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支柔却是说道:“真是对不起啊,相公,妾身没能给你生个儿子!”

这时候,李宇抱着孩子来到床边,将孩子递给支柔看。

支柔看着已经熟睡婴的可爱模样孩,嘴角顿时露出一丝浅浅的笑容来。

张允文俯下身来,低头说道:“看到没有,我们的孩子多漂亮啊,长得多像你啊!以后一定是一位美人!”张允文直接将李宇那句长得像支柔的话语套用过来。

支柔顿时欢喜的道:“相公真的不嫌弃她是个女儿家?”

张允文抚着支柔的额头道:“别胡思乱想了,为夫说过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柔儿你现今要做的便是好好休息,好好的补一补!”

支柔听了这话,乖巧的点点头。

见张允文说完,其余的女眷便围了上来,对着支柔便是叽叽喳喳的说开来。

李宇站在一旁,低头看了看襁褓中的婴儿,又不时抬起头,望着张允文。

贞观八年二月初四,支柔生出一个可爱的女儿,张允文成了父亲了。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八章 赐名

 张允文自女儿出生之后,便是整天乐呵呵的,干起事来也是精神百倍。在他的带动之下,整个调查院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若是看到有人动作慢了一点,张允文便是大声吼上两句。一时间,调查院内就连传递一个情报也得用小跑。

回到家中,看到那小小的,生下来不到七斤的小婴孩安静的躺在床上睡觉时,一股家的感觉便充盈在心头。

眼见孩子快满月了,可是到现在为止,孩子的名字还没确定下来,这倒是让支柔和李宇心头有些着急了,不可能就这样“闺女、闺女”的叫着。当她们二人将这事跟张允文一说,后者却是嘻嘻一笑:“等到我闺女满月的时候,让陛下亲自来起名!”

就这样,时间流逝,眼看孩子就要满月了。

张允文提前十日广撒帖子,差不多给朝堂内的文武、年轻的文官武官、长安的贵胄还有李世民都发了请帖,邀请他们与三月初四这日参加张允文女儿的满月宴。

当然,这请人也是极为考究的,那些与自己沾亲带故的人、朝中重臣等人是邀请在自己宅子里边,而那些平素不过点头之交,只知道名字的官员则是安排在天然居和醉云楼里。

这场面一大,分成三处,人手自然是极不够用。所以,负责安排筹备事宜的梅香先向尉迟夫人借了一名老管家、二十多名家丁侍女,还有几名庖厨,但是,人手依旧紧巴巴的。为此,梅香问张允文拿主意。张允文思忖片刻,却是撺掇李宇去向长孙皇后求助。

长孙皇后非常爽快的借给了张允文人手,但同时却是让李宇转告张允文说道:“允文啊,你孤身闯出这般功名,没有家族支撑,难能可贵!可是,和那些传承了百年的大家族想比,允文你的底蕴也不知差了多少,光是一次宴会,便凑不出足够人手来,窘境可见一斑啊!”

这不咸不淡的话语倒是让张允文听出了其中之意,长孙皇后分明在示意自己要广收仆僮,大兴家族。张允文顿时沉默下来,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本以为自己不过是洛阳城内一个普通书生的儿子,可是转念一想,却又有些不对。别的不说,就说自己的母亲。据刘氏兄弟讲述,自己的母亲光艳照人、美丽非常,且谈吐举止,一派大家小姐风范,比起王世充的女儿来,也是遑不多让。这让张允文有些疑惑,自己的老爹难道真是一个普通书生?按照这个时代从魏晋继承下来的门阀世家之风,怎么可能娶到母亲这样的女子?难不成自己的身世还有什么玄妙?

至于这大兴家族之事,张允文考虑片刻,决定只是适度的扩张一下,不要搞个什么仆僮过万,门客三千,那纯粹是找死。再多招收一些人手,扩几间店面,买一些地,这便足够了,应付一下大的场面即可。再说了,从李世民开始,一直到中唐,朝廷都在打压士族,这时候若是像开设什么家族,岂不是顶风而行,指不定那天便被皇帝的怒火烧没了。

张允文还清晰的记得历史上记载的张亮,因蓄养五百义子,被人诬告谋反,最后被斩于西市,虽然他是凌烟阁功臣。呃,貌似他现在还有个叫做张浑的义子在炮兵里边担任校尉,还是自己一手提拔的。

虽然决定下来,可是这收仆役、扩商铺、置田地的事也不是朝夕能够完成的,而且如今还要面临一想重大的事情去做,便是操办这场满月宴。

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三月初四这日越来越临近了,而张家上下的筹备工作也差不多进入收尾阶段。

终于,三月初四这日到来了。

一辆辆马车或是骏马停在张允文的门外,将整条大街堵了个水泄不通。一名明身穿锦袍的官员权贵相互拱手,进入府中。

与此同时,在天然居和醉云楼门口,一身暗红色衣袍的刘氏兄弟各站在一处,旁边是一位举止优雅的白胡子老头,穿着红色锦衣,站在门口迎接着众位来客。虽说这些来客多是官员,但却是不敢对这老头子不敬,因为这白胡子老头正是张允文从长孙皇后那里借过来专门接待宾客用。

每进去一个人,站在大堂口迎客的张允文便是躬身一揖,对方也还了一礼。如此下来,没过多久,张允文便已经腰酸背疼了,比起在床上剧烈运动之后还要疼得厉害。

这时候,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声吆喝声:“陛下驾到!”张允文一听见这声音,顿时飞快的跑到门边,只见李世民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身后跟着一架凤辇,再后面却是几名骑着骏马的皇子。

张允文一眼便认出其中的一些人,向什么卫王李泰、蜀王李恪、燕王李佑等人,都是一伙十四五岁的半大小伙子。然而在这些人中却是没有看见太子李承乾,恐怕此时李承乾正在东宫内处理李世民布下的国务诸事吧!

如此阵仗顿时让张允文受宠若惊。虽然他邀请了李世民,可揣摩着李世民能派个内侍来宣一圣旨,赐下厚礼便已经不错了,想不到李世民竟然拖家带口的过来。

旁边向李世民行礼的那些官员眼中也不由露出惊讶之色。

李世民翻身下马,笑呵呵的说道:“今日众卿家莫要拘礼,朕也是来吃这满月酒的,与大家一样,同为宾客嘛!”

张允文正要说些什么迎候话语,李世民却是上前两步道:“允文啊,前几**央求朕为你家闺女取个名字,朕思考半日,终有所得,待会儿见过那小丫头,便将名字说出来!”

张允文连忙说道:“微臣多谢陛下!但此事下一旨意即可,何须劳动陛下玉趾?”

这时候,长孙皇后带着几名年幼的皇子公主下了马车。听见张允文的话语,长孙皇后轻笑一声:“允文还要让本宫和陛下在门口站立多久?”

张允文顿时反应过来,连忙道:“来来,陛下这边请!”

将李世民一家子引进府中。那些先到花厅,正悠闲喝着茶水的大臣们一见李世民进来,正要行礼,又被李世民给拦住了。而长孙皇后则是带着一帮几岁大的皇子公主则是直接前往后院,去见支柔李宇还有那婴孩儿去了。

李世民坐在花厅之中,那些来客自己按职位大小排列坐了下来。

“唔,好茶,这茶水清香扑鼻,似浓实淡,喝在嘴中,先涩后甘,回味无穷,真是好茶啊!”李世民喝了一口茶水,半眯着眼睛细细品味了一下,然后轻轻说道。

张允文连忙谦虚道:“非是这茶叶好,乃是加工茶叶的方法与平时陛下喝的茶不一样!呃,微臣待会儿便将这炒茶之法写出,呈于陛下,请陛下鉴赏!”

李世民闻言,顿时满意的点点头。

这时候,又陆陆续续有宾客到来。眼见吉时差不多到了,张允文叫过身边的一名侍女,让她去唤李宇支柔二人出来。

没过多久,便听见一阵莺莺燕燕的喧哗声和一阵孩童的嬉闹声传到花厅中来。众人知道张允文的女眷和长孙皇后出来了,顿时齐刷刷的望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长孙皇后两手一手牵着一个公主皇子,走在最前面,李宇和怀中抱着襁褓的支柔并排走在跟在后面,李宇手中还牵着一个三四岁大小的小女孩。再后面却是尉迟夫人等一众女眷了。

支柔虽说是产后不久,但是她身体强健,很快便能行动自如,和平常没什么两样。

众人向长孙皇后行礼之后,李世民便笑着道:“来来,宇儿,让我见见那小丫头,看看她生得如何?”

李宇从支柔手中接过熟睡婴儿,走到李世民身边:“父皇,这便是柔姐姐生的孩子!”

李世民一看,只见一个圆圆、肉肉的小家伙正躺在襁褓之中睡得正香,可爱的小嘴还不时的张合一下。这般可爱的模样顿时惹得李世民“哈哈”大小起来。

许是笑声将婴儿惊醒,只听得“哇”的一声,婴儿放声大哭起来。

李宇连忙轻轻的哄着,打着拍子,希望再将婴儿哄睡。

李世民笑声戛然止住,看着李宇嗔怪的目光,干笑一声,转过头对张允文道:“允文啊,你想为这女娃子去单名呢,还是取双名?”

张允文看了一眼支柔,却见后者示意自己拿主意,当下便道:“那就取单字吧!”

李世民道:“朕为你家闺女取一个“琰”字!所谓‘冰锷含彩,雕琰表饰’,‘黛玄眉之琰琰,收红颜而发色’,这一个‘琰’字便是尽得美丽啊!再说了,汉时不是有个蔡琰么?说不定你家闺女以后也能成为一代才女!”

此言刚刚一落,四下顿时响起一片叫好之声,有说什么陛下文采斐然、字字珠玑的,有说什么陛下取名得当的,马屁如潮涌而来,只听得李世民面色得意的呵呵直笑。

“张琰……”张允文默念着这个名字,嗯,感觉还不错。当下拉着支柔一同拜道:“多谢陛下赐名!”

得了这个名字,而且是李世民亲口赐下,张允文和支柔都是微微兴奋,抱着刚刚睡着的张琰,高高举起。

然后,张琰又开始“哇哇”大哭起来。

这时候,梅香站在门口,望着张允文。张允文感觉到梅香的目光,顿时说道:“好了,陛下娘娘,诸位前辈同僚,宴席已好,还请各位入席!”

正文 第二百五十九章 当众拜师

 张允文再次延请了上次请客时一旁伴乐的三姐妹为此次满月宴会演奏。

此次没有设立屏风,三姐妹就这样穿着红色是袍子和白色的皮裘,手中拿着各式乐器坐在靠墙处。

李世民和众大臣有些疑惑的看着张允文,却见后者笑了一笑道:“陛下,诸位同僚,此三姝技艺高超,实为小子所见之中出类拔萃之人。众位今日不妨一听!”

这三姐妹有些紧张的看了看一双双盯着自己的眼睛,就连手指头都有些微微颤动了。她们可是没有经历过如此大的阵仗,就连皇帝陛下也在此处。

看到这三人有些紧张,张允文笑道:“三位莫要紧张,你们也不是头一次来我这地儿,有什么可紧张的!”

三人不由齐齐翻了一个白眼,上次能和这次比么?不过经过张允文这一打岔,心中紧张之情顿时消了不少此时酒菜尚未上桌,三名歌女便在张允文催促之下,开始演奏起来。

甫一听,众人还未觉得什么,可是细细听了片刻,这才觉得其中的不凡。那琵琶和萧的技艺倒还一般,勉强赶得上宫廷乐工,可是那笛声,高昂之处,穿云裂石;低吟之处,情人呢喃。其中收发得心,令人惊叹。

听到最后,就连侍女们挨着上完了酒菜,李世民和一众大臣还沉溺在笛音之中而不知。

一曲终了,众人沉溺片刻,这才渐次回过神来。李世民当下击节赞道:“昔者韩娥作歌,余音缭绕,三日不绝。又有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今日听得这笛音,方知所言非虚啊!”

众大臣也是纷纷出言称赞。

李世民笑着问道:“允文啊,此等乐师,比起朕的宫廷乐工也要好上许多啊!不知允文愿意将此三人转与朕?”

“陛下,此三女非是我府上乐工,乃是微臣从乐坊花钱雇来的!若是陛下想要三人,大可直接向乐坊要便是!不过陛下却最好能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嘛!”张允文听了李世民的话,顿时说道。

李世民转过头来,看着三名乐工。三名乐工彼此望了一眼,却是不约而同的说道:“奴婢不愿!”

李世民顿时有些疑惑的道:“尔等为何不愿?”

那名使琵琶的乐工道:“我等三人,皆是鸥游闲逸之性,闲云野鹤之流。受缚于乐坊本就心有不愿,若是身居宫中,只为陛下一人奏乐,非我等之志。还望陛下见谅!”

听了乐工的这话,李世民的脸当即沉了下来。

眼见李世民有些不悦,张允文当即起身打圆场道:“呵呵,陛下,这事先放一边,来尝尝这些菜肴的滋味如何?”

李世民这才将注意力转移到面前的菜肴上来。拿起洁白的筷子夹起一片正在往下滴油的肥肉,犹豫的看了张允文一眼:“这个吃起来不腻么?”张允文笑了一下,看看四周的大臣,也都是这幅模样,当下道:“此菜名为‘回锅肉’,陛下与诸位同僚尝上一尝便知其中滋味!这可一点也不肥腻啊!”

李世民夹起肉片,放入嘴中。

“好!吃起来不油不腻,却又极其软糯!好味道,真是好味道啊!”李世民吃了一片之后,立刻赞道,筷子再一次伸向那碟回锅肉。

接下来,在张允文的引导之下,李世民和众大臣挨着尝遍了桌上菜肴,各自吃得满口流油,啧啧称赞不已。

吃了几道菜,便开始饮酒了。从最为烈性的“神仙醉”到普通的米酒,再到葡萄酒,甚至是波斯的龙膏酒,皆是一坛坛送来。满坛子进来,空坛子出去。

一边吃着佳肴,一边喝着美酒,再听着这动人的丝竹之声,李世民也逐渐忘记了先前的不快,开怀畅饮起来。

张允文作为此次宴会的主人,自是要和众宾客挨着喝酒。从李世民开始,一个个的敬酒,一轮下来,张允文差不多三斤米酒入肚,微微有些发胀了,脑袋也有些晕晕乎乎的了。当走到苏定方他们这一桌的时候,只见苏定方、韩世良、卢承庆、刘仁实等一批年轻人正在毫无形象的痛饮,却没有发出大的喧哗之声。

走到苏定方面前,张允文举起手中酒碗:“来,来,大哥,我们哥俩今日好好喝上一场!”说起话来,已经有些含糊了。

苏定方也是双颊通红,喷着酒气道:“呵呵,允文啊,你也当了父亲,实在可喜可贺啊!我这当哥哥的没什么贵重的东西送你,但是为兄可以陪你喝酒,好好的喝酒!”

桌上顿时响起一片嘘声:“嘘,谁说陪喝酒就能不送礼?若是能这样,老子喝晕也愿意!”

苏定方却是毫不在意的笑了一笑,和张允文喝起酒来。

就在众人半酣,乐曲停奏之时,一个声音忽然道:“父皇,儿臣有事相求!”这声音听起来洪亮无比,中气十足。众人一看,却是一位身材颀长的少年半跪在李世民面前。

这少年却是蜀王李恪。

霎时间,场面为之一静。

李世民脸色通红,醉眼半睁,看着跪在地上的少年,轻笑着说道:“原来是恪儿啦,不知你有何事相求啊?”

李恪朗声道:“父皇知道,孩儿自幼便喜好武艺,爱与人相斗。那日在屯营观苏郎将与二姐夫拳脚相斗,这才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他们二人一身武艺超凡,儿臣就是练上十年,恐怕也不及啊!所以,今日趁父皇还有诸位叔叔在此,儿臣向父皇请求,允许孩儿拜二姐夫张允文为师!”

听完李恪的陈述,李世民半眯的眼睛陡然睁开,双目直视着李恪:“恪儿,你刚才说什么?想要拜允文为师?”

李恪坚定的点点头。

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