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汉争鼎-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庄摆了摆手,说道:“还记得当初在寿春军营,我对大家说什么了吗?”

桓楚、季布、钟离昧、虞子期纷纷目露凝重之色,项庄吸了口气,说道:“我说过,只要有我项庄在,大楚的天就塌不下来,总有一天,我项庄会带着大家打回江东,现在,江东已经近在眼前,回家了,将士们终于回家了!”

一时之间,桓楚、季布、钟离昧、虞子期魂神俱颤。

四人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了当初在寿春军学的危急时刻,那时,先王自刻乌江的消息突然传开,三千残部军心浮动,眼看着就要冰消瓦解时,是上将军一番激动人心的说词,才重新唤醒了大伙的战意,再接着,上将军又于寿春城外怒斩樊哈,一下就稳住了军心。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幕幕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日似的,当真让人感慨不已。

项庄又道:“当初参与寿春之线的三千老兵,现在大约还剩下千余人,你们明天就带着这一千多老兵过江,返家省亲吧,自从先父早年间带着八千子弟兵过乌江,将士们已经整整九年没有回过家了,是时候让他们回家跟亲人们团聚了。”

桓楚地点了点头,忽又问道:“上将军,你呢?”

项庄道:“我要留下来给军师守灵,守满三月之期,再过江不迟。”

桓楚、季布默然点头,对于项庄跟尉缭之间的情谊,两人都是知道的,项庄要执子侄礼给尉缭守孝仁月,他们也是深以为然,钟离昧有些惊讶,虞子期则陷入了沉思,显然,四人之中只有虞子期隐隐猜到了项庄此举的用意。

项庄又道:“还有,记得给每个老兵送一匹良驹,再按爵位发给饷钱,公士一万钱,上造两万钱,簪枭三万钱……,爵位每增加一级,饷钱就增加万钱!还有,阵亡将士的抚恤金也一并捎回去,连同赐给爵位的文书,一并交与他们的家人。”

坐在下首书写文书的武涉低声提醒道:“上将军,制钱不够。”

楚军洗劫洛阳、咸阳以及关中诸县,很是抢了不少制钱金银,不过制钱由于数量多,重量重,大多都扔了。

项庄不假思索地道:“制钱不够,就以黄金折算,黄金不足,就以马匹充抵,不管怎么说,都不能让阵亡将士的家人吃亏。”说此一顿,项庄又以无比沉重的语气说道,“不能让我们大楚的将士,流血又流泪呀。”

不能让大楚的将士流血又流泪?桓楚四将茸然动容。

“喏!”武涉也是微微动容,当下恭声应诺,遂即翻出老兵名册,跟着桓楚四将出了项庄大帐,直趋高初的亲军大营而来

桑林村是吴县东郊的一个大村落,足有百十户人家,村民们大多靠种田、养蚕为生,虽说最近世道不太后,不过日子也还过得下去。

因为正逢赶紧的日子,村口土路上的行人络绎不绝。

人群中,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媳正挎着个竹篮,吃力地往县城方向赶,老娼的篮子里装着满满一篮子的鸡蛋,估计是攒了有一段时间了,应该是打算进城用鸡蛋换些年货,张罗着要过年了,在老妪的身后,还跟着个岁的孩童。

“阿嚒,剩儿要穿新衣裳。”孩童扯着老媳的衣襟,稚声稚气地说。

“剩儿乖,等阿瑭卖了鸡蛋,就去扯两尺布,给你做一身漂漂亮亮的新衣裳。”阿妪挎着篮子,回头望向孩童的眼神里满是慈爱之色。

正行走间,一个十岁的青皮后生忽然从前方狂奔而来。

老妪吃了一惊,赶紧挎着篮子扯着孙子闪到了土路的左侧,看样子,这个十岁的青皮后生应该是村里的一霸,老娼看样挺怵他的。

不想那青皮后生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老妈。

当下那青皮后生抢上前来,高声大叫道:“前门,你家狗剩哥回来了!”

“啥,你说啥?”老姐一下没听清楚,下意识地问道,“青皮你刚才说啥?”

青皮后生道:“前门阿媳,你家狗剩哥回来了,就在前面大路上,骑着高头大马,披着铁甲,挎着长刀,后头还跟着十几个兵,可威风嘞!”说罢,青皮后生又伸手一指前面,说道,“喏,前门阿媪你看,那不就是你家狗剩哥么?”

老娼抬头看去,果然看到大路上来了一骑高头大马,马背上的汉子披着甲,挎着刀,后头果然跟着十几个兵,好生威风,这汉子一路上还向着土路上的隔壁阿公、后屋头阿娼、前村李娼连连打着招呼,却不是她的狗剩还有谁来?

当下老媳把装满鸡蛋的篮子往地上一放,扯起孙儿就往前头迎,还是那青皮后生机灵,当下赶紧又从地上把篮子给拎起,追了上去。

老媪一边走,一边扬手高喊:“狗剩,我的狗剩……”。

“阿母?!”马背上的汉子一眼看到人群中的老媪,顿时滚鞍下马,膝行十凡步抢到老媪跟前,又一把抱着老媪大腿嚎啕大哭道,“阿母,不孝儿狗剩回来了,狗剩回来了,你老人家受苦了,嗷嗷教”,…”

“回来了好,回来了就好。”老媪也是老泪纵横,又伸出干枯的双手抚摸着汉子的脸庞,颤声说道,“狗剩,让阿母瞧瞧你,让阿母好好地瞧瞧你……。”仔细端详了汉子凡眼,老娼又颇为心疼地道,“狗剩,你瘦了,可也壮实了。”

“阿母,你老人家可是老多了。”汉子泪如滂沱。

老娼抹了抹眼泪,忽然将缩在身后的孩童扯了出来,柔声道:“剩儿,你爹回来了,这是你爹,快叫阿爹。”

“阿爹。”孩童惴惴地叫了声。

“这是剩儿,这么大了?”汉子惊喜不已。

记得当初他离家时,剩儿还在襁褓之中呢。

“剩儿可乖,跟着我吃了不少的苦。”老娼说着又开始抹泪。

“阿母,狗儿如今也是有爵位的人了,从今往后,你就再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了,你老人家就坐在家里安享清福吧,哈哈哈……”说着,汉子便将孩童一把抱起放到马背上,然后搀着老媪就往回走,“阿母,回家,咱们回家。”

四周围着的乡亲便纷纷让开道,一个个望向祖孙三人的眼神里全是艳羡之色,有个白胡子老翁更是感慨不已地道:“老朽早就说过,狗剩不是个寻常之人,你们看,这才九年,这小子俨然就是个大人物了,呵呵。”

人群中,青皮后生拎着篮子挤了上来:“狗剩哥,这是你家的鸡蛋。”

汉子接过篮子,顺手又递给了身后跟着的一个士兵,又道:“你是青皮?”

“对对对,我就是青皮,狗剩哥你还记得我呀?”青皮后生惊喜不已,看看汉子身后的骏马,又看看后头跟着的十几个士兵,羡慕地道,“狗剩哥,如今你可是发达了?”

“那是。”汉子大大咧咧地道,“如今咱也是官老爷了,大夫,知道啥叫大夫不?”

青皮后生自然不知道,却羡慕不已地道:“大夫?好大的官呢,狗剩哥,过完年让我跟着你去当兵,成不?”

“成。”汉子不假思索地道,“过完年,你就跟我走吧。”

第二卷五千楚甲卷狂澜第205章鼓动、争执

Zei8。电子书。电子书:20125919:15:38本章字数:113

第205章鼓动、争执



第二卷五千楚甲卷狂澜第206章造纸

Zei8。电子书。电子书:201251014:21:08本章字数:5214

江北,楚军已经攻占了历阳县。

楚军还要在江北驻扎一段时间,长期驻扎野外显然不是个事。

原本盘踮在历阳县的李左车军并没有与楚军在历阳做过多的纠缠,而是果断地将所有的兵力收缩到了东城、yīn陵、曲阳数县,显然,李左车也很清楚,项庄之所以占据历阳,多半只是为了歇脚休整,而不是想要长驻于江北。

如今的九江郡,最多也就三十来万人口,项庄是断然瞧不上的。

江东的彰郡、会稽两郡相加,人口足有两百多万,而且基本没有遭到战火破坏,那才是项庄真正想要的根基,项庄只有完整地占据整个江东,才有可能跟占据中原的粱王、占据齐地的齐王以及占据关中巴蜀的汉王一较长短。

至于楚军为何要在江北逗留,李左车就不知道了。

不过,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李左车才界断放弃了历阳。

李左车若真下定决心死守历阳,不说一定就能守住,但是凭借历阳坚固的城墙,重创楚军还是不在话下的,这点自信,李左车还是有的。

………………

项庄也的确没有攻占整个九江的心思。

当今天下的大势,尉缭生前就已经跟项庄分析得很透彻了,单以人口底蕴而言,眼下只有齐地、关中、赵地、江东可为王霸之根基,中原勉强也可以,其余荆楚、淮泗、燕地、巴蜀的人口太少,不足以成就大事。

齐地、关中不用想,现在的刘邦、韩信绝不是项庄能够招惹的。

赵地虽然人口足够,但是夹在刘邦、韩信、冒顿之间,绝非善地。

中原虽然勉强可以称霸却同样夹在刘邦跟韩信之间,而且还要面对彭越的十万虎狼之师,以楚军如今的实力,断然不是粱军之对手。

那么,就只剩下江东了这也是楚军不远千里回师江东的一大原因。

至于另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江东是项氏的发祥之地,虽然眼下的江东派系林立、暗潮汹涌,可一旦项庄能够控制大局,能够得到项氏、各大故楚世族以及江东本地宗族的鼎力支持,则立刻就能挟裹江东之民力、物力,北向中原以争雄!

当然,项庄要想控制江东大局,得到世族、士族以及宗族的支持,绝不容易。

但是不管这个过程有多艰难,项庄都必须尝试,不管怎么说,接收一个相对完整的江东总要比接收一个破败不堪的江东要好,战争对于一地民生的破坏是超乎想象的一旦出现人口的大量流失,短时间内就别想恢复元气了。

而且,眼下江东的复杂局面对于项庄来说,何尝不是个机会?

这的确是一个机会,一个让项庄的政治手腕变得老辣、变得成熟的契机!

尉缭之所以千嘱计万,丁咛,让项庄过江之后不做、少说、多看,还叮嘱项庄对一件事情看不准的时候,宁可再等等看,也不要贸然做出决定,就是希望项庄在处理政治斗争时也能变得成熟起来为上者,军事斗争和政冶斗争就像是左右拳,缺一不可!

说到底,江东的权力斗争只是楚国内部的纷争,项庄如果想要上位,就必须学会通过政治手段来处理内部纷争,一个只知道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内部纷争的王,是不合格的,也是注定会败亡的,譬如项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项庄严格执行了尉缭的遗计,暂缓过江。

………………

不过,这段时间项庄也没有闲着,利用多出两千多年的学识,引导公输车很是改进甚至发明了一部份装备,其中最主要的是两样,一是石磨,二就是风箱!可不要小看这两样毫不起眼的装备1小玩意有时间也能派上大用场!

譬如说石磨的改良,就极大地改善了楚军的伙食。

说起石磨,最早还是公输车的祖先公输班发明的,不过公输班发明的石磨并不成熟其扇面是由一个个大小不一、圆形或者方形的凹坑构成,因此磨出来的谷物、麦黍很粗糙烙出来的饼或者煮出来的饭口感就很差,也很难消化。

当初楚军在大别山时,之所以只能把粮食炒熟,就是因为石磨不行。

如果楚军拥有后世的石磨,楚军完全可以把小麦磨成面粉,把稻谷磨成米粉,再把豆菽磨成豆腐,然后再烙、蒸、炒、烘焙成馍、

饼、糕、豆腐干等熟食,则不仅口感更佳,也更加容易消化,也更能保障楚军将士的体能。

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扇小小的石磨!

项庄根据前世的记忆,将石磨的扇面加以改进,由石匠在上下扇面各凿出八个扇区,每个扇区都凿出均匀的条纹,这样磨出来的面粉、米粉就很精细,烙出来的饼或者煮出来的饭口感就很好,也容易消化,改良后的石磨甚至还磨出了豆属。

在华夏的饮食文化上,豆腐的出现可是个里程碑式的大事!

在没有出现豆腐之前,人们只是把豆菽煮熟,然后跟别的粮食放在一起搅烂了吃,口感差不说,营养价值也很低,可一旦磨成了豆腐,不仅口感上佳,营养价值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煮豆腐、油豆腐、豆腐干、豆腐rǔ等多种吃法。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楚军将士的干粮袋将变得更受欢迎。

至于风箱,作用就更加不用说了,那是能让冶铁技术出现飞跃的国之利器!

在风箱没有出现之前,冶炼炉只能炼出白口铁,也就是后世俗称的生铁,生铁无法直接加工,只有反复回炉退火,反复渗炭,才能使白口铁变成精铁,变成了精铁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百炼锻打。

可在风箱出现之后,由于炉温的提高,冶炼炉将可以直接炼出精铁(灰口铸铁)!

而且,由冶炼炉直接炼出的精铁,其品质比由白口铁反复回炉退火反复渗炭得来的精铁品质更高!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冶炼效率,使环首刀的大规模生产变为了可能!

当然,项庄并不知道风箱会有这么大的作用,他只是记得,1小时候村里的铁匠打铁,用的似乎并不是风囊,而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木箱子,项庄也研究过这个箱子,知道其结构,不得不说风箱的原理还真是简单,小孩子都能懂。

根据项庄提供的思路,公输车所打造的第一个风箱很快成形。

整个风箱呈长方体形,高和宽各为三尺,长五尺前后两端开了进气单向阀门,箱体中间还有一扇屏风,上面缀满了羽毛,公输车一拉再一推,风箱里的空气便被压缩推出了排风口,连在风口外的铁匠炉子里便冒出了呼呼的蓝sè火焰,可在另一边,十几个壮汉拼命鼓动十几个羊皮囊,铁匠炉子里冒出的却依然是黄sè火焰。

显然,这个小小的风箱其效率要明显超过十几只羊皮囊!

当公输车父女欢呼雀跃,十几个壮汉则目瞪口呆之时,项庄的心思却已经转移到了另外一项发明上,那就是~

纸!

华夏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现在还用不上,因为还不到建设海军的时候,火药是个好东西,奈何项庄前世没有好好读书,后来虽然玩了十几年的枪械却也不知道火药是个什么成分,所以,就是想造出造不出来。

不过,造纸术项庄却还是知道的,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小人书,项庄的印象很深,里面讲的就是蔡伦造纸的故事,好像是把树皮、渔网、

麦草、芦苇啥的杂物垛碎了,煮一煮再搅一搅然后用竹帘捞出薄薄一层稠浆,晾干,似乎就是纸了。

项庄清楚,真正的造纸术不会这么简单但思路应该就是这样!

以公输车的实干精神,加上公输丫的古灵精怪再结合项庄的思路,多尝试几次总是能够把纸给造出来的。

不过,项庄现在急着造纸,却是别有用心。

因为项庄打算给江东的世族、士族、宗族都送上一份重礼,什么重礼呢?书!而且不是一本书或者两本书,而是成百上千本书!

这些书的来头可不小,都是大秦帝国国家图书馆的典藏!

〖中〗国的史书对始皇帝始终有一个误解,那就是焚书坑儒。

事实上,始皇帝并没有真正焚毁关东六国的经史子集,而是全部留下副本收进大秦帝国的国家图书馆珍藏了起来,至于坑儒,则更是以讹传讹,当时始皇帝只是下令坑杀了几百个四处造谣滋事的方士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儒生!

刘邦进关之后,萧何就把这些经史子集保护了起来。

后来项羽进关,虽然一把火烧掉了秦王宫,可收藏在秦王宫里的上万本经史子集却因为萧何的保护而逃过了一劫,不过,当项庄带着楚军第二次打进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