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你不嫌边戍苦寒,我倒是愿意为你在我军中谋个一官半职。你是进士出身,有才之人,到戍军中有些屈才了。”虽然崔致远是个新罗人,可李璟一考虑到他也好歹是个进士,正好可以安排到军中任个文职幕僚。二来他又是张莺莺介绍来的,虽然他现在也还没有搞清自己和张莺莺之间的关系,可下意识的听到是张莺莺让他来的,李璟便已经打定主意把他留下来,也许,他还能充当他与崔莺莺之间的联络人。

打开崔莺莺的信,却又是晚唐诗人的诗。信纸上只留有两行言熟悉的绢秀小字,正是有小李杜称呼的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虽然李商隐的这首诗好多人解读说是他追忆亡妻,或者是追忆逝往时光之作,但此时张莺莺用在此处,李璟却觉得追似有追忆二人在法华院的那个夜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经惘然。

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

“张公子还托我给恩公带来一份礼物!”崔致远的声音打断了李璟那沉迷的心神,他抬起头看见崔致远将一块玉佩递过来。玉佩入手湿润,足有巴掌大小,在玉佩的中间镂刻着的是一只露出两排尖牙的狰狞鲛鲨。

“这是?”

崔致远带着一丝羡慕的眼神看着李璟:“这是鲛鲨令,传说当年海上王弓福制作了九枚鲛鲨玉佩令牌,授给自己最信任的九位船长,分统他的九支舰队。持此令,就能指挥海上王的一支舰队。不过恩公的这枚是张莺莺特别为你特别制作的,虽然不能凭此指挥一个舰队,但却能在赤山浦的港口马上接手一艘长达二十丈,载重一千五百石的大海船。”

“什么?拿着这块玉佩就能马上去赤山浦接管一手长达二十丈,载重一千五百石的海船?”李璟有些不敢置信的惊呼道。由不得他不惊呼,《通典兵十三水平及水战具附》说战船“胜人多少,皆以米为率,一人重米二石”,一千五百石的海船,那足足能载人七八百。而据李璟所知道的,大唐最顶级的战舰属于五层的楼船,高达百余尺的楼船也不过容战士八百而已。李璟即和前往沙门镇上任,那是一个被大谢砦主和其它堡戍三面包围的海岛。如果他拥有了这么一艘大船,那真是雪中送炭啊。

一千五百石的船绝对是巨舰了,据李璟所知道的,再大的船虽然也有,唐末时军阀成汭建造巨舰二百余艘,规模如同府第官署,叫做“和州载”,其余叫做“齐山”、“截海”、“劈浪”之类的很多,征调所有军队共十万以救援鄂州为名,俟机夺取淮南土地。掌书记李珽劝告说:“现在每舰载甲士一千人,稻米又多了一倍,一旦有变,不能轻易移动。”一千甲士加一倍的稻米,一千甲士重折稻米两千石,再加翻一倍四千石的粮食,那就是足足六千石,可谓当时最大的船只。

李璟差点都控制不住想要马上去赤山浦接收自己的第一艘‘战舰’,虽然这艘船他已经知道是艘海上商船,可心里仍然忍不住激动。一次就能载六七百人,那他手下的兵都可以一船就全装上了。看来这次回沙门镇,李璟可以直接带着部下坐船从海上过去了。

忍不住心中的激动,李璟把林威和王重、林武、张宏几个都喊了过来,把这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几人。几个人听到这消息,也都和李璟一样的忍不住喜形于色。

“四哥,难道这船是韩家送的?我早听说兰陵萧家在扬州的造船厂是江南最大的船厂,他们造的都是大船,每艘至少万贯以上造价。韩家和萧家是姻亲,这几年也开始经营海贸和造船,韩家这几年在海州办了一个很大的船厂,许多工匠都是直接从扬州借去的。听说韩家的船厂最繁忙时能同时开工百艘大船,要是能得韩家的支持,那咱们以后买船修船都不用愁了。”张宏笑道。

唐朝的造船业可谓是相当发达,《旧唐书》卷九四《崔融传》记载说:“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从长江上游的蜀中剑南,到中游的潭州、鄂州、江州、洪州、扬州,然后运河线上的宋州以及沿海的海州、登州都是造船业十分发达之地。像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委任阎立德为大匠,即洪州造浮海大航五百艘。

不过唐朝的造船业虽发达,可船只却依然是很贵重的。唐中宗时,洛阳要购买“竞渡船十只,请差使于扬州修造,须钱五千贯”竞渡船也就是龙舟,一艘造价要五百贯。而那些千石以上的漕船和海船更贵,价万贯以上甚至数万贯之多。张莺莺送给李璟的这条船,至少能值一万贯。只是大家明显都不知道李璟和张莺莺之间的事情,还都以为是韩家送出的这份大礼。

李璟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沉吟了一会后才说:“这船不是韩家送的。”然后把刚才韩植想请他帮忙之事说了一遍,既然如今和林威等人都坐在一条船上,李璟也就没有再瞒他们。几人听后,都皱着眉头思考起来。林武最先道:“我看韩家既然愿送这大礼,如果不收反而不好。咱们现在要养兵,四哥开出了这么高的粮饷,藩府不可能给我们这么多粮饷,可咱却又没其它的进项,手里的钱用一个少一个。如果能收下韩家这笔钱,至少能支撑个一年半载的。”

张宏也在一边说道:“林二哥说的对,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钱就养不了军。没有高粮饷,到时哪个愿意陪着我们守在沙门戍喝海风?况且依我看,宋温让我们去沙门岛,本就是冲着封彰去的,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借这次机会,利用韩家的事情把崔公和昭王他们拉出来压崔彰一次,也好让他知道咱们也不是那揉捏的,既然早晚得对上,不如早下手。就算弄不走崔彰,也得展示下咱们的力量不是。”

两人的话都很有道理,特别是张宏的,他虽非武将,可却很有狗头军师的风范,提出的问题正到点子上。去了沙门镇,封彰是绕不过去的。另外钱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普通人家要是有个千贯钱财都够一家好好过上一辈子。可用来养兵,千把贯钱却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林威现在已经是半个李家人,有些事情自然也更为李璟着想。他刚才一直没有开口,就是因为他想的更多。捏了捏拳头,林威道:“我看也应当收下韩家的礼,不管如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韩家再不济也是淄青镇排第三的士族。跟他们还是应当打好关系,就算这事最后没办成,那他们也不会怪到你的头上来。我们拿钱办事,只负责居中引见联络就是了,其它的不用管。况且,如果这事办成了,那就是帮了韩家一个大忙,不但韩家会记在心里,到时兰陵萧家夫人也会记得的。刚才明远不是还说了韩家和萧家都有造船厂吗,以后咱们守在沙门岛上,少不了还得有买船、修船的时候。”

“可我刚才已经一口回绝了韩七郎,现在再改口怕是不好吧?”李璟苦笑道,刚才他也并没有想这么远,或者说他一直的信条是拿钱办事,既然觉得自己可能办不成事,所以并不想拿钱。却不成想这几个好兄弟更牛,不管办不办的成,有钱就愿意收。

“这个你放心,一会你多和韩植接近会,他肯定还会借机提起此事,到时你就假装为难,然后我们在一旁苦劝,你再半推半就勉强为难的答应下来。”张宏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对策,“一万五千贯太少了,一会得让韩植至少出两万贯才答应。”

天色渐黑,来客也都给李母拜过寿,不少乡绅富商吃过宴席,已经开始请辞离去。今日来客太多,王李村根本安排不下,虽然天色已晚,但是那些人也都是骑马赶车而来,便也不打算麻烦李璟,准备前去赤山镇或者新罗邸店中休息一晚再回各家。

可是第一批离去的人刚走没多久,突然又都惊慌的跑了回来,并且面如土色的向李璟告之了一个极坏的消息。王李村外不远,正有大量的流民向村子逼来,数量足有千人,而且流民中还隐隐有盗匪混在其中!听到这个消息,李璟也来不及去确定来的究竟只是流民还是果真由盗匪裹挟流民而来。当下也顾不得再看戏喝酒,当下安排了那些官绅们留在村中。然后大声喝令,所有的青壮戒备,他迅速集合了左一都的部下,与林威等人再次登上村墙观看。

第100章 盗匪来袭

腊月的天入了夜以后,白天阳光照射留下的那点暖气早已经被寒风吹的不知影踪。李璟披着一身冰冷的铁甲,站在村墙上,张嘴向手上哈了两团冒着白色的热气,然后不急不缓的取过弓弦给角弓上弦。

村墙上,松油脂的火把正哔哔波波的燃烧着,一支支的火把插满村墙之上,将村口照耀的如同白昼。林威则是北村头的指挥,正大声指派着左一都的士兵们上弓弦,备羽箭。幸好李璟一直要求手下的兵不论到哪,都得带着武器。今日左一都的部下前来给李璟拜寿,却也并没有忘记带上横刀、长矛、弓箭。虽然刚刚众人都喝了不少的酒,可此时都用冷水泼了面,神情认真的按着林威的指示踩着梯子登上村墙的各处紧要位置。

林武则和王重两人分带了一队人马及两百余他们的兄弟亲族去守东门,好在左一都的那些人今天带了差不多六百的青壮前来,虽然这些人没有兵器,但临时拿着扁担,木杆、木枪,却也颇有声势。另外李璟将那些官绅们的护卫家丁也都临时借调了过来,带了腰刀的都派上了村墙,只带了棍棒的也都分派在了村墙下面,做为预备队。

另外李璟第一时间让赤山镇崔德成派了六个人分成三拔骑马赶回赤山镇搬援兵,就连其它的村民和妇女李璟也都动员了起来,在村墙下烧水的烧水,烧油的烧油,并且搬运一些石头和木头过来,做好全力准备。

今日一日三惊,开头两次虽然受了点惊吓,可后来都证实来的都是拜寿的宾客。可是这一回,再不会虚惊了。

李璟和崔镇将还有宋希十将以及县令皇甫正都站上了村墙上面,夜幕之下,就在王李村的前方,一条火龙正蜿蜒着直扑而来。那无数的火把,在旷野里显得更加的清晰,仿若是天上的无数星辰倒映在了黑夜的旷野里。

很快,那无数的火把就已经到了村前百来步。借着火光,李璟等人清晰的看到了这支不请自来的队伍的面目。只见人数竟有上千之众,在王李村的北村头排成了一片人海。那片火把之下,李璟清楚的看到来的有老人也有小孩子,更多的是穿的破破烂烂五花八门,面色饥瘦的青壮男女。

这些人都是地道的流民饥民,除了面上的麻木和饥饿的目光之外,并没有什么让人感到威胁的地方。但是在这些人的两侧,则是有着三四十骑着战马、驽马、甚至骑着骡子驴子的汉子。这些人明显就是先前来回报的人说的盗匪,他们手上都拿着五花八门的兵器,有的拿横刀,有的拿着长枪,还有的拿长矛,甚至有的拿的是长棍,只有少数几个还背着弓箭。

除了这几十个明显是贼匪主力的骑马骑驴的‘骑士’外,在那片密集的流民的后面,还有大约百多个拿着刀枪棍棒的步兵。这些人,不似那些‘骑兵’那样的清一色青壮,而是以老幼为主,甚至还有头发花白,以及不过马高的少年。除了手中的武器,这些人根本没有披甲的,甚至连盾牌都没有看到一面。

步行的贼匪拿着武器在后面不断的发出各种怪叫,挥舞着兵器将那些饥民不断的往王李村靠近。而那些骑马、骑驴的贼匪则只在两侧往来奔驰,禁止有人逃跑。那些饥民此时也看到了王李村高高的村墙,还有那一排排的火把光照耀下,墙上的一排守兵,甚至看到有几个还穿着明亮的铠甲和官服。望着那耀眼的兵戈,很多流民都开始哭喊着不肯前进。

他们本都是文登县内各处的饥民,这几天听说了王李村的一人当上了将军,回村来要为母亲办大寿。还听说这个将军十分的慷慨,说那日他回家路上见到许多饥民,便都拿了粮食分与众人,最后还都收留下来。早饿的快半死的饥民闻得这个消息,便从四面八方的向王李村赶来。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早在几天前,赤山附近的石子沟就来了一伙盗匪,人数多达一百余人。这些盗匪都是文登县沿海一带的山贼,他们也听说了李璟富贵回乡,带回村的货物就足有二十大车,还听说这几天,王李村是天天吃肉喝酒。这些山贼忍耐不住诱惑,便邀集了边上好几个寨子准备一起联手做这笔买卖,把王李村给抢了。

五个寨子联手,凑了一百五十号人马,便悄悄扑向赤山。等到了石子沟时,刚好又听到文登县的官绅都准备去给李母拜寿,正筹备礼物。那为首的贼匪一听这消息,便干脆暂时躲在了石子沟中,想要等李母大寿那天将所有人一网打尽。后有盗匪提出王李村离赤山镇太近,怕一时拿不下王李村,反而被赤山镇的兵马咬住。便有一盗匪献计,说有许多流民也听到消息正向赤山而去。提出把那些前来的流民都围住,然后到时裹挟着一起去打王李村,用这些流民做炮灰。几天下来,盗匪们居然裹挟了足足近千号流民。

李璟一直在认真的观看着盗匪们的阵势,见盗匪虽然裹挟了上千的流民,可是却只傻傻的准备正面冲击北村门后。心下却是已经大定,忙对崔镇将和宋十将等人道:“我观贼虽众,但却无章法。以我之见,打算将所有精良之兵伏于此,将青壮派往东门。我们先只派一些村丁青壮上村墙上,让贼不知我虚实。然后将所有弓手埋伏墙下,另集中所有的骡马驴子,以为奇兵。待贼欺我弱诱其至墙下之时,便让所有弓手突然出击,只管攻其骑马之贼。等贼乱之后,便开村门骑马杀出。我观贼兵不过百余,只要击杀一批贼匪,其必破胆而逃,则其余流民虽多却不必惧矣!”

宋温和崔镇将两人的级别都比李璟要高,但是今天他们是客李璟是主,而且村中青壮虽多,但最主要能用的还是李璟那一百手下。所以宋温和崔镇将倒是也十分干脆,并没有越疽代疱之意。

“区区贼匪加一些裹挟而来的流民而已,他们肯定没料到季玉这里还有一百装备精良的部下。就按你想的打吧,我们为你押阵。”

李璟抽调了能弓善射的六十名射手分做二十个小队,规定每三人为一小队,等他发出射击命令之后,每一个三人小组一起瞄准一个目标射击。并且让他们专门射那些骑马的,而不许射那些流民。这些人全都弓上弦,箭在旁,弯着腰趴在墙上等侯命令。在这些弓箭手的后面,李璟特意从那些他们带来的青壮中挑选了三百人各持长杆、锅盖、大木板子站在他们的身后。只等流民上来后,用长杆对付。

此外,城上的指挥李璟交由宋希和崔镇将,自己则和林威、林武、王重以及小石头等五十人为一队骑兵,将村里的战马、挽马,还有那些客人的马也暂时借用。剩下还有不少的马,则由主动要求参战的韩直领了韩家的二十个家丁以及其它的官绅的三十个暂借的会骑马打仗的家丁。

看着村内那正蓄势待发的李璟等人,已经退到梯子上只露出了半个头的县令皇甫正感叹道:“李将军真是狮子博兔啊,就这架式,别说城外只有百来号盗匪,就是真来千百号山匪,也得铩羽而归啊。”

崔镇将却还很有兴致的拿着坛酒和宋希在对饮,吞下口中酒,抹了抹嘴上的酒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