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闻松赞干布下了这道命令,足伦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报复的快感,谁让你们这些吐谷浑人胆敢为了一头羊便用箭指着我,将我囚禁!

“对了,足伦,大相没回吐蕃,可曾对你叮嘱过什么没有?”松赞干布问道。

足伦点点头:“大相说大唐十万精锐已经北上西域,攻打高昌,大唐国内空虚,赞普可以放手一搏,领大军直逼蜀中!那时候,大相再在长安为赞普求亲,看那大唐皇帝答不答应!”

此言一落,松赞干布倒是犹豫起来:“大相真是这般说?这可是可大唐开战啊!”

足伦肯定的回答道:“仆臣不会记错的,大相就是这般对仆臣说的!”

“好!”松赞干布下定决心来,“我早就仰慕蜀中繁华,如今趁着这个机会,若是能取了蜀中,那我吐蕃便是平添一粮仓啊!”

在殿内慢慢的踱了几步,松赞干布一顿脚:“传我命令,令逻些四近士兵奴仆,还有各家子弟,尽数集中,我要领军亲征蜀中!”

这两道命令一下,整个吐蕃顿时忙碌起来。临近吐谷浑驻扎的八万大军分做几路大军,分别向吐谷浑、党项诸部,白兰诸羌等地方喝部落杀去。而整个逻些城四近的士卒和奴仆也集中起来,粗粗一点,有十万大军。

这十万大军赶着牦牛,拉着一车车粮食,一路往东南杀来。沿途之中,不断有大家族的私兵和奴仆加入队伍之中。

当吐蕃大军到达积石山的时候,整支大军已经有二十万人了。

积石山位于吐蕃东面,呈西北东南走向。翻过积石山,便是河曲十六州,往东而行,即是嶂、序、台、桥诸州,再往南而行,却是诺、阔州。诺、阔二州以南,就是松州了。

除却松州为汉人居住地之外,诺、阔二州及嶂、序、台、桥诸州,皆是名义上属于大唐,隶属松州管辖,然而这些州郡之内皆是羌人,其首领酋长领诸州刺史一职,世代相继。

由于积石山这边乃是吐蕃入蜀的一条重要通道,所以松州刺史在积石山头设立了哨所烽火台一处,若是吐蕃有大规模调动,即要燃烽火示警。

守卫着烽火台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每日面对着微微群山,听这鸟兽咆哮,偶尔能见到人影,听到人声,都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贞观十二年五月的早晨,一阵凉风吹过,那靠在石头砌成的墙上打盹的哨兵陡然转醒。

看看天空,一缕阳光顺着石头间的空隙照射下来。哨兵伸了一个懒腰,站起身来,照例来到垛口边望上一望。

这一望,却是让这位还未完全清醒的士卒心头大骇,那些睡意也不知被扔在了何处。

只见积石山下,密密麻麻的人影如同蚂蚁一般聚集,正慢慢的沿着积石山往东南移动。看这些人,皆是手持兵器,杀气腾腾,就算用脚趾头想也能知道对方来着不善。

再看看那一头头牦牛,这可是吐蕃人打仗必带的牲畜。牦牛可以做拉车的畜力,可以挤奶供食用,战死的牦牛还可以食肉,解决了军队的后勤问题。

哨兵微微愣了一下,随即连滚带爬的往烽火台跑去。

片刻之后,一道黑**烟冲天而起。

积石山下,松赞干布坐在牦牛拉动的车中,望着那道升起的狼烟,嘴角露出一个冷笑来:大唐,我来了!

正文 第三百四十章 大军压境

 招待了禄东赞十日时间,李世民终于让张允文回来,打理诸部门之事,而招待之事,又由鸿胪寺接手了。

对此,张允文有些疑惑不解,既然最后还得由鸿胪寺来接手,干嘛让自己陪着禄东赞这老狐狸十日?

不过当张允文被李世民唤到皇宫之后,他便明白了其中原因。

只听李世民问道:“允文啊,你与这禄东赞接触十日,你且说说禄东赞此人如何?”

原来李世民是要自己去试探禄东赞啊!

张允文沉吟片刻,说道:“禄东赞此人,极善辞令,巧言惑人,城府极深,喜怒不行于色。实在是老狐狸一个。在与他接触这几日中,微臣时常可听见此人对大唐四遭环境之分析,颇为有理。可见其人眼光独到。论及我大唐军政之时,此人偶尔也会露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还常常说那些政令可用于吐蕃。可见这禄东赞之行政能力亦是非常强。呃,此人人吐蕃大相数载,深得吐蕃赞普信任,当然是一个极其厉害的人物啰!”

李世民轻笑一声:“此人乃是吐蕃智者,吐蕃早已传诵其名,就连蜀中陇右那边亦是知晓此人。此人若在,实乃是我大唐威胁啊,允文你看……”

张允文顿时知道了李世民的言下之意,看来李世民对这位禄东赞已是动了杀机了!

轻轻的摇摇头:“陛下,若是在大唐境内解决了这位大相,恐怕会于吐蕃解下死仇。如今的吐蕃已是整个高原之上最强大的国家,苏毗、羊同诸国皆奉其为宗主,名义上听其号令。依微臣看来,吐蕃一统高原乃是迟早之事与之结仇,实为不智。况且如今赞普松赞干布雄才大略,任人为贤,杀了一个禄东赞,他会启用另一个禄东赞。此乃扬汤止沸啊!”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却是不再提及这禄东赞之事,却说起了高昌战事。

“允文啊,当初你推荐的那个王玄策,真乃是一代纵横家啊,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法子,竟然说服了焉耆、龟兹二国国王,出兵一万,进攻高昌。呵呵,此时我大军尚在路上,这焉耆龟兹联军便开始向高昌进攻了,无论胜败,朕都愿意看到啊!”

胜则削弱高昌,败则削弱二国,无论那种情形,李世民都会拍手称快的。

想起王玄策纵横西域的样子,张允文不由露出一丝微笑来。

吐蕃这般久没有提及请尚公主一事,李世民和众大臣都开始将此事遗忘了。然而,四月的一个朝会之上,禄东赞竟然再次将此事提了出来。

不过在他提出请尚公主之前,李世民和众大臣正讨论着一份战报。

“诸爱卿,十日之前,吐蕃八万大军四面出击,袭击吐谷浑、党项、白兰诸羌,气焰甚嚣。诸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李世民话音一落,殿中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这吐蕃究竟是怎么回事,使臣还在长安呢,便敢派大军袭击大唐属地!”

“吐蕃不是在向我大唐求亲么?难道他向以武力相迫?”

……

这时候,只听见一声咳嗽声,众臣顿时止住了议论。

这声音却是长孙无忌发出的。众臣知晓他将要出言,当下寂寂无声,尽皆盯着长孙无忌。

“微臣以为,此事非同小可,当立刻派人唤来吐蕃使臣,向其责问。另,遣叠州、洮州、河州、廓州诸地边军分两路往西推移,作出进攻态势,以阻吐蕃!”

李世民沉默片刻,问道:“依辅机之言,此战不打?”

长孙无忌道:“对,我大军正与高昌开战,若是在与吐蕃角逐于青海,臣恐后勤不至!况且吐蕃忽然进攻吐谷浑,其目的何在,是向我大唐宣威,还是欲占其土地,夺其人口?此事不明,冒然开战,实乃不智!”

听完长孙无忌的理由,李世民微微颔首,对着身边的内侍道:“去将吐蕃的禄东赞给唤来!”

内侍“喏”了一声,便匆匆往外走去。

趁着这段时间,李世民又开始处理起其他的事物来。

过了近半个时辰,内侍便领着禄东赞来到大殿之外。

进入大殿之中时,禄东赞觉得气氛异常的怪异,这些大唐朝臣看向自己的目光尽是不善。

“外臣禄东赞见过大唐皇帝陛下!”禄东赞行礼道。

“禄东赞,朕且问你,你吐蕃进攻吐谷浑,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目光如刀,盯着禄东赞说道。

“什么!进攻吐谷浑?”禄东赞大吃一惊,几乎有些不敢相信。

这种惊讶可不是装出来的。当初他嘱咐足伦时,可是说好了,告诉松赞干布,领兵往蜀中压去。可是如今怎么进攻吐谷浑了?禄东赞万万没想到,足伦因为自己被吐谷浑人囚禁过,便心生怨恨,在松赞干布面前挑拨离间,使得松赞干布做出了分兵进攻吐谷浑的决定,脑筋飞快的转动,禄东赞镇静下来,对李世民道:“陛下,此事外臣当真不知!依外臣看,这进攻吐谷浑定当是那些驻扎在边界的吐蕃将军之意,与赞普无关!外臣愿意派人返回吐蕃,请赞普将那些将领治罪!”

李世民尚未说话,那长孙无忌便出言道:“不劳大相费心,陛下已经派出两万大军往西推移,驰援吐谷浑、党项、白兰诸羌!”

禄东赞闻言,脸色陡然大变。干涩的笑了一声:“既然大唐已然出兵,想必那些不听话的将军也应该撤军了吧!呵呵,这样最好!”

听禄东赞这样说了,李世民嘴角不由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来。一下子便将这位吐蕃大相逼得服软,长孙无忌还真不愧是一代良相。

禄东赞沉默片刻,忽然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前不久小臣向你请求迎娶大唐公主,陛下说是容后再议。不知者么久过去了,陛下考虑好了没有?”

此时禄东赞提出这个却是有所依恃的。既然吐蕃已经出兵吐谷浑,那么,赞普也定然带兵直扑蜀中,想必过不了几日,吐蕃兵锋降至的消息便会抵达长安。自己现在先提出来,等大军临境之时,在重提一次。

“住口!”只见程咬金冲出队列,对着禄东赞吼道,“你以为我大唐的公主是什么寻常家的闺女,你想娶就娶啊?也不看看你们吐蕃的样子,地势又高,气候又冷,吐蕃人的脸上还用黄泥巴涂面,这,这太他娘的扯淡了!就凭这幅模样,还想去我大唐公主,老子告诉你,没门!”

程咬金张着大口,唾沫横飞的对禄东赞吼道。

张允文分明的看见,坐在龙椅之上的李世民,对着程咬金使了一个眼神,然后这汉子便跳了出来,对着禄东赞吼道。

看到程咬金的一把黑胡子,凶神恶煞的面孔,听着他粗鲁之极,毫不客气的言语,禄东赞一张脸因愤怒陡然通红,一指手指指着程咬金:“你,你……”

“知节啊,别再说了,还不退下!”此时,李世民恰当的出言说道。

程咬金大大咧咧的看了禄东赞一眼,摇着屁股回到队列之中。

这一闹了之后,禄东赞反倒是没有颜面在这大殿上呆下去了。只见他向李世民行了一礼:“皇帝陛下,看来是众**人之中对我吐蕃还是深有误解,以至于不能达成统一。外臣还是先退下,等过上一个月众位大人能更加清楚的了解的我吐蕃之后,再来向陛下提亲吧!”

李世民和众人顿时疑惑起来,过一个月?过一个月便能加深了解,甚至改变看法么?

禄东赞一面慢慢的退出大殿,一面思考着不知要几日,赞普才能攻到蜀中。只要赞普攻到蜀中,那提亲之事,也就水到渠成了。然而,另一个担忧却浮上来禄东赞心头,吐蕃军队能打败强大的唐军么?

自从禄东赞在朝会上再次提出迎娶公主,需要一月来加深了解这句话,朝会上的官员也渐渐忘记,不过将此话当作一个敷衍语而已。

就连张允文也是如此。屈指算来,自己来到这大唐已经有十余年了,经过这十余年的同化,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一个唐人了。很多关于后世张文济的记忆,甚至都有些淡忘了。

不过就在张允文快要忘记禄东赞话语的时候,调查院的陈全康却是火急火燎的冲到了张允文面前:“大人,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张允文一见陈全康气喘吁吁的模样,不由笑道:“老陈啊,你进了这调查院之后,可不复当年的雄风啊!跑上这么一段路,都累成这样了!”

陈全康却是没有和他开玩笑的心情,直接将手中翻译过的情报往前一递:“大人,快看情报,出大事了!”

张允文低头一看,顿时面色大变。来不及和陈全康道别,转身便往皇宫跑去。

张允文好歹也是经常出入皇宫的人,已经和那些侍卫混了个脸熟。见张允文形色匆匆的往皇宫内冲,也没有不长眼的侍卫来拦。

逮了个宫娥问清李世民所在的地方,便直接冲了过去。

“不错啊,青雀你的飞白之技又有进步了!”刚到殿外,张允文便听见里面李世民的说话声。

咦,魏王李泰也在里边。

顾不得什么礼节,张允文直接推开殿宇大门冲了进去。

见有人不经允许便推开大门,李世民和李泰尽皆不悦的看着张允文。

张允文不管二人的眼神,上前两步,将手中情报呈上,口中低声说道:“陛下,吐蕃二十万大军进逼松州城下,松州城危机!”

李世民倏然一惊,猛的站起身来。带起身后的太师椅,“哐当”一声,倒在地上。

“传朕的命令,立刻召集全体将军在参谋院集合!另外,允文啊,你让人盯着驿馆,别让一只苍蝇飞出去!”李世民震惊片刻之后,冷静的说道。

“喏!”张允文抱拳一揖,转身离开大殿。自始至终,都没看李泰一眼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两线作战

 松州以西,地势渐高。有积石山、西倾山等诸条山脉。山间所居者,皆为羌人,其首领酋长领羁縻州之刺史,辖于松州都督府。

如今,这松州都督府的都督姓韩名威。

当积石山的狼烟通过一座座烽火台传到松州之时,松州城却是一片井然有序的样子。

当初羌人请附大唐,被任命为诸羁縻州刺史之后,这些羌人便是时叛时附,当自己没有粮食吃的时候,照样出来抢劫汉人,而当丰衣足食的时候,则是重新当起了羁縻州刺史。所以松州城内的居民,对于这狼烟已经相当熟悉了。就连韩威也没有过多的放在心上,心想着只要布置一团士卒冲上去对付那些羌人,定能将对方击溃。

然而他想不到的是,此次他们面对的不再是一团散沙的羌人,而是足足拥军二十万的吐蕃人。

狼烟燃起的第三日,一名骑士从西方纵马奔来。

到达松州城门之下,骑士一下子从马背上跌了下来。守卫城门的士卒一把扶起这名骑士:“兄弟,兄弟你怎么了?”

“告诉……都督,吐蕃,吐蕃二十万大军正往松州过来!”骑士奋力的说完话,使劲的吞了吞口水,正想着这两名士卒能端碗水给自己喝。等了半天,却不见动静,抬头一看,只见二人皆是一脸呆滞,神色恍惚。

骑士不由推了推一名士卒。

“哇——”只听二人齐齐发出一声大叫,丢下骑士便往松州城内跑去。

“哎哟——”猝不及防的骑士一下子被扔在地上,发出一声呼叫来。

“什么!二十万!”韩威一脸震惊的看着面前的士卒。

“是的,大人,那名哨兵是这样说的!”

“立刻派出快马,往益州和长安求援,赶快!”

于是一匹匹快马从松州出发,直往益州和长安方向而去。

然而,快马尚未抵达的长安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在开始布置相关事项了。

“陛下,蜀中之地,沃野千里,仓廪充实,故而征战之时,可为后方。而蜀中之地,共有军府六十六所,兵力七万,然实际能调动的不过两万。故大军主要还是从长安调取。至于任命将领,调取大军之事,还是请陛下裁决!”兵部侍郎报告了一下蜀中兵力情况之后,向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目光从大殿上的众武将身上扫过。

“朕命令,令礼部尚书李道宗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令龙武军大将军李道玄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起左羽林军,左龙武军共计三万人,连同蜀地府兵二万人,同拒吐蕃!”李世民站起身来,朗声说道。

被点到名字的武将一个个走出队列之中,整齐的在殿中战成一排。

张允文没有听见自己的名字,不由有些遗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