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允文看着那在两军阵前来回跑动,炫耀宝马的白痴,暗暗撇撇嘴。这家伙是不是脑袋被驴给踢了,明知两军阵前有如此多的武将,还敢骑马前来炫耀,真是活腻了。

果然,只听尉迟恭道:“秦王殿下,末将请求出战,将宝马取回献于殿下!”

李世民看看夏阵,只见人马憧憧,数千骑兵列于阵前,当下道:“敬德不要去了,本王怎能因为一匹马而失去一名猛将?”

尉迟恭摇摇头,道:“秦王不必担心,敬德去去就来!”

接着又向自己阵中大呼道:“高甑生、梁建方随我出阵!”目光一转,看到旁边的张允文,又道,“允文,你也随我前去,在实战中看看长槊的用法!”

“好嘞!”张允文兴奋的翻身上马,从一士卒手中夺过长槊,打马飞奔,跟着尉迟恭三人冲出唐阵。

马蹄飞快,张允文似乎感到大地一阵阵颤抖,而自己的心跳也是极快!这种正面冲阵的刺激感觉,是在黑夜中偷偷干掉对方所不具备的。

那骑宝马的人见四骑从唐阵中冲出,来势汹汹,直奔自己,顿时一慌,掉转马头欲往本阵冲去。

然而尉迟恭四人胯下之马,虽非宝马,却是军中健马,极擅冲锋,去势极快,片刻间便追上那人的青骢宝马。

窦建德挥舞长槊大喝一声:“杀!”

只见长槊势如闪电,形如毒龙,直直往那人背上刺去。

那人肝胆欲裂,疯狂抽击马臀,想要逃出长槊的攻击范围,尽快冲回本阵。

然而尉迟恭的长槊岂是这般容易躲过,只见槊尖堪堪擦过那人背部铁甲,竟在铁甲上留下一道深痕。

受那槊尖传来的力道的影响,那人身体顿时往前面一扑,紧夹马腹的双腿倏然松开,一下子坠落马下。

宝马见主人跌下马来,也慢慢停下来,回身走到那人面前。

尉迟恭一挥马槊,望着夏阵,目光冷峻。

夏阵之中,竟无一人出阵与战。

此刻,张允文望着尉迟恭的身影充满了无比的敬佩。一槊制敌,这是何等的威猛!一时间,张允文只觉得尉迟恭的黑脸膛好看无比。

尉迟恭独对夏阵,另两人一人弯腰一把便将地上的那人提上马来,另一人则牵过青骢宝马的缰绳,当先往本阵中走去。

转过马头,与张允文一道,奔驰回阵。5?

在他们身后,十万夏军看着尉迟恭飞奔而去的身影,竟然无一人追击。

从容回到阵中,李世民拍马上前迎道:“敬德真乃我虎贲士也!”

说完,李世民看那被擒之人,“呵呵”一笑道:“原是是王琬王公子!难怪有隋帝厩马。”

原来这王琬乃是王世充侄子。王世充废隋帝杨侗,自立为王,那杨侗的一干物具悉数落于王氏之手。而这王琬,便是王世充派出来向窦建德求援的使者之一。

李世民抚摸着这匹青骢宝马,眉眼之间,满是喜悦。

夏军见唐军没有动静,也没有采取相应动作,只是列阵排于汜水东岸。

双方对峙,渐渐日头偏正,降到正午。

李世民在帅帐之中来回行走,不时问道身边将领:“河北马匹可曾运到?”

见诸将摇摇头,李世民走出大帐,登高望向夏阵。

此时日当正午,头顶有烈日炙烤,加之夏军士卒尚未用餐,饥渴难耐,全都散乱的坐在地上休息,毫无半点阵可言。更有不少士兵出营,到河边饮马洗澡。看士卒的动作,想要回营又不敢回营。

李世民心头暗道:窦建德治国宽厚固然不错,但治军过宽,纪律松弛,实在大错特错。

“宇文士及何在?”李世民喝道。

宇文士及排众而出:“末将在!”

“令你带本部三百兵马,经建德阵西,驰而南上。”说完,又告诫道,“如果夏军未有出动之象,你最好引兵而还;若是夏军出动,则引兵东出!”

“喏!”宇文士及领将令而去。(看章节请到)

只见唐军三百骑士奔驰出阵,踏过汜水,直往夏军阵营而去。

眼看离夏军还有三十余丈,唐军倏然掉转马头,直往南去。

那夏军早已难耐,见唐军骑兵出动,而且就在自家阵前晃了一遭,哪有能不追击之理,于是千余夏军骑兵脱离本阵,往南追向那宇文士及的三百骑兵。

李世民眼看夏军阵型动摇,正要下令全军出动,却听见有人大声道:“我们的战马来了!”

一看北方地平线上,千余匹骏马浩浩荡荡,势若大江之水,疾驰而来。

“好!听我将令,没马的将士前去乘马,与我全军出击!”

说完,当先领着自己的玄甲队,在程咬金、秦琼、尉迟恭、翟长孙左右掩护下,当先纵马踏过汜水,往夏军阵营冲去。

李世民领军作战,总是身先士卒。其帐下玄甲队,乃是拔军中精锐而成的精骑。每至大战,他总是亲自率领玄甲队,在几名悍将的掩护下,迎头杀入敌阵,锐不可当,通常能一直杀到敌人的队尾,贯通到底,再杀回来,反复冲击,直到敌人阵形大乱,丧失斗志,大部队同时掩杀过去。

此种战法几乎战无不胜,谓之为“凿穿”。诸将之中,李道宗受此战法影响最大。

自李世民领着玄甲队出发,余下士卒也在将领的带领下分成八路,渡过汜水,杀入夏军营阵。

其时,窦建德正召集帐下诸将,商议如何击溃唐军,攻取虎牢。忽然听到杀声阵阵,一名传令兵慌忙进来报告:“报大王,唐军已攻入我军营阵,正往大帐杀来!”

闻得此言,那些个朝臣文官竟然齐齐往窦建德的方向挤来,似乎窦建德可以给他们带来护佑。

“让骑兵顶上去,把唐军拖住!”窦建德下令道。

“各位臣工,随本王后撤!”说完,带着群臣往后撤退。

然而,这些撤退的群臣堵住了涌上来的骑兵的道路,人流混杂,一时间难以行动。

无奈,窦建德又只好先让群臣回到大营,等骑兵过后,再行撤退。

一来一去间耗费了不少时间。

进退之间,唐军已至。

顿时一通好杀。

这三千铁骑踏入夏营,就好像几只野牛闯进菜园子一般,也不管是冬瓜南瓜萝卜白菜,统统踩得稀烂。所谓兵败如山倒,二十余里的大营,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以后,后面的人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见前军潮水一般的逃命,杀声震天,想是败了,也跟着转身开跑。有些跟窦建德征战多年的老兵,经验丰富,还想着列阵坚守。然而此刻,却听见一人大声喊道:“兄弟们,随我反了大夏!”接着,只见数万的徐元朗旧部竟然掉转刀口,往夏军这边杀来。

而同时降降的孟海公,却带着自己的一万多士卒仓皇向后逃去,一边跑还一边大叫:“***徐元朗,你想害死老子不成!”

这万余人一退,整个夏军大营便如黄河决堤,一溃千里,夏军兵马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窦建德见状,引残余骑兵步卒至东坡,阵型未曾列好,李世民便已杀至,又将这些士卒骑兵从阵头杀到阵尾,所向披靡。就连窦建德也在乱军之中中了一槊。

淮阳王李道玄挺身杀敌,身陷阵中,乱矢之下,胯下坐骑受伤。李世民见状,又领骑兵冲回敌阵,杀到李道玄身边,将一匹从马让给他,带着李道玄破阵而出。

杀出之后,连同史大柰、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人携带唐军旗帜来到夏军阵后,竖起大橐。那些原本还在抵抗的的夏军,见后方旗帜更易,顿时失了抵抗之心,逃的逃,降的降,竟被唐军追杀三十余里。

只见无数的夏军逃兵四面八方的乱跑,想要避过唐军铁骑的追杀,反而渐渐被唐军连同徐元朗部分割开来,出现了几人围杀几十人的情景。

张允文骑在马上,带着侦察营的一众士卒跟在李世民的玄甲队之后,一路上也是杀人如切菜砍瓜。他虽不会马上作战方法,却知道依靠手中长槊刺击,也到杀了不少的夏军士卒。

眼看冲过夏军大营,张允文豁然看见一名身着金甲的人正爬上一匹骏马,往北驰去。

“走,这边!”想也不想,招呼了几名士卒便跟在那金甲人马后。

一路疾奔,只见那人忽东忽西,极力想要摆脱身后的张允文等人。

然而张允文岂是那般好摆脱的,他和士卒始终盯着他,一直追到汜水与黄河的交汇之处——牛口渚。

只见眼前茫茫大水,那人想要掉转马头往东奔去,去见张允文等人已然追到,摆开阵势,合围自己。忽然想起以前军中流传的歌谣“豆入牛口,势不得久”,心理登时绝望。

正犹豫间,张允文等人已然到来,眼看一名士卒就要提槊刺下,那金甲人慌忙喊道:“莫杀我,我是夏王。如若相救,富贵与共。”

张允文闻言,顿时“哈哈”狂笑,他不管窦建德的言语,而是指着窦建德,问道身旁士卒:“你可知这是何人?”

那士卒恭敬回礼道:“禀将军,此人乃是夏王!恭喜将军了!”

张允文止住笑意,看着窦建德:“不,他不是窦建德,他是你我的进身之资!”

正文 第二十四章 洛阳城降

(今日第一更,麻烦兄弟姐妹们顶起哈!)

*****************

带着窦建德向南走,一路上尽见到被俘获或被杀死的夏军士卒。几千名唐军士兵分散开来,提起刀枪,守着将近五万人的降卒。

看到张允文带着一名身着金甲的大汉,那些唐军校尉士卒眼中闪过的是浓浓的羡慕。

大唐最重军功,擒得敌酋,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功劳。

渡过汜水回到唐军大营,张允文和那几名士卒一同将窦建德押入大帐。

李世民一见到这身穿金甲的窦建德,当即欣喜若狂。

窦建德站于帐内,立而不跪。

李世民也不在意,让人给窦建德松绑,冷笑道:“我自讨伐王世充,你来凑甚热闹?越境前来,犯我兵锋,今日何如?”

窦建德心灰意冷,羞愧难当,哪里还经得住这一番冷嘲热讽,只得低头答道:“今不自来,恐烦远取。”

听到这一回到,张允文不由一笑,这窦建德也太没有骨气了吧!本来以为他傲立大帐,会出什么惊人之语,竟然说出这样的窝囊话出来。

听得此言,李世民不禁一乐,本想好好羞辱这个对手一番,见他如此沮丧,反倒没了心情,挥挥手让人押他了下去。

张允文看到李世民的表情,顿时知道了这位秦王的心理活动。本来他能以三千六百人打败窦建德的十万大军,自己欣喜不已,见到这位对手,本来想好好炫耀一下,见识一下这位对手的表情,可这对手也太窝囊了吧,搞得李世民连个炫耀的心情都没了。

看完窦建德,李世民对着张允文发出一个赞许的目光,朗声道:“今日允文既然擒得夏王,功莫大焉,本王自当表奏父皇,请封允文为从四品明威将军,正五品上骑都尉!另,此战所得绢帛女子,择其丽者赐予允文。其余协助捉拿窦建德的士卒,尽皆升为宣节校尉,赏白银千两!”

张允文没有回头,便听见身后士卒吞咽口水的声音。

说完,李世民向身边的封德彝笑道:“没有听你的话,才有了今日的成果。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封德彝面有惭意。

李世民不再和封德彝言语,而是开始处理起俘虏的事来。

此战俘虏敌军攻击五万人,而事实上,唐军的所有人数加上徐元朗的万余人,也不过才两万人而已。这五万人中,多为河北之地的士卒,故土难离,难以招降。

若是杀俘,又恐有伤唐军仁义之名,思来想去,只好将这五万人遣返。

休整了两日,加上处理其他事情,共花去五日。五日之后,大军拔营往洛阳而去。

大军一路慢性,队伍之中,十余辆囚车摇摇晃晃的前行,里面关着的,便是窦建德、王琬等重要人物。至于窦建德帐下的其他大臣,杀的杀,囚的囚,剩余的踉跄着脚步在队伍中慢慢前行。

走在高头大马上,回望那些囚中之人,一股成王败寇的情绪在张允文胸口蔓延开来。

然而,刚到洛阳城外不久,李世民就听见一条坏消息:行军总管卢君谔战死。

“为什么当时不告诉我!”李世民对面坐着李元吉,他看着李元吉的眼睛问道。

李元吉轻轻一笑:“当时二哥正和窦建德激战,小弟怕让二哥知道,影响战斗啊!”

李世民压住心头怒气:“哦,既然是这样,那就算了!你先先和我一起去劝降王世充!”

十余辆囚车在洛阳城下一字排开,囚车之后,万余士卒整齐列阵。

李世民轻打马臀,胯下的青骢宝马上前几步。“王世充,你且看看,这笼中是何人?”

王世充站在城头,惊惧的看着城下囚笼之中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半晌,才向一个囚车中人问道:“车中之人可是夏王?”

窦建德闷声道:“不必说了,我来救你,先作囚徒,你真害得我好苦呢。”说道最后竟然哽咽起来。

王世充见状,也不由两眼通红。再看其他囚车,有自己的侄子王琬,派到夏军的使者长孙安世、郭世衡,还有些人自己不认识,恐怕是窦建德的亲信。

王世充顿时万念俱灰,什么争霸天下,逐鹿问鼎的想法尽抛诸脑后,唯一想到的就是活命。

默默的走下城墙,消失在唐军眼中。

李世民洒然一笑:“王世充必降!”

果然,没过几日,王世充携家眷及帐下文武,一身素服,出城投降。

李世民以礼待王世充,并让部分士卒先行进入洛阳城内,分守市肆,禁止侵掠。

张允文的侦察营也在先行进入之列。一到洛阳城内,张允文便来到记忆中的军营。之所以说是记忆中,那是因为在他醒来之后,只在洛阳军营内呆了半日,便潜出城去,直到现在才回到洛阳来。

来到军营,这里已经有唐军士卒驻守了。张允文一看,却是玄甲队的人。招呼了两句,便顺利进入军营。

沿着记忆中的道路来到当初住的那个军营,却见营帐中住着三个生面孔,原来的刘氏兄弟也不知到何处去了。

张允文有些心灰意冷的在军营中漫步,忽然间听到一个声音道:“张允文?”

猛的转过头,却见一名年轻的郑军降卒正面带犹豫的看着自己。见张允文穿着铁甲,头戴凤翅盔,一幅将军打扮,顿时有些惊奇:“咦?真的是你!刚才看你穿着这身衣甲,我都不敢认你!”

在脑海中搜寻半日,这才想起面前这名士卒较做马望山,乃是北邙山中的猎户,平素和刘氏兄弟关系不错。

“原来是望山啦!嗯,望山,你知不知道我大哥二哥到何处去了!”担心刘氏兄弟,张允文直接问道。

那马望山听得张允文问起刘氏兄弟的下落,沉默片刻,说道:“自从那夜允文你缒出洛阳,刘家两位哥哥到处找你,结果满洛阳都没找到。后来有人说看见你深夜出营,我们估计你是出城去了。刘家哥哥说要出城找你,被我们拦住了!这时,那蒋家找来了……”

“蒋家?什么蒋家!”张允文听到此处,顿时疑惑起来。

“就是那日你醒来之时说要喝稀粥,刘武大哥为了给你找米粮,便冲入蒋家的粮店,抢了一些米粮回来。后来蒋家查到这事是刘武大哥干的,便派人来拿大哥二哥。大哥二哥便连夜从营中跑了!蒋家有个女子,在给郑王当侍婢,蒋家就仗着这重关系为所欲为,甚至在唐军围城时还囤积粮草,拒不卖给百姓……”

见马望山还要絮絮叨叨的说下去,张允文一下子打断他的话:“那么你知道我大哥二哥现在如何了么?”

马望山犹豫片刻,点了点头:“刘家两位哥哥大小便在洛阳厮混,他们藏了几日,那蒋家出动了百人都未找到。后来秦王带兵离开,王世充又要出城攻击唐军,蒋家便收敛了一些……”

张允文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