权,李振看到这个行省改制后,便开始把目光重点放在了主管一省军事的都督这个职位上。州的防御使,没有真正的掌军实权。那这个都督是否有掌军实权?

如果都督依然实际掌握一省军权,那么这个改革变动的并不大。

李振继续后翻。马上看到后面果然有他猜测中的内容。

在废除节度使改行省设三督后,此次对于军制改革更深。

新设五军都督府和参谋院,与兵部一起主掌军令军政事务。

但这三个部门却又有不同,按折子上所叙述,改制之后,大行台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将主管大行台所有的军队,为大行台军队最高指挥机关,掌控东北道所有军队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五军之间互不隶属,每军统辖大约二十个营。五军都督直接隶属于大行台尚书令。拥有统兵权,但无调兵权。

而参谋院,负责制订战略决策,处理防卫事务,并负责招募、检阅、调遣军队。参谋院拥有调兵权,不过没有统兵权。

而兵部,经过改制后,所有的重要权柄全都分给五军都督府和参谋院,兵部将只负责武将的考选,主管团结兵、乡兵,管理仪仗、车驾,协调户部调拨军粮、军饷,负责后勤与装备。处理的是行政与后勤工作。

而按新规定,握兵权则掌握在大行台尚书令的手上。每次军队出征,将由大行台尚书令任命将领统兵。且规定,各军统帅还得实行更戍法和轮调法,将领领兵最多三年,就须更换将领。而士兵戍卫三年满,也须轮调戍地。

总之,原来大行台六省之中权柄最高的兵部,突然之间权利尽分给了参谋院和五军都督府,兵部只成了负责行政与后勤事务的清水衙门。

新成立的参谋院相当于朝廷的枢密院,拥有调兵权,却没有统兵权。

五军都督府则相当于朝廷早期的十二卫,拥有统兵权,却没有调兵权。

大行台尚书令拥有握兵权,军队出征时,统帅由大行台尚书令任命。

而在这一个统兵权、握兵权、调兵权三权分立的情况下,地方上的行省都督,虽有统一省之军事的名目,但实际上就和大行台里的兵部一样,主管的是一省的军事行政与后勤工作,管的是团结兵与乡兵。

而且在这一制度下,非战时,军都以营为单位分驻各地,营以上将领则留在大行台所在地五军都督府。遇战时,大行台尚书令调将用兵,战事结束,兵归驻地,将军回五军都督府。

而除此外,这次的改制,还有已经开始运营的监察厅系统,并各县的吏员改制。

不过比起废节度使设行省,削兵部权,设参谋院和五军都督府这几件重大改变,李振等人却没有心思去关注吏制改革了。

一口气看完手中的折子,李振长松一口气,他知道,东北道又要经历一轮大变天了!

第685章 内阁

李振仔细看完这封改制折子,沉吟半晌,开口说道:“郡王,职下有个问题。”

端坐于上首的李璟微微颌首,目光转向李振,笑道:“右仆射请说。”

李振目光与李璟交汇,问道:“依此折子,则地方属州和行省的权利削减,集权于大行台。只是大行台左右仆射和六部尚书之外,又设五军都督府和参谋院,再设监察厅。此外这司法厅和检察厅却又是何机构?”

“右仆射问的好。”李璟含笑道:“监察厅已经组建开始运行,相信大家已经清楚其职能作用。而这司法厅和检察厅新设,其职能也是十分重要。大行台中有有刑部,这司法厅与刑部相当,却并不属于刑部管辖,职能与朝廷中的大理寺相当,管理大行台辖下五行省三十州内的司法,在各州设法庭、各县设法院,专门处理司法诉讼纠纷。并管理州县监狱以及劳改农场。而监察厅,相当于朝廷所设之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可以风闻奏事,但没有司法权力。同时,监察厅还负责承担对贪腐案件的侦查及对公诉案件向司法厅提起检控。”

李振略一思忖,便已经明白这监察厅、司法厅、检察厅这三个厅的职能了。监察厅是直属于郡王的情报与特务机构,司法厅则相当于大理寺与刑部的大部份职能,州县中的司法权,审案判案、羁押犯人等权利都移交到了司法厅中,司法厅的司法科、司法处、司法局分别隶属于县的县尉、州的按察使、行省的提督之下。

而这监察厅。也就是御史台的职能,风闻奏事。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但却又比御史台的职权还大,还拥有承担对贪腐案件的侦察,以及对刑事案件的检控权。

这几个机构的设置,已经越发的说明,自家的这位郡王已经越来越不顾忌朝廷了。开始真正的组建起自己的小朝廷了。这个变化,让李振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但隐隐有些兴奋。

不过这改动。兵部尚书的权利分给了五军都督府和参谋院,刑部的权利又分出一大部份来给司法厅,这却是个值得思索的变动。

兵部尚书敬翔现在有些惶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